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港中华哲水蚤体长、体重和碳、氮、氢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雄进 康洁生 李松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本文根据1982年2—5月和1983年12月—1984年5月厦门港中华哲水蚤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和相对丰满度逐月变化的分析表明,其体长和体重出现明显的冬季和春季高峰,相对丰满度三次高峰期的出现时间与该哲水蚤在厦门港的主要繁殖期一致。厦... 本文根据1982年2—5月和1983年12月—1984年5月厦门港中华哲水蚤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和相对丰满度逐月变化的分析表明,其体长和体重出现明显的冬季和春季高峰,相对丰满度三次高峰期的出现时间与该哲水蚤在厦门港的主要繁殖期一致。厦门港中华哲水蚕成体的体重与体长的对数回归关系为logDW=2.555 logCL-1.646,雌、雄两性成体的体长分别与采集前一个月表层水平均水温呈负相关。成体的C,N和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7.49±4.40%,10.30±1.30%和5.72±0.70%;C含量与N和H含量呈线性相关;C:N和H: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19—4.84和0.332—0.754,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浮游动物的化学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哲水蚤 成体 体长 厦门港 金门港 氢含量
下载PDF
厦门港潮间带蛇尾类动物群落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覆雪 蔡立哲 王雄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厦门港潮间带蛇尾类有12种,聿属3目5科属。泥滩、沙泥滩的优势种是洼颚倍棘蛇尾(Amphi-oplus depressus)和印痕倍棘蛇尾(Amphioplus impressus);沙滩优势种是滩栖滩阳逐足(Amphi-ura vadicold);岩石滩优势种是中华蜓蛇尾(Ophion er eis ... 厦门港潮间带蛇尾类有12种,聿属3目5科属。泥滩、沙泥滩的优势种是洼颚倍棘蛇尾(Amphi-oplus depressus)和印痕倍棘蛇尾(Amphioplus impressus);沙滩优势种是滩栖滩阳逐足(Amphi-ura vadicold);岩石滩优势种是中华蜓蛇尾(Ophion er eis dubia sin ensis)。潮间 带四种底质的蛇尾类数量大小依次是:泥滩、沙泥滩、岩石滩和沙滩。各底质之间群落种类组成的相似系数均小于50%。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表明:岩石滩的蛇尾类比其它底质的蛇尾类更为多样化,各种的个体数差较小,种类丰度较高。 厦门港潮间带高潮带无蛇尾类分布。泥滩中潮带第二层(Ⅱ2)蛇尾类密度较其它层高,沙泥滩、沙滩蛇尾类密度从中潮带第一层(Ⅱ1)至低潮带第一层(Ⅲ1)逐渐增高;岩石滩在中潮带第三层(Ⅱ3)以下才有蛇尾类分布。 泥滩蛇尾类有季节交替现象。洼颚倍棘蛇尾有春、夏、秋为优势种、冬季几乎消失,被印痕倍棘蛇尾取而代之。沙滩蛇尾类在夏、秋季数量为零。沙泥滩和岩石滩的蛇尾类没有明显的季节交替,它们的群落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 洼颚倍棘蛇尾和印痕倍棘蛇尾的分布格式为集群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蛇尾类动物 群落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