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L型水平井防窜气排采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展 张群霞 +2 位作者 耿宇欣 罗丹 王铭刚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煤层气采用L型水平井开发,可使单井稳产气量达到8000m^(3)/d以上,但由于L型水平井无沉砂口袋,无法靠重力实现气、水自然分离,易发生油管窜气,导致泵效大幅下降,制约进一步排水降压。前期通过优化排采举升工艺,油管窜气现象得到了一定缓... 煤层气采用L型水平井开发,可使单井稳产气量达到8000m^(3)/d以上,但由于L型水平井无沉砂口袋,无法靠重力实现气、水自然分离,易发生油管窜气,导致泵效大幅下降,制约进一步排水降压。前期通过优化排采举升工艺,油管窜气现象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对低流压产气井和高流压产气井的治理效果仍然不理想。以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L型水平井为例,通过研究分析56口发生油管窜气井的气、水变化规律,建立了窜气严重程度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法找出影响油管窜气的主控因素,明确产生油管窜气的原因,并在优化排采制度方面提出了2种防治油管窜气的方法。结果表明:井筒环空的液柱高度是引发油管窜气的先决条件,油管窜气随液柱高度降低突然发生,当液柱高度大于75m时,出水口不窜气或以轻、中度窜气为主;当液柱高度小于75m时,以重度窜气为主,且发生窜气后其窜气程度随液柱高度的降低呈指数增大。气液比是影响窜气程度大小的关键因素,且窜气程度随气液比的增大呈对数增大,当气液比小于30时,以轻度和中度窜气为主,当气液比大于30时,以重度窜气为主。通过控制恒定高套压,采取“控压排水”法,可有效提高泵吸入口附近两相流的持液率;通过控制日产气量,采取“控产排水”法,将泵吸入口附近的气液比降低至30以下,可有效降低油管窜气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防窜气排采举升工艺,最终实现油管窜气的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L型水平井 油管窜气 液柱高度 气液比 樊庄-郑庄区块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支腿总体布局与关键参数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汪融 翟海涛 +2 位作者 王梓尧 王铭刚 徐国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0-1018,共9页
通过对着陆支腿数量和构型进行对比仿真分析,提出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支腿的总体布局方案,同时建立了着陆支腿参数化仿真模型,将着陆支腿的关键几何参数作为决策变量,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开展着陆稳定性仿真分析,以提高着陆稳... 通过对着陆支腿数量和构型进行对比仿真分析,提出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支腿的总体布局方案,同时建立了着陆支腿参数化仿真模型,将着陆支腿的关键几何参数作为决策变量,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开展着陆稳定性仿真分析,以提高着陆稳定性、降低运载火箭返回级受到的着陆过载系数及支腿轻量化为优化目标,对着陆支腿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和确定。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结果能够满足工程使用需要,可以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着陆支腿总体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着陆支腿 着陆稳定性
下载PDF
甘肃省华池县柔远初级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杨振宇 刘玉玲 +28 位作者 牛丰碑 谯军称 卢军 王国龙 陈熠坤 李青泉 杨佳莹 陶兴华 杨春妮 安冲祥 柴彩霞 郝生梅 赵振东 张智凯 李彦醒 王倩 徐艺文 方欣华 陶兴倩 王一婷 南奕彤 蔺珂苇 廖婉汝 栗一婕 王铭刚 代翅羽 张钧荐 赵子涵 李怡文 《学生天地(初中版)》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