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血清抗体阴性实验牛筛选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常锁 曹剑 +5 位作者 陈君 刘强德 张金凤 王马军 吕鲁杰 贺笋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牛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疫苗,牛口蹄疫产品的动物检验是反映该批次产品是否安全有效的重要评判依据。口蹄疫阴性实验牛筛选的速度决定着该批次产品是否能快速投入市场。本实验使用口蹄疫抗体胶体金检测技术对实验牛进行阴阳性初筛... 牛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疫苗,牛口蹄疫产品的动物检验是反映该批次产品是否安全有效的重要评判依据。口蹄疫阴性实验牛筛选的速度决定着该批次产品是否能快速投入市场。本实验使用口蹄疫抗体胶体金检测技术对实验牛进行阴阳性初筛,然后用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SIA技术对阴性动物进行复核确认,可以实现快速筛选抗体阴性实验牛,完成口蹄疫疫苗动物实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抗体胶体金、液相阻断 ELSIA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马军 赵明 +6 位作者 杜国森 徐龙彪 潘柏林 韦超 王宁 郭宣明 吴天涯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有效方法,但MVD预后影响因素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通过5年时间的随访观察MVD的疗效,并运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0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我院神经外... 目的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有效方法,但MVD预后影响因素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通过5年时间的随访观察MVD的疗效,并运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0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我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首次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TN患者每年至少随访一次,对所获取的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这些患者中,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的立即完全缓解率为79.8%,随访两年以上的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8.0%;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的立即缓解率为71.8%,随访2年以上的疼痛完全缓解率只有45.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典型的TN症状、责任血管或者主要责任血管为动脉、术后疼痛立即缓解是预后的有利因素(均P<0.05)。结论MVD是治疗原发性TN的有效外科手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症状、责任血管或者主要责任血管为动脉、术后疼痛立即缓解是预后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随访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马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type2,NF2)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或临床、病理证实4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并就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在4例患者中,男1...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type2,NF2)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以来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或临床、病理证实4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并就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在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平均27.6岁。出现双侧听神经瘤3例,出现一侧听神经瘤1例,合并视神经胶质瘤1例,合并脑膜瘤1例,合并椎管内外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2例。4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手术效果尚可。结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临床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加增强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全切为其最佳选择,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NF2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马军 金星火 +1 位作者 杜国森 赵明 《浙江实用医学》 2011年第4期268-269,296,314,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特点、外科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 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萎缩。MRI表现为边界清楚、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的脊髓内占位,DS...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特点、外科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 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萎缩。MRI表现为边界清楚、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的脊髓内占位,DSA表现为富血供的肿瘤染色影。3例均经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病变,病理学诊断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改善,肌肉萎缩无明显变化。随访9个月~6年,无复发。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MRI,正确的术前诊断有助于术中全切肿瘤,术中遵循一定的手术原则对于外科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外科治疗 脊髓
下载PDF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诊治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玉领 陈江利 +3 位作者 杨刚 杜国森 王马军 方乃成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 诊治体会 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 意识障碍 伤患者 死亡率
下载PDF
无特定病原(SPF)仔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彦军 刘强德 +13 位作者 王华荣 高扬毅 李新苹 王遵宝 李明皓 王马军 王雨朦 王鹏江 武天增 丁占强 袁科 许涛 韩瑞凯 曹剑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11期92-93,101,共3页
SPF是无特定病原的简称,SPF仔猪的培育,可以有效的控制动物疾病,同时,也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状态,SPF猪可采用剖腹取胎手术或无菌接产两种方式获取仔猪。SPF仔猪出生后转入无菌培育室,全人工哺育技术饲喂至断奶,SPF仔猪非常脆弱,如果病... SPF是无特定病原的简称,SPF仔猪的培育,可以有效的控制动物疾病,同时,也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状态,SPF猪可采用剖腹取胎手术或无菌接产两种方式获取仔猪。SPF仔猪出生后转入无菌培育室,全人工哺育技术饲喂至断奶,SPF仔猪非常脆弱,如果病原微生物侵入,会暴发各种疾病,所以,一定要制定标准的培育流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仔猪 剖腹取胎手术 无菌分娩 全人工培育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27例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星火 王马军 +1 位作者 杜国森 赵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 HB)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肿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病史特点、影... 目的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 HB)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肿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病史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结果在27例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3~77岁,平均42岁。病程1周~10年,平均病程17.3月。肿瘤多发3例,其余单发。1例伴有家族史,3例确诊VHL(von Hippel-Lindau)病。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灶的位置和体积,术前21例确诊,确诊率78%。术前供血动脉栓塞1例,21例行全切,6例行部分切除,2例术后辅助伽马刀治疗。术后19例获得随访,平均36个月。KPS评分,80分以上者15例,不到80分者4例。结论 CT、MRI是明确诊断的必要手段,可疑病人进一步行DSA检查。手术切除可靠有效,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术前供血动脉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有效的辅助的治疗手段。实质性、家族性HB和多发性HB特别是位于脑干和脊髓等中线部位肿瘤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难题之一,家族性HB(VHL)累计器官多,易复发,应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VHL病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星火 王马军 +1 位作者 杜国森 赵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分析13例颈段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及颈椎前路...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分析13例颈段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前MRI检查明确诊断,CT颈椎重建明确肿瘤相邻颈椎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程度。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的方法。肿瘤全切11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结论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单纯切除肿瘤会造成颈椎稳定性受损,患者需要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以防术后颈椎不稳而造成脊髓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手术 哑铃型肿瘤 颈椎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昏迷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前的应用
9
作者 赵明 方乃成 +4 位作者 杜国森 杨仁 王马军 金星火 潘柏林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787-788,共2页
重型颅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有部分会出现继发性脑积水,且大多数为交通性脑积水,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往往表现出痴呆、意识障碍加重或迁延性昏迷等症状,并相继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解决脑积水最常用... 重型颅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有部分会出现继发性脑积水,且大多数为交通性脑积水,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往往表现出痴呆、意识障碍加重或迁延性昏迷等症状,并相继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是解决脑积水最常用、操作简单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迁延性昏迷 持续腰大池引流 术前 重型颅脑外伤 急性期治疗 脑出血患者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小脑出血28例分析
10
作者 何玉领 方乃成 +3 位作者 杜国森 陈江利 陈飞 王马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5期415-,共1页
  头颅CT扫描应用于临床以来,小脑出血的诊断率大大提高,对小脑出血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小脑出血 微创手术治疗 脑室外引流
下载PDF
单鼻孔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2例
11
作者 何玉领 方乃成 +3 位作者 杜国森 陈江利 陈飞 王马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9期1181-1181,共1页
关键词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 单鼻孔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手术治疗 显微镜 以手术为主 良性肿瘤 颅内肿瘤
下载PDF
不同引流管与置管方法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乃成 赵明 +7 位作者 杜国森 王马军 金星火 潘柏林 韦超 徐铁峰 王宁 王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引流管与置管方法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83例脑室内铸型血肿患者分成观察组48例,采用弹头形大口径多孔引流管侧脑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应用的脑室外引流管侧脑室前角置管引...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引流管与置管方法治疗脑室内铸型血肿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83例脑室内铸型血肿患者分成观察组48例,采用弹头形大口径多孔引流管侧脑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应用的脑室外引流管侧脑室前角置管引流术,术后对两组病例脑室内血肿清除率和治疗结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术后〈24h、24—72h、〉72h等不同时间点,观察组脑室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27.1%(13/48)、50.0%(24/48)、14.6%(7/48),与对照组的5.7%(2/35)、17.1%(6/35)、48.6%(17/35)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2425、9.4678、11.3757,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ADL分级I级4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x2=6.8347,P〈0.01),观察组病死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7.1%(x2=6.9636,P〈0.01)。结论弹头形大口径多孔引流管能避免引流管堵塞,侧脑室联合置管术有利于脑室内血肿的引流性治疗,在脑室内铸型血肿患者中应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颅内 脑室造口术 引流术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脑疝病人 被引量:57
13
作者 方乃成 赵明 +2 位作者 金星火 王马军 江基尧(点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2-614,共3页
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病人的救治较为棘手,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恶性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措施。常规骨瓣开颅术及传统颞肌下减压骨窗不能充分显露手术野,难以彻底清除位于额、颞叶前部和颅底部位的病灶及出血... 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病人的救治较为棘手,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恶性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措施。常规骨瓣开颅术及传统颞肌下减压骨窗不能充分显露手术野,难以彻底清除位于额、颞叶前部和颅底部位的病灶及出血,且不能有效的缓冲颅内压。作者于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间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病人73例,其中符合术后6个月GOS评定条件的病人6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颞肌下减压术 大骨瓣开颅 超低位 疝病 治疗 骨瓣开颅术 病情恶化
原文传递
带蒂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被引量:29
14
作者 方乃成 邵高峰 +7 位作者 何玉领 杜国森 赵明 陈江利 陈飞 金星火 杨刚 王马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 重型颅脑外伤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 治疗 带蒂 颅内多发血肿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术前急诊钻颅引流对脑创伤脑疝病人脑氧及其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方乃成 邵高峰 +7 位作者 何玉领 赵明 杜国森 陈江利 陈飞 金星火 杨刚 王马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脑组织氧分压 钻颅引流 术前应用 脑创伤 急诊 人脑 预后 疝病 降低颅内压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伴Labbe’s吻合静脉损伤手术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乃成 赵明 +4 位作者 杜国森 金星火 王马军 潘伯林 陈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0-512,共3页
Labbe’s吻合静脉(以下简称Labbe’s静脉)损伤是颅脑创伤常见合并伤,因其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和静脉吻合部位深在及损伤类型的复杂性等,术中处理非常棘手。如处理不当,可因为术中脑组织牵拉伤、静脉性脑梗死和静脉血流阻断等而加重... Labbe’s吻合静脉(以下简称Labbe’s静脉)损伤是颅脑创伤常见合并伤,因其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和静脉吻合部位深在及损伤类型的复杂性等,术中处理非常棘手。如处理不当,可因为术中脑组织牵拉伤、静脉性脑梗死和静脉血流阻断等而加重伤情,影响其预后。我科自2005年1月以来应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手术处理Labbe’s静脉损伤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开颅术 静脉损伤 手术处理 吻合静脉 重型颅脑损伤 超低位 颅脑创伤 损伤类型
原文传递
术前急诊钻颅引流对重型脑损伤脑疝患者颅内压及其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乃成 邵高峰 +7 位作者 何玉领 杜国森 赵明 陈江利 陈飞 金星火 杨刚 王马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降低颅内压 钻颅引流 临床预后 重型脑损伤 脑疝 患者 急诊 术前 重型颅脑创伤 脑干损伤
原文传递
对侧钻孔探查在对冲性颅脑创伤患者术中恶性脑膨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明 何超 +3 位作者 杜国森 王马军 潘柏林 方乃成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棘手,死亡率高达50%~80%,尤其是术中出现的恶性脑膨出,预后更差。在对冲性颅脑创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中,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最高。在术前、术中能及时作出正...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棘手,死亡率高达50%~80%,尤其是术中出现的恶性脑膨出,预后更差。在对冲性颅脑创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中,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最高。在术前、术中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可降低此类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科于2000年3月-2011年4月对54例对冲性颅脑创伤术中出现急性恶性脑膨出患者,未行急诊头颅CT复查,采用对侧钻孔探查,并作相应处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患者 急性脑膨出 对冲性 恶性 钻孔 迟发性颅内血肿 重型颅脑损伤 CT复查
原文传递
弹头形大口径多孔引流管侧脑室联合装置引流治疗创伤性脑室内铸型血肿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乃成 赵明 +6 位作者 杜国森 王马军 金星火 潘柏林 韦超 徐铁峰 王宁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3-725,共3页
创伤性脑室内铸型血肿由于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力,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我科2005年1月-2009年5月采用弹头形大口径多孔引流管侧脑室联合装置引流治疗创伤性脑室内铸型血肿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多孔引流管 引流治疗 脑室内 创伤性 侧脑室 大口径 血肿 铸型
原文传递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体会(附76例报道)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国森 赵明 +7 位作者 徐龙彪 韦超 王马军 潘柏林 何超 王宁 郭宣明 吴天涯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CAAH)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CAAH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6例患者... 目的探讨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CAAH)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CAAH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6例患者首次术前CT提示血肿均位于大脑半球脑叶皮层。形态呈分叶状、不规则形,2处或以上多发性出血14例(18.4%),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44.7%),伴有脑室出血16例(21.1%)。患者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CAAH。16例(21.1%1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因颅内再次出血量大行二次手术。住院期间患者死亡18例(23.7%),长期昏迷植物状态20例(26.3%)。随访期间17例(22.4%)患者死亡,23例(30-3%)发生颅内再次出血,其中6例(7.9%)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CAAH的出血部位主要位于脑叶表面,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易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具有多发性特点。手术时行脑组织和脑血管的病理学检查可提高CAAH的诊断率。CAAH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手术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