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中部NE向其香错断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康 王躲 +1 位作者 邵庆丰 徐锡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4-1215,共12页
青藏高原中部NE向断裂滑动习性的研究缺失制约着我们对青藏高原中部变形模型的理解。文中选取In SAR结果为右旋走滑的NE向其香错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影像解译,选取了1个典型断错地貌点,利用无人机航拍结合RTK-GPS地面... 青藏高原中部NE向断裂滑动习性的研究缺失制约着我们对青藏高原中部变形模型的理解。文中选取In SAR结果为右旋走滑的NE向其香错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影像解译,选取了1个典型断错地貌点,利用无人机航拍结合RTK-GPS地面控制点测量获取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利用La Di Caoz_v2. 1软件自动提取的T2地貌面上最大冲沟的水平左旋位错为(21. 3±7. 1) m,跨断层陡坎剖面揭示了T2地貌面的垂直位错量为(0. 9±0. 1) m。在T2地貌面上采集的2个U系测年样品的年龄分别为(4. 98±0. 17) ka和(5. 98±0. 07) ka。上述数据约束了其香错断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约为(3. 56±1. 19) mm/a,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 15±0. 02) mm/a。其香错断裂左旋走滑带有倾向分量的运动学特征与青藏高原中部地壳物质向E运移的特征相符合,其运动速率与其共轭断裂(格仁错断裂)基本一致,显示出青藏高原中部变形样式符合共轭走滑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部 其香错断裂 左旋走滑 共轭走滑断裂 滑动速率
下载PDF
格仁错断裂带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躲 尹功明 +2 位作者 韩非 刘春茹 毛泽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22,共19页
依据谷歌地球提供的影像(Landsat和GeoEye)和野外工作,在ArcGIS平台上利用数字高程模型(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格仁错断裂带153个亚流域盆地的基本参数,作了面积-高程积分。统计结果显示,南北2盘流域盆地的规模(面积、河网分级)差异显著... 依据谷歌地球提供的影像(Landsat和GeoEye)和野外工作,在ArcGIS平台上利用数字高程模型(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格仁错断裂带153个亚流域盆地的基本参数,作了面积-高程积分。统计结果显示,南北2盘流域盆地的规模(面积、河网分级)差异显著,南盘流域盆地起伏、坡度、面积-高程积分(HI)值均略大于北盘,积分曲线总体呈"南凸北凹"的形态特征;在断裂走向上,盆地起伏、平均坡度、HI值皆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积分曲线由西向东具有变凸的态势。通过分析流域岩性与降雨条件,发现它们对以上地貌参数的影响有限。因此,流域盆地差异地貌特征反映并验证了格仁错断裂晚新生代南盘相对于北盘抬升,并且其南侧申扎-定结裂谷可能强化了该差异抬升运动。同时,可能指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晚新生代早期隆升为流域盆地提供了向N掀斜的先存地貌面,后期该山体和申扎-定结裂谷的快速隆升进一步促成南北2盘流域不对称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仁错断裂 流域盆地 地貌 面积-高程积分 青藏高原内部
下载PDF
宁夏沙坡头黄河大弯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江亚风 尹功明 +1 位作者 俞岗 王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1-640,共10页
黄河在宁夏沙坡头形成了"几"字形河曲地貌,并在河曲凸岸发育了3级河流阶地。本文针对沙坡头大弯河流阶地特征、阶地年龄,以及大拐弯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本区地貌发育的机制。结果表明:(1)沙坡头大弯3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 黄河在宁夏沙坡头形成了"几"字形河曲地貌,并在河曲凸岸发育了3级河流阶地。本文针对沙坡头大弯河流阶地特征、阶地年龄,以及大拐弯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本区地貌发育的机制。结果表明:(1)沙坡头大弯3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构造抬升作用,气候变化对此处阶地形成的作用不明显。在区域新构造活动强烈的背景下,约中更新世末期中卫盆地开始抬升,黄河河道被固定,河流下切形成本区的最高阶地T3;约在70kaB.P.、8kaB.P.形成T2、T1阶地。(2)沙坡头黄河大拐弯是由香山—天景山断裂左旋走滑位错,以及水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河流内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河流的内生动力作用远大于前者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沙坡头 河流阶地 大弯 成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格仁错断裂带构造地貌研究
4
作者 王躲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7期46-48,共3页
始于~50—65 Ma 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持续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发生快速隆升并逐步向外扩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南缘高原物质分别主要通过挤压缩短和走滑逃逸变形来实现高原物质的向外扩展,调整和传递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汇聚。而... 始于~50—65 Ma 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持续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发生快速隆升并逐步向外扩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南缘高原物质分别主要通过挤压缩短和走滑逃逸变形来实现高原物质的向外扩展,调整和传递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汇聚。而在青藏高原中部,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质调查工作均揭示,晚新生代以来只发育了一系列走滑断裂和正断裂,这意味着在大陆持续碰撞挤压的构造背景下,高原中部晚新生代以来并没有出现挤压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部 格仁错断裂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地貌参数 构造地貌演化 构造变形模式 光释光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河谷堆积物的复杂性:以金沙江中游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功明 魏传义 +6 位作者 王躲 杜金花 莅斌 程理 袁仁茂 旭龙 刘春茹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7-808,共12页
河流阶地是地表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常被用作研究新构造、气候事件的材料之一。青藏高原东南缘山高坡陡,有多条强烈活动的大型断裂,是强震多发区,区内的河流往往流经高山峡谷。因此,河谷堆积物除正常河流相堆积外,还有多种其他成因。文章... 河流阶地是地表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常被用作研究新构造、气候事件的材料之一。青藏高原东南缘山高坡陡,有多条强烈活动的大型断裂,是强震多发区,区内的河流往往流经高山峡谷。因此,河谷堆积物除正常河流相堆积外,还有多种其他成因。文章以金沙江中游地区河谷堆积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沉积特征和测年结果,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有以下的非正常河流相堆积:1)由于河道宽窄相邻,可形成短期雍水湖,从而产生的沉积;2)高山峡谷或地震带附近的河道,因滑坡堵塞河道成堰塞湖,发育堰塞湖沉积;堰塞湖溃坝后,在下游也可产生溃决洪水堆积;3)河道两侧高大雪山冰川导致的冰水相堆积。因此,在高山峡谷地区根据阶地来研究新构造、气候事件时需要极其慎重。研究结果表明,洪水堆积物由于存在不充分曝光,其释光、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会明显偏老、大于下伏正常的河流相样品年龄;金沙江中游涛源一带有高差达400 m、发育在不同高程的同期湖相层,应为同个堰塞湖沉积物;大洼村可见特大滑坡,滑坡体从左岸冲到右岸,滑坡坝拔河高在600 m以上、宽度在2~3 km之间,可以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涛源古湖可能与大洼滑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阶地 河谷堆积 成因 堰塞湖 滑坡
原文传递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埋藏测年法在宁夏沙坡头黄河砾石阶地年代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非 顾兆炎 +2 位作者 尹功明 David Fink 王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6-1223,共8页
本文利用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埋藏测年法对宁夏沙坡头地区黄河左岸的T5、T6、T8和T9阶地开展了年代学研究。采用简单快速埋藏模式获得4级阶地的^26Al/^10Be埋藏年龄分别约为0.25Ma、0.36Ma、0.59Ma和1.06Ma,如果考虑后期剥蚀作用... 本文利用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埋藏测年法对宁夏沙坡头地区黄河左岸的T5、T6、T8和T9阶地开展了年代学研究。采用简单快速埋藏模式获得4级阶地的^26Al/^10Be埋藏年龄分别约为0.25Ma、0.36Ma、0.59Ma和1.06Ma,如果考虑后期剥蚀作用的影响(E≈5m/Ma),则4级阶地的年龄分别约为0.42Ma、0.39Ma、1.02Ma和1.59Ma。本研究未发现砾石大小与^10Be、^26Al核素浓度及^26Al/^10Be比值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 ^26Al/^10Be埋藏测年 砾石 黄河阶地 沙坡头
原文传递
云南玉龙雪山东麓断层的运动性质及其地貌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尹功明 苏刚 +5 位作者 丁锐 韩非 李光涛 程理 杨光 王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玉龙雪山东麓断层位于玉龙雪山东侧山麓,由于处在高海拔地区,且地形复杂,因此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运动性质存在争议。近期我们在野外考察期间,发现多个与第四纪地层相关的断层露头剖面,分析表明玉龙雪山东麓断层不仅是川滇菱形块... 玉龙雪山东麓断层位于玉龙雪山东侧山麓,由于处在高海拔地区,且地形复杂,因此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运动性质存在争议。近期我们在野外考察期间,发现多个与第四纪地层相关的断层露头剖面,分析表明玉龙雪山东麓断层不仅是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断层,也是三江挤压区的东部边界。现今GPS观察表明川滇菱形块体快速向东南方向运动。目前玉龙雪山东麓断层的主要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同时,还有逆冲分量。它不同于川滇菱形块体周边以及云南其他的走滑断层,不排除此断层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有过运动性质的转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玉龙雪山东麓断层活动强烈,右旋位错速率为5.03~8.37mm/a,垂直活动速率为2.37~3.94mm/a。根据此断层的活动性,可以推测玉龙雪山近期的快速隆升开始于早更新世晚期与中更新世早期之间。虎跳峡内最后一次快速下切发生在大具盆地第三级阶地(T、)形成之后,即现代虎跳峡形成于距今约33.8—20.3ka以来,并仍在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雪山东麓断层 运动性质 右旋走滑兼具逆冲 地貌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