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哈氏法测定煤的可磨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班丽君 刘鸣 田文莉 《陕西煤炭》 2006年第2期33-33,21,共2页
煤的可磨性是动力用煤和高炉喷吹用煤的重要特性。哈氏法和VTI法所测得的可磨指数因计算方法不同而差别很大,但是它们的测试原理完全相同,都是根据磨碎定律:在研磨煤时所消耗的功(能量)与煤所产生的新表面积成正比。
关键词 煤质化验 哈氏法的测定 水分 粒度
下载PDF
煤灰中钾钠含量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文利 班丽君 《陕西煤炭》 2005年第4期16-17,共2页
介绍了在煤灰中钾、钠含量的测定中,易被忽视而又容易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对于指导煤灰中钾、钠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质化验 原予吸收法 测定
下载PDF
N掺杂对TiO_2负载Cu基催化剂甲醛乙炔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鹏 牛珠珠 +4 位作者 班丽君 郝全爱 张鸿喜 李海涛 赵永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以TiO_2及N掺杂的TiO_2为载体、CuCl_2·2H_2O为铜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u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的CuO/TiO_2及CuO/N-TiO_2催化剂。结合N_2物理吸附、XRD、XPS、H_2-TPR、CO-IR等表征,研究了N掺杂对TiO_2负载Cu... 以TiO_2及N掺杂的TiO_2为载体、CuCl_2·2H_2O为铜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u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的CuO/TiO_2及CuO/N-TiO_2催化剂。结合N_2物理吸附、XRD、XPS、H_2-TPR、CO-IR等表征,研究了N掺杂对TiO_2负载CuO催化剂结构及甲醛乙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掺杂的TiO_2呈现出较多的Ti ^(3+)物种及氧空位,增加了CuO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CuO物种的分散。在炔化反应过程中,CuO原位转变为高分散的Cu^+活性中心,催化剂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与使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乙炔化 CuO/N-TiO2催化剂 Cu^+活性中心 Ti3+物种 氧空位
下载PDF
Cu2O催化甲醛乙炔化反应助剂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涛 孟平凡 +5 位作者 牛珠珠 班丽君 黄鑫 武瑞芳 张鸿喜 赵永祥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8期98-103,共6页
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纯Cu2O样品中,采用浸渍法分别引入Mg、Al、Fe助剂制备Cu2O-MgO、Cu2O-Al2O3、Cu2O-Fe2O3催化剂。采用XRD、FT-IR、TEM和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助剂的加入对甲醛乙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助剂对催... 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纯Cu2O样品中,采用浸渍法分别引入Mg、Al、Fe助剂制备Cu2O-MgO、Cu2O-Al2O3、Cu2O-Fe2O3催化剂。采用XRD、FT-IR、TEM和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助剂的加入对甲醛乙炔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助剂对催化剂的结晶度和可还原性能有较大影响,进而使甲醛乙炔化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相比MgO与Al2O3,Fe2O3的引入,使Cu2O结晶度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Fe2O3与Cu2O之间产生强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乙炔亚铜活性物种的形成,从而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CU2O Cu2O-Fe2O3催化剂 甲醛乙炔化反应 1 4-丁炔二醇
下载PDF
SiO_(2)网络限域CuO纳米晶的甲醛乙炔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海涛 孟平凡 +8 位作者 张因 武瑞芳 黄鑫 班丽君 韩旭东 席琳 王兴皓 田博辉 赵永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08-4717,共10页
甲醛与乙炔缩合制取1,4-丁炔二醇是乙炔化工的重要方向。探讨铜基催化剂在甲醛乙炔化反应中的演变及催化作用机制,并开发更高效的甲醛乙炔化催化剂是一个值得科学与产业界关注的课题。本工作在前期页硅酸铜催化剂制备及甲醛乙炔化性能... 甲醛与乙炔缩合制取1,4-丁炔二醇是乙炔化工的重要方向。探讨铜基催化剂在甲醛乙炔化反应中的演变及催化作用机制,并开发更高效的甲醛乙炔化催化剂是一个值得科学与产业界关注的课题。本工作在前期页硅酸铜催化剂制备及甲醛乙炔化性能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热处理温度的调整,在焙烧温度为650℃时,构筑了限域于SiO_(2)网络结构中的CuO纳米晶催化剂。CuO纳米晶适宜的化学环境,使其在甲醛乙炔化反应初始阶段快速形成活性炔化亚铜,获得了1,4-丁炔二醇收率80%左右的结果,克服了页硅酸铜物种转化为炔化亚铜速率慢、诱导期长的弊端。SiO_(2)网络结构的限域作用也进一步抑制了活性组分的流失,在6次套用实验中1,4-丁炔二醇收率几乎不变,呈现出良好的使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焙烧 限域 页硅酸铜 制备 稳定性 甲醛乙炔化 1 4-丁炔二醇
下载PDF
不同晶相TiO_2负载Cu_2O催化甲醛乙炔化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志鹏 牛珠珠 +4 位作者 班丽君 郝全爱 张鸿喜 李海涛 赵永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341,共8页
分别以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TiO_2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沉积法制备了Cu_2O/TiO_2催化剂.采用氮气物理吸附-脱附(N2-physisorption)实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红外光谱(CO-IR)及高分辨透... 分别以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TiO_2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沉积法制备了Cu_2O/TiO_2催化剂.采用氮气物理吸附-脱附(N2-physisorption)实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CO红外光谱(CO-IR)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晶相TiO_2载体对Cu_2O/TiO_2结构及其催化甲醛乙炔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金红石相TiO_2为载体的催化剂炔化活性明显高于以锐钛矿相TiO_2为载体的催化剂,原因在于金红石相TiO_2主要暴露(110)晶面,其与铜物种的配位环境及较高的空位密度形成了更多的Cu—O—Ti结构物种,表现为Cu_2O与TiO_2之间强的相互作用.这导致Cu_2O高效转变为乙炔亚铜活性物种,并保持了较高的分散度与稳定性,抑制了过度还原物种金属Cu的生成,进而使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TiO2 晶相结构 甲醛乙炔化 1 4-丁炔二醇
下载PDF
桥头跳车的成因及其处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班丽君 《山西建筑》 2014年第15期204-205,共2页
对导致桥头跳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地基、路堤、路面三方面提出了桥头跳车的处治对策,以期针对桥头跳车的成因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桥头跳车对公路桥梁的影响,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关键词 桥头跳车 沉降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沉淀剂制备CuO-ZnO催化剂甲醛乙炔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涛 郝全爱 +6 位作者 王志鹏 班丽君 孟平凡 牛珠珠 高春光 徐亚琳 赵永祥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1,共8页
分别以NaOH、 Na_2CO_3、 NaHCO_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摩尔比为2∶1的CuO-ZnO催化剂,利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热重(TG)、 X射线衍射(XRD)及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合甲醛乙炔化活性评价,研... 分别以NaOH、 Na_2CO_3、 NaHCO_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摩尔比为2∶1的CuO-ZnO催化剂,利用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热重(TG)、 X射线衍射(XRD)及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合甲醛乙炔化活性评价,研究了沉淀剂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沉淀剂对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度有较大影响,进而在甲醛乙炔化合成1,4-丁炔二醇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以Na_2CO_3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中形成CuO-ZnO固溶体,提高了CuO的分散度及Cu^+在还原性气氛下的稳定性,经活化后可生成较多的活性物种炔化亚铜,表现出最佳的炔化反应活性与1,4-丁炔二醇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 甲醛乙炔化 1 4-丁炔二醇 沉淀剂
原文传递
制备条件对Cu2O结构及甲醛乙炔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海涛 班丽君 +5 位作者 牛珠珠 郝全爱 王志鹏 孟平凡 张鸿喜 赵永祥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44,共8页
以Cu(NO3)2·3H2O为铜源,在液相还原过程中,调变沉淀剂NaOH、还原剂L-抗坏血酸钠的加入顺序制备了Cu2O,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俄歇电子能谱(XAES)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 以Cu(NO3)2·3H2O为铜源,在液相还原过程中,调变沉淀剂NaOH、还原剂L-抗坏血酸钠的加入顺序制备了Cu2O,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俄歇电子能谱(XAES)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Cu2O结构及催化甲醛乙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变NaOH及L-抗坏血酸钠的添加方式改变了Cu2O的结晶度与粒径尺寸,从而使Cu2O表现出不同的炔化性能.先加入NaOH,后加入抗坏血酸钠,Cu2O结晶度高,粒径大,难以转化为活性物种炔化亚铜;先加入抗坏血酸钠,后加入NaOH,Cu2O被过度还原为非活性的金属Cu,两者均造成催化剂活性较低.而NaOH和抗坏血酸钠混合后添加的方式制备出表面Cu2O结晶完整而体相Cu2O分散度高的样品,这使得Cu2O高效转化为炔化亚铜活性物种,表现出最优的炔化性能,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1,4-丁炔二醇收率达到71.7%,经6次循环后,仍保持在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炔二醇 氧化亚铜 甲醛乙炔化 制备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