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酒发酵液中产瓜氨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敏 王霈虹 +2 位作者 吴殿辉 孙军勇 陆健 《酿酒科技》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了解黄酒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瓜氨酸的来源,从黄酒发酵醪液中分离得到9株乳酸菌,并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z1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z2和z3为L.hilgardii,菌株z4为L.diolivorans,菌株z5... 为了解黄酒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瓜氨酸的来源,从黄酒发酵醪液中分离得到9株乳酸菌,并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z1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z2和z3为L.hilgardii,菌株z4为L.diolivorans,菌株z5和z7为L.brevis,菌株z6和z9为L.casei,菌株z8为L.fermentum。采用平板检测法结合分子检测法对9株乳酸菌产瓜氨酸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中6株菌均能不同程度地降解精氨酸产生瓜氨酸,且与菌株中是否存在ADI途径编码基因簇中的关键基因arc A、arc B和arc C直接相关。此外,还应用HPLC对各菌株产瓜氨酸能力进行了精确定量,发现无论是在添加了精氨酸的培养基还是在灭菌后的黄酒培养液中培养,乳酸菌在利用精氨酸的过程中不断向胞外分泌瓜氨酸,从而积累氨基甲酸乙酯。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用微生物手段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 瓜氨酸 乳酸菌 ADI途径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RP—HPLC结合荧光检测法评价酒精和非酒精饮料中特定生物多胺的总抗氧化力
2
作者 王霈虹 王辉 陆健(摘译) 《啤酒科技》 2012年第11期61-63,共3页
总抗氧化力(TAP)与产品中所有抗氧化物浓度的总和以及他们的抗氧化能力(速率常数)成比例。对于复杂的生物样品如草本萃取物或血浆.由于样品中各成分相互干扰.相比于其他各个抗氧化物的浓度、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动力学常数等相关... 总抗氧化力(TAP)与产品中所有抗氧化物浓度的总和以及他们的抗氧化能力(速率常数)成比例。对于复杂的生物样品如草本萃取物或血浆.由于样品中各成分相互干扰.相比于其他各个抗氧化物的浓度、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动力学常数等相关的参数,能更好地描述其抗氧化性能..本研究采用优化了的HPLC结合荧光检测法评价了生物多胺类的小分子化合物,尤其是亚精胺、精胺、1,7-二庚胺、腐胺和尸胺的TAP值,此外,采用优化的方法分析了复杂化合物如一些酒精和非酒精饮料等食品的TAP值。较其他基于对较弱的自由基(如过氧化氢、DPPH、NO、ABTS、或是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研究的文献,本实验提供了更多纯化学药品和复杂食物样品中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性能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抗氧化力(TAP) OH自由基 抗氧化剂 荧光检测 对苯二甲酸 HPLC 酒精和非酒精饮料
下载PDF
重组毕赤酵母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冬华 蔡国林 +2 位作者 任晓静 王霈虹 陆健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重组毕赤酵母产木聚糖酶生长相的最适条件,然后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诱导相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10个因素进行筛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木聚糖酶表达的主要因子为酵母膏、诱导pH和摇床转速;在此基础上,... 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重组毕赤酵母产木聚糖酶生长相的最适条件,然后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诱导相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10个因素进行筛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木聚糖酶表达的主要因子为酵母膏、诱导pH和摇床转速;在此基础上,用Box-Behnken的响应面方法对3个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当酵母膏为11.13g/L,pH为6.38,摇床转速为228 r/min时酶活有最大值,为262.77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75.44%。优化后的摇瓶发酵条件应用于7L发酵罐并连续诱导培养120 h,发现诱导72 h后的木聚糖酶酶活最高,为2054.89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毕赤酵母 响应面 优化 诱导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烟草瞬时表达及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潇 孙海彦 +2 位作者 阮孟斌 王霈虹 彭明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62,共9页
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中克隆到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全长,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使用IPTG于28℃诱导6小时后,通过SDS-PAGE检测到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5 kDa,并通过酶活力检测实验证明... 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中克隆到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全长,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使用IPTG于28℃诱导6小时后,通过SDS-PAGE检测到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5 kDa,并通过酶活力检测实验证明该蛋白具有耐高温α-淀粉酶活性。同时构建了该基因融合GFP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瞬时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n)下表皮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烟草下表皮细胞的细胞质和液泡中均有绿色荧光。使用I_2-KI溶液对乙醇脱色后的烟草叶片进行染色,显色反应表明在烟草中表达的耐高温α-淀粉酶具有酶活性。最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蕾浸泡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到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筛选到稳定遗传的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的拟南芥纯合子。研究结果为后期开展表达耐高温α-淀粉酶的转基因植物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耐高温α-淀粉酶基因 烟草瞬时表达 拟南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