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频指数在颅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谊生 陈慈学 张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监测麻醉期间镇静程度较为准确的一种参数。本文用以观察常规麻醉条件下,颅脑肿瘤手术和非颅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BIS的变化,探讨BIS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监测麻醉期间镇静程度较为准确的一种参数。本文用以观察常规麻醉条件下,颅脑肿瘤手术和非颅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BIS的变化,探讨BIS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BIS与心血管反应相关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外科手术 麻醉 双频指数
下载PDF
围术期监护和结果是麻醉质量管理的重点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谊生 庄心良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麻醉质量对于麻醉医师来说包含多个方面:麻醉不能对手术病人有附加伤害影响,外科医师需要最优化的手术条件,医院要求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医疗保险公司和政府则根据所提供的医护质量支付医疗费用。麻醉及围术期的结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评... 麻醉质量对于麻醉医师来说包含多个方面:麻醉不能对手术病人有附加伤害影响,外科医师需要最优化的手术条件,医院要求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医疗保险公司和政府则根据所提供的医护质量支付医疗费用。麻醉及围术期的结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评估必须考虑这些要求。根据Deming“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管理模式,持续质量改进必须成为麻醉医师每天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麻醉 围术期监护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谊生 张钰 +1 位作者 陈红霞 洪运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56-57,共2页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镇静程度的研究较多用在监测非颅脑手术麻醉,但对脑肿瘤患者监测的研究甚少。本文是在常规麻醉诱导下,观察BIS在额叶与非额叶脑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的变化,探讨BIS在脑肿瘤手术麻醉中的临床...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镇静程度的研究较多用在监测非颅脑手术麻醉,但对脑肿瘤患者监测的研究甚少。本文是在常规麻醉诱导下,观察BIS在额叶与非额叶脑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的变化,探讨BIS在脑肿瘤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择期脑肿瘤手术病人54例。根据脑肿瘤生长部位,分为额叶组34例和非额叶组20例,后者包括肿瘤在颞叶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麻醉 脑电描记术
下载PDF
异丙酚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谊生 洪运忠 陈慈敩 《现代医学》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的优劣。方法将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氟醚组(I组,n=30)。P组在胆囊切除后,关闭异氟醚蒸发罐并给予异丙酚4 mg.kg-1.h-1静脉泵维持;I组在胆囊取出...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的优劣。方法将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n=30)和异氟醚组(I组,n=30)。P组在胆囊切除后,关闭异氟醚蒸发罐并给予异丙酚4 mg.kg-1.h-1静脉泵维持;I组在胆囊取出腹腔后,关闭异氟醚蒸发罐并将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维持在0.5%。观察两组入室后、手术结束时、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后和气管拔管后5 min各时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EtISO,以及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时间,围拔管期的无意识躁动、恶心和呕吐情况。结果手术结束时和气管拔管前的EtISO P组[(0.39±0.10)%、(0.13±0.06)%]低于I组[(0.52±0.14)%、(0.20±0.06)%](均P<0.01);拔管、睁眼和定向力时间P组[(9.23±3.86)min、(12.33±3.75)min和(16.67±3.48)min]短于I组[(12.83±4.61)min(P<0.05)、(16.57±4.17)min和(20.70±4.47)min(均P<0.01)]。P组患者未发生无意识躁动,I组发生4例;两组均无恶心呕吐。结论异丙酚用于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能使麻醉恢复过程安全舒适,在防止围拔管期的无意识躁动和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方面优于异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 麻醉 气管拔管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诱导时硬膜外初量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谊生 洪运忠 +1 位作者 陈慈学 谢春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诱导时硬膜外初量的临床研究上海市浦南医院(200125)王谊生洪运忠陈慈学谢春荣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部大手术日益增多。两种麻醉合理复合的目的是希望保持各自的优点,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彼此的不足...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诱导时硬膜外初量的临床研究上海市浦南医院(200125)王谊生洪运忠陈慈学谢春荣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部大手术日益增多。两种麻醉合理复合的目的是希望保持各自的优点,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彼此的不足。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可能会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初始剂量 麻醉
下载PDF
异丙酚或羟丁酸钠合用氯胺酮用于脑室分流术麻醉的比较
6
作者 王谊生 陈慈敩 《上海医药》 CAS 2000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异丙酚合用氯胺酮与羟丁酸钠合用氯胺酮在脑室分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34例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和羟丁酸钠组各17例。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h)(用微泵维持)和羟丁酸钠50mg/kg。两组均给... 目的:比较异丙酚合用氯胺酮与羟丁酸钠合用氯胺酮在脑室分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34例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和羟丁酸钠组各17例。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h)(用微泵维持)和羟丁酸钠50mg/kg。两组均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观察术中的心率、收缩压、呼吸率和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恢复期的睁眼和清醒时间。结果:两组在10分钟以后收缩压、心率出现差异,经t检验,P<0.05;在呼吸率、血氧饱和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在术毕睁眼和清醒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比较,两组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均满意。在稳定循环、术毕睁眼和清醒方面,异丙酚组优于羟丁酸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羟丁酸钠 氯胺酮 麻醉 脑室分流术
下载PDF
术中及术后短时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兴祥 陆文佐 +9 位作者 吴胜英 王谊生 丁玉珠 章璞 王勇 郭杰 陈冶 励雄年 俞晓村 王亚瑛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腹部污染手术181例。随机抽签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2小时内实验组91例用防漏面罩供氧(Fio260%),对照组90倒用鼻导管供氧(Fio228%... 目的: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腹部污染手术181例。随机抽签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2小时内实验组91例用防漏面罩供氧(Fio260%),对照组90倒用鼻导管供氧(Fio228%)。术后2小时切除阑尾手术外股动脉抽血测定血气分析。并测定末梢动脉血饱和度,记录有无氧中毒表现。观察切口至术后15天。切口丙级愈合为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无氧中毒表现;术后2小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实验组为161.5±72.8mmHg,对照组为118.6±28.6mmHg(P<0.001)。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正常。切口感染实验组5例(5.5%),对照组13例(14.4%,P<0.05)。结论: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氧疗 腹部手术 污染感染 手术切口 手术中 手术后
下载PDF
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对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兴祥 陆文佐 +9 位作者 吴胜英 王谊生 丁玉珠 章璞 王勇 郭杰 陈冶 励雄年 俞晓村 王亚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清洁-污染(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4年半内行腹部Ⅱ类手术425例,随机分组:(1)观察组,213例,手术开始至术后2h内用防漏面罩供氧,氧浓度(FiO2)60%;对照组,212例。上述时间内采用鼻... 目的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清洁-污染(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4年半内行腹部Ⅱ类手术425例,随机分组:(1)观察组,213例,手术开始至术后2h内用防漏面罩供氧,氧浓度(FiO2)60%;对照组,212例。上述时间内采用鼻导管供氧,FiO228%。除阑尾手术外,术后2h抽股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aO2),并均测定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记录有无氧中毒表现。观察切口至术后15d,切口丙级愈合为切口感染。结果两组均无氧中毒表现。术后2h动脉血PaO2,观察组为(167.1±78.0)mmHg,对照组为(119.4±44.1)mm Hg,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正常。观察组切口感染7例(3.29%),对照组18例(8.4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预防和控制 氧吸入疗法 氧/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脑状态指数与脑瘫调整手术患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贡瞻 陈卫东 +3 位作者 潘璠 高新跃 钱忠心 王谊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20-23,29,共5页
目的探讨脑状态指数(CSI)与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_(ET)Sev)在脑瘫患儿七氟醚全身麻醉期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下肢调整手术的脑瘫患儿,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和常规监测,持续监测C_(ET)Sev和CSI。于诱导前(T_(0))、喉罩置入后(T_(1))... 目的探讨脑状态指数(CSI)与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_(ET)Sev)在脑瘫患儿七氟醚全身麻醉期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下肢调整手术的脑瘫患儿,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和常规监测,持续监测C_(ET)Sev和CSI。于诱导前(T_(0))、喉罩置入后(T_(1))和C_(ET)Sev 0.8%(T_(2))、C_(ET)Sev 1.2%(T_(3))、C_(ET)Sev 1.6%(T_(4))、C_(ET)Sev 2.0%(T_(5))、C_(ET)Sev 2.4%(T_(6))、C_(ET)Sev 2.8%(T_(7))时,以及停吸七氟醚(T_(8))和下降期CETSev 1.4%(T_(9))、C_(ET)Sev 1.2%(T_(1)0)、C_(ET)Sev 1.0%(T_(1)1)、C_(ET)Sev 0.8%(T_(1)2)、C_(ET)Sev 0.6%(T_(1)3)、C_(ET)Sev 0.4%(T_(1)4)和喉罩拔除前(T_(1)5)、喉罩拔除后(T_(1)6)时,记录C_(ET)Sev和CSI值。分析C_(ET)Sev和CSI的相关性。结果在C_(ET)Sev上升期(T_(0)~T_(7)),T_(2)~T_(7)的CSI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与C_(ET)Sev呈负相关(r=-0.890,P<0.001)。在C_(ET)Sev下降期(T_(8)~T_(1)6),T_(9)~T_(1)6的CSI高于T_(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与C_(ET)Sev呈负相关(r=-0.889,P<0.001)。结论在脑瘫调整手术患儿C_(ET)Sev的上升期和下降期,CSI与C_(ET)Sev均呈显著负相关,故可通过CSI指导全身麻醉期间的七氟醚精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脑状态指数 脑瘫 小儿 浓度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陈慈敩 王谊生 《上海医药》 CAS 2001年第9期413-415,共3页
目的 :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6 0例ASAI~II级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组 (A组 )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 (B组 )。麻醉诱导开始 ,静滴芬太尼 2 μg/kg后 1分钟 ,A组静注异丙酚1.6mg/kg ,B... 目的 :比较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6 0例ASAI~II级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组 (A组 )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 (B组 )。麻醉诱导开始 ,静滴芬太尼 2 μg/kg后 1分钟 ,A组静注异丙酚1.6mg/kg ,B组静注咪唑安定 0 .1mg/kg和静注异丙酚 1mg/kg;两组均静注万可松 0 .16mg/kg ;2分钟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静滴芬太尼后、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及双频指数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药静注后 ,气管插管前A组收缩压 (12 .39± 0 .5 7kPa)与B组收缩压 (13.70± 1.12kPa)相比有所下降 ;低血压发生率A组为 40 %而B组为 6 %(P <0 .0 1)。气管插管前B组双频指数 (5 5 .3± 2 .8)低于A组双频指数 (5 9.3± 3.2 )。结论 :B组麻醉诱导是比A组更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和心血管稳定并能产生遗忘作用的联合麻醉诱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咪唑安全 麻醉诱导 麻醉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小儿脑室分流术静脉复合麻醉用药效果的比较
11
作者 陈慈■ 王谊生 谢春荣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7期489-490,共2页
目的 比较氟芬合剂、羟丁酸钠、异丙酚分别联合氯胺酮在小儿脑室分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4 5例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分为 3组 ,氟芬合剂组 (A组 )、羟丁酸钠组 (B组 )和异丙酚组 (C组 ) ,3组均复合氯胺酮。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循环... 目的 比较氟芬合剂、羟丁酸钠、异丙酚分别联合氯胺酮在小儿脑室分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4 5例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分为 3组 ,氟芬合剂组 (A组 )、羟丁酸钠组 (B组 )和异丙酚组 (C组 ) ,3组均复合氯胺酮。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循环呼吸相关指标及麻醉恢复期睁眼和清醒时间。结果  3组麻醉有效率10 0 % ,显效率 :A组 93%、B组 86 7%、C组 10 0 % ;心率和收缩压 :B组高于A、C两组 (P <0 0 5 ) ;3组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血氧饱和度 :A组在诱导后 5~ 10min内出现极显著差异 (P <0 0 1) ;麻醉恢复期苏醒时间 :C组明显短于A、B两组 (P <0 0 1)。结论 经比较B、C两组均能安全用于小儿脑室分流术静脉麻醉。在稳定循环和术毕清醒时间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酸钠 异丙酚 氯胺酮 静脉复合麻醉 脑室分流术 儿童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脑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2
作者 贡瞻 黄朝朝 +3 位作者 周磊 高新跃 郑佳佳 王谊生 《大医生》 2022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麻醉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脑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80例行小儿脑瘫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通过分析麻醉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脑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80例行小儿脑瘫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行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患儿行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相关指标、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及术后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均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切皮时、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但两组患儿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快,而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脑瘫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临床应用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小儿脑瘫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异丙酚麻醉诱导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谊生 陈慈敩 +1 位作者 陈红霞 谢春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 (BIS)的变化 ,探讨既能避免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方法  6 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3组 ,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2mg/kg ,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 ... 目的 通过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 (BIS)的变化 ,探讨既能避免低血压又能保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异丙酚用药方法。方法  6 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 3组 ,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2mg/kg ,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 ,Ⅲ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并于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2 0mg。所有患者均复合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后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的双频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Ⅰ组麻醉诱导后双频指数下降最明显 ,达 5 3.4 9± 0 .74 (P <0 .0 1)。Ⅱ组气管插管后双频指数回升最明显 ,达 77.84± 3.2 5 (P <0 .0 5 )。Ⅰ组气管插管前收缩压下降最明显 ,为 (81.2 0± 11.13)mmHg(1mmHg =0 .133kPa ,P <0 .0 1) ,其中有 8例收缩压 <80mmHg。 结论 麻醉诱导首次静脉注射异丙酚 1.0mg/kg并在气管插管前静脉追加注射异丙酚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指数 异丙酚 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下载PDF
熵指数监测异氟醚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深度
14
作者 王谊生 洪运忠 +4 位作者 张钰 瞿煦临 贡瞻 沈韩雄 李江 《现代医学》 2007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观察熵指数在异氟醚或异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维持中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I组)与异氟醚复合异丙酚组(IP组)两组。设定观察时点为T1~T12。T1~T8分别代表I组和IP组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 目的观察熵指数在异氟醚或异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维持中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I组)与异氟醚复合异丙酚组(IP组)两组。设定观察时点为T1~T12。T1~T8分别代表I组和IP组的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达到0.1%~0.8%的时点。T9~T12在I组代表EtISO达到0.9%~1.2%的时点,在IP组代表EtISO维持在0.8%时静脉注射异丙酚3~6mg.(kg.h)-1的时点。观察各时点熵指数的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以及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I组随着EtISO从0.1%逐步增加至1.2%,RE和SE从60±9和57±9逐步降低至37±7和37±7。RE和SE与EtISO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2和-0.711,均P<0.01。IP组RE和SE的变化规律与I组相似。两组各时点RE、SE、HR、SBP、DBP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熵指数不仅能反映异氟醚麻醉的睡眠程度,也能够反映异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的睡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指数 全身麻醉 异氟醚 异丙酚
下载PDF
腹腔镜气腹期间呼吸参数对部分CO_2重复吸入法监测的心输出量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钰 王谊生 +4 位作者 李剑 万晓华 姜丽丽 洪云忠 刘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7-879,共3页
目的通过部分CO2重复吸入法(RBCO)的实时连续监测,探讨腹腔镜气腹期间呼吸参数对心输出量(CO)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根据VT与I∶E的不同组合随机分为四组,A组:VT8ml/kg,I∶E 1∶1;B组:VT8ml/kg,I∶E 1∶2;C组:VT1... 目的通过部分CO2重复吸入法(RBCO)的实时连续监测,探讨腹腔镜气腹期间呼吸参数对心输出量(CO)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根据VT与I∶E的不同组合随机分为四组,A组:VT8ml/kg,I∶E 1∶1;B组:VT8ml/kg,I∶E 1∶2;C组:VT10ml/kg,I∶E 1∶1;D组:VT10ml/kg,I∶E 1∶2。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3min(T1)、气腹后6min(T2)、气腹后9min(T3)、气腹后12min(T4)、气腹后15min(T5)、气腹结束前6min(T6)、气腹结束前3min(T7)、气腹结束(T8)的CO、PETCO2、肺泡通气量(MValv)、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力(MAP)、二氧化碳清除率(VCO2)、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以及HR、SBP和DBP。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上呼吸参数对RBCO监测的CO影响。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随PETCO2和VCO2的增大而增大,β值分别为0.390,0.266(P<0.01),随MAP和I∶E的增大而减小,β值分别为-0.287和-0.172(P<0.01)。结论通过RBCO监测,可以发现腹腔镜气腹期间呼吸参数对CO的影响,其中CO随PETCO2或VCO2的增大而增大,随MAP或I∶E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CO2重复吸入法 心输出量 呼吸参数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术中及术后短时高浓度吸氧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兴祥 陆文佐 +9 位作者 吴胜英 王谊生 玉珠 章璞 王勇 郭杰 陈冶 励雄年 俞晓村 王亚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行腹部污染手术 196例 ,随机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 2h内观察组 (98例 )用防漏面罩供氧 (FiO26 0 % ) ,对照组 (98例 )用... 目的 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行腹部污染手术 196例 ,随机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 2h内观察组 (98例 )用防漏面罩供氧 (FiO26 0 % ) ,对照组 (98例 )用鼻导管供氧 (FiO2 2 8% )。除阑尾手术外术后 2h抽股动脉血测定血气分析 ,均测定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 ,记录有无氧中毒表现。观察切口至术后 15d ,切口丙级愈合为切口感染。结果 两组无氧中毒表现。术后 2h动脉血气分析 ,观察组PaO2 为 (16 5 3± 38 6 )mmHg ,对照组为 (118 1± 2 9 4 )mmHg ,两组比较 P<0 0 0 1。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正常。观察组切口感染 5例 (5 1% ) ,对照组 14例 (14 3% ) ,两组比较P <0 0 5。结论 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高浓度吸氧 腹部切口污染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