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壮 王轶钊 +4 位作者 丘世因 刘源 石巍 巫嘉陵 明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随着医工融合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康复需求的提高,智能化上肢康复机器人因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高强度、高重复性主动康复训练,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实现脑神经重塑等作用,成为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热门,但目前大多数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仍处于... 随着医工融合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康复需求的提高,智能化上肢康复机器人因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高强度、高重复性主动康复训练,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实现脑神经重塑等作用,成为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热门,但目前大多数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仍处于实验室研发或临床验证阶段。本文总结国内外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比不同类型机器人的优势与不足,展望上肢康复机器人发展趋势,为促进其临床转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运动障碍 上肢 机器人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水中运动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轶钊 黄力平 +5 位作者 张琳瑛 张玥 徐伟 范金涛 王宏图 周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初次发病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n=20,年龄41.5±1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另一组为水疗组,每周进行3...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初次发病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n=20,年龄41.5±1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另一组为水疗组,每周进行3—4次水中运动训练,其他时间做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总时间相同,观察4周,水疗共14次。于训练前后评价患侧膝和踝屈伸肌的最大等长收缩(MIVC)肌力、下肢痉挛状况、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改变,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4周训练,水疗组患者踝跖屈时腓肠肌等长收缩力矩显著提高(3.6±0.3 vs 0.6±0.2,P<0.05),患者步行能力(3.5±1.5 vs 2.7±1.2)、下肢运动功能(29.7±3.5 vs 27.8±2.6)及平衡功能评分(11.5±3.3 vs 9.3±2.9)显著提高(P<0.05);在训练前后患者股直肌与腓肠肌痉挛并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短期水中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患侧踝跖屈肌力,且不强化痉挛,有利于提高患者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脑卒中 肌肉力量 痉挛
下载PDF
水中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轶钊 赵骅 +2 位作者 冯诗淳 侯玮佳 张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陆上康复训练(陆上组,20例)和水中运动训练(水中组,2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陆上康复训练(陆上组,20例)和水中运动训练(水中组,2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计时走测验(TUGT)评价平衡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10米步行试验(10MWT)评价行走能力。结果两组患者训练8周时UPDRSⅢ评分(P=0.000)和TUGT时间(P=0.000)低于训练前,BBS评分(P=0.000)、6MWT时间(P=0.000)和10MWT步速(P=0.000)高于训练前;训练8周时水中组患者UPDRSⅢ评分(P=0.037)和TUGT时间(P=0.013)低于陆上组,BBS评分高于陆上组(P=0.018)。结论常规陆上康复训练和水中运动训练均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行走能力,特别是在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方面水中运动训练效果优于常规陆上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运动疗法 康复
下载PDF
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玥 王轶钊 +3 位作者 侯玮佳 王菲 赵骅 巫嘉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5-1287,共3页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然而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卒中康复是有效的。尤其近年来早期康复的概念深入人心,
关键词 下肢运动功能 脑梗死患者 步行能力 早期介入 重复性 急性脑血管疾病 训练 早期康复
下载PDF
物理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玥 赵文娟 +1 位作者 王轶钊 秦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治疗组(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面神经评定表和瞬目反射(BR)诱发电位检查,以进行效果评...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治疗组(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面神经评定表和瞬目反射(BR)诱发电位检查,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简易面神经评定分数均有所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BR检测的R1、R2及R2′波幅均有明显升高(P<0.01);潜伏期的改善在物理因子治疗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物理因子治疗组比对照组R1、R2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物理因子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治疗 周围性面瘫 简易面神经评定表 瞬目反射
下载PDF
水疗康复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俊 +17 位作者 王建强 王轶钊 方杰 丛芳 许清 李岩 陈颖 张保 金龙 钟华贵 崔尧 黄犇 曾祥龙 常有军 廖麟荣 廖婷 翟浩瀚 檀志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6-760,共5页
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1—2]。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exercise)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 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1—2]。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exercise)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水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与地面上所采用的运动治疗相比,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这是由于两种媒介物理性质差异所决定的。水中运动治疗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对神经、肌肉、骨骼损伤及烧伤康复期等患者,均可极大地缓解各种症状或改善运动功能[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疗法 康复技术 运动治疗 专家 治疗方法 刺激作用 物理性质 治疗作用
下载PDF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9版) 被引量:28
7
作者 丛芳 +59 位作者 崔尧 王维 王璐 王文清 王志强 王宏图 王建文 王轶钊 毛玉瑢 邓丽明 龙登毅 史达 司凤山 朱玉连 齐素萍 闫彦宁 关晨霞 孙增春 阳初玉 李岩 李玉明 李扬政 李恩耀 杨述鸣 杨俊生 沈滢 张坤 张保 陈大勇 陈文华 武亮 林惠 欧阳辉 金龙 金冬梅 郄淑燕 周贤丽 郑栋华 单述刚 胡波 侯晓晖 姚斌 秦岭 袁华 贾威 钱宝延 徐晖 郭学军 黄犇 黄程 黄东锋 黄明威 萧敦武 常冬梅 康治臣 蒋天裕 焦龙 谢剑平 廖麟荣 霍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62,共14页
脑卒中是我国康复医学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3]。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造成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可能造成运动、感觉、吞咽、... 脑卒中是我国康复医学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3]。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造成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可能造成运动、感觉、吞咽、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4-6]。目前,以“卒中单元”为主要形式的多学科跨专业综合治疗模式是脑卒中康复的主体,其中,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5,7]。近年来,一种较新的物理治疗形式——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therapeutic exercise),逐渐受到重视并推广普及[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康复医学 出血性脑卒中 卒中单元 脑卒中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 物理治疗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水中运动疗法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菲 王轶钊 +3 位作者 赵骅 尹苗苗 董娜 张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水疗训练后步行能力及腓总神经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腓总神经损伤患者20例,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除常规训练外加入水中运动训练,2组训练总时长均为40min(...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水疗训练后步行能力及腓总神经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腓总神经损伤患者20例,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除常规训练外加入水中运动训练,2组训练总时长均为40min(对照组陆地训练40min,实验组陆地训练20min+水中训练20min),每周5次,共8周。训练后比较2组患侧小腿围度、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10m步行速度以及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和波幅。结果治疗后2组小腿围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小腿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10m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实验组增加幅度更大;治疗后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10m步行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于治疗前(P<0.05),而波幅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大于治疗前,波幅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波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周水中运动训练可提高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恢复能力,改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疗法 腓总神经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陆上运动与水中运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轶钊 张玥 +3 位作者 张琳瑛 黄力平 徐伟 周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34-837,共4页
目的对比陆上运动训练与水中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及其表面肌电指标的影响。方法初次发病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30例,病程2~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陆上运动组和水中运动组,每组15例。陆上运动组在康复大厅进行陆... 目的对比陆上运动训练与水中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及其表面肌电指标的影响。方法初次发病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30例,病程2~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陆上运动组和水中运动组,每组15例。陆上运动组在康复大厅进行陆上运动康复训练;水中运动组在水中运动池中进行水中运动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为每次治疗30min,每周5次,共观察4周。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训练后),记录2组患者下肢主要肌群的最大等长收缩(MIVC)力量,并同步监测其表面肌电,利用客观数据对比研究恢复期卒中患者的下肢肌肉功能。结果训练后,陆上运动组患者的伸膝力矩以及水中运动组踝跖屈力矩、跖屈腓肠肌积分肌电(iEMG)、伸膝力矩、伸膝协同收缩率均较组内训练前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水中运动组患者的踝跖屈力矩[(8.9±3.8)N·m]、跖屈腓肠肌iEMG[(22.1±11.3)μV·s]、伸膝力矩[(19.1±11.5)N·m]、伸膝协同收缩率[(24.5±7.3)%],均显著优于陆上运动组(P〈0.05)。结论与陆上运动相比,水中运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股直肌和腓肠肌的肌肉力量以及伸膝动作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水疗法 表面肌电
原文传递
水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轶钊 黄力平 巫嘉陵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4-638,共5页
尽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其身体及心理表现有许多共性,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水疗法是应用水治疗疾病及功能康复的方法统称,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因此,应用水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康复治疗逐渐成... 尽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其身体及心理表现有许多共性,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水疗法是应用水治疗疾病及功能康复的方法统称,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因此,应用水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康复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生理学及神经生理学角度阐述了水疗法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对水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功能障碍的康复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水疗法临床应用的更佳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疗法 神经系统疾病 功能障碍 神经生理学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宏图 张琳瑛 +3 位作者 朱志中 闫华 金莉蓉 王轶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康复组(病程〈3d)和对照组(病程3~7d),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经静脉rtP...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康复组(病程〈3d)和对照组(病程3~7d),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行2周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和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时)分别对2组患者行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患者上、下肢FMA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早期康复组的下肢FMA和MBI评分分别为(23.33±4.37)分和(56.11±22.27)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7.06±4.70)分和(40.00±15.8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促进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近期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溶栓 早期康复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水中运动训练与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伟 范金涛 +2 位作者 张琳瑛 杨鑫 王轶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训练与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76例,分为水中运动训练组40例和减重步行训练组36例。水中运动训练组进行水中偏瘫体操训练、扶杠步行训练和水中跑步机训练等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训练与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76例,分为水中运动训练组40例和减重步行训练组36例。水中运动训练组进行水中偏瘫体操训练、扶杠步行训练和水中跑步机训练等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进行平衡训练和减重步行训练。2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定综合运动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定步行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FMA评分、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O.05),水中运动组训练疗效优于减重步行训练组(P〈0.05)。结论水中运动训练及减重步行训练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水中运动训练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水中运动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常规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玥 王轶钊 +2 位作者 巫嘉陵 张琳瑛 赵文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2-844,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2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药物、低频电刺激等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感觉功能训...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2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药物、低频电刺激等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感觉功能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定、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检测.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WMFT运动功能评分、MEP潜伏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治疗后)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9.68±1.12)分]、WMFT运动功能评分[(3.89土0.63)分]、MEP潜伏期[(20.96±3.38)ms]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仅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5.74±0.85)分]、MEP潜伏期[(22.03±3.86) ms]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分、WMFT运动功能评分、MEP潜伏期均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感觉功能训练不仅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感觉功能,还能改善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感觉训练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水中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骅 尹苗苗 +1 位作者 王轶钊 张玥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8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8周水中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水中康复组(20例)和陆地康复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治疗,此外,水中康复组在水中进行平衡训练,陆地康复组在陆地上... 【目的】观察8周水中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水中康复组(20例)和陆地康复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治疗,此外,水中康复组在水中进行平衡训练,陆地康复组在陆地上进行平衡训练,30 min/次,5次/周。治疗前后运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试验(time up and go,TUG)、10 m步行试验(10-meter walk test,10MWT)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8周训练,两组患者的BBS评分均显著增高、TUG及10MWT用时显著缩短(P<0.05),且水中康复组的BBS评分及TUG成绩显著优于陆地康复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WT时间与陆地康复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8周水中平衡训练及陆地平衡训练均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在提高平衡功能方面水中平衡训练效果较陆地平衡训练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水中平衡训练 平衡 步行能力
原文传递
运动防治骨骼肌萎缩的关键技术和康复应用研究
15
作者 黄力平 +6 位作者 曹龙军 刘畅格 王轶钊 梁军 刘世忠 牛岩 徐刚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5期25-26,37,共3页
肌肉收缩是运动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神经对其精准调控使运动行为自然流畅、精确高超,是保持身体姿势、日常活动和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肌肉也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内分泌和免疫调控器官,调节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对抗胰岛素抵抗,对保持机... 肌肉收缩是运动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神经对其精准调控使运动行为自然流畅、精确高超,是保持身体姿势、日常活动和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肌肉也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内分泌和免疫调控器官,调节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对抗胰岛素抵抗,对保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减少代谢综合征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畅 竞技能力 肌肉收缩 蛋白质代谢 免疫调控 身体姿势 骨骼肌萎缩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