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rg^(-/-)大鼠支持人RSV在体内的长期感染
1
作者 熊芮 吴勇 +8 位作者 杨艳伟 屈哲 刘甦苏 王誉雅 马丽颖 付瑞 彭宜红 梁春南 范昌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为了克服已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半受纳性和感染持续时间短,本文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L2rg基因敲除(IL2rg^(-/-))的大鼠模型。方法用hRSV滴鼻感染该动物模型,观... 目的为了克服已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半受纳性和感染持续时间短,本文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L2rg基因敲除(IL2rg^(-/-))的大鼠模型。方法用hRSV滴鼻感染该动物模型,观察感染期(0~35 d)的临床表征、体重及体温变化;记录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11、20、35天)鼻腔、气管、肺等呼吸道脏器的病毒总拷贝数;在观察终点(滴鼻感染后第35天)对感染动物的靶器官进行病理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20、35天)外周血T、B、NK、NKT细胞的变化及不同时间点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1)通过鼻内接种hRSV后,纯合的IL2rg基因敲除大鼠的呼吸道内能保持较高的病毒载量,鼻腔中病毒的平均峰值滴度能快速升至1×10^(10 )copies/g,至第5周时,病毒依然能维持复制,病毒载量亦可达到1×10^(7)copies/g。(2)但其鼻、气管和肺组织,无明显病变。(3)感染hRSV的IL2rg^(-/-)大鼠外周血B细胞含量有上升。(4)IL-6和MCP-1两种细胞因子都在感染前期上升,在观察终点回落。结论本研究基于TALEN技术建立了IL2rg^(-/-)大鼠模型,并发现该模型能很好地支持hRSV高水平复制和并长期感染,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抗hRSV抗体体内效力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rg-/-大鼠 TALEN基因编辑技术 NK细胞缺陷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光学Parity-Time对称微腔结构的大范围电场传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云团 王誉雅 夏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6-94,共9页
为解决传统电场传感器测量范围受限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 Parity-Time(PT)对称掺杂电光介质的微腔结构,提出新的电场传感机制.利用传输矩阵方法计算结构的传输谱,发现独特的放大的缺陷模式.缺陷模式的峰值和波长位置均随外电... 为解决传统电场传感器测量范围受限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 Parity-Time(PT)对称掺杂电光介质的微腔结构,提出新的电场传感机制.利用传输矩阵方法计算结构的传输谱,发现独特的放大的缺陷模式.缺陷模式的峰值和波长位置均随外电场变化,由此可以利用缺陷模峰值变化和波长位置变化两种机制测量同一电场.测量范围仅受电光介质击穿电场的限制,可以为 0 0.06 V/nm,几乎涵盖了可能的电场环境.对峰值变化传感机制,灵敏度范围 38.042- 47.558 nm/V;对波长变化传感机制,灵敏度范围 18.357-18.642nm/V,在测量范围内平均分辨率为0.00925 V/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传感 Parity-Time 对称结构 缺陷模
下载PDF
干扰睾丸Clock基因对小鼠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誉雅 程方岩 成丽琴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5期8-8,87,共2页
目的:研究雄鼠睾丸Clock基因沉默后,小鼠体外受精的变化及机制。方法:通过在ICR小鼠睾丸内注射Clock干扰质粒(实验组)和HK阴性对照质粒(对照组),注射18天后收集雄鼠精子,计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总活率。再将孵育好的精... 目的:研究雄鼠睾丸Clock基因沉默后,小鼠体外受精的变化及机制。方法:通过在ICR小鼠睾丸内注射Clock干扰质粒(实验组)和HK阴性对照质粒(对照组),注射18天后收集雄鼠精子,计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总活率。再将孵育好的精子加入卵培养皿中,分别观察卵丘颗粒细胞驱散情况及卵裂情况,计算受精率、囊胚生成百分率和胚胎孵化率。结果:睾丸Clock基因沉默后,小鼠精子活动率及前向运动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精子驱散卵丘颗粒细胞能力的时间延长(p<0.001)。结论:睾丸clock基因可影响精子驱散卵丘颗粒细胞的能力,该机制在Clock基因影响小鼠生殖的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CK基因 精子 体外受精 前向运动 受精率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的ESX致病系统和EspR蛋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誉雅 贾孟萍 +1 位作者 金晔麒 江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几年,结核分枝杆菌卷土重来,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致病菌之一。尽管很多ESX系统的致病因子和毒力因子被研究发现,但迄今为止,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EspR(Rv3849)蛋白的研究可能为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毒力 致病机制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我国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50
5
作者 沈弢 黄昕 +1 位作者 王誉雅 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医药主管部门、制药公司、临床工作者以及普通公众的重视。了解我国DILI的发生率、分布、常见诱发药物等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DILI的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有助于政府完善有关法规,降...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医药主管部门、制药公司、临床工作者以及普通公众的重视。了解我国DILI的发生率、分布、常见诱发药物等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DILI的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有助于政府完善有关法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就我国DILI的流行病学现状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抗结核药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邦涛 王誉雅 彭宜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 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受体1 病毒 磷酸化 泛素化
下载PDF
凋亡对神经元发育的作用
7
作者 王誉雅 金晔麒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5期146-146,共1页
神经生长因子被认为是调节神经元发育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发育过程中皮质中间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由独立于外部影响的因素决定(如凋亡),挑战现有的神经营养理论。神经生长因子也可以调节和诱导神经元的凋亡。
关键词 凋亡 神经元发育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理论
下载PDF
聚焦老年医学 关注老年健康——浅谈中国老龄化时代的老年医学
8
作者 金晔麒 王誉雅 江舟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6期391-391,408,共2页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时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及挑战越来越严峻,老年人的诊疗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分析了中国老年医学的现状,了解我国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介绍了美国老年医学的新理念及新型医疗模式,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从老年...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时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及挑战越来越严峻,老年人的诊疗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分析了中国老年医学的现状,了解我国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介绍了美国老年医学的新理念及新型医疗模式,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从老年医学研究、老年医学教育、医疗模式及诊治规范等方面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老年医学,提高诊疗水平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医学 医疗模式
下载PDF
RNA及翻译后修饰在肠道病毒感染与致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薛晓玲 罗震 +2 位作者 王誉雅 陈邦涛 陶晓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59,共7页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群病原体结构及致病机制高度相似但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RNA病毒,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EV与宿主互作中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是学术界探究EV致病机制及开发相关防治策略始终绕不开的核心主题。由于组...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群病原体结构及致病机制高度相似但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RNA病毒,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EV与宿主互作中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是学术界探究EV致病机制及开发相关防治策略始终绕不开的核心主题。由于组学技术的更新,EV及宿主的RNA修饰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在近些年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部分成果,为精准靶向各修饰开发防治EV相关疾病的策略带来了新曙光。本文就EV-宿主互作中相关RNA修饰及蛋白PTM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增强对EV感染与致病机制的理解并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RNA修饰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原文传递
磁光效应下PT对称结构独特的非互易传输模式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誉雅 夏景 方云团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6-311,共6页
设计了一种嵌入磁性材料微腔的可调制的PT对称结构。通过传输矩阵法计算结构的传输谱,研究了磁微腔共振对PT对称结构的调制效应,得到一种可被入射角度方向和大小双重调制的增强的非互易带边模式,调制结果是带边模式在左右带边的转换。... 设计了一种嵌入磁性材料微腔的可调制的PT对称结构。通过传输矩阵法计算结构的传输谱,研究了磁微腔共振对PT对称结构的调制效应,得到一种可被入射角度方向和大小双重调制的增强的非互易带边模式,调制结果是带边模式在左右带边的转换。磁场大小的增加会导致带边模式向高频移动,磁场方向的变化也会引起带边模式在左右带边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学 PT对称结构 磁光调制 非互易性传输 带边模式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及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誉雅 江舟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579-1582,共4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之一。但对于该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仍面临着很多难题。近年来,新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各类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HC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新的药物靶点...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之一。但对于该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仍面临着很多难题。近年来,新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各类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HC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新的药物靶点、治疗方法也在进一步的验证中,对未来提高H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该文就近年来在HCC诊断和治疗方面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 治疗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取具有精确末端的EV-A71
12
作者 王三元 王誉雅 +2 位作者 熊庆 陶淇惠 彭宜红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反向遗传学技术,设计可获取具有精确末端的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 A71, EV-A71)的方法,并在病毒感染能力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筛选中进行应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在病毒基因组5′末端,引入具有顺式酶切活性的锤头状核酶(cis-a... 目的基于反向遗传学技术,设计可获取具有精确末端的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 A71, EV-A71)的方法,并在病毒感染能力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筛选中进行应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在病毒基因组5′末端,引入具有顺式酶切活性的锤头状核酶(cis-active hammerhead ribozyme)序列;在病毒3′末端的poly(A)尾后,引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siⅠ酶切位点(ATGCA↓T),构建含有EV-A71全长感染性克隆的质粒(pBR322-EV-A71)。pBR322-EV-A71经体外转录获得EV-A71感染性RNA,用该RNA转染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cells, RD),以获取具有精确末端的EV-A71颗粒。通过检测病毒RNA拷贝数、病毒蛋白的表达量等指标,验证拯救病毒的感染能力和抗病毒药物的抑制作用。结果 pBR322-EV-A71经体外转录所得RNA,在转染进入RD细胞后,观察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并检测到病毒负链RNA,表明成功合成了EV-A71颗粒;拯救病毒颗粒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病毒增殖能力得以逐步提升,第4代病毒(R4 EV-A71)的感染能力强于第1、2、3代病毒(R1、R2、R3 EV-A71)(P<0.001),且已趋近于野毒株(wild-type EV-A71, wt EV-A71)水平(P>0.05);U0126和sorafenib两种ERK通路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R4 EV-A71的增殖(P<0.001),且R4 EV-A71与wt EV-A71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pBR322-EV-A71可拯救出具有精确末端的EV-A71病毒颗粒,且其子代病毒可代替wt EV-A71进行病毒感染能力的评价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71 反向遗传学技术 同源重组
原文传递
联合IFN-α与U0126的抗EV-A71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3
作者 陶淇惠 邹文佳 +2 位作者 张鹏 王誉雅 彭宜红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
目的在细胞学水平明确IFN-α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通路抑制剂U0126联合用药对肠道病毒A71(EV-A71)感染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终点滴定实验以及Western blot... 目的在细胞学水平明确IFN-α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通路抑制剂U0126联合用药对肠道病毒A71(EV-A71)感染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终点滴定实验以及Western blot,确定IFN-α和U0126联合用药对EV-A71抗病毒效果,对细胞干扰素(interferon, IFN)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重要蛋白水平、ERK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IFN-α和U0126联合用药能有效发挥抗EV-A71增殖的作用(P<0.01),同时也能有效抑制ERK通路磷酸化活性、阻断EV-A71 2Apro介导的I型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 1, IFNAR1)表达水平下调(P<0.001),并上调IFN信号通路重要分子eIF2α磷酸化(P<0.001)。此外,利用ERK抑制剂(U0126和sorafenib)或特异性siRNA分别阻断ERK磷酸化活性后,可显著阻断肠道病毒2Apro介导的eIF4GI切割和IFNAR1表达下调的作用,同时受染细胞EV-A71复制也显著下降。结论 IFN-α和U0126联合用药可通过有效地抑制ERK通路,抑制2Apro依赖的切割eIF4GI和下调IFNAR1表达的作用,使得外源IFN-α能更有效与细胞膜上IFNAR结合,有效激活IFN抗病毒信号通路,从而发挥IFN抗EV-A71蛋白翻译及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A71 2A蛋白 联合用药 干扰素信号通路 ERK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