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的蔬菜表型信息采集与监测研究
1
作者 班甜甜 蔡家斌 +1 位作者 马超 陈跃威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30-32,54,共4页
【目的】基于无人机与遥感技术,致力于实现蔬菜生长动态的精确监测与信息采集。【方法】通过搭载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构建了高效的低空遥感系统,能够获取高辨识度的影像数据。针对蔬菜的表型特征提取,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图像分... 【目的】基于无人机与遥感技术,致力于实现蔬菜生长动态的精确监测与信息采集。【方法】通过搭载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构建了高效的低空遥感系统,能够获取高辨识度的影像数据。针对蔬菜的表型特征提取,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图像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对单株植株的分割与参数测量。基于多时相信息,运用LSTM等模型构建了精准的生长预测模型。【结果】在贵州清镇地区的标准化蔬菜高效生产基地进行的三年连续监测表明:1)本研究所提出的技术路线能够有效实时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实现了高精度的表型参数提取和生长状态预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6%以内。2)基于多时相信息,构建的LST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和预测蔬菜的生长曲线,验证集上的R~2和RMSE分别达到0.89和3.6。3)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结球白菜样本点LAI的变异系数为0.074,达到较高的生长均匀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监测系统能够为蔬菜的生长全过程提供精密化监测,为设施农业的数字化管理与智能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蔬菜生长监测 表型特征提取 生长预测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草石蚕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班甜甜 张素勤 +2 位作者 肖体菊 徐彦军 耿广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6-964,共9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草石蚕品种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草石蚕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抗旱性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以期为草石蚕的抗旱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为筛选和选育抗旱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在设...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草石蚕品种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草石蚕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抗旱性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以期为草石蚕的抗旱性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为筛选和选育抗旱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在设施内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方法,分别胁迫4,8,12和16 d,通过测定各生理指标的数据,研究干旱胁迫对草石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和Pro含量逐渐增加;"贵栽1号"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升高,而"鲁引1号"和"赣引1号"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SOD、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逐渐增加。抗旱性强的"贵栽1号"可溶性糖、Pro和MDA含量增加幅度最低,SOD、POD和CAT活性升高幅度最大。草石蚕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变化规律与干旱胁迫程度和品种抗旱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石蚕 干旱胁迫 抗旱性 保护酶系统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水涝胁迫对草石蚕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涝性评价
3
作者 班甜甜 张素勤 +4 位作者 马超 吴传递 徐彦军 李晓慧 耿广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4,共9页
以3个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 Miq.)品种为试材,研究水涝胁迫对草石蚕生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草石蚕的抗涝性进行评价,以期为草石蚕抗涝性鉴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随水涝胁迫时间延长,3种草石蚕叶绿素、可溶性糖... 以3个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 Miq.)品种为试材,研究水涝胁迫对草石蚕生理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草石蚕的抗涝性进行评价,以期为草石蚕抗涝性鉴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随水涝胁迫时间延长,3种草石蚕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鲁引1号”和“赣引1号”的脯氨酸(Pr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贵栽1号”Pro含量则一直升高;“鲁引1号”和“贵栽1号”的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赣引1号”则一直升高;随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草石蚕的MDA含量均一直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草石蚕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一致。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抗涝性综合评价,3种草石蚕的抗涝性为赣引1号>鲁引1号>贵栽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石蚕 水涝胁迫 生理特性 抗涝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班甜甜 李晓慧 马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7-82,共6页
为探明光质对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豌豆为试材,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光源(LED)精确调制红光(R)、绿光(G)、蓝光(B)、红蓝光4∶1(RB 4∶1),以遮光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质都提高... 为探明光质对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豌豆为试材,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光源(LED)精确调制红光(R)、绿光(G)、蓝光(B)、红蓝光4∶1(RB 4∶1),以遮光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质都提高了豌豆芽苗菜品质指标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和生长指标干质量,红光处理的维生素C、蛋白质和花青素含量最大,较对照分别升高了312.51%、74.31%和157.68%,蓝光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较对照升高了312.55%,干质量的最大值为红蓝光4∶1处理,红蓝光4∶1处理的类胡萝素含量约为对照的13倍。应用模糊函数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到红蓝4∶1的和值最大,绿光的和值最小,由此可得红蓝4∶1最适合豌豆芽苗菜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豌豆芽苗菜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班甜甜 刘星雨 +2 位作者 马超 李晓慧 陈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2-1040,共9页
为了揭示同等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无土盆栽研究6种不同形态氮肥(100%NH_(4)^(+)-N、50%NO_(3)^(-)-N+50%NH_(4)^(+)-N、100%NO_(3)^(-)-N、50%NO_(3)^(-)-N+50%CO(NH_(2))_(2)、100%CO(NH_(2))... 为了揭示同等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无土盆栽研究6种不同形态氮肥(100%NH_(4)^(+)-N、50%NO_(3)^(-)-N+50%NH_(4)^(+)-N、100%NO_(3)^(-)-N、50%NO_(3)^(-)-N+50%CO(NH_(2))_(2)、100%CO(NH_(2))_(2)、50%NH_(4)^(+)-N+50%CO(NH_(2))_(2))对黄瓜干质量、氮素吸收效率、吸收速率、15 N转运量及总N的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干质量、果干质量、植株干质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吸收速率以及根、叶、果、植株15 N转运量和总N的积累量均在50%NO_(3)^(-)-N+50%CO(NH_(2))_(2)时最大。茎部15 N的转运量、总N的积累量在50%NH_(4)^(+)-N+50%CO(NH_(2))_(2)处理时达到最大。氮素的生理效率和根干质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在100%NH_(4)^(+)-N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00%NO_(3)^(-)-N处理时最小;叶片和果部15 N转运量和总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根和茎。相关性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50%NO_(3)^(-)-N+50%CO(NH_(2))_(2)为黄瓜最优氮肥配方,单一氮肥中100%NO_(3)^(-)-N最有利于黄瓜生长和对N的吸收,100%NH_(4)^(+)-N最不适合黄瓜,这一结论为设施黄瓜生产中氮肥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形态 黄瓜 生长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紫云县农业主产业+蔬菜种植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班甜甜 罗庆 +5 位作者 李裕荣 孟平红 王启富 张廷刚 陆秋笛 谭国飞 《农技服务》 2021年第10期59-61,共3页
贵州省紫云县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全面脱贫,在此过程中积极探索了“农业主产业+蔬菜”种植模式。为紫云县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农业主产业+蔬菜”发展模式,以及类似条件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对紫云县“红芯薯/佛手瓜/食用菌/紫... 贵州省紫云县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全面脱贫,在此过程中积极探索了“农业主产业+蔬菜”种植模式。为紫云县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农业主产业+蔬菜”发展模式,以及类似条件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对紫云县“红芯薯/佛手瓜/食用菌/紫米/红稗草/中药材/茶叶/水果+蔬菜”种植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产业 模式 紫云县
下载PDF
草石蚕的休眠特性及其解除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班甜甜 代清 张恩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以贵州务川主栽草石蚕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温度和赤霉素处理来研究草石蚕的休眠特性及其解除方法。结果表明:25℃的催芽温度对打破草石蚕休眠和促进其萌芽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4天即可萌发,发芽率和发芽势都为100%,在赤霉素浓度10 mg/L... 以贵州务川主栽草石蚕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温度和赤霉素处理来研究草石蚕的休眠特性及其解除方法。结果表明:25℃的催芽温度对打破草石蚕休眠和促进其萌芽的综合效果最好,处理后4天即可萌发,发芽率和发芽势都为100%,在赤霉素浓度10 mg/L,15.5℃的催芽温度的综合效果紧随其后;一直处于4℃催芽温度处理下的草石蚕,从处理到萌发需要74天。实验结果可以为优化生产,提高草石蚕的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石蚕 休眠 温度 赤霉素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百合黄精灵多倍体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青青 胡小京 +5 位作者 崔嵬 杨澜 石乐娟 许红娟 班甜甜 夏景烽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00,共5页
为了获得具有优良观赏性的百合多倍体植株,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百合“黄精灵”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1%的秋水仙素处理48h的变异率最高,达56%。根尖染色体鉴定,四倍体的染色体为2 n=4 x=48条。
关键词 百合 秋水仙素 多倍体
下载PDF
叶菜用甘薯的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慧 龙鹏坤 +4 位作者 李云 杨航 李丽 班甜甜 马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124,F0003,共5页
以17份叶菜用甘薯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叶、茎、薯块等部位采用形态标记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材料按叶、茎、地下部薯块均可分为五类,在叶、茎形态分类中,F 23、EC-1号具有明显的特征,与其他... 以17份叶菜用甘薯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叶、茎、薯块等部位采用形态标记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材料按叶、茎、地下部薯块均可分为五类,在叶、茎形态分类中,F 23、EC-1号具有明显的特征,与其他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远,单独为一类;F 18、HYC、ZCT-71、P 53、CC 211、WC 19、QC-2、ZXYC和XC-18材料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用甘薯 形态标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贵州萝卜引种鉴选研究初报
10
作者 班甜甜 李晓慧 +2 位作者 马超 杨静 郑元利 《农技服务》 2020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鉴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萝卜品种与可用的育种材料,对引进的萝卜品种在贵阳进行了商品性、抽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重最高的为1005号品种,达4.4kg;商品性评分最高的为品种1050、1005、1018;至4月5日未抽薹的品种有1020、1049。综合... 为鉴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萝卜品种与可用的育种材料,对引进的萝卜品种在贵阳进行了商品性、抽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重最高的为1005号品种,达4.4kg;商品性评分最高的为品种1050、1005、1018;至4月5日未抽薹的品种有1020、1049。综合认为,这5个品种均可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品种 商品性 抽薹性 鉴选 贵州
下载PDF
LED补光对番茄幼苗形态特征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晓慧 王一迪 +3 位作者 班甜甜 吕金丽 郑元利 马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以"金刚"番茄幼苗为试材,分析LED(R/B=5∶1)在不同时段的补光处理下对番茄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生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经过15、30 d补光处理效果不明显,经过45 d不同时段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其中以15:00—19... 以"金刚"番茄幼苗为试材,分析LED(R/B=5∶1)在不同时段的补光处理下对番茄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生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经过15、30 d补光处理效果不明显,经过45 d不同时段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其中以15:00—19:00时段的补光处理效果显著,在该时间段进行补光,鲜质量、叶面积、气孔密度、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或其它处理;并显著使株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其次为19:00—23:00补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补光 番茄幼苗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尾菜来源酵素液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卓 覃丫丫 +3 位作者 马超 李晓慧 班甜甜 李铮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69,共4页
为探究利用尾菜制成的蔬菜酵素液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在制成酵素液的基础上,以不结球白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浇入酵素液进行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瓜果酵素、叶菜酵素2个处理,研究了蔬菜酵素液对蔬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为探究利用尾菜制成的蔬菜酵素液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在制成酵素液的基础上,以不结球白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浇入酵素液进行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瓜果酵素、叶菜酵素2个处理,研究了蔬菜酵素液对蔬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瓜果酵素液对不结球白菜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而叶菜酵素相较于复合肥能显著提高不结球白菜干质量;在营养品质方面,用蔬菜酵素(瓜果酵素和叶菜酵素)代替复合肥施用时,均能有效促进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的积累,但对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太大影响。可见,在不结球白菜种植中用蔬菜酵素液代替复合肥施用时,可提高部分营养物质含量,提高蔬菜品质,实现废弃物“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菜 蔬菜酵素液 不结球白菜 生长 营养品质
下载PDF
百合车前草花叶病毒的脱毒组培技术
13
作者 吴青青 胡小京 +3 位作者 崔嵬 石乐娟 马红叶 班甜甜 《农技服务》 2019年第5期41-43,共3页
为百合种苗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以带有车前草花叶病毒的罗宾娜为材料,采用组培苗与栽培种球2种形式,通过茎尖培养与热处理+茎尖培养2种脱毒方式处理,以获得最佳组培苗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以MS+6-BA1.0毫克/升+NAA0.5毫克/升+2,4-D0.1毫... 为百合种苗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以带有车前草花叶病毒的罗宾娜为材料,采用组培苗与栽培种球2种形式,通过茎尖培养与热处理+茎尖培养2种脱毒方式处理,以获得最佳组培苗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以MS+6-BA1.0毫克/升+NAA0.5毫克/升+2,4-D0.1毫克/升+蔗糖30克/升+琼脂7克/升+活性炭1克/升,酸碱度5.8为茎尖培养基,能获得百合脱毒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茎尖培养 病毒病 车前草花叶病毒
下载PDF
加施硅肥及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对辣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卓 马超 +3 位作者 李晓慧 班甜甜 李娟 王维泽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为探究硅肥对蔬菜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辣椒为材料,设置了仅加施硅肥和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2种试验条件,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设置了复合肥、1倍硅肥、2倍硅肥、3倍硅肥4个处理,研究了仅加施硅肥和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对辣椒产量及性状... 为探究硅肥对蔬菜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辣椒为材料,设置了仅加施硅肥和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2种试验条件,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设置了复合肥、1倍硅肥、2倍硅肥、3倍硅肥4个处理,研究了仅加施硅肥和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对辣椒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加施硅肥情况下,所有性状指标都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和复合肥处理有提高,其中辣椒植株开展度、单果重及结果数随硅肥追施量的加大而提高,2倍硅肥、3倍硅肥明显优于1倍硅肥,产量方面,加施3倍硅肥促进产量提升略优于2倍硅肥,明显高于加施1倍硅肥,且都优于复合肥处理;减施复合肥增施硅肥情况下,所有性状指标都相较于不施肥处理有提高,其中辣椒植株株高和辣椒单果重随硅肥追施量的加大而提高,但不及施用复合肥处理;植株开展度、叶绿素和结果数也随硅肥追肥的追施量加大而提高且都高于复合肥处理;产量方面,加施2倍硅肥对产量的提升略优于3倍硅肥,且都显著优于复合肥处理,复合肥处理略优于1倍硅肥处理。结论:仅加施硅肥时推荐2倍硅肥,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时推荐3倍硅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硅肥 产量 性状
下载PDF
补光对黄瓜幼苗叶片呼吸相关酶的影响
15
作者 李晓慧 班甜甜 +3 位作者 马超 王青青 杨航 吕金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明补光对黄瓜幼苗叶片呼吸相关酶的影响,为弱光环境下培育黄瓜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为试材,在温室大棚内采用随机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LED不同补光时长[0 h/d(CK),3 h/d,6 h/d,9 h/d和12 h/d]黄瓜幼苗... 【目的】探明补光对黄瓜幼苗叶片呼吸相关酶的影响,为弱光环境下培育黄瓜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为试材,在温室大棚内采用随机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LED不同补光时长[0 h/d(CK),3 h/d,6 h/d,9 h/d和12 h/d]黄瓜幼苗叶片糖酵解途径相关酶、三羧酸循环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相关酶的变化。【结果】LED补光后能显著降低黄瓜幼苗叶片磷酸果糖激酶(PFK)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活性,均以9 h/d处理较CK下降最大,分别下降47.44%和39.79%;LED补光后显著改变琥珀酸脱氢酶(S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的活性,均以3 h/d处理较CK显著提高,分别提高34.37%、69.32%和86.75%,其余处理显著低于CK,分别降低27.53%~36.22%、18.44%~32.26%和14.98%~49.41%。【结论】LED补光时长为3 h/d时黄瓜幼苗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补光 黄瓜 呼吸代谢
下载PDF
施用不同磷肥对白菜和莴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陈卓 马超 +1 位作者 李晓慧 班甜甜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探究聚磷酸铵(APP)和磷酸一铵(晶体一铵)水溶肥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以白菜和莴笋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滴灌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以清水为对照,研究2种磷肥对蔬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均能... 为探究聚磷酸铵(APP)和磷酸一铵(晶体一铵)水溶肥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以白菜和莴笋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滴灌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以清水为对照,研究2种磷肥对蔬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均能提高白菜和莴笋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重、叶柄重和单株鲜重,以磷酸一铵促进生长的效果更好;在营养品质方面,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均能明显促进莴笋中维生素C的积累、生长后期白菜和莴笋中叶绿素的积累,略微增加白菜和莴笋中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无明显增加。可见,适当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能够有效促进白菜和莴笋的生长,有效促进部分营养元素的积累,以磷酸一铵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磷酸一铵 白菜 莴笋 生长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蔬菜育苗中低温锻炼的作用与效果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超 刘小翠 +2 位作者 班甜甜 李晓慧 陈卓 《蔬菜》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为挖掘和创制蔬菜耐低温资源,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综述了低温锻炼对蔬菜形态特征、细胞超微结构、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保护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可以在幼苗移栽前通过低温锻炼的方法提高植株生长势,增加可溶... 为挖掘和创制蔬菜耐低温资源,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综述了低温锻炼对蔬菜形态特征、细胞超微结构、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保护酶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可以在幼苗移栽前通过低温锻炼的方法提高植株生长势,增加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等保护酶活性,增强植株的耐寒能力。未来,建议加强高适宜“低温锻炼”蔬菜种质资源筛选,并深入研究蔬菜“低温锻炼”分子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育苗 低温锻炼 膜脂过氧化 渗透调节物质 保护酶
下载PDF
在大型集会期间老年人对药物和其他疫苗接种的群众建议的共识
18
作者 贾晓冬 班甜甜 张子昂 《益寿宝典》 2022年第19期17-19,共3页
老年患者属于 COVID-19 死亡风险增加的高危人群。 尽管发表了大量研究,但老年人护理方面存在一些未满足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调研群众就一些老年患者的医疗保健和非卫生保障服务的共识,并运用问卷星系统对调研数据进行整合,获得对在 COV... 老年患者属于 COVID-19 死亡风险增加的高危人群。 尽管发表了大量研究,但老年人护理方面存在一些未满足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调研群众就一些老年患者的医疗保健和非卫生保障服务的共识,并运用问卷星系统对调研数据进行整合,获得对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的一些大型集会上,这一特殊群体防止病毒的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线上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 我们使用了两轮调研,由 15 名医务工作者和 60 名非医务工作者组成。 我们要求他们将中药对每种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列为强制性的,推荐的,如果可能的话考虑的或仅标准预防措施。 几乎所有受访者认为感冒类、止咳化痰类药物应所有人强制配备;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同意,对解热镇痛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类、消化类药物应该是强制性或推荐的;对除新冠疫苗以外的疫苗接种,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不需要。 总之,共识是,普通流感类的免疫力对医疗保健和非医疗保健工作者来说都是强制性的。 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以就其他药物和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达成共识,特别是如果药物和疫苗接种所预防的不是老年人的常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集会 老年人 药物预防 疫苗接种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肥对黄瓜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班甜甜 李晓慧 马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534,共9页
为了揭示同等氮水平下不同氮肥形态对黄瓜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无土盆栽试验,研究6种同量不同形态氮肥处理(100%NH_(4)^(+)-N,50%NO_(3)^(-)-N+50%NH_(4)^(+)-N,100%NO_(3)^(-)-N,50%NO_(3)^(-)-N+50%CO(NH_(2))_(2),100%... 为了揭示同等氮水平下不同氮肥形态对黄瓜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无土盆栽试验,研究6种同量不同形态氮肥处理(100%NH_(4)^(+)-N,50%NO_(3)^(-)-N+50%NH_(4)^(+)-N,100%NO_(3)^(-)-N,50%NO_(3)^(-)-N+50%CO(NH_(2))_(2),100%CO(NH_(2))_(2),50%NH_(4)^(+)-N+50%CO(NH_(2))_(2))对黄瓜生长指标和N、P、K、Ca、Mg、Fe的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50%NO_(3)^(-)-N+50%CO(NH_(2))_(2)处理时,干重、株高、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最高,100%NH_(4)^(+)-N处理时最低,而50%NO_(3)^(-)-N+50%CO(NH_(2))_(2)处理时茎粗和叶绿素相对含量与最大值之间差异不显著;三种单一氮肥中,100%CO(NH_(2))_(2)更有利于黄瓜植株对N元素的吸收,但混合氮肥对N吸收作用优于单一氮肥;100%NH_(4)^(+)-N促进了黄瓜对P和Fe元素的吸收而不利于K、Ca、Mg的吸收,100%NO_(3)^(-)-N不利于黄瓜对P和Fe的吸收却显著增强了K、Ca、Mg的吸收,50%NO_(3)^(-)-N+50%CO(NH_(2))_(2)等混合氮肥可一定程度促进黄瓜对P、K、Ca、Mg、Fe的均衡吸收;50%NO_(3)^(-)-N+50%CO(NH_(2))_(2)处理时,N、K每株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Ca的积累量虽然没有达到最大值,但与最大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而P、Fe则在50%NH_(4)^(+)-N+50%CO(NH_(2))_(2)处理时积累量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发现,干重、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与N的积累量变化规律一致,均在50%NO_(3)^(-)-N+50%CO(NH_(2))_(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且与N积累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可得,相同氮水平下混合氮肥更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和对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且本研究中最合适的氮肥形态组合为50%NO_(3)^(-)-N+50%CO(NH_(2))_(2)。这一结论为黄瓜生产中黄瓜品质的提升和氮肥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形态 黄瓜 生长 营养元素
原文传递
百合乌药汤通过抑制mTOR增强肝脏自噬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瑞 班甜甜 +10 位作者 薛丽会 冯欣怡 郭纪元 李佳琪 蒋声赫 韩小蕾 胡宝丰 张文丽 吴乃君 李爽 齐亚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7,共12页
目的:考察百合乌药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盐酸吡格列酮1.95×10^(-3) g·kg^(-1))、百合乌药汤低、中、高剂量组(1.3、... 目的:考察百合乌药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盐酸吡格列酮1.95×10^(-3) g·kg^(-1))、百合乌药汤低、中、高剂量组(1.3、2.5、5.1 g·kg^(-1)),每组8只。采用60%高脂饮食(HFD)饲喂12周后,进行百合乌药汤给药治疗。每日给药2次,连续6周,每周监测体质量。第5周进行葡萄糖耐量(GTT)与胰岛素耐受(ITT)实验;然后处死小鼠取肝脏和血清,同时称量肝脏、附睾脂肪(e WAT)和皮下脂肪(i WAT)质量。检测血清总甘油三酯(TG)、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用油红O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子:胰岛素受体底物1/2/蛋白激酶B/叉头框蛋白O1(IRS1/2/Akt/Fox O1);糖原合成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纤维化相关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纤维化传统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蛋白2/3(TGF-β_(1)/p-Smad/Smad2/3);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1和IL-1β;细胞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Ⅱ/Ⅰ、螯合体(p62/SQSTM1);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在基因水平或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百合乌药汤降低NAFLD小鼠体质量和肝重(P<0.05,P<0.01),抑制肝脏脂质积累;减轻白色脂肪质量:降低e WAT和i WAT质量(P<0.05,P<0.01),降低血清TG含量(P<0.05,P<0.01);改善肝功能:降低ALT、AST含量(P<0.05,P<0.01);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IR):上调IRS2、磷酸化(p)-Akt/Akt、p-Fox O1/Fox O1(P<0.05)的蛋白表达;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P<0.05,P<0.01),改善GTT与ITT(P<0.05,P<0.01),降低Pepck、G6Pase、SCD-1(P<0.01),升高CPT-1(P<0.01)的基因表达;减轻肝脏纤维化:下调α-SMA、CollagenⅠ、TGF-β_(1)(P<0.05,P<0.01),降低p-Smad/Smad2/3(P<0.05)的蛋白表达;抑制炎症相关因子:降低IL-6、IL-8、IL-11和IL-1β(P<0.01)的基因表达;增强自噬功能:上调LC3BⅡ/Ⅰ(P<0.05),下调p62/SQSTM1、m TOR(P<0.05)的蛋白表达。结论:百合乌药汤通过改善IR和糖脂代谢紊乱、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途径改善NAFLD,其机制还涉及抑制m TOR介导的信号通路而增强肝脏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乌药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 胰岛素抵抗(IR) 自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