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疗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易 张鑫 +4 位作者 王虹舒 周开波 陆晟迪 徐才祺 吕一鸣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目的数字疗法在运动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数字疗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该文对142名ACL重建术后患者应用数字康复疗法,统计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关节活... 目的数字疗法在运动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数字疗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该文对142名ACL重建术后患者应用数字康复疗法,统计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肢体功能评分、焦虑评分,记录满意度、器械使用和不良事件。结果术后第1天、第8周、第12周,患者疼痛评分:4分、2分、1分,关节活动:55°、110°、143°,功能评分:18分、56分、76分,焦虑评分:32.5分、26分、23.5分,满意度9.4分,器械每周平均使用(177.6±38.0)min,未发生康复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数字疗法促进ACL重建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 数字疗法 悦行动 康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MicroRNA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调控机制和治疗前景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虹舒 黎晶晶 +2 位作者 陆晟迪 马中良 柴益民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微小RNA (microRNA, miRNA)是一种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与DFU的炎症调控、血管新生、再上皮化等过程密切相关...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微小RNA (microRNA, miRNA)是一种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与DFU的炎症调控、血管新生、再上皮化等过程密切相关。MiRNA靶向治疗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展现出了miRNA未来潜在的治疗价值。现就miRNA在DFU创面愈合的各阶段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治疗应用的可能性两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愈合 治疗
原文传递
不确定性、经济选择方式与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腊生 王虹舒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1,共9页
在充分分析行为人信息处理能力局限性的前提下,结合心理因素提出了行为人选择中的非对称序贯决策与行为中的试验性动机,非对称序贯决策最基本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主观概率判断的改善,另一是基于不确定程度变化的风险有效控制... 在充分分析行为人信息处理能力局限性的前提下,结合心理因素提出了行为人选择中的非对称序贯决策与行为中的试验性动机,非对称序贯决策最基本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主观概率判断的改善,另一是基于不确定程度变化的风险有效控制;试验性动机最显著的特点是,行为人以可接受的成本为代价,通过试探性过程的实践学习,达到降低不确定性程度,并以此实现追求确定性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以试验性动机为前提的非对称序贯决策,在资源配置上虽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其与竞争性市场的结合却是相对有效的;同时,正是人类的这种试验性动机,构成了经济进步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贝叶斯分析 试验性动机 非对称序贯决策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群与抑郁症和肝性脑病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子雨 孙蕴初 +2 位作者 王虹舒 厉心愉 郭晓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10-613,617,共5页
肠道细菌种类繁多,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物群之间、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那么肠道微生物群将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和生化等途径影响人类的中枢... 肠道细菌种类繁多,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物群之间、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那么肠道微生物群将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和生化等途径影响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抑郁症、肝性脑病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抑郁症 肝性脑病
原文传递
外固定支架一期截骨短缩骨延长术治疗股骨开放性骨折后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虹舒 徐佳 +2 位作者 文根 陆晟迪 柴益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一期截骨短缩骨延长术治疗股骨开放性骨折所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采用外固定支架行股骨一期截骨短缩骨延长术的患者资料。患者男9例,...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一期截骨短缩骨延长术治疗股骨开放性骨折所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采用外固定支架行股骨一期截骨短缩骨延长术的患者资料。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18~70岁,平均40.5岁;左侧6例,右侧5例;初始受伤均为开放性骨折,治疗后出现骨髓炎或骨缺损,彻底清创后骨缺损长度平均为60.5 mm。术后定期摄X线片,记录骨性愈合时间和指数、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外固定指数、皮瓣成活和软组织愈合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骨及下肢功能评价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30个月(平均21.9个月)随访。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0.5个月(5.2~22.3个月),骨性愈合指数平均为52.9 d/cm(33.4~73.3 d/cm),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平均为15.5个月(9.8~27.5个月),外固定指数平均为86.0 d/cm(60~113 d/cm)。所有患者骨不连愈合,骨髓炎无复发。未出现主要愈合失败、骨延长或骨折端再发骨折、双下肢不等长>2.5 cm等并发症。VAS评分0~3分。ASAMI骨愈合评价:优10例,良1例;ASAMI下肢功能评价:优3例,良7例,中1例。结论外固定支架一期截骨短缩骨延长术能去除病灶,恢复股骨长度,是治疗股骨大段骨缺损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 骨生成 牵张 下肢畸形 骨不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