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照猪皮治疗Ⅱ度烧伤258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辉振 何德康 陈垂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 为探讨辐照猪皮治疗 度烧伤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 度烧伤患者进行辐照猪皮覆盖创面治疗。结果  度烧伤患者 2 5 8例 ,创面愈合良好 ,感染率低 ,无瘢痕增生。结论 辐照猪皮保持 度创面液性环境 ,促进创面愈合 ,并具有一... 目的 为探讨辐照猪皮治疗 度烧伤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 度烧伤患者进行辐照猪皮覆盖创面治疗。结果  度烧伤患者 2 5 8例 ,创面愈合良好 ,感染率低 ,无瘢痕增生。结论 辐照猪皮保持 度创面液性环境 ,促进创面愈合 ,并具有一定抗渗出、防治感染作用 ,是治疗 度烧伤特别是深 度烧伤较理想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猪皮 Ⅱ度烧伤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辉振 洪朝辉 姚剑清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3期66-68,76,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7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创面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4例接受常规换药等措施治疗(对照组),另34例接受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 目的分析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7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创面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4例接受常规换药等措施治疗(对照组),另34例接受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如疗效、细菌培养阳性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3,P<0.05);比较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0.59%,低于对照组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20±1.21)d、换药次数(2.35±1.02)次、创面愈合时间(10.32±2.32)d、疼痛缓解时间(3.52±1.21)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创面可采用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细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对创面愈合和创面改善均有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外科清创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辉振 姚剑清 陈江宾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在烧伤患者中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2例烧伤患者,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湿润烧伤膏治疗,41例;乙组,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41例),分析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疼痛程度、瘢痕... 目的:分析在烧伤患者中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2例烧伤患者,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湿润烧伤膏治疗,41例;乙组,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41例),分析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疼痛程度、瘢痕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疼痛评分、瘢痕程度、瘢痕形成率优于乙组,P<0.05。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中以及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湿润烧伤膏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减少瘢痕形成率和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湿润烧伤膏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腹部薄皮瓣修复热压伤31例
4
作者 王辉振 陈垂玉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7期746-746,共1页
关键词 热压伤 皮瓣 植皮 修复
下载PDF
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
5
作者 王辉振 陈垂玉 姚剑清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9Z期60-60,共1页
自1997年~2007年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64岁,平均27.5岁。烧伤总面积22%~89%,其中Ⅲ度11%~57%TBSA。中度烧伤1例(2.8%),重度烧伤7例(19.4%),特重度烧伤28例(77.8... 自1997年~2007年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64岁,平均27.5岁。烧伤总面积22%~89%,其中Ⅲ度11%~57%TBSA。中度烧伤1例(2.8%),重度烧伤7例(19.4%),特重度烧伤28例(77.8%),其中伴有吸人性损伤8例,创面脓毒症5例,中毒性休克2例,伤前均无溃疡病史,伤后3~18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伤后1周内29例,1周后7例,首发表现为呕咖啡样液体15例,黑便17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例,贫血及休克2例。血红蛋白含量:51g/L~10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中度烧伤 并发 特重度烧伤 中毒性休克 大便隐血试验 血红蛋白含量 吸人性损伤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姚剑清 陈江宾 +1 位作者 王辉振 王炳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和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和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颅内压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NIHS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手术后,两组颅内压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大于参照组(均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6.67%(P <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 颅内压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超早期与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剑清 陈江宾 王辉振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0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与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 h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超早期与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35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 h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 h、<24 h的2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意识障碍程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血肿清除率、术后半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及病死率。结果入院时,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GC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半年ADL分级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早期手术相比,超早期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效果更佳,对改善患者意识障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微创手术 早期微创手术 中等量基底节区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尿激酶改良灌注方式在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江宾 姚剑清 +2 位作者 王辉振 王炳祥 李笃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8期60-61,共2页
目的对比尿激酶不同灌注方式对立体定向穿刺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血肿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立体定向穿刺软通道置管引流术后颅内残血量仍>30 ml者64例,采用单盲法,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 目的对比尿激酶不同灌注方式对立体定向穿刺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血肿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立体定向穿刺软通道置管引流术后颅内残血量仍>30 ml者64例,采用单盲法,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尿激酶灌注方式采用微量泵持续缓慢泵入,对照组患者尿激酶灌注方式采用传统的一次性灌注冲击法,比较2组患者血肿排空时间和颅内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血肿排空时间为(56.29±9.19)h短于对照组的(76.29±8.5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P<0.05)。试验组引流管+脑脊液培养双阳性1例占3.12%,对照组引流管+脑脊液培养双阳性6例占1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的改良灌注方法引流排空颅内血肿的时间快,颅内感染发生率低,出院时生活能力状态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灌注方法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深度电烧伤创面修复及功能康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垂玉 黄唯庶 +1 位作者 王辉振 姚剑青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4期292-293,共2页
深度电烧伤的治疗,既要修复组织缺损,又要重建功能的观点逐渐被重视.以往采用保守的方法,创面愈合慢,组织感染、截肢率高,功能恢复不理想.我们自1998-2004年采用早期清创,多种组织瓣移植治疗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电烧伤 创面修复 康复
下载PDF
特重度烧伤营养支持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垂玉 陈继川 +1 位作者 王辉振 姚剑青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特重度烧伤 营养支持 大面积烧伤病人 烧伤治疗 机体抵抗力 分解代谢 创面愈合 营养治疗 烧伤后
下载PDF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整形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垂玉 陈继川 +1 位作者 王辉振 何德康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88-489,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手畸形 外科整形
下载PDF
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治疗体会
12
作者 陈垂玉 王辉振 +1 位作者 王培强 姚剑青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年第4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四肢关节部位 瘢痕挛缩 手术治疗 Z成形术 皮瓣移植
下载PDF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附36例分析)
13
作者 陈垂玉 王培强 +2 位作者 王凯 王辉振 张海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手部软组织缺损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皮瓣移植
下载PDF
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手术治疗体会
14
作者 陈垂玉 王辉振 +1 位作者 王培强 姚剑青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总结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整复手术。方法对瘢痕挛缩的关节充分松解,采取Z成形,植皮,皮瓣等修复方法。结果1996年~2002年临床治疗46例,关节部位62个,术后瘢痕挛缩的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时间,畸... 目的总结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整复手术。方法对瘢痕挛缩的关节充分松解,采取Z成形,植皮,皮瓣等修复方法。结果1996年~2002年临床治疗46例,关节部位62个,术后瘢痕挛缩的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时间,畸形程度,组织缺损范围及深度,局部可利用残留的皮肤等综合考虑,选择修复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尤以皮瓣法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关节 瘢痕 皮瓣 植皮
下载PDF
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剑清 陈江宾 王辉振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期61-61,共1页
目的:分析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充分内减压.结果:伤后6 个月临床随访:30 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2例(40.0%),中残4例(13.3%),重残4 例(13... 目的:分析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充分内减压.结果:伤后6 个月临床随访:30 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2例(40.0%),中残4例(13.3%),重残4 例(13.3%),植物生存1 例(3.3%),死亡9(30.0%)例.手术后并发症:迟发性血肿3例,癫痫4例,脑积水2 例.结论:开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