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时期徽州王氏文献分布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开队 卢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6,共8页
文章通过对《徽州文献综录》中王氏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王氏文献的分布不均衡:从时间看集中于明清;从空间看集中于婺源、歙县;从内容看集中于文学、经学及族谱领域。这种分布状态与王氏宗族在历史时期徽州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是否稳定,... 文章通过对《徽州文献综录》中王氏文献的系统考察,发现王氏文献的分布不均衡:从时间看集中于明清;从空间看集中于婺源、歙县;从内容看集中于文学、经学及族谱领域。这种分布状态与王氏宗族在历史时期徽州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是否稳定,刻书、印刷等文化产业发达与否,徽州文化所处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也对文献的流传、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徽州文献 王氏文献 可视化
下载PDF
清中期以来徽州小姓宗族的经济活动及宗族活动实态——以祁门县博物馆藏舒家坞吴氏文书为例
2
作者 开队 宋浩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徽州宗族在徽州社会有着重要地位,宗族的经济活动是考察宗族成长发展的一个侧面。文章对祁门县舒家坞文书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农业经济与山林经济是舒家坞吴氏参与的主要经济活动。舒家坞吴氏文书则呈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小姓宗族对于财产诸... 徽州宗族在徽州社会有着重要地位,宗族的经济活动是考察宗族成长发展的一个侧面。文章对祁门县舒家坞文书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农业经济与山林经济是舒家坞吴氏参与的主要经济活动。舒家坞吴氏文书则呈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小姓宗族对于财产诸子均分、宗族内部互助、宗族财产保护以及宗族内部矛盾的解决等诸多实态。舒家坞文书所见徽州小姓宗族的经济活动与宗族活动对于了解徽州小姓宗族的生活实态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家坞 吴氏文书 经济活动 宗族活动
下载PDF
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政区格局的形成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声波 开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7,89,共6页
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在政区设置上表现的是典型的犬牙相入格局,其形成过程是在元明清三代。追溯其原因,主要是唐宋以来,本地区作为政治边缘地区在政区设置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政区层级上,由繁而简;在基层政区设置的空间... 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在政区设置上表现的是典型的犬牙相入格局,其形成过程是在元明清三代。追溯其原因,主要是唐宋以来,本地区作为政治边缘地区在政区设置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政区层级上,由繁而简;在基层政区设置的空间过程上,由外而内;在政区的实际控制上,由虚到实。本地区民族关系与政治形势的变化是唐宋以来犬牙相入政区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云贵交界区 政区设置 犬牙相入
下载PDF
徽州族谱数据化相关问题--以人物和地理信息为中心 被引量:7
4
作者 开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7,共8页
蕴含于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数量巨大,对深入了解徽州地域发展史及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的地域成长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目前这一潜在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构建区域成长史的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为导向,借鉴CDBD... 蕴含于徽州族谱中的人物和地理信息数量巨大,对深入了解徽州地域发展史及构建中国传统社会的地域成长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目前这一潜在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学术研究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构建区域成长史的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为导向,借鉴CDBD和CHGIS处理人物和地理信息的技术路径,探究存世徽州族谱中人物和地理信息的数据化,推动徽州地域人口史、历史地理学、社会关系史以及区域成长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族谱 人物信息 地理信息 数据化
下载PDF
明清黄山文化影响力的时空阐释:以《黄山志定本》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开队 柳雪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定量分析来阐释定性的常识问题是历史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清代《黄山志定本》中所见诗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明中期以后,留有描写黄山诗文的作者逐渐增多,至明后期则人数大增,清初亦复不少,这反映出黄山得到世人... 以定量分析来阐释定性的常识问题是历史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清代《黄山志定本》中所见诗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明中期以后,留有描写黄山诗文的作者逐渐增多,至明后期则人数大增,清初亦复不少,这反映出黄山得到世人认可是在明中期以后。而从其文化影响力的空间来看,可知这些诗文作者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苏三省,其中又以歙县籍文人居多,这与以歙县为核心的徽州明清时期徽商及宗族的崛起密切相关,也与江南地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相关。黄山文化影响力在明清时期之形成与扩散,正是自然与社会双重因素作用于文化地理现象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黄山 文化影响力 时空演变 《黄山志定本》
下载PDF
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开队 继东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地理学会 历史地理学 英国诺丁汉大学 历史文化资源 会议议题 暨南大学 专家学者
下载PDF
数字人文与区域史研究:以徽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开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99,共6页
囿于历史文献自身特点及研究方法等,"碎片式"研究是当前区域史研究中的主流。做为国内区域史研究的热点,目前徽学研究中的"碎片式"研究主要包括大量的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个方面,这是构建中观、宏观综合性研究的... 囿于历史文献自身特点及研究方法等,"碎片式"研究是当前区域史研究中的主流。做为国内区域史研究的热点,目前徽学研究中的"碎片式"研究主要包括大量的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两个方面,这是构建中观、宏观综合性研究的重要基础。解析徽州区域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其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而限于技术手段,目前对其整体性利用尚不充分。以区域史研究的基本任务为导向,借助现代数字人文技术,通过专题性数据库和综合性数据库的建立,挖掘徽学文献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等,对"碎片式"的文献与研究进行有机缀合,有助于全景式徽州区域成长史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研究 数字人文 徽学 碎片
下载PDF
明代青弋江流域佛教系统初探——以寺院的时空分布为中心 被引量:3
8
作者 开队 周邦兴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4,共7页
青弋江流域是广义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时期流域内佛教稳定发展。通过对方志资料为中心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明代青弋江流域内寺院的新建、重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新建寺院方面,时间上集中于洪武、万历、崇祯三朝,空... 青弋江流域是广义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时期流域内佛教稳定发展。通过对方志资料为中心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明代青弋江流域内寺院的新建、重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在新建寺院方面,时间上集中于洪武、万历、崇祯三朝,空间上则以宣城所在的中游地区为核心;在重修寺院方面,时间上以正统之前居多,空间上仍以宣城、泾县较为集中。宣城、泾县成为明代青弋江流域佛教发展的中心地区,与其悠久的佛教传统、良好的佛教基础以及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宗教系统 青弋江流域 佛教 寺院 时空分布
下载PDF
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开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在区域史的学术语境下,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于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表现在学术理念上,动态时空理念有助于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空间范围的把握,借鉴人地关系、关怀现实这些理念,不仅可以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复杂的人地关系... 在区域史的学术语境下,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于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首先表现在学术理念上,动态时空理念有助于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空间范围的把握,借鉴人地关系、关怀现实这些理念,不仅可以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复杂的人地关系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与研究,同时,对于当前淮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表现在治学方法上,空间要素的分析、综合、比较有助于揭示淮河流域作为一个独立历史地理单元存在的事实,而文献记载与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则可以加深研究者对淮河流域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区域史 淮河流域史
下载PDF
试论15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以寺院为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开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3,共8页
15—18世纪是格鲁派在康区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本文以寺院为中心,阐述了这一时期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认为,15—17世纪中期之间,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并不顺利,这一时期其只是在昌都、理塘等地建立了少数传法据点。而17世纪中期... 15—18世纪是格鲁派在康区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本文以寺院为中心,阐述了这一时期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认为,15—17世纪中期之间,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并不顺利,这一时期其只是在昌都、理塘等地建立了少数传法据点。而17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康区政教格局的演变,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其通过巩固原有、改宗以及新建等主要途径,使得格鲁派寺院扩展到了康区绝大部分重要地区,直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布局已经大体定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势力的支持与否决定了格鲁派在康区势力扩展的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派 康区 寺院
下载PDF
试论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开队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一个地区的文化总是会受到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其对于藏传佛教的传入、形成、传播与分布、习俗与教义、寺庙建筑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地理环境 藏传佛教 青藏高原 影响
下载PDF
试论寿县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兼论当前寿县城市文化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开队 刘强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城市文化名片是现代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于现代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寿县城市文化定位中存在的问题,打造新的寿县城市文化名片十分有必要。结合寿县及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出寿县为"淮河流域第... 城市文化名片是现代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于现代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寿县城市文化定位中存在的问题,打造新的寿县城市文化名片十分有必要。结合寿县及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出寿县为"淮河流域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并就这一概念的必要性、理由及内涵做了简单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名片 历史文化 寿县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地理开放性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开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淮河流域具有开放性的地理特点,这给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战争频繁,交通路线变化不定,人口聚居环境难以稳定,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不易形成、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关注不够、客观上不得不让位其它基本政治、经济、文... 淮河流域具有开放性的地理特点,这给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战争频繁,交通路线变化不定,人口聚居环境难以稳定,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不易形成、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关注不够、客观上不得不让位其它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区的发展,从而使得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开放性 淮河流域 社会发展 影响
下载PDF
试论明代地理类文献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开队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X期52-53,共2页
本文从传统地志类、广义游记类、舆图类和西传地理类文献四个方面阐述了明代地理类文献的发展。
关键词 明代 地理类文献 发展
下载PDF
新视角下的蒙古佛教史研究--评《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15
作者 开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佛教史研究 蒙古地区 藏传佛教 传播 明清之际 蒙古史研究 精神世界 16世纪
下载PDF
《司马迁与中国地理》评介
16
作者 开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5-85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地理 司马迁 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学思想 评介
下载PDF
从政区设置看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边缘化历程——以13~18世纪的云贵川交界地区为例
17
作者 开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政治边缘化是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13~18世纪中央王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区设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政治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是经历了政治边缘... 政治边缘化是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13~18世纪中央王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区设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政治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是经历了政治边缘化的过程的,而这一状况主要是由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设置 少数民族地区 政治边缘化
下载PDF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刍议——兼论历史分析法在其教学中的运用
18
作者 开队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具有严肃的政治性、高度的现实性以及当前的滞后性。由于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间关系本身错综复杂,对于教、学主体的要求相对较高,以及相关史实研究的不足等原因,也使得...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具有严肃的政治性、高度的现实性以及当前的滞后性。由于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间关系本身错综复杂,对于教、学主体的要求相对较高,以及相关史实研究的不足等原因,也使得当前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难点。历史分析法是解决上述困难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关系史 高校教学 历史分析法
下载PDF
地方性高校史地结合教育的探索——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为例
19
作者 开队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史地结合是中国古代优良的教育理念之一,但是,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缺失较多。本文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为例,以期对当前地方性高校史地结合教育有所探索。认为其课程设置应注意整体性与局部性结合的把握,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基... 史地结合是中国古代优良的教育理念之一,但是,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缺失较多。本文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课程为例,以期对当前地方性高校史地结合教育有所探索。认为其课程设置应注意整体性与局部性结合的把握,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基本掌握地图教学法及野外考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地结合教育 设置思路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佛教“地域化”与中华地域文明的形成及演进
20
作者 开队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一、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地域化自两汉之际传入,佛教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就人类文明的交往交融来看,这一现象无疑堪称奇迹。当然,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不仅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内容,也为历代以至当下学界提供了... 一、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地域化自两汉之际传入,佛教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就人类文明的交往交融来看,这一现象无疑堪称奇迹。当然,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不仅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内容,也为历代以至当下学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而佛教之所以能在传统中国维持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依然有相当影响,学界一般认为这与其较好的完成了自身的“中国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中国传统社会 地域文明 地域化 人类文明 两汉之际 生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