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左翼思想、历史意识与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访美国政治思想史家理查德·沃林教授
1
作者 李旸 理查德·沃林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4-12,共9页
一、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左翼运动与思想遗产李旸:沃林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此次访谈。据我了解,您为中国学界所熟知主要是源于您对欧洲激进政治和左翼思想的研究,您在《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一书中对毛泽东思想在20世... 一、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左翼运动与思想遗产李旸:沃林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此次访谈。据我了解,您为中国学界所熟知主要是源于您对欧洲激进政治和左翼思想的研究,您在《东风: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一书中对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左翼政治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的精彩阐述令中国读者印象深刻。而在这之外,您还专注于德国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和海德格尔的思想研究上有颇多有分量的成果。我想知道的是,您在政治学和哲学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或统一性?它们与您左派的政治立场有何种关系?可否借此为我们介绍一下您个人思想和研究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思想 历史意识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批判
原文传递
现代启示录:本雅明与政治弥赛亚主义的遗产(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理查德·沃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23,130,共17页
本雅明《暴力批判》一文于1921年发表时,几乎无人注意,而在共产国家崩溃后,此文在文化左派支持者中获得了典范性价值。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里达《法律的力量:政治权威的神秘基础》一文全面依赖于它。本雅明早期努力在此文及相关文字中,... 本雅明《暴力批判》一文于1921年发表时,几乎无人注意,而在共产国家崩溃后,此文在文化左派支持者中获得了典范性价值。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里达《法律的力量:政治权威的神秘基础》一文全面依赖于它。本雅明早期努力在此文及相关文字中,以"神圣的暴力"为辩护理由,试图再次给政治神学注入活力,可惜后来的种种阐释都忽略了本雅明"神圣的暴力"概念在此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本雅明1921年的文本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伦理-政治参照点,这对我们理解当下政治的窘困与混乱有何意义?这其中的许多问题所围绕的是这一核心问题:政治神学在当今的后世俗社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革命 暴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 《旧约》
下载PDF
哈贝马斯与阐释学:从理解到生活世界(英文)
3
作者 理查德·沃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哈贝马斯一生都在追求忠于非教条的、反思性的马克思主义,即作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哈贝马斯从未使用社会现象学这一框架,但他对晚期胡塞尔生活世界这一观念的接受在他自己的后期著作中发挥了核心的方法论的作用,他因此得以规避哲... 哈贝马斯一生都在追求忠于非教条的、反思性的马克思主义,即作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哈贝马斯从未使用社会现象学这一框架,但他对晚期胡塞尔生活世界这一观念的接受在他自己的后期著作中发挥了核心的方法论的作用,他因此得以规避哲学与社会科学那些根深蒂固的科学主义的偏见。哈贝马斯1965年在法兰克福大学题为'知识与人类兴趣'的首讲中,拥抱了胡塞尔对现代科学误导而产生的自然之数学化的批判。哈贝马斯在《交际行为理论》发表之前对胡塞尔并没有系统的运用。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这一观念作为一个非设定的、具有隐含意义的用之不竭的宝库,它代表了以语义来抵抗金钱与权力这些压迫性的次级体系,而金钱和权力在后期资本主义体制下越来越成为一种霸权。哈贝马斯创造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这一术语,并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人类交往的日常领域越来越受制于经济和官僚体制这一过程。对哈贝马斯而言,社会现象学的话语因其源自胡塞尔,最终取代了'现象学'在其早期著作中的角色。对他来说,匡正哲学的自我误解这一尝试不仅仅是一重抽象的理论关怀。'生活世界的科学技术组构'日益恶化,其拓展已危及对西方规定性的自我理解,而对哈贝马斯来说,这种自我理解是围绕个体自主与民主自治这一对互补的观念。在这一方面,哈贝马斯与晚期胡塞尔建设性的相遇与他致力于发展'带有实用目的的批评理论'这一工程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批评理论 阐释学
下载PDF
毛主义的诱惑——《来自东方的风》导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理查德·沃林 梁爽 黄金城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1年第2期229-249,共21页
本文力图恰当地理解那些富于挑战性的动荡事件。通过聚焦"五月风暴"的一些被忽视的背景——在法国6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的中国风(Sinophilia)浪潮——以求呈现事件的整体面貌。
关键词 毛主义 “五月风暴”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五月风暴与马克思主义的回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理查德·沃林 任培艺(译)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21,共7页
五月风暴在20世纪法国左翼斗争的历史中具有无法抹去的重要地位。在五月风暴中,法国左翼学者直面“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用辩证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从苏联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诊断工具。同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五月风暴在20世纪法国左翼斗争的历史中具有无法抹去的重要地位。在五月风暴中,法国左翼学者直面“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用辩证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从苏联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诊断工具。同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有力地扩展了马克思的批判框架,将其从生产领域延伸至上层建筑领域,为西方“反成权主义的左翼思潮”的出现做了铺垫。本文从五月风暴的历史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以及法国左翼学者对危机的回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异化的消费社会的描述阐释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月风暴 “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法国左翼 文化批判 消费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