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贞妍 何云玲 林晨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8-1301,共14页
基于云南省1989―2018年的农业数据资料,采用LMDI分解法、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研究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演化格局,并探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薯类)生产的变化差异;进一步采用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波动系数... 基于云南省1989―2018年的农业数据资料,采用LMDI分解法、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研究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演化格局,并探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薯类)生产的变化差异;进一步采用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波动系数等指标分析粮食安全水平。研究发现:1)近30年云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表现为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总产量增长率高达97%,且各作物单产量的增加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全省粮食总产量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稻谷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在30年内分别下降了16%和36%,总产量和单产量变化不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量的增长率最明显;稻谷和玉米在1989—1998年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均为单产量的增加,而1999―2018年3种谷物增产则均是由于种植面积的变化;薯类在研究时段内总产量增加了228%,这一变化是由种植面积变化导致的。2)云南省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规律,最多的地区为曲靖市,最少的为迪庆藏族自治州;粮食生产重心有向东北方向迁移的趋势;稻谷产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小麦产量高值区由四周向中部聚拢;玉米和薯类发展较快,高产区均主要分布在滇东北。3)近30年云南省人均粮食增长了111.56 kg,粮食生产能力有所提升,目前处于自给自足型;但70%以上年份的波动系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供给较不稳定,粮食供需矛盾问题依然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 产量 粮食安全 云南省
下载PDF
高校外部空间夏冬两季小气候环境及人体舒适度分析——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为例
2
作者 马丽莎 赵雨琪 王贞妍 《地理科学研究》 2021年第2期72-82,共11页
研究小气候的环境效应对改善当地气候和人类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昆明市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的8个样点在夏冬两季进行小气候要素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 夏冬季,各观测点气温和地面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均呈现早低午... 研究小气候的环境效应对改善当地气候和人类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昆明市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的8个样点在夏冬两季进行小气候要素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 夏冬季,各观测点气温和地面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均呈现早低午高的“单峰型”特征,相对湿度则呈现早高午低的“U”形特征;2) 有植被覆盖的下垫面相比于其他不透水下垫面具有更高的降温增湿效应,常绿阔叶林植物的降温增湿效应强于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3) 夏季,人体感觉普遍偏热,近水域和遮阴强的地方人体舒适度值最接近舒适区间值;冬季,人体感觉普遍偏冷,无水域及无遮阴的地方更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下垫面 植物种类 群落型 人体舒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