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痣病菌毒素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笑宇 于肖夏 +3 位作者 于卓 张武全 琚亮亮 薛玉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157,共5页
试验选取对黑痣病菌抗性不同的马铃薯材料,研究黑痣病菌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以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结果表明,经毒素处理一定时间,POD、PPO、SOD和CAT这4种防御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 试验选取对黑痣病菌抗性不同的马铃薯材料,研究黑痣病菌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以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结果表明,经毒素处理一定时间,POD、PPO、SOD和CAT这4种防御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36~96 h时,POD、PPO、SOD活性快速升高,抗病品种底西芮酶活性的增加值明显大于感病品种大西洋的增加值;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60 h达到最高,但处理时间内酶活性的增加值和品种抗病性不相关。处理96 h以后,POD和SOD的活性仍升高,但酶活性增加值在抗感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PO和CAT的活性增加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毒素 马铃薯 防御酶活性
下载PDF
马铃薯黑痣病菌毒素诱导马铃薯幼苗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及PAL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笑宇 于肖夏 +3 位作者 高翔 于卓 琚亮亮 薛玉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试验选取对黑痣病菌抗性不同的马铃薯材料,研究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MDA含量大幅增加,96 h以前感病... 本试验选取对黑痣病菌抗性不同的马铃薯材料,研究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MDA含量大幅增加,96 h以前感病品种大西洋的累积量大于抗病品种底西芮的,96 h以后抗病品种的累积量大于感病品种的;马铃薯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加,感病品种增加的较早且幅度较大;黑痣病菌毒素可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PAL活性升高,抗病品种升高较早且幅度较大,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PAL活性分别在12 h和36 h达到最大,增幅分别为48.8%和38.7%,24 h以后,二者的增幅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黑痣病菌 毒素 丙二醛 细胞膜透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下载PDF
关于“SK—II事件”的思考——有关危机公关的探讨
3
作者 琚亮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3-44,共2页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中的公关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处理危机时所采取的一切策略和营销手段,以恢复公众信任,重塑企业形象,而最好最完善的危机公关则是把公关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关键词 SK-II事件 危机公关 对策
下载PDF
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幼苗生理生化抗性相关物质的诱导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笑宇 于肖夏 +2 位作者 琚亮亮 薛玉凤 于卓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了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采用毒素接种脱毒组培苗的方法,研究了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不同抗性品种幼苗体内病程相关蛋白、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毒素处理后,感病品种大西洋和抗病品种底西芮幼苗几丁... 为了探讨马铃薯抗黑痣病机制,采用毒素接种脱毒组培苗的方法,研究了黑痣病菌毒素对马铃薯不同抗性品种幼苗体内病程相关蛋白、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黑痣病的关系。毒素处理后,感病品种大西洋和抗病品种底西芮幼苗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明显升高,36 h升高幅度均达到最大,感病品种升幅大于抗病品种。底西芮和大西洋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也大幅增加,但抗病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研究表明,黑痣病菌毒素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以及木质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是马铃薯幼苗抵抗毒素胁迫的内在机制;木质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而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则不是引起品种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黑痣病菌毒素 病程相关蛋白 木质素 游离脯氨酸
原文传递
α-淀粉酶对小麦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晓丹 潘志芬 +6 位作者 琚亮亮 李俏 邓晓青 代小梅 邓光兵 龙海 余懋群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2-1058,共7页
淀粉糊化特性是反映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与谷物的营养及加工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而谷物中α-淀粉酶活性是影响淀粉糊化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我国正常成熟小麦的糊化特性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筛选了30份α-淀粉酶活性差异较大的小麦材... 淀粉糊化特性是反映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与谷物的营养及加工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而谷物中α-淀粉酶活性是影响淀粉糊化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我国正常成熟小麦的糊化特性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筛选了30份α-淀粉酶活性差异较大的小麦材料,进行降落值、总α-淀粉酶活性测定、α-淀粉酶蛋白电泳分离及糊化特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的降落值和总α-淀粉酶活性(OD值)差异很大,分别为62-524 s和0.12-2.87.根据降落值和总α-淀粉酶活性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I、Ⅱ、Ⅲ类的降落值分别为122.40(±20.25)s、373.67(±13.81)s、452.00(±3.39)s;总α-淀粉酶活性(OD值)分别为2.35(±0.21)、0.74(±0.06)、0.22(±0.00),这3类材料的总α-淀粉酶活性呈现显著差异且具有浓度差异明显的α-淀粉酶电泳条带;供试材料的糊化特性差异主要受基因型差异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迟熟α-淀粉酶显著降低小麦粉的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等多项糊化参数,并扩大材料间糊化特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籽粒α-淀粉酶活性与降落值极显著负相关(r=-0.97,P<0.01),与峰值粘度差值极显著正相关(r=0.84,P<0.01),降落值和峰值粘度差值都能较好地预测材料间α-淀粉酶活性的差异.本研究表明α-淀粉酶活性对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降低的影响,在选择小麦育种或加工材料时应对材料的α-淀粉酶活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Α-淀粉酶 糊化特性 SDS-PAGE 小麦品质 降落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