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脑(脊)膜播散种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计伟 陈步东 +1 位作者 杨玉山 姚鑫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1例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措施。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1例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措施。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全切除肿瘤,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7例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前复查MRI即发现脑(脊)膜播散种植,予以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好转;4例术后复查MRI未见脑(脊)膜播散种植,行常规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0个月),复查MRI显示脑(脊)膜播散种植。仅2例患者术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者预后较差,MRI较脑脊液细胞学更为敏感,予放射治疗联合药物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肿瘤种植 脑膜 成年人
下载PDF
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量方法在生物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计伟 施庆珊 +2 位作者 欧阳友生 胡文锋 陈仪本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
分子量是生物高分子性质的一项重要参数,决定了生物高分子的许多理化特性和生物效应。准确测定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有利于了解其性质,是其有效应用的前提。文章主要简述了近年来常用的测定生物高分子分子量的方法,如黏度测量法、凝胶渗... 分子量是生物高分子性质的一项重要参数,决定了生物高分子的许多理化特性和生物效应。准确测定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有利于了解其性质,是其有效应用的前提。文章主要简述了近年来常用的测定生物高分子分子量的方法,如黏度测量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微生物合成生物高分子领域内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高分子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人胶质瘤细胞及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厚禄 张春智 +6 位作者 戚贵军 姚鑫 陈步东 孙树鹏 王计伟 梁思泉 杨玉山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6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人胶质瘤细胞及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rizol试剂盒说明书,从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A172、LN229和60例胶质瘤组织(手术切除获得)中提取其总RNA,采用RT-... 目的观察人胶质瘤细胞及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rizol试剂盒说明书,从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A172、LN229和60例胶质瘤组织(手术切除获得)中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法测定miRNA-221及miRNA-222,以正常脑组织为对照。60例胶质瘤患者术后均予以放疗,治疗后MRI检查随访,分析胶质瘤患者的放疗疗效。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测算X线照射后(照射剂量为2 Gy)的胶质瘤细胞存活率(SF),以胃黏膜上皮细胞(ges)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织及细胞相比,胶质瘤组织及细胞中miRNA-221、miRNA-222呈高表达(P<0.05),其中高度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者(P<0.05)。X线照射后胶质瘤细胞SF明显高于ges(P均<0.05),胶质瘤各细胞中miRNA-221、miRNA-222表达量与X线照射后胶质瘤SF呈正相关(r=0.673、0.696,P均<0.01)。胶质瘤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者生存时间短(P均<0.05)。结论人胶质瘤细胞及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均呈高表达。miRNA-221、miRNA-222表达量与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抗性呈正相关关系,胶质瘤组织中miRNA-221、miRNA-222表达量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胶质瘤 微小RNA 放射敏感性 放射抗性
下载PDF
不同程度颅脑创伤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态变化及伤后认知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计伟 王毅 +5 位作者 王东 周源 陈芳莲 崔维韻 刘丽 张建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创伤(TBI)大鼠外周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和认知能力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轻、中、重度TBI组,每组7只。在前囟后4 mm,矢状缝右侧旁开3 mm处(海马区域)开圆形骨窗,轻...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创伤(TBI)大鼠外周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和认知能力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轻、中、重度TBI组,每组7只。在前囟后4 mm,矢状缝右侧旁开3 mm处(海马区域)开圆形骨窗,轻、中、重度TBI组分别采用0.9、2.1、3.2 atm(1 atm=101.325 kPa)的力度打击骨窗建立TBI模型,分别在创伤前(0 h)及创伤后3、6、24、48、72、168、240、336 h取内眦球后静脉丛血,检测其循环血中EPCs水平,并进行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TBI后第21~25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巡航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比较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目标象限百分率。结果假手术组循环血中EPCs数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TBI后3 h,轻、中、重度TBI组循环血中的EPCs数量[(17.4±3.1)个、(15.6±5.0)个、(23.6±3.0)个]低于假手术组[(53.6±7.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6 h,EPCs数量迅速升高,且轻度、中度TBI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约48 h后降至正常水平。整个实验过程中EPCs与WBC、PLT的变化并不一致。定位巡航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随着创伤时间的延长而缩短;同期各TBI组逃避潜伏期均较假手术组延长。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中、重度TBI组大鼠停留在目标象限百分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轻度TBI组。结论颅脑创伤大鼠随着创伤程度加重,其认知能力降低,且循环血中EPCs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内皮细胞 认知障碍 内皮祖细胞 流式细胞术 大鼠 Sprague-Dawley 水迷宫实验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对脑创伤小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孙东东 王计伟 +1 位作者 刘希磊 范岳杉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对脑创伤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创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外泌体组和生理盐水组。在脑创伤后第3天检测... 目的通过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对脑创伤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创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外泌体组和生理盐水组。在脑创伤后第3天检测小鼠脑组织Bcl2、Bax以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神经功能预后。结果样本中存在直径30~150 nm不等的外泌体。脑创伤后第3天,外泌体组小鼠脑组织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 <0.05),而Bcl2的表达水平则高于生理盐水组(P <0.05);外泌体组小鼠神经功能预后较生理盐水组也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能显著减少脑创伤小鼠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外泌体 脑创伤 细胞凋亡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裂殖壶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卫娟 王计伟 +4 位作者 王宇霄 胡锦艳 刘春雪 洪平 胡文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25,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部分因子析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裂殖壶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2.5 g/L、酵母膏6.5 g/L、蛋白胨2 g/L、玉米浆7.5g/L、硫酸镁0.4g/L、磷酸二氢钾0.45 g/L、海水晶20 g/L。... 采用单因素试验、部分因子析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裂殖壶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2.5 g/L、酵母膏6.5 g/L、蛋白胨2 g/L、玉米浆7.5g/L、硫酸镁0.4g/L、磷酸二氢钾0.45 g/L、海水晶20 g/L。优化后裂殖壶菌生物量从优化前的4.33 g/L提高至15.8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豆渣生产酸化饲料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侍宝路 王计伟 +3 位作者 刘春雪 孙海林 王二柱 胡丹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5,共5页
试验以豆渣为原料,添加麸皮作为辅料,通过混菌固态发酵生产一种耐贮存、适口性强的酸化饲料。从本实验室菌种库保存的5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产酸量高的乳酸菌,将乳酸菌与酿酒酵母菌两种菌株混合固态发酵,研究了两种菌株的混合比例,并通... 试验以豆渣为原料,添加麸皮作为辅料,通过混菌固态发酵生产一种耐贮存、适口性强的酸化饲料。从本实验室菌种库保存的5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产酸量高的乳酸菌,将乳酸菌与酿酒酵母菌两种菌株混合固态发酵,研究了两种菌株的混合比例,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以豆渣为发酵基质,植物乳杆菌的产酸量最高;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菌混合比例为50:50;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发酵原料含水量70%,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72 h。发酵产物降低了NDF含量,并提高了总酸含量,pH值降为3.75,耐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固态发酵 酸化饲料 混合菌种
下载PDF
仔猪肠道菌群的建立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侍宝路 王计伟 刘春雪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共6页
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是猪营养、生理和免疫功能的基础。然而,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菌群在肠道内定植和分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娩环境、日粮成分、抗生素或其他替抗物的使用等。本文主要从仔猪肠道菌群的形成规律、影响因素和营养... 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是猪营养、生理和免疫功能的基础。然而,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菌群在肠道内定植和分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娩环境、日粮成分、抗生素或其他替抗物的使用等。本文主要从仔猪肠道菌群的形成规律、影响因素和营养调控措施等方面论述了仔猪肠道菌群与仔猪肠道健康或疾病的关系,旨在为绿色健康养殖方面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仔猪 影响因素 调控措施
下载PDF
粪肠球菌耐热型保护剂的筛选及加速储存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卫娟 王计伟 +2 位作者 王宇霄 刘春雪 洪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固态发酵的粪肠球菌样品的耐热型保护剂进行研究,并通过加速储存稳定性试验建立储存稳定性方程来预测其储存寿命。结果表明,粪肠球菌的耐热型保护剂配方为抗坏血酸钠10 g/kg、海藻糖30 g/kg、甘油40 g/kg、脱脂奶粉8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固态发酵的粪肠球菌样品的耐热型保护剂进行研究,并通过加速储存稳定性试验建立储存稳定性方程来预测其储存寿命。结果表明,粪肠球菌的耐热型保护剂配方为抗坏血酸钠10 g/kg、海藻糖30 g/kg、甘油40 g/kg、脱脂奶粉80 g/kg。加速储存稳定性方程为lg K=-7 730/T+21.95,并由此计算出25℃热降解速率常数为-1.06×10^(-4),4℃热降解速率常数为-1.1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保护剂 加速储存
下载PDF
生猪养殖场低碳减排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海林 周波 +5 位作者 张惠 王显慧 王计伟 侍宝路 刘春雪 洪平 《猪业科学》 2017年第3期98-99,共2页
国内畜牧企业在参与碳市场的过程中存在减排项目类型过于单一的问题,都集中在沼气减排项目开发上,其他养殖环节项目开发较少。文内综合养猪业的产业链,从饲料环节、养殖环节和炎便处理环节分析其中碳减排的对策。
关键词 碳减排 养殖场 生猪 项目开发 养殖环节 项目类型 畜牧企业 产业链
下载PDF
有机废弃物发酵处理专用微生物菌种的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剑锋 祁姣姣 +6 位作者 靳改改 曾凯斌 库静雅 高小菲 马泽诚 王计伟 胡文锋 《饲料博览》 2019年第2期1-8,15,共9页
为开发出适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的专用菌种,试验选取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和酶类,采用正交设计,以pH、酸溶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气味为指标,优化得到发酵性能优良的复合菌剂。试验确定的最优复合菌剂及其接种量为布拉迪酵... 为开发出适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的专用菌种,试验选取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和酶类,采用正交设计,以pH、酸溶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气味为指标,优化得到发酵性能优良的复合菌剂。试验确定的最优复合菌剂及其接种量为布拉迪酵母0.125%、枯草芽孢杆菌0.03%、植物乳杆菌0.1%、纳豆芽孢杆菌0.03%、啤酒酵母0.25%、干酪乳杆菌0.05%,纤维素酶200 U·g^(-1)。采用该复合菌剂处理餐厨余和豆渣48 h后,其pH稳定在4.0~4.5,氨含量<10 ppm,硫化氢含量<3 ppm,并具有怡人的酸香味;发酵物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还原糖、粗蛋白、小肽等营养物质;重金属、致病菌均未检出。该复合菌剂处理有机废弃物具有高效、安全且产物营养丰富,有利于废弃物储存与畜禽、昆虫食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芽孢杆菌 酵母菌 有机废弃物 正交优化
下载PDF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牛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侍宝路 王梓旭 +2 位作者 胡丹丹 王计伟 刘春雪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8-53,共6页
为获得高产细菌素乳酸菌,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以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鼠伤沙门氏菌CMCC50115、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指示菌,通过打孔法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及通过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得到优产细菌素菌株S-1,并以10%脱脂乳为... 为获得高产细菌素乳酸菌,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以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鼠伤沙门氏菌CMCC50115、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指示菌,通过打孔法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及通过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得到优产细菌素菌株S-1,并以10%脱脂乳为基础培养基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浸粉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0 g/l和6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起始pH值为6,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48 h。此研究提供一种动保用乳酸菌素产品发酵方案,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素 抑菌活性 发酵牛奶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生猪养殖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前景分析
13
作者 孙海林 周波 +5 位作者 张惠 王显慧 王计伟 侍宝路 刘春雪 洪平 《猪业科学》 2017年第2期92-94,共3页
近年以来,各地区政府为解决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纷纷划定各区域的禁养区、限养区,关停大量的养殖场,对申请养殖用地进行严格限制。
关键词 生猪养殖业 市场前景分析 碳交易 水污染防治 环境污染问题 规模养殖 区政府 养殖场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对中草药有效成分消化溶出率的影响
14
作者 侍宝路 王梓旭 +1 位作者 胡丹丹 王计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7期150-152,156,共4页
为提高中草药原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利用效果,以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42作为指示菌,从安佑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菌种库保存的7株酵母菌(编号J1~J7)中筛选杀菌效果较好的酵母菌,将王不留行、益母草和甘草按4∶3∶3混合作为发酵原料,添加... 为提高中草药原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利用效果,以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42作为指示菌,从安佑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菌种库保存的7株酵母菌(编号J1~J7)中筛选杀菌效果较好的酵母菌,将王不留行、益母草和甘草按4∶3∶3混合作为发酵原料,添加玉米粉作为辅料,筛选出效果较好的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共用,评估发酵前后中草药有效成分体外消化溶出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酿酒酵母J3的杀菌效果最佳,纤维素酶M3降解中性洗涤纤维(NDF)效果较好,降解率为10.01%,发酵原料含水量为40%,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J3分别接种1.0×10^(6)和1.0×10^(5)CFU/g,纤维素酶M3和木聚糖酶的添加量分别为2000和3000 U/kg,37℃发酵5 d后,王不留行黄酮苷体外消化溶出率由94.55%提升至95.66%。菌酶协同发酵有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消化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体外消化 溶出率 菌酶协同发酵
下载PDF
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长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计伟 陈步东 +6 位作者 张春智 孙树鹏 戚贵军 魏厚禄 梁思泉 杨玉山 姚鑫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以卡莫司汀(BCNU)为对照,观察替莫唑胺(TMZ)对胶质母细胞瘤化疗的疗效,并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 方法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胶质... 目的 以卡莫司汀(BCNU)为对照,观察替莫唑胺(TMZ)对胶质母细胞瘤化疗的疗效,并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 方法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患者283例,其中应用TMZ 97例(TMZ组),BCNU 186例(BCNU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MGMT的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客观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TMZ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BCN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44,P=0.000);TMZ组、BCNU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是75.26%(73/97)和45.16%(8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53,P=0.000);与BCNU组比较,TMZ组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1,P=0.000). 结论 TMZ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疗效较BCNU显著,副作用小,耐受性好,是一种理想的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卡莫司汀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地衣芽胞杆菌ATCC9945A中γ-聚谷氨酸降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降解性能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计伟 施庆珊 +2 位作者 欧阳友生 胡文锋 陈仪本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验证在地衣芽胞杆菌ATCC9945A中存在着γ-聚谷氨酸降解酶基因(ywtD),为下一步解决在γ-聚谷氨酸微生物发酵合成过程中产物γ-PGA降解的技术性难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pET-28b(+)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克隆表达地衣芽孢杆菌ATCC9945A中... 目的:验证在地衣芽胞杆菌ATCC9945A中存在着γ-聚谷氨酸降解酶基因(ywtD),为下一步解决在γ-聚谷氨酸微生物发酵合成过程中产物γ-PGA降解的技术性难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pET-28b(+)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克隆表达地衣芽孢杆菌ATCC9945A中的ywtD基因,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体外酶解实验验证其活性。结果:PCR扩增得到了一个1 245bp的基因片段,预期编码414个氨基酸,诱导表达后得到一个分子量大小约为45.6 kDa的表达产物。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ywtD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体外酶解实验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降解γ-PGA的活性。结论:证明在地衣芽胞杆菌ATCC9945A中存在着γ-聚谷氨酸降解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ATCC9945A γ-PGA降解酶基因 克隆表达 降解性能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计伟 张建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98,共4页
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PTV)是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预后差,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然而,引起PTV的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内皮素、红细胞和脑组织的代谢产物、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以及细胞... 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PTV)是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预后差,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然而,引起PTV的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内皮素、红细胞和脑组织的代谢产物、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外囊泡等方面。临床上有多种方法(以应用尼莫地平为代表)防治PTV引起的继发性缺血性损伤,但对这些治疗方法尚有争议,仍需深入研究PTV的机制以期找到更佳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脑血管痉挛 缺血性损伤 创伤性颅脑损伤 临床医生 预后差 PTV 尼莫地平
原文传递
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计伟 武银刚 +6 位作者 李奇峰 董信龙 田野 周源 张宝良 陈芳莲 张建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5-2057,共3页
目的测定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后的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为进一步研究脑源性微粒在体内外实验时的应用剂量范围提供基础的数据依据。方法利用脑组织匀浆+分步离心法在体外制备脑源性微粒并用透射电镜鉴定,流式细胞仪测定脑... 目的测定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后的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为进一步研究脑源性微粒在体内外实验时的应用剂量范围提供基础的数据依据。方法利用脑组织匀浆+分步离心法在体外制备脑源性微粒并用透射电镜鉴定,流式细胞仪测定脑源性微粒的浓度。首先从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预试出最大100%和最小0%的致死剂量,然后分别给予9组大鼠尾静脉注射9个数量梯度的脑源性微粒,观察给药后大鼠的临床表现和7 d内各组大鼠死亡情况,利用寇氏法、线性回归法、概率单位法等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制备的脑源性微粒有完整的膜结构,直径位于100~1000 nm之间。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后大鼠可出现角弓反张、偏瘫、反应迟钝及死亡等不同的临床表现。用冦氏法计算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7 d后的半数致死剂量为8.804×107个,95%CI为7.659×107~10.121×107。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后7 d的半数致死剂量为10.873×107个,95%CI为8.056×107~13.690×107。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大鼠尾静脉注射脑源性微粒后7 d的半数致死剂量为8.748×107个,95%CI为7.585×107~10.114×107。3种计算方法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循环血中脑源性微粒数量的升高,大鼠死亡率增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脑源性微粒 半数致死量
原文传递
脑源性微囊泡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王计伟 武银刚 +4 位作者 李奇峰 高亚龙 周源 杨贵莉 张建宁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微囊泡(BDMVs)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体外制备BDMVs,并予透射电镜观察及粒径检测。将PKH26荧光染料标记的BDMVs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0.5 h、1 h、2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吞噬BD... 目的探讨脑源性微囊泡(BDMVs)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体外制备BDMVs,并予透射电镜观察及粒径检测。将PKH26荧光染料标记的BDMVs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0.5 h、1 h、2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吞噬BDMVs情况。将体外常规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BDMVs组(加入终浓度1.5×10^7/mL的BDMVs处理细胞)及尼莫地平组[予2μg尼莫地平(0.2 mg/mL)预处理10 min后加入终浓度1.5×10^7/mL的BDMVs处理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罗丹明标记鬼笔环肽染色后各组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纤维型肌动蛋白的荧光强度及应力纤维数目。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体外制备的BDMVs具有完整的膜结构,粒径范围为100~1000 nm。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吞噬BDMVs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时间依赖性升高(0.5 h:22.7%±1.2%;1 h:52.3%±1.3%;2 h:71.6%±1.9%),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DMVs组中纤维型肌动蛋白的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且应力纤维数目明显增多增粗;而与BDMVs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中纤维型肌动蛋白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应力纤维数目明显减少变细。结论脐静脉内皮细胞吞噬BDMVs的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且吞噬BDMVs后可导致细胞骨架重构,而尼莫地平可部分阻断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微囊泡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
原文传递
经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红光 王世波 +7 位作者 方占海 王计伟 李旭东 贾强 梁伟伦 程磊 佟小光 范一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 颅内双侧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与单发动脉瘤相比,预后差。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推广,一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经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的15例双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个动脉瘤完全夹闭,1个不完全夹闭,4个对侧未破裂动脉瘤探查后未成功夹闭。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恢复良好,仅1例轻度残疾。单侧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双侧前循环动脉瘤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 微侵袭神经外科 额外侧锁孔入路 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预后差 轻度残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