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s−Bi_(12)O_(17)Cl_(2)复合体系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誉清 常飞 +2 位作者 孙俊荣 雷彬 刘登国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2年第2期63-69,共7页
采用简易水解法制备了一系列CNs−Bi_(12)O_(17)Cl_(2)复合半导体材料并对其物相、光学性质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X射线衍射光谱表明复合体系衍射峰与四方晶相Bi_(12)O_(17)Cl_(2)一致,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证明复合材料在可见... 采用简易水解法制备了一系列CNs−Bi_(12)O_(17)Cl_(2)复合半导体材料并对其物相、光学性质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X射线衍射光谱表明复合体系衍射峰与四方晶相Bi_(12)O_(17)Cl_(2)一致,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证明复合材料在可见区域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由此可提高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复合体系相对于纯Bi_(12)O_(17)Cl_(2)对亚甲基蓝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特别是具有合适组分的样品CB50可以在180 min后完全去除20 mg·L^(−1)的亚甲基蓝分子,这主要是由于CNs的引入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使复合体系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后,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12)O_(17)Cl_(2) CNS 光催化 亚甲基蓝 机理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胶囊中盐酸氨基葡萄糖
2
作者 刘欣 王誉清 +1 位作者 李咏歌 刘春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3,共4页
基于盐酸氨基葡萄糖(GSM)与镍(Ⅱ)在碱性介质中生成配合物,在波长219nm处有其最大吸收的现象作了进一步验证。将此反应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药物胶囊中GSM含量。测定时,将一颗GSM胶囊中的药物颗粒取出称重后(每颗药物中GSM的... 基于盐酸氨基葡萄糖(GSM)与镍(Ⅱ)在碱性介质中生成配合物,在波长219nm处有其最大吸收的现象作了进一步验证。将此反应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药物胶囊中GSM含量。测定时,将一颗GSM胶囊中的药物颗粒取出称重后(每颗药物中GSM的质量的标示量为0.24g)溶于水中并定容至250mL。取此溶液5.0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相继顺序加入0.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10mL和1.0×10^-2 mol·L^-1硫酸镍溶液2.00mL,用0.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定容,在20℃水浴中反应15min。在波长219nm处测量其吸光度。GSM的浓度在6.00×10^-4~4.00×10^-3 mol·L^-1内与其相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4.10×10^-5 mol·L^-1。以GSM胶囊样品溶液为基体,按标准加入法在4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80.0%~11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0.2%。按此方法对药物实样进行分析,测得其GSM浓度为7.26×10^-4 mol·L^-1,换算成胶囊中GSM的质量为0.2386g,与其标示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NI^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Bi_(12)GeO_(20)/WO_(3)复合材料及可见光催化去除NO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继元 王誉清 +5 位作者 杨成 闫天仪 杨靖 庞清云 常飞 刘登国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2年第2期11-18,共8页
采用简易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Bi_(12)GeO_(20)/WO_(3)二元半导体复合材料,并对其物相、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可见光光催化去除NO试验表明:随着WO_(3)负载量的逐渐增大,材料去除活性先增大后减小,这主要归结于合适的相组成以及异... 采用简易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Bi_(12)GeO_(20)/WO_(3)二元半导体复合材料,并对其物相、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可见光光催化去除NO试验表明:随着WO_(3)负载量的逐渐增大,材料去除活性先增大后减小,这主要归结于合适的相组成以及异质结提高了界面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另外,WO_(3)的加入可有效抑制有毒中间产物NO_(2)的生成,从而促进硝酸根与亚硝酸根的生成。通过活性物种捕捉试验发现,超氧自由基和空穴在光催化反应中均起到了主要作用,羟基自由基起到了辅助作用。能带结构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制遵从Ⅰ型过程。循环试验证明,材料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12)GeO_(20)/WO_(3) 光催化 NO去除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