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不同条件诱导L02肝细胞损伤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姜晓杰 潘金明 +5 位作者 琚立萍 张晶 孙晶晶 庄思静 席建军 庄让笑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诱导L02肝细胞损伤的最佳条件,建立稳定可靠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方法将常规培养的L02细胞分别设置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组、对乙酰氨基酚(APAP)组和乙醇组;H_(2)O_(2)组用不同浓度梯度(300、400、50...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诱导L02肝细胞损伤的最佳条件,建立稳定可靠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方法将常规培养的L02细胞分别设置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组、对乙酰氨基酚(APAP)组和乙醇组;H_(2)O_(2)组用不同浓度梯度(300、400、500和600 mol/L)的H_(2)O_(2)分别诱导6、12和16 h;APAP组以不同浓度梯度(1、10、20和40 mmol/L)分别诱导3和6 h;乙醇组加入不同浓度梯度(0.5%、1%、1.5%和2%)的乙醇分别孵育6和24 h;在上述损伤条件下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在确定的最佳损伤条件下,建立不同肝损伤模型,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损伤指标。结果除300 mol/L H_(2)O_(2)诱导12 h以外,其余不同浓度H_(2)O_(2)组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0.05)。不同浓度APAP组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0.05),尤其是40 mmol/L的APAP更为明显。乙醇诱导6 h后,不同浓度乙醇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1.5%和2%乙醇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0.05);此外,不同浓度的乙醇诱导24 h可以引起L02细胞大量坏死。H_(2)O_(2)模型组、APAP模型组和乙醇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0.05),而ALT、AST、MD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0.05)。结论分别用300mol/L H_(2)O_(2)诱导6 h、40 mmol/L APAP作用3 h和1.5%的乙醇作用6 h的L02肝细胞所形成的肝损伤模型比较稳定,是体外模拟氧化性、药物性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最佳诱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02肝细胞 过氧化氢 对乙酰氨基酚 乙醇 肝细胞损伤
下载PDF
9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马文骏 史婷婷 +4 位作者 琚立萍 白明辉 陈小伟 吕虹 刘寿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2期1022-1024,I0009,共4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与2003年大规模暴发的SARS病毒同属一个病毒科[1-2]。COVID-19早期临床表现与普通感冒不易区别[3],血清生化指标是诊断、观察病情严重程度及其治疗后复查的重要手... 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与2003年大规模暴发的SARS病毒同属一个病毒科[1-2]。COVID-19早期临床表现与普通感冒不易区别[3],血清生化指标是诊断、观察病情严重程度及其治疗后复查的重要手段,现将本文收集的97例COVID-19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胸部CT检查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含二硫键和硫酯键的乙酰半胱氨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肝损伤活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琚立萍 席建军 +5 位作者 赵艳梅 何若愚 张建康 史婷婷 刘寿荣 庄让笑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N-乙酰半胱氨酸衍生物,并评价目标化合物对H_2O_2诱导的L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L-半胱氨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为起始原料,采用酰氯酯化法合成具有全新结构的乙酰半胱氨酸衍生物;以H_2O_2损伤LO2人肝细胞建立体... 目的设计、合成N-乙酰半胱氨酸衍生物,并评价目标化合物对H_2O_2诱导的L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L-半胱氨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为起始原料,采用酰氯酯化法合成具有全新结构的乙酰半胱氨酸衍生物;以H_2O_2损伤LO2人肝细胞建立体外氧化损伤模型,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H_2O_2对L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检测细胞上清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共合成了6个全新结构的N-乙酰半胱氨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ESI-MS确证,目标化合物能够抑制H_2O_2诱导的LO2氧化损伤,并能够降低MD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P<0.01或P<0.05)。结论本研究快速、高效地合成了N-乙酰半胱氨酸系列衍生物,目标化合物对体外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肝损伤 二硫键 硫酯键 活性评价
原文传递
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骏 史婷婷 +3 位作者 琚立萍 白明辉 陈小伟 蔡兆斌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SD雄性大鼠构建NAFLD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冬凌草低、... 目的探讨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SD雄性大鼠构建NAFLD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冬凌草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6只。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生物化学指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提取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α、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冬凌草能降低ALT、AST活性和减少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调节血脂,显著增加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均<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6.95±4.45和2.73±1.07)及mRNA(0.36±0.02和0.21±0.02)明显减少(P<0.05),冬凌草低、中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PARα、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冬凌草对大鼠血清的生化指标和肝组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上调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属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影响复方利巴韦林口服液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其制备工艺的优化
5
作者 邵益丹 张晶 +4 位作者 方红英 席建军 庄让笑 琚立萍 范骁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复方利巴韦林口服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开展制备工艺的优化试验,以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提高该产品的质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中间品溶液pH、灭菌温度和金属离子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确定... 目的 分析影响复方利巴韦林口服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开展制备工艺的优化试验,以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提高该产品的质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中间品溶液pH、灭菌温度和金属离子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据此考察产品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的稳定性。结果 灭菌前中间品溶液的pH值对产品稳定性影响最大,灭菌温度的影响其次,而金属离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从而选定A3B2C2的组合,即中间品pH值7.0、105℃/30 min灭菌并加0.01%EDTA-2Na为最佳工艺组合。结论 复方利巴韦林口服液的稳定性受到其中间品溶液pH值、灭菌温度和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影响,且以中间品溶液pH值和灭菌温度的影响最甚。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最终确定复方利巴韦林口服液最佳工艺条件为中间品pH值6.9~7.0,灭菌参数105℃/30 min,溶媒为纯化水,并在药液中加入0.01%EDTA-2Na,使产品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5-羟甲基戊醛 酸碱度 灭菌温度 金属离子
原文传递
乙酰半胱氨酸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邵益丹 史婷婷 +4 位作者 赵艳梅 潘旭旺 琚立萍 张晶 庄让笑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L02细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的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方法用FFA处理L02细胞,建立NASH细胞模型;MT... 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L02细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的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方法用FFA处理L02细胞,建立NASH细胞模型;MTT法检测NAC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并依此优选3个安全给药浓度;油红染色法观察细胞内的脂质沉积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的IL-8、TNF-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GLUT-4)含量;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细胞的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含量。结果 NAC在10 600.0μg·m L^(-1)的最大给药浓度时其细胞生长抑制率仅为34.10%,因此设定100,150和250μg·m L-13个给药浓度;NAC各给药组较模型组82.45%的细胞脂变率,分别下降至61.77%,68.08%和79.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NAC各给药组的GLUT-4和IR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P<0.01);NAC各给药组的TNF-α和IL-8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NAC的细胞毒性极小,可不同程度地降低NASH细胞的脂变率,尤其可改善模型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水平,表现出在治疗NASH方面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胰岛素抵抗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