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睿 王阿曼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585-588,597,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改善了多种肿瘤的疗效和预后,然而其特有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尤其是心脏毒性受到关注。最近的研究发现ICI治疗可能通过促进动脉慢性炎症导致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重点对ICI相关动脉粥样...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改善了多种肿瘤的疗效和预后,然而其特有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尤其是心脏毒性受到关注。最近的研究发现ICI治疗可能通过促进动脉慢性炎症导致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重点对ICI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影像学特征和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心血管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心血管毒性
下载PDF
MMP-2、VEGF、CD105和Ki-67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阿曼 蔡欣 +1 位作者 周涛 刘基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988-993,共6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105和Ki-67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SCLC和8例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VEGF、CD105和Ki-67在SCLC和...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105和Ki-67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SCLC和8例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VEGF、CD105和Ki-67在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42例SCLC组织中MMP-2、VEGF、CD105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66.7%、81.0%和64.3%,在8例正常肺组织中分别为12.5%、12.5%、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VEGF、CD105的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2、VEGF表达均与CD105和Ki-67有相关性(P<0.05),且MMP-2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MMP-2、VEGF、CD105和Ki-67均与总生存有关。结论 MMP-2、VEGF、CD105和Ki-67均为SCLC预后不良指标,MMP-2和VEGF可以协同促进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VEGF CD105 KI-67 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肿瘤靶向治疗的心血管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阿曼 方凤奇 +5 位作者 夏云龙 刘莹 李佳 程宇 武敬君 刘基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91-296,共6页
靶向治疗是选择性作用于肿瘤发生中关键分子的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由于最大限度减少了正常细胞的损伤,其与化疗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然而,近年来靶向治疗导致的心血管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临床... 靶向治疗是选择性作用于肿瘤发生中关键分子的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由于最大限度减少了正常细胞的损伤,其与化疗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然而,近年来靶向治疗导致的心血管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临床常见靶向药物的心血管毒性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绝大部分心血管毒性的发生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在治疗基线完善心血管检查并后续进行密切随访和管理,对常见心血管毒性进行早期预防监测并及早干预对于心脏毒性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心脏毒性 HER-2 VEGF
下载PDF
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阿曼 宁振 +2 位作者 周涛 蔡欣 刘基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不可手术的IV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恶性肠梗阻(MBO)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7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合并MBO的晚期肿瘤患者,并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ECOG评分等特征。随访结束至2012年12月。... 目的:探讨晚期不可手术的IV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恶性肠梗阻(MBO)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7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合并MBO的晚期肿瘤患者,并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ECOG评分等特征。随访结束至2012年12月。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是否伴有腹膜转移和腹水、梗阻部位、ECOG评分、白蛋白水平、MBO诊断后治疗模式(后续治疗vs支持治疗)均可影响MBO患者的预后,但仅ECOG评分、MBO诊断后治疗模式可作为影响MBO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BO受各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生存期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阿曼 方凤奇 +3 位作者 李佳 刘莹 夏云龙 刘基巍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769例,筛选新发VTE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吸烟...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769例,筛选新发VTE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分析肺癌合并VTE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发生时机及影响因素等。结果:5769例肺癌患者中,新发VTE患者76例,发生率为1.3%。VTE患者中位年龄69岁,47.4%为男性,52.6%为女性。28.9%有吸烟史,25.0%有手术史,69.7%合并基础疾病。47.4%临床分期为Ⅰ~Ⅲ期,52.6%为Ⅳ期;76.3%病理类型为腺癌;驱动基因阳性者占18.4%。84.2%确诊肺癌时ECOG评分为0~2分;确诊肺癌时Khorana评估中危者占89.5%,高危者占10.5%。36.8%为深静脉血栓,32.9%为肺栓塞,30.3%为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发生VTE时,D-二聚体100~29900μg/L,中位4100μg/L,升高者占94.7%。30.3%患者在肿瘤治疗期间发生VTE。42.9%(12/28)肺癌术后患者VTE出现在术后90 d内,术后30 d内风险最高。55.0%(22/40)晚期复发转移肺癌患者VTE出现在确诊复发转移9个月内,确诊后3个月内风险最高。92.1%接受了抗凝治疗;93.4%经过治疗好转,6.6%因VTE死亡。吸烟史、诊断肺癌时ECOG评分对VTE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结论:肺癌患者可能发生VTE,合并VTE者临床特征复杂,需重视围手术期、晚期转移性患者VTE的预防、评估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后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阿曼 蔡欣 刘基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134-1138,共5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差的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的15%~20%,其初始对化疗敏感,但极易复发。复发后二线治疗的选择至今仍是难题,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二线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拓扑替康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SCLC二线化...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差的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的15%~20%,其初始对化疗敏感,但极易复发。复发后二线治疗的选择至今仍是难题,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二线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拓扑替康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SCLC二线化疗的药物。此外,多种靶向治疗药物也已进行了临床试验。本文将对SCLC二线治疗药物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二线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SIT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专家共识》解读——心脏毒性部分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阿曼 刘莹 刘基巍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8期836-839,共4页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s,ICI)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善了多种肿瘤的临床预后,使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最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药物。然而,随着ICI 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免疫相关性毒性(...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inhibitors,ICI)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善了多种肿瘤的临床预后,使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最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药物。然而,随着ICI 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免疫相关性毒性(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也不容小觑,部分为严重致死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毒性 肿瘤 管理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肿瘤心脏病学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阿曼 夏云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疾病的诊疗模式得到极大的进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刚刚起步。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大数据研究有助于研究抗肿瘤治疗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并对不断出现的新型靶向药物的药物警戒性数据的获取提供支...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疾病的诊疗模式得到极大的进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肿瘤心脏病学研究刚刚起步。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大数据研究有助于研究抗肿瘤治疗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并对不断出现的新型靶向药物的药物警戒性数据的获取提供支持。大数据方法的应用为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肿瘤心脏病学 心脏毒性 药物警戒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临床热点与争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阿曼 方凤奇 +2 位作者 刘莹 夏云龙 刘基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使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开启了新变革。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较为罕见,但致死性极高。以往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发生率被低估。本综述聚焦于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方面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使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开启了新变革。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较为罕见,但致死性极高。以往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发生率被低估。本综述聚焦于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流行病学、评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接受ICIs治疗者的最佳肿瘤心脏病管理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脏毒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蔡欣 程艳 +1 位作者 王阿曼 刘基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的61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不伴有血栓栓塞的49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的61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不伴有血栓栓塞的49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病例组61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44例,上肢深静脉血栓4例,肺栓塞者8例,脑栓塞者5例。33例治愈,1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78.7%,>50%患者在积极治疗后3天内起效。31例患者在肿瘤确诊2个月内并发血栓性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接受手术和地塞米松的应用时易并发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栓塞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畅 王阿曼 +2 位作者 李颖 宁振 刘基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2-457,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以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晚期NSCLC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仍然较低。免疫治疗主要通过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来杀伤肿瘤细...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以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晚期NSCLC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仍然较低。免疫治疗主要通过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来杀伤肿瘤细胞。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原特异性肿瘤疫苗等为代表的多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在近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从而使得NSCLC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治疗将成为NSCLC重要的治疗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下载PDF
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药物疗效与“心”安全并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佳 王阿曼 +5 位作者 吕海辰 刘莹 崔晓楠 夏云龙 刘基巍 方凤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9-26,共8页
以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问世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以精准治疗为指导,化疗药物、靶向药物联合用药是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基础研究表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receptor-2,HER-2)是心脏和肿瘤... 以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问世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以精准治疗为指导,化疗药物、靶向药物联合用药是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基础研究表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receptor-2,HER-2)是心脏和肿瘤共同的关键基因。尽管基础研究肯定了抗HER-2药物尤其联合用药对心脏有明显的损伤,但越来越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抗HER-2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是有条件、可控、可管理的。因此,明确抗HER-2药物的心脏毒性特点,加强对伴有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心功能的监测,制订规范的日常诊疗流程,是合理使用抗HER-2药物的关键,也是肿瘤心脏病学专家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脏病学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肺鳞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宁宁 王阿曼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47-951,共5页
肺鳞癌是最具代表性的多发于吸烟人群的恶性肿瘤。目前研究多集中在肺腺癌和不吸烟患者,对鳞癌分子病理学改变的认知远远落后于腺癌。未来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鉴定不同肺癌亚型的分子改变及研发相应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近... 肺鳞癌是最具代表性的多发于吸烟人群的恶性肿瘤。目前研究多集中在肺腺癌和不吸烟患者,对鳞癌分子病理学改变的认知远远落后于腺癌。未来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鉴定不同肺癌亚型的分子改变及研发相应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近来研究已发现多个具有潜在临床指导意义的抗肿瘤靶点并即将制成鳞癌基因图谱,有望为鳞癌的基因分型提供依据。本文将对肺鳞癌分子病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分子靶点 体细胞突变
下载PDF
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中婧 王阿曼 刘基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53-560,共8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应用使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包括程序性死...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应用使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抗体在内的免疫药物,可以阻断效应T细胞上癌症来源的抑制信号,从而有效的清除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了使更多患者受益,正在研究双免疫联合的治疗策略。本文旨在对双免疫联合治疗的机制、联合治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下载PDF
靶向治疗出现耐药了,怎么办
15
作者 王阿曼 《健康世界》 2024年第1期49-50,共2页
长久以来,人类对抗肿瘤的手段一直是“三板斧”的治疗模式,也就是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如果把肿瘤患者比作是一颗坏掉的苹果,那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的作用就是削去苹果上坏掉的部分。虽然行之有效,但是在治疗的过程... 长久以来,人类对抗肿瘤的手段一直是“三板斧”的治疗模式,也就是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如果把肿瘤患者比作是一颗坏掉的苹果,那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的作用就是削去苹果上坏掉的部分。虽然行之有效,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无辜”的果肉受到牵连,这也就是我们临床上讲的副作用,也是导致很多肿瘤患者放弃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靶向治疗 肿瘤患者 放弃治疗 三板斧 治疗模式 副作用
原文传递
元散曲“崇俗”现象的艺术精神分析
16
作者 王阿曼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12期83-85,共3页
“崇俗”使得元散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特别的艺术类型之一。元代文人因为政治和个人生活的特殊性,在散曲创作过程中选择了“俗”的意象、题材和语言表达,体现了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悖逆和对道家的“美”“丑”相对性观点的复归。
关键词 散曲 “崇俗” 悖逆
下载PDF
不放过一个细节——河北省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行政纪实
17
作者 周欣艳 阎宏利 +1 位作者 王阿曼 郑磊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7年第9期33-33,共1页
9月初的一个上午,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法规处处长冯新纪办公室的门被两位满头大汗的来访者急匆匆地推开了。
关键词 质量技术监督局 石家庄市 依法行政 河北省 办公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36
18
作者 王阿曼 宁振 刘基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近年来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绝大部分患者治疗9~13个月后即出现耐药。EGFR-TKIs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治疗策... 目的近年来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EGFR突变型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绝大部分患者治疗9~13个月后即出现耐药。EGFR-TKIs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治疗策略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EGFR-TKI和耐药"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6-05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EGFR-TKI耐药的定义;(2)EGFR-TKI的耐药分类;(3)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4)EGFR-TKI耐药的防治策略。纳入5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EGFR-TKI耐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机制包括不同EGFR突变位点的敏感性差异和KRAS突变等,获得性耐药机制包括T790M突变、EGFR下游信号分子活化、旁路激活及表型转化等。耐药后仍缺乏标准治疗策略,可继续EGFR-TKI治疗、EGFR-TKI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治疗或改为化疗;基于耐药靶点的治疗策略,如第三代EGFR-TKI、Met抑制剂等也可作为选择。结论 EGFR-TKI耐药机制复杂,缺乏标准耐药治疗策略,基于临床治疗模式和耐药靶点的治疗策略有望为EGFR-TKI耐药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泛素特异性肽酶10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宁振 王阿曼 +5 位作者 刘基巍 杜渐 马驰 伍远航 卢畅 谭广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1-599,共9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CCK8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及SW1990中USP10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2)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CCK8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及SW1990中USP10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2)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SW1990、SW1990GEM中USP10蛋白表达水平。(3)细胞分组:将SW1990细胞进行siRNA干扰,转染对照siRNA设为对照组,转染USP10siRNA设为USP10干扰组。(4)CCK8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吉西他滨的IC50值。(5)克隆形成实验:计数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并计算克隆形成率。(6)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0.30 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48 h。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比。(7)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0.3 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8)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①采用浓度为0、0.30、0.60、1.20 μg/mL的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72 h。检测不同浓度下两组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水平。②采用浓度为0.30 μg/mL的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0、24、48、72 h。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组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水平。③检测SW1990、SW1990GEM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④采用浓度为0、0.30、0.60、1.20 μg/mL的吉西他滨干预SW1990细胞72 h。检测不同浓度下SW1990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⑤采用浓度为0.30 μg/mL的吉西他滨分别干预SW1990细胞0、24、48、72 h。检测不同时间点SW1990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9)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蛋白之间相互作用。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1)不同胰腺癌细胞系吉西他滨IC50值和 USP10表达水平:①CCK8检测BxPC-3、PANC-1、SW1990胰腺癌细胞采用吉西他滨处理72 h的IC50值分别为(0.070±0.040)μg、(0.120±0.010)μg和(0.350±0.050)μg,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65,P〈0.05)。SW1990细胞分别与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22,-7.011,P〈0.05);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P〈0.05)。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xPC-3、PANC-1、SW1990胰腺癌细胞中USP1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80±0.090、1.930±0.030、0.950±0.010,3种细胞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20,P〈0.05)。SW1990细胞分别与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05,20.455,P〈0.05),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1,P〈0.05)。SW1990及SW1990GEM胰腺癌细胞中USP1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5±0.005、0.350±0.010,两种细胞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0,P〈0.05)。(2)CCK8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采用吉西他滨处理72 h的IC50值分别为(0.410±0.040)μg、(0.950±0.070)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92,P〈0.05)。(3)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分别为(1 200±84)个和(2 300±10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7,P〈0.05)。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3%和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0,P〈0.05)。(4)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4%、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3,P〈0.05)。(5)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9%±5%和46%±4%,S期分别为21%±3%和48%±3%,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9%±4%和11%±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92,11.308,7.152,P〈0.05)。(6)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耐药机制相关蛋白的表达:①在0、0.30、0.60、1.20 μg/mL吉西他滨处理下,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0.960±0.050~2.205±0.150和0.840±0.010~2.505±0.150,具有浓度依赖性(F=10.108,23.650,P〈0.05);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不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变化,分别为0.120±0.010~0.905±0.050和0.520±0.010~0.435±0.010,不具有浓度依赖性(F=4.288,16.807,P〉0.05)。而P21表达基础值USP10干扰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5)。②采用0.3 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0、24、48、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随干预时间增加而增加,分别为0.840±0.050~2.120±0.050和0.130±0.010~2.605±0.030,具有时间依赖性(F=9.754,16.431,P〈0.05);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不随干预时间增加而变化,分别为0.210±0.010~0.575±0.010和0.120±0.010~0.330±0.010,不具有时间依赖性(F=8.390,12.756,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及SW1990GEM中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50±0.050和1.450±0.0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75,P〈0.05)。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50±0.050和1.550±0.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0,P〈0.05)。④在0、0.30、0.60、1.20 μg/mL吉西他滨干预72 h,Western blot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中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90±0.050、1.015±0.050、2.050±0.050、2.850±0.050,呈现浓度依赖性(F=34.088,P〈0.05)。⑤采用0.3 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0、24、48、 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中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0±0.050、1.225±0.030、2.180±0.150、3.030±0.150,呈现时间依赖性(F=29.650,P〈0.05)。(7)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 SW1990细胞蛋白中,P53蛋白复合物中存在USP10蛋白的表达;USP10蛋白复合物中存在大量P53蛋白表达。 结论:胰腺癌中去泛素化酶USP10可能通过P53依赖途径参与了P21聚集诱发的吉西他滨原发及获得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吉西他滨 耐药
原文传递
胰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宁振 谭广 +3 位作者 巩鹏 王阿曼 刘基巍 忠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3-1257,共5页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恶性肿瘤,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近年来基础实验分子技术的发展为胰腺癌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平台。更好的明确胰腺癌的分子病理特点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胰腺癌分子...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恶性肿瘤,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极差。近年来基础实验分子技术的发展为胰腺癌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平台。更好的明确胰腺癌的分子病理特点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胰腺癌分子病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病因学 病理过程 信号传导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