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涌泉穴主治功能及作用机理浅探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陈妮 张庆萍 《甘肃中医》 2007年第7期81-82,共2页
本文对涌泉穴的生理特点、证治范围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涌泉穴居足底,与人体诸脏腑关系密切。在临床上其治疗范围颇广,常用于眩晕、昏厥、癫狂、中风、头痛、喉痹等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涌泉 生理特点 主治症候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针灸督脉经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陈妮 刘芳 刘燕 《河南中医》 2022年第11期1758-1765,共8页
针灸督脉经穴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常用的方法有:毫针针刺、灸法、针灸并用、电针、芒针、梅花针、穴位埋线等。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单个研究样本量偏小;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疗效判... 针灸督脉经穴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常用的方法有:毫针针刺、灸法、针灸并用、电针、芒针、梅花针、穴位埋线等。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单个研究样本量偏小;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疗效判定多采用以记忆、语言、行为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的量表,评分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化的指标应用较少;疗效观察多以短期、近期为主;研究集中于已确诊的中晚期患者,针灸督脉预防VD发生的研究较少;治疗以改善患者智能障碍为主,对同时可能出现的精神、神经症状关注不够;治疗方案中关于操作过程的细节以及量化标准的描述不够明确。动物实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复制的VD模型多是缺血性和低灌注造成的,出血性VD模型报道较少,无法全面反映针灸督脉治疗VD的疗效及机制;多采取跳台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法对VD动物模型进行行为学观察,不能精确评价模型的真实状态;现阶段的机制研究思路有局限性;虽选取多个实验指标观察,但多是对每个指标单独进行研究与阐述。今后针灸督脉防治VD的临床研究中应加大样本量,统一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规范各种针灸疗法的标准化方案,完善疗效评价体系,增加生化、影像学等指标,客观评价脑功能恢复程度,关注患者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追踪回访观察长期疗效,尝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的研究,求证针灸督脉治疗效果的真实性、稳定性与持续性。动物实验机理研究方面,应积极摸索新的VD模型复制方法,探求更加客观的评价标准,充分结合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开展多指标、多通路、多层面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疗法 督脉经穴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基于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的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陈妮 刘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3期64-65,共2页
传统康复治疗学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导下,基于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训、考核方式5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传统康复治疗学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导下,基于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训、考核方式5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础扎实、岗位适应能力强、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需求 康复治疗技术 传统康复治疗学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陈妮 《甘肃中医》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方法:通过对近5a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体针 电针 头针 综述
下载PDF
龚廷贤《寿世保元》论治痛风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陈妮 刘燕 《河南中医》 2020年第2期199-202,共4页
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痛风的发生为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肝肾不足,脾失健运,气血虚弱为本,痰湿瘀血内结,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为标,属本虚标实证。其治疗痛风以虚实为纲,气血为本,如辨为气血不足者,用参五秦艽汤加减补益气血... 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痛风的发生为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肝肾不足,脾失健运,气血虚弱为本,痰湿瘀血内结,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为标,属本虚标实证。其治疗痛风以虚实为纲,气血为本,如辨为气血不足者,用参五秦艽汤加减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如辨为营卫失调者,用续断丸以益气养荣,补益肝肾;如辨为风湿痹阻者,采用消风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如辨为湿热内蕴者,采用二妙散清利湿热,通络止痛;如辨为瘀血痹阻者,采用舒筋散温通经脉,活血散瘀;如辨为痰瘀互结者,采用赶痛汤活血祛痰通络;如辨为劳倦过度者,采用十全大补汤益气补血等。治则明确,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固护脾胃,调理气血为特点;治法灵活,补虚以健脾补肾,补益气血为主,配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等攻邪治法;提倡内外兼治,善用中药内服及熨法、雷火针法外治;组方严谨,药物配伍以寒热并用、固护脾胃、重调气血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世保元》 龚廷贤 痛风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VEGF、NGF、MB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燕 王陈妮 +1 位作者 兰崴 唐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各10只,采用改良Koizumi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药物组大鼠腹...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各10只,采用改良Koizumi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药物组大鼠腹腔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针刺组大鼠实施通督调神针刺治疗7 d,治疗前后均计算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结果:药物组、针刺组治疗后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组治疗后NSS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NSS评分低于模型组和药物组(P<0.05);药物组脑缺血组织中的VEGF、NGF、MBP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脑缺血组织中的VEGF、NGF、MBP表达高于模型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针刺上调VEGF、NGF、MBP表达进而营养神经、促进神经髓鞘组织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灸大成》治疗头痛取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陈妮 刘燕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头痛的相关检索词,依据《针灸大成》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并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和经脉的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的分... 目的探讨《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头痛的相关检索词,依据《针灸大成》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并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和经脉的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头痛以近部取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合谷、风池、列缺、百会、上星,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腧穴间配伍形式以远近结合配穴、局部配穴为主,选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选用腧穴多位于头项部和上肢部。结论针灸治疗头痛注重近部选穴,多取循经头部经脉上的腧穴,腧穴间配伍以远近配穴、局部配穴为主,多使用交会穴、五输穴、原穴,所选腧穴多分布于头项部和上肢远端部,可为针灸治疗头痛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头痛 取穴规律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