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泥石环边的再研究——来自镇泾地区延长组砂岩的证据 被引量:10
1
作者 向芳 冯钦 +3 位作者 张得彦 江凌飞 王誉婉 赵俊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7,共9页
绿泥石环边是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常见赋存状态,因其常与储集性较好的砂岩相伴生而备受关注。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争论问题,作者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长9油层组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研究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 绿泥石环边是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常见赋存状态,因其常与储集性较好的砂岩相伴生而备受关注。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争论问题,作者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长9油层组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研究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对绿泥石环边的形成阶段、环边对成岩作用的影响、环边与砂岩的储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次研究,获得一些不同于前人的认识,并得出如下结论:绿泥石环边出现在早成岩阶段的A—B期;环边的存在并不能增强砂岩的抗压能力;绿泥石环边对石英次生加大的抑制主要是由于两者形成的介质条件不同,而与自生石英的形成没有明显关系;绿泥石环边并不能明显保护和改善砂岩的储集性,但绿泥石环边的存在指示了砂岩具有发育的原生粒间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环边 成岩阶段 压实作用 硅质胶结作用 储集性能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的夷平面在宜昌地区白垩纪—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反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金元 向芳 +1 位作者 张瑶 王誉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7-84,共8页
通过对湖北宜昌地区白垩纪—第四纪沉积演化的研究,发现存在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每个旋回由下部颗粒粗大的砾石层和上部颗粒较细小的粉砂-泥质层组成。3个沉积旋回对应了宜昌以西三峡地区3期构造演化旋回,同时反映了三峡地区3期夷平面的... 通过对湖北宜昌地区白垩纪—第四纪沉积演化的研究,发现存在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每个旋回由下部颗粒粗大的砾石层和上部颗粒较细小的粉砂-泥质层组成。3个沉积旋回对应了宜昌以西三峡地区3期构造演化旋回,同时反映了三峡地区3期夷平面的存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古生物化石和对第四系善溪窑组的测年数据,认为3期夷平面形成时代分别为:鄂西期夷平面形成于白垩纪晚期—古近纪的始新世,山原期夷平面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初,云梦期夷平面形成于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长江三峡 宜昌 白垩纪-第四纪沉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沉积物源及其对秦岭造山带北部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树霞 向芳 +2 位作者 张瑶 王誉婉 王金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9-601,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位于华北克拉通盆地的西南部,其形成演化和沉积过程与华北克拉通南侧秦岭造山带的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晚古生代沉积的物源特征能够帮助提取关于秦岭造山带的演化信息。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澄城和韩城2条出露本溪组—...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位于华北克拉通盆地的西南部,其形成演化和沉积过程与华北克拉通南侧秦岭造山带的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晚古生代沉积的物源特征能够帮助提取关于秦岭造山带的演化信息。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澄城和韩城2条出露本溪组—石千峰组的剖面岩石学特征的详细研究,从岩石性质、碎屑特征、重矿物组合和碎屑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获得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物源的详细信息,并揭示了秦岭造山带北部晚古生代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本溪组—太原组的物源为秦岭造山带中的华北板块南缘带;山西组—石千峰组的物源来自于北秦岭构造带,物源区有向南迁移的特征。晚泥盆-晚石炭世商丹带的点接触初始碰撞造成华北板块南缘发生抬升,早二叠世秦岭造山带进入面接触碰撞阶段,造成北秦岭弧后盆地和岛弧带依次发生隆升,成为鄂尔多斯南缘沉积区的主要物源供给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自东向西剪刀状的碰撞,造成鄂尔多斯南缘沉积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的古流向由南东-北西方向朝南西-北东方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物源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储集砂岩的成岩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灼华 向芳 +1 位作者 王誉婉 刘一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7-726,共10页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以及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与储集性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取芯井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数据,发现储集砂岩中发育有粒内溶孔、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溶缝等多种孔缝类型...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以及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与储集性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取芯井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数据,发现储集砂岩中发育有粒内溶孔、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溶缝等多种孔缝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硅质矿物和黏土矿物的形成作用。结合不同砂岩组分与孔隙面孔率的相关性,得到如下结论:(1)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较差的重要原因;(2)增加砂岩整体孔隙度最重要的是溶蚀作用;(3)碳酸盐矿物的形成会导致砂岩孔隙度减小;(4)硅质矿物会一定程度减少砂岩粒间孔;(5)高岭石的形成对增加岩石整体孔隙作用有限,水云母和绿泥石对溶孔和晶间孔的形成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成岩作用 储集砂岩 孔隙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有利储层评价标准
5
作者 张瑶 向芳 +1 位作者 王誉婉 王金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4期185-185,共1页
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近年取得重大突破。与北美页岩气相比,我国页岩气开发具有自己的特点。北美页岩气主要来自于海相页岩,中国沉积盆地在多旋回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育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3类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系。其中,海陆过渡相... 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近年取得重大突破。与北美页岩气相比,我国页岩气开发具有自己的特点。北美页岩气主要来自于海相页岩,中国沉积盆地在多旋回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育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3类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系。其中,海陆过渡相较之北美在中国分布面积大,泥页岩在地层中广泛发育,成为中国油气开发勘探的重要领域。就沁水盆地、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的海陆过渡相地层为例并与北美页岩气作对比,通过比较有机碳含量,成熟度,黑色泥页岩厚度、含气量等参数,给出多个盆地之间评价的统一参数标准,为未来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陆过渡相 四川盆地 沁水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