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玛格丽特.杜拉
王道乾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4,共61页
-
文摘
玛格丽特·杜拉(1914- )的小说《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发表于1964年.此时正当"太凯尔"(Tel Quel)团体成员,包括罗朗·巴尔特、兹维坦·托多罗夫、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朱丽亚·克里斯特娃、雅克·拉康等,从不同领域在思想理论上形成巨大浪潮的时期.其中雅克·拉康立即对杜拉这部作品给予很高评价,极为称颂,说"玛格丽特·杜拉证明她在与我不相知的情况下深知我所阐述讲授的一切"."太凯尔"当时全力支持新小说,这是人所共知的,虽然杜拉后来也并没有归属于新小说派.雅克·拉康对杜拉的关注,其意义不限于法国精神分析学派对文学中有关无意识问题的发掘,而且表明这种新的文学现象恰恰与六十年代兴起的新思潮是同源合流的.就小说本身而言,这位作家自成一家的小说艺术的形成发展由此开始.杜拉说"……我所有书中写的女人,不论她们年纪多大,她们的来源无不出自洛尔·瓦·斯泰因.……她们没有一个不是她们自己给自己造成生活痛苦不幸.……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看着人们,看着城市,她的头发染上颜色,那厚厚的脂粉涂得象是一个老妓,她是毁了,人们也许会说,她一生下来就毁了"等等(见《物质生活》).这种现象是有悲剧性,从某个角度看,也可能带有普遍性,是一个可以深加探究的问题.从文学上看,有某种参考价值亦未可知.
-
关键词
米歇尔·福柯
六十年代
爱情
长时间
花园
小说艺术
母亲
肉体
斯泰因
文学现象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在树林间的日日夜夜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玛格丽特.杜拉
廖练迪
-
机构
巴黎大学
-
出处
《外国文学》
1984年第8期70-92,共23页
-
文摘
“新小说”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风行一阵以后,七十年代渐渐失去势头。 “新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罗伯·格里叶、娜达丽·莎罗特、米歇尔·布托、克洛德·西蒙、玛格丽特·杜拉和罗伯尔·平热等。他们没有明确的纲领。因为他们的作品多由巴黎子夜出版社出版,因此他们无形之中成了以子夜出版社为中心的一个集团。他们各自进行写作,不约而同在五十年代初形成一种新的倾向,为标新立异,称为“新小说”。这些共同倾向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拒绝过去的一切小说传统,特别是反对巴尔扎克式的小说;罗伯·格里叶主张小说“无信息”,“客观记录”;2.革新小说的写作技巧:①情景的反复出现;②故事多发生在一天之内;③叙亨方式呈星形状;④要求读者参与。某些情节本身意义模棱两可,結局往往不明朗,请读者自己去做出解释或完成故事的结局。3.人物缺乏个性。4.内容多是生活琐事。 “新小说”客观上是二次大战后法国社会的一种反映。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荒谬性”不满,要求革浙,而“新小说家”希望通过“改变书本来改变生活”;另一方面,大战以后的法国又进行了一次工业革命,技术统治一切,人成了机器的奴隶,反映在“新小说”中,人物多数都是无个性、无目标的角色。(请参阅本刊1980年第五期《法国的新小说》一文)。 “新小说”的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特点,《在树林间的日日夜夜》中皆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全篇故事从母亲走下飞机到玛塞尔哭叹母亲的命运,没有超过二十四小时。在这不到二十四小时之中,时而穿插母亲的发财史,时而回忆儿子的童年和玛塞尔的悲惨遭遇。而主线还是母亲发财以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儿子和玛塞尔半饥半饱的生活。母亲发财,儿子贫困,两者的差别给人深刻的印象。 书中人物的生活都很平淡(对法国人来说)。从他们的琐碎生活和相互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法国社会中金钱的主宰作用。而弃儿出身的舞女玛塞尔是书中最令人同情的人物。她在舞场花枝招展,在舞场外不得温饱,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繁荣与下层贫固的写照吗?而母亲、儿子和玛塞尔三人之间的关系,不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的风俗画吗?儿子这个人物比较复杂。他少壮不读书,贪睡贪玩,诚然不可取。母亲让他继承产业,他又不愿不劳而获。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一部分青年独立不羁的精神。夜总会老板的表现,在他那个社会,可说是平平常常,但对中国读者来说,却也是认识西方世界的一面小小的镜子。总的来说,《在树林间的日日夜夜》一方面具有“新小说”的某些特点,另一方面还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
关键词
母亲
五十年代
“新小说”
夜总会
巴黎
六十年代
出版社
生活
老板
衣服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 3
-
-
作者
玛格丽特.杜拉
王道乾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1981年第3期114-143,共30页
-
文摘
玛格丽特·杜拉开始创作时,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派兴起的年代,她的创作具有上述两种文学潮流的共同特点,带有这样的时代印记,自是不难理解的。所以法国有的评论家说她的作品属于存在主义派,另一些批评家将她归在新小说派。但杜拉本人并不承认属于哪一个流派,而专心写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和感觉到的事物,特别是在1952年、1953年她写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和《塔吉尼亚的小马群》之后,她愈来愈摒弃故事情节,风格也更趋于平谈。她在某些生活现象中似乎着意追求深隐其中的一种意境,因此下笔特别细腻。在她的小说中,常常运用独特的人物对话赋予语言某种暗示力量,使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无法表达而又在内心纠缠不已的某种关系,主要是爱情关系,通过这样的中介环节得到展现,形成杜拉小说中特有的气氛,这几乎在她每一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不要以为这位作家笔下人物对话有什么奇异的地方,不,她写的对话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般性的谈话,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戏剧性;但是这种对话自有一种艺术力量,构成小说主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叙写交织融合成为小说的经纬,在读者面前展示出社会画面一角或一幅窝有深意的生活图象。这位作家看力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意识活动的交流、冲击、纠结以及相互影响。杜拉的作品中背景很简单,不过是咖啡馆、街心小花园、一处海滩或山居别墅;环境描写也压缩到最低限度;她的小说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在有限的幅度内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几个限定的人物,包括不出场的人物,而主要是一两个人物:主人公本人。玛格丽特·杜拉小说的主题有人说常常是写所谓“期待”,也不知是期待什么,而且往往期待都落空;说“期待”是她的小说经常出现的主题,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期待也因人而异,所以内容不同,主题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种主题。但多数作品是写爱情的,或者是写其他冲激着人的情感和种种社会关系。如1962年发表的小说《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在一定意义上说,写的是父女之情。昂代斯玛先生已七十八岁,是一位从社会战场上退下来、历尽沧桑的企业家,带着自己晚年最后一次结婚所生的唯一爱女来到一个山村中养老待死,小说虽然只写他在一个夏季午后在山上新购置的房屋面前等着一个工程承包商前来商议为他女儿在这座山间别墅修建露台的事,同时也等他女儿上山来接他下山,仅仅几个小时时间;尽管这位身肥体大、衰老不堪的富有资产者一心想的只是对他的独女的深情厚爱,要为她把整个一座山也买下来据为已有,在他看似平静其实激荡不已的情绪变化中,隐隐约约依然可以看到那个古老的私有制传统财产继承权威力无穷的支配力量。作家在小说里对夏日阳光一个下午的变化不知写了多少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玛昂代斯先生这天下午复杂的意识活动、衰老之年忽明忽暗的记忆、意念、情绪起伏,面对着山中光影变化与生死交错嬗替,作品烘托的似乎就是一种无限的“惆怅”,一个活够了的私有者布满暗影的前景。
-
关键词
共同特点
椅子
主要组成部分
午睡
丁香花
电唱机
生活中
独女
广场
新小说派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