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卧式双堰型三相分离器液层厚度的计算模型
1
作者
徐博雅
邓朝俊
+2 位作者
何雄
元
王號元
黄卫星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针对卧式双堰型三相分离器设计方法的不足,分析了双堰型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特点,并考虑堰板高差、溢流堰顶液层厚度、溢流速度及集油槽底部流动阻力,应用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液层厚度的计算模型;同时建立双堰型三相分离器实验装...
针对卧式双堰型三相分离器设计方法的不足,分析了双堰型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特点,并考虑堰板高差、溢流堰顶液层厚度、溢流速度及集油槽底部流动阻力,应用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液层厚度的计算模型;同时建立双堰型三相分离器实验装置,在较宽的油/水流量及油/水比的范围对分离器的流动过程和液层厚度进行了实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按理想的静力学关系建立的液层厚度模型显著偏离实际,而本文提出的液层厚度计算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试值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小于6.5%。基于该模型,可分别确定分离器中轻相液层与重相液层的厚度和沉降分离段长度,进而明确液-液分离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为传统设计方法(停留时间法)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重力沉降
油水分离
液层厚度
堰板高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轴流水包油型微液滴形成过程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號元
邓朝俊
+1 位作者
王
翰霖
黄卫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8,共8页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水包油系统中微液滴的形成过程及粒径大小进行了系统实验观察和测试,同时利用VOF/CSF模型对液滴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相流速、黏度、界面张力及壁面效应等因素,对液滴形...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水包油系统中微液滴的形成过程及粒径大小进行了系统实验观察和测试,同时利用VOF/CSF模型对液滴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相流速、黏度、界面张力及壁面效应等因素,对液滴形成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油包水系统相比,水包油系统液滴的形成也有滴流(dripping)和射流(jetting)两种流型,但水包油系统能在更高的两相流速下保持滴流操作,而射流主要出现在离散相速度极高的条件下且很不稳定;滴流条件下生成的液滴具有很高的单分散性,且可改变流速提高产生频率,而射流条件下产生的液滴单分散性差,且易于出现卫星液滴;滴流条件下影响液滴粒径的显著因素是连续相流速、黏度、界面张力和壁面效应,其中前三者的影响可用毛细管数表征;研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并综合实验与模拟结果,给出了不同操作条件和装置尺寸下液滴生成粒径的预测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共轴流
水包油
液滴形成
液滴粒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卧式双堰型三相分离器液层厚度的计算模型
1
作者
徐博雅
邓朝俊
何雄
元
王號元
黄卫星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摘
针对卧式双堰型三相分离器设计方法的不足,分析了双堰型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特点,并考虑堰板高差、溢流堰顶液层厚度、溢流速度及集油槽底部流动阻力,应用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液层厚度的计算模型;同时建立双堰型三相分离器实验装置,在较宽的油/水流量及油/水比的范围对分离器的流动过程和液层厚度进行了实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按理想的静力学关系建立的液层厚度模型显著偏离实际,而本文提出的液层厚度计算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试值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小于6.5%。基于该模型,可分别确定分离器中轻相液层与重相液层的厚度和沉降分离段长度,进而明确液-液分离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为传统设计方法(停留时间法)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重力沉降
油水分离
液层厚度
堰板高差
Keywords
three-phase separator
gravitational sedimentation
oil-water separation
liquid layer thickness
height difference of weirs
分类号
TQ051.8 [化学工程]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轴流水包油型微液滴形成过程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號元
邓朝俊
王
翰霖
黄卫星
机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8,共8页
文摘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水包油系统中微液滴的形成过程及粒径大小进行了系统实验观察和测试,同时利用VOF/CSF模型对液滴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相流速、黏度、界面张力及壁面效应等因素,对液滴形成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油包水系统相比,水包油系统液滴的形成也有滴流(dripping)和射流(jetting)两种流型,但水包油系统能在更高的两相流速下保持滴流操作,而射流主要出现在离散相速度极高的条件下且很不稳定;滴流条件下生成的液滴具有很高的单分散性,且可改变流速提高产生频率,而射流条件下产生的液滴单分散性差,且易于出现卫星液滴;滴流条件下影响液滴粒径的显著因素是连续相流速、黏度、界面张力和壁面效应,其中前三者的影响可用毛细管数表征;研究对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并综合实验与模拟结果,给出了不同操作条件和装置尺寸下液滴生成粒径的预测关联式。
关键词
微流控
共轴流
水包油
液滴形成
液滴粒径
Keywords
micro-fluidics
co-flowing
oil-in-water
droplet formation
droplet diameter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卧式双堰型三相分离器液层厚度的计算模型
徐博雅
邓朝俊
何雄
元
王號元
黄卫星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轴流水包油型微液滴形成过程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王號元
邓朝俊
王
翰霖
黄卫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