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收筹划在高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浅析
1
作者 王雪连 《时代经贸》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本文简要分析税收筹划在高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综合探讨优化高新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税收筹划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新企业 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
下载PDF
创新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
2
作者 王雪连 黄如意 丁兄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期间的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可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以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期间的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可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在成熟期,加大创新投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对处于衰退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据此,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论 创新投入 企业绩效 高新技术企业
下载PDF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雪连 郭新贵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人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致死原因之一。由于临床试验常将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排除在外,导致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数据仍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很多已经得到循证医学反复验证的治... 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人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致死原因之一。由于临床试验常将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排除在外,导致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数据仍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很多已经得到循证医学反复验证的治疗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治疗方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 公共卫生事业 人均寿命 社会文化 致死原因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浅谈中药剂量与功效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连 刘国成 《河北中医》 2010年第9期1352-1353,共2页
关键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中草药 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高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相关问题和展望
5
作者 王雪连 李天奇 郭新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高龄患者接受PCI。因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经常将高龄患者排除在外,很多已经得到循证医学反复验证的治疗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有限,导致目前指导临床医师评估高龄患者行PCI的证据...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高龄患者接受PCI。因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经常将高龄患者排除在外,很多已经得到循证医学反复验证的治疗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十分有限,导致目前指导临床医师评估高龄患者行PCI的证据有限。以下针对高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PCI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介入治疗 临床医师 随机对照试验 支架内血栓 负荷剂量 心源性死亡 药物溶栓 血运重建术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张智龙运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内科杂症的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连 刘国成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刺络放血方法 专家经验 张智龙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雪连 覃夏云 +1 位作者 陈博明 王立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0022-0024,共3页
脑卒中是临床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及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后一类常见后遗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负担。因此,尽早治疗以促进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有关脑卒中后肢体痉... 脑卒中是临床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及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后一类常见后遗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负担。因此,尽早治疗以促进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有关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疗法较多,本文围绕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拟定有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偏瘫 脑卒中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女性外阴瘙痒病因及用药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雪连 王高峰 +4 位作者 刘芳 孔庆涛 冯姣 党洁明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2-615,共4页
目的外阴瘙痒病因复杂,且外阴瘙痒患者普遍存在自行用药治疗的问题。文中调查分析女性外阴瘙痒患者病因及自行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62例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女性外阴瘙痒患者,分别对她们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学镜检及其他一系列实验室检查... 目的外阴瘙痒病因复杂,且外阴瘙痒患者普遍存在自行用药治疗的问题。文中调查分析女性外阴瘙痒患者病因及自行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62例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女性外阴瘙痒患者,分别对她们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学镜检及其他一系列实验室检查。调查分析所有患者就诊之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病史及自行应用药物特别是抗真菌药物的情况,分析比较有VVC病史与无VVC病史2组患者之间2月内抗真菌药物自行使用率及就诊时分泌物直接镜检念珠菌阳性率。结果对262例以外阴瘙痒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VVC、其他细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为引起外阴瘙痒的主要原因。再次就诊时,有VVC病史与无VVC病史患者之间VVC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VVC病史的患者就诊之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无VVC病史的患者。结论许多外阴瘙痒患者根据既往临床确诊的VVC病史错误的使用抗真菌药物,仅靠VVC病史并不能可靠地诊断为V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瘙痒 病因 药物 滥用
下载PDF
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抗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致敏性及交叉反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芳 王雪连 +4 位作者 沈永年 王乐 孔庆涛 王高峰 桑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制备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抗原,并检测其在慢性荨麻疹、甲真菌病患者及正常受试者中的致敏性,从而评价皮肤癣菌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病因学作用,并观察4种真菌抗原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方法:174例慢... 目的:制备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抗原,并检测其在慢性荨麻疹、甲真菌病患者及正常受试者中的致敏性,从而评价皮肤癣菌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病因学作用,并观察4种真菌抗原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方法:174例慢性荨麻疹、甲真菌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分为4组:①试验组:慢性荨麻疹并发甲真菌病患者(n=53);②对照组1:甲真菌病无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n=45);③对照组2:慢性荨麻疹无真菌感染患者(n=42);④对照组3:健康受试者(n=34)。所有受试者均进行4种真菌抗原点刺试验,试验组及对照组1进行真菌培养确定菌种。结果:试验组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须发癣菌抗原点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P<0.05),对照组1高于对照组2和3(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与对照组3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白念珠菌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皮肤癣菌抗原与白念株菌抗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癣菌感染是皮肤癣菌抗原阳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在部分慢性荨麻疹并发甲真菌病患者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抗原之间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与白念珠菌抗原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抗原 白念珠菌抗原 交叉反应 点刺试验
下载PDF
女性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雪连 孔庆涛 +5 位作者 刘芳 沈永年 王高峰 冯姣 党洁明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为外阴瘙痒常见病因。文中旨在探讨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斑贴变应原。收集2011-03-06至2011-05-1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87例女性患者资料,分为... 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为外阴瘙痒常见病因。文中旨在探讨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斑贴变应原。收集2011-03-06至2011-05-1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87例女性患者资料,分为3组,其中33例VVC患者为VVC组,26例有VVC病史的患者为VVC病史组,28例皮炎湿疹患者为对照组。对VVC组和VVC病史组患者分别进行白念珠菌斑贴试验及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研究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与外阴瘙痒之间的关系。结果 VVC组和VVC病史组白念珠菌SPT均为阴性。在白念珠菌斑贴试验中,VVC组斑贴阳性率(54.5%)和VVC病史组(50.0%)较对照组(17.9%)显著升高(P=0.003,P=0.012),但VVC组和VVC病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VVC组和VVC病史组共有10例患者对0.4%和1%低浓度白念珠菌斑贴试剂较高浓度的试剂反应更加明显,且不同程度外阴瘙痒患者之间的斑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外阴瘙痒患者的白念珠菌斑贴阳性率较高,提示白念珠菌超敏反应在外阴瘙痒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瘙痒 斑贴试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超敏反应
下载PDF
皮肤屏障相关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高峰 王雪连 +3 位作者 刘芳 孔庆涛 冯姣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皮肤作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首道屏障,不断受到各种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影响。在抵御环境中各种危险因素侵害的过程中,皮肤屏障功能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经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其中皮肤免疫屏障在保护机体免... 皮肤作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首道屏障,不断受到各种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影响。在抵御环境中各种危险因素侵害的过程中,皮肤屏障功能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经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其中皮肤免疫屏障在保护机体免于各种刺激因素的损伤和促进机体损伤后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构成皮肤免疫屏障的相关免疫细胞作一概述,探讨各种皮肤免疫屏障的相关免疫细胞的类型、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在皮肤屏障损伤性疾病中的意义,期望通过对皮肤免疫屏障的进一步了解,为皮肤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免疫屏障 免疫细胞
下载PDF
模拟日光照射后真菌感染动物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高峰 孔庆涛 +6 位作者 沈永年 王雪连 刘芳 王乐 冯姣 张敏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近年来抗生素及免疫抑制药物滥用、器官移植等使得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自然环境恶化也成为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紫外线照射。文中构建模拟日光照射导致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及光损伤后须癣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模拟日光照射剂... 目的近年来抗生素及免疫抑制药物滥用、器官移植等使得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自然环境恶化也成为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紫外线照射。文中构建模拟日光照射导致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及光损伤后须癣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模拟日光照射剂量与须癣毛癣菌感染情况的关系。方法利用SUV-1000日光紫外线模拟器照射豚鼠背部皮肤,测出其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将实验豚鼠分为5组,第1、2、3、4组分别以0MED、0.5MED、1MED、4MED连续3 d照射其背部皮肤。照射完成后次日,将预先制备的须癣毛癣菌悬液均匀涂抹于照射部位皮肤,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脱毛后不进行照射,背部涂抹等渗盐水以作对照。通过皮肤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给予感染后皮损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豚鼠背部皮肤模拟日光平均MED总剂量为1552 mJ/cm2,其中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122mJ/cm2,相应紫外线B(ultraviolet A,UVA)1430mJ/cm2。模拟日光照射后第4组皮肤红斑反应最明显,第3组红斑程度较轻,第1、2组未见红斑。第1、2、3、4组豚鼠照射后真菌感染均成功,阳性率100%。第4组与1、2组皮损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ED的模拟日光照射后,豚鼠皮肤可发生日晒红斑反应;模拟日光照射剂量对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无影响,但对真菌感染后皮肤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皮损自愈有显著影响。为模拟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真菌感染的形成作用机制研究成功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日光照射 最小红斑量 真菌感染 须癣毛癣菌
下载PDF
浅部真菌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芳 桑红 +6 位作者 胡文星 孔庆涛 王雪连 王高峰 张敏 邓德权 谢其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常用变应原的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的菌种情况,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 目的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常用变应原的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的菌种情况,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组(n=173);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无浅部真菌感染组(n=180)。对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实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湿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2.86%)、须癣毛癣菌(14.18%)、絮状表皮癣菌(5.22%)、白念珠菌(6.72%),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感染 变态反应性疾病 皮肤
下载PDF
葡萄状维朗那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庆涛 桑红 +7 位作者 吕桂霞 沈永年 吴波 邓德权 刘维达 刘芳 王雪连 王高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暗色丝孢霉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由葡萄状维朗那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少见,文中报道1例葡萄状维朗那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方法取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分离菌种行rDNA IT... 目的暗色丝孢霉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由葡萄状维朗那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少见,文中报道1例葡萄状维朗那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方法取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分离菌种行rDNA ITS测序鉴定。结果显微镜下见大量有隔分枝的菌丝,棕褐色,侧面及末端可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直线型,偶见分枝,壁光滑。培养见大量毛绒状暗色菌落。皮损组织病理显示慢性肉芽肿性炎,组织中可见有隔的分枝或不分枝的褐色菌丝。PAS和吉姆萨染色阳性。分子测序鉴定为葡萄状维朗那霉。确诊后伊曲康唑加热疗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该病例致病菌为葡萄状维朗那霉,选用伊曲康唑加热疗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状维朗那霉 暗色丝孢霉病 伊曲康唑
下载PDF
甲真菌病临床特点及致病菌谱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芳 孔庆涛 +3 位作者 王雪连 王高峰 冯姣 桑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0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特点如发病年龄、临床形态学分型、易感因素,以及致病菌谱状况。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328例甲真菌病的病甲进行拍照和真菌检查(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并对所有真菌检查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形态学分...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特点如发病年龄、临床形态学分型、易感因素,以及致病菌谱状况。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328例甲真菌病的病甲进行拍照和真菌检查(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并对所有真菌检查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形态学分型,其中113例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易感因素。结果 328例甲真菌病统计结果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5∶1,最主要的发病年龄为20~29岁(35.7%)。370例指甲及趾甲的临床形态学分型中最常见的是远端侧缘甲下型(51.4%),其次为全甲毁损型(24.3%),白色浅表型(18.6%),近端甲下型(5.7%)。196例甲标本培养阳性结果中皮肤癣菌最常见(82.7%),其次为念珠菌属(11.2%)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6.1%)如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等。皮肤癣菌中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其次须癣毛癣菌。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113例经调查显示易感因素为家族性感染(11.5%),慢性肾病(4.4%)及肾移植(0.9%),糖尿病(1.8%),甲外伤(1.8%),白血病(0.9%)和特发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0.9%)。结论临床通过对甲真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菌种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解,可指导临床治疗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甲 真菌病 致病菌属
下载PDF
须癣毛癣菌致人兔共患体癣3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庆涛 桑红 +3 位作者 张敏 刘芳 王雪连 王高峰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5-97,共3页
报道须癣毛癣菌引起的人兔共患体癣3例。患者皮损均为环状红斑丘疹,上覆鳞屑,炎症明显,伴瘙痒,均与兔子有密切接触史,且兔子均有明显皮损。取患者及兔子的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后治愈。
关键词 须癣毛癣菌 人兔共患 体癣
下载PDF
外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及正确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雪连 刘芳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6-448,共3页
女性外阴瘙痒是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症状,外阴接触性皮炎是最常引起外阴瘙痒症状的原因之一。文中就外阴皮肤对于接触性刺激及过敏的敏感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 女性外阴瘙痒是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症状,外阴接触性皮炎是最常引起外阴瘙痒症状的原因之一。文中就外阴皮肤对于接触性刺激及过敏的敏感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及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发病情况,外阴药物接触性皮炎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估外阴接触性皮炎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瘙痒 接触性皮炎 药物 斑贴试验
下载PDF
新生隐球菌荚膜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高峰 孔庆涛 +2 位作者 王雪连 刘芳 桑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12-315,320,共5页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专性需氧条件致病菌,它的细胞壁外包绕着一个多糖荚膜,是其主要毒性因子之一。荚膜主要包含两种多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和半乳糖甘露聚糖,此外还有少部分的甘露糖蛋白。这些多糖分子除构成多糖荚膜外,同时也参与新生隐球...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专性需氧条件致病菌,它的细胞壁外包绕着一个多糖荚膜,是其主要毒性因子之一。荚膜主要包含两种多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和半乳糖甘露聚糖,此外还有少部分的甘露糖蛋白。这些多糖分子除构成多糖荚膜外,同时也参与新生隐球菌与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该文对新生隐球菌荚膜的结构、生物合成、免疫反应及针对荚膜的抗真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新生隐球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荚膜 现状
下载PDF
误诊为痔疮的黑素瘤伴淋巴结转移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庆涛 桑红 +2 位作者 邓德权 王雪连 王高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1-572,共2页
患者男,54岁。无意中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轻微疼痛不适4个月,当地医院行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见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呈团块状或巢状。
关键词 黑素瘤 淋巴结转移 误诊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致体癣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姣 王雪连 +4 位作者 刘娟 吴凡 王高峰 邓德权 桑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02-303,共2页
报道1例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患者,女,27岁,因前额、颈部多发环状红斑2周就诊。经真菌培养确诊为犬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体癣。予特比萘芬、灰黄霉素搽剂(商品名"止霉舒搽剂")外用1周后痊愈。
关键词 体癣 犬小孢子菌 皮肤癣菌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