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述不是目的 被引量:1
1
作者 理睛 《小说评论》 1988年第4期76-80,共5页
至少在小说预域,叙述方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为数不少的中国的作家和理论批评家们的浓厚兴趣。应当肯定,这种注意力的相对集中—一哪怕还是停留在“务虚”的阶段——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小的进步。细究起来,这种进步至少具有两... 至少在小说预域,叙述方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为数不少的中国的作家和理论批评家们的浓厚兴趣。应当肯定,这种注意力的相对集中—一哪怕还是停留在“务虚”的阶段——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小的进步。细究起来,这种进步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相对于我国数十年来的文学状况而言,这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以往的文学观念的唯我独尊,从根本上,即思维方式上制约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理解与认识。“文学工具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方式 小说家 喧哗与骚动 后结构主义 文学 西方现代小说 作品 叙述观点 叙述方法 重新建构
下载PDF
张承志的世界:超越与超越之后……——评《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 被引量:1
2
作者 理睛 《小说评论》 1986年第6期21-26,共6页
尽管这三部中篇不是张承志小说创作的全部,他的另外一些短篇如《绿夜》、《大坂》、《春天》等同样以其情感的灼热与哲理的深邃而代表着张承志小说创作的思想与艺术风格;但是,我发现,这差不多正好都相隔一年而发表的三部小说所展示的张... 尽管这三部中篇不是张承志小说创作的全部,他的另外一些短篇如《绿夜》、《大坂》、《春天》等同样以其情感的灼热与哲理的深邃而代表着张承志小说创作的思想与艺术风格;但是,我发现,这差不多正好都相隔一年而发表的三部小说所展示的张承志的世界,不仅隐伏着一条前后紧密衔接的主线索,而且随着这条主线索的延伸而不断地理性化和抽象化,使得张承志的世界发生了不易令人察觉的微妙的变化。于是,这三部中篇便可以成为我们探究张承志小说创作的着眼点了。当张承志把广袤、厚实的大草甸,把翻滚、流淌的北方大河,把荒凉、凝重的黄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小说创作 超越 黄泥 理性化 世界 小屋 主线索 北方 社会历史
下载PDF
洞微发“幽”,挖掘喜剧美学之宝藏——陈孝英喜剧美学研究述评
3
作者 理睛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10-17,共8页
他,半路出家。当了十几年的外语教师,忽然转向了幽默理论的探索,进而扩展到整个喜剧美学的研究。在短短的六、七年间,他已经撰写出有关喜剧美学的专著三部、译著两部、编著三部、以及各类论文百余篇。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学界、文艺理... 他,半路出家。当了十几年的外语教师,忽然转向了幽默理论的探索,进而扩展到整个喜剧美学的研究。在短短的六、七年间,他已经撰写出有关喜剧美学的专著三部、译著两部、编著三部、以及各类论文百余篇。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学界、文艺理论界的瞩目。长篇论文《论王蒙小说的幽默风格》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论文奖,论文《试论幽默的情境和功能》、《浅谈马克思的喜剧观》、《“幽默”源流探微》和《幽默大师的幽默珍品》分别获陕西省两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美 文艺理论界 孝英 长篇论文 喜剧作品 陈孝 优秀成果奖 肯定性 性倒错 喜剧性
下载PDF
读马原新作《错误》随感
4
作者 理睛 《小说评论》 1987年第3期77-77,共1页
读罢马原的短篇新作《错误》(载《收获》87年第1期),掩卷沉思。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与其说人生处处有芳草,倒不如说人生处处有错误。人生当然是一种有着一定指向的过程,然而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与失落。它总是被种种错误包裹着、搅拌... 读罢马原的短篇新作《错误》(载《收获》87年第1期),掩卷沉思。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与其说人生处处有芳草,倒不如说人生处处有错误。人生当然是一种有着一定指向的过程,然而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与失落。它总是被种种错误包裹着、搅拌着滚向某个目标。它有时就如同人的混沌的思维状态,一脑子的念头,然而没有头绪,只有感觉,各种混杂着的感觉。也就象马原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原 叙述方式 小说 随感 现实环境 错误 个人性 军帽 思维状态 过程
下载PDF
读戴厚英的新作《落》随感
5
作者 理睛 《小说评论》 1986年第3期73-74,共2页
女作家戴厚英新近发表的中篇小说《落》(载《小说界》一九八六年第1期)着意刻划了一位到了垂暮之年的老社会学家的一种可以说是变态的心理,以及在这变态心理控制下的荒唐的言行。作品颇有一番新意。一切都似乎是一场梦。荒诞的梦又带来... 女作家戴厚英新近发表的中篇小说《落》(载《小说界》一九八六年第1期)着意刻划了一位到了垂暮之年的老社会学家的一种可以说是变态的心理,以及在这变态心理控制下的荒唐的言行。作品颇有一番新意。一切都似乎是一场梦。荒诞的梦又带来了荒诞的气氛,闹剧般的情境,然而这梦又令人伤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大自然永远是按照它自己的意愿来塑造人的,于是给每个人立下了一定之规,使人在自然的规律中在某个位置上运行着,就象日月星辰那样。不是么?颇负盛名的老社会学家的宝葫芦里已经没有什么稀奇新鲜的货色了。报纸不再找他写稿,大学很少再请他讲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家 心理控制 塑造人 每个人 中篇小说 女作家 变态 新作 社会学研究 作品
下载PDF
小说典型问题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理睛 《小说评论》 1985年第5期78-80,共3页
一谈起典型,人们往往更多地讨论典型的本质问题,喜欢把它放在哲学、逻辑的范畴里考察。例如人们争论不休的共性、个性及其统一性等问题,典型化方法的“为一般而找特殊”或“在特殊显现一般”等问题。这种从哲学和逻辑的角度去讨论典型... 一谈起典型,人们往往更多地讨论典型的本质问题,喜欢把它放在哲学、逻辑的范畴里考察。例如人们争论不休的共性、个性及其统一性等问题,典型化方法的“为一般而找特殊”或“在特殊显现一般”等问题。这种从哲学和逻辑的角度去讨论典型的办法,显然为从本质上把握典型的艺术规律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历史上的有关典型本质的论断大都为哲学家所定夺这样一个事实,也显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哲学、逻辑对把握典型本质及其规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理论 典型人物 典型问题 典型本质 典型化 典型环境 小说创作 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小说 哲学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