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琚运婷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至今已十年,国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选取了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就国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认为诸多学者对任务型语言教... 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至今已十年,国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选取了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就国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认为诸多学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但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和个别实践研究,深入分析、对比分析和系统总结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语言教学 高中英语 理论研究 实践研究
下载PDF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46
2
作者 俞国良 琚运婷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48,共9页
基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回顾和展望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大众视野,并由研究与实践的推动逐步融入国家教育政策中。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在进程上历经孕育与准备、初创与整... 基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回顾和展望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大众视野,并由研究与实践的推动逐步融入国家教育政策中。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在进程上历经孕育与准备、初创与整合、成长与发展三个阶段,在结构上由松散变为紧密,在实践上由各部门独立到多部门联动,在理念上由单一教育走向多元服务。根据关键词频次统计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对"心理"类关键词的关注随时间呈阶段性递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政策的出台能够显著预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体系,是社会变迁、政府重视、顶层设计与问题导向合力的结果。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仍需要内外协调一致、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现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育政策 历史进程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未来学习与能力框架下的课程发展——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制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俞国良 琚运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未来学习与能力框架下,以现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例,创新文本量化分析方法,解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策略。根据文本分析,在能力培养上,"思想品德"课程...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未来学习与能力框架下,以现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例,创新文本量化分析方法,解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策略。根据文本分析,在能力培养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该能力框架匹配度高达96. 6%,且独具中国特色,注重价值认同和法治意识。据此,针对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的能力标准的共性与差异、跨学科课程的融合、课程评价的思维转换等问题,建议在课程标准编制与修订上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生态开发理念,把握能力发展的周期规律,形成课程开发的闭环,同时形成以证据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制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2030 能力框架 课程 德育 法治
下载PDF
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俞国良 琚运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3,共5页
基于跨学科研究的性质,回顾以往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整合该领域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共识,包括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积极整体健康的研究取向,以促进学习为核心的指导—学习—评价研究体系,以及基于学校和课堂等教育现... 基于跨学科研究的性质,回顾以往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整合该领域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共识,包括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积极整体健康的研究取向,以促进学习为核心的指导—学习—评价研究体系,以及基于学校和课堂等教育现场的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问题 积极整体健康 心理健康促进
下载PDF
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应用研究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俞国良 琚运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99,共5页
从应用研究视角,系统地梳理了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科学学科中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如学生群体、职业群体以及网民群体等,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从应用研究视角,系统地梳理了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科学学科中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如学生群体、职业群体以及网民群体等,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层次的教育对象。这些研究成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例和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分支学科 受教育对象 心理健康问题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教育社会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俞国良 琚运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3,共4页
从个体社会化的视角,探讨了教育社会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包括影响心理健康的教育社会学因素、学生亚文化群体和教师职业心理问题等相关教育社会心理问题研究、学校气氛和社会情感学习等促进心理健康的对策。相应的,基于相关研究,提... 从个体社会化的视角,探讨了教育社会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包括影响心理健康的教育社会学因素、学生亚文化群体和教师职业心理问题等相关教育社会心理问题研究、学校气氛和社会情感学习等促进心理健康的对策。相应的,基于相关研究,提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社会生态系统模型,梳理了个体心理健康的教育社会影响规律和教育干预路径,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路径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心理健康 生态系统模型 社会情感学习
下载PDF
整体健康视角下的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以北京某“双一流”大学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琚运婷 张晓京 陈雨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0年第2期49-62,共14页
从整体健康视角,基于北京某"双一流"大学的调查研究,探讨00后大学新生适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教育干预措施。研究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整体健康指标对大学新生适应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当前大学新生适应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 从整体健康视角,基于北京某"双一流"大学的调查研究,探讨00后大学新生适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教育干预措施。研究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整体健康指标对大学新生适应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当前大学新生适应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和环境及校园生活适应,内部则面临自我成长的需求。大多数新生能主动通过自主调节或亲友支持等策略来应对压力,但缺乏适应意识,且在适应策略上缺乏多样性、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切性和寻求社会支持的主动性。据此,提出以激发学生自我成长主动性为核心的整体教育干预措施来促进00后大学新生的有效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适应 环境压力 整体健康 自我成长 教育干预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迪 琚运婷 俞国良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心理健康问题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与教学上的科学发展,文章详细梳理了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课程在教学目标与内容、原则与方法、过程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同时评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相关... 心理健康问题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与教学上的科学发展,文章详细梳理了课程与教学论对心理健康课程在教学目标与内容、原则与方法、过程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同时评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要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
下载PDF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
9
作者 俞国良 琚运婷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心理辅导,目前已成为一个政策法规体系较为完善的社会建设工程。我国大陆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轨迹大致经过了孕育与准备、初创与整合、成长与发展三个阶段,其特点在结构上由松散变为紧密,在实践...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心理辅导,目前已成为一个政策法规体系较为完善的社会建设工程。我国大陆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轨迹大致经过了孕育与准备、初创与整合、成长与发展三个阶段,其特点在结构上由松散变为紧密,在实践上由各部门独立到多部门联动,在理念上由单一教育走向多元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成长与发展 现代科学 政策法规体系 多元服务 建设工程 心理辅导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名师能否出高徒?——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秋翔 琚运婷 崔盛 《教育经济评论》 2020年第1期68-86,共19页
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获得过各级各类教学奖项的老师作为识别名师的依据,通过研究获奖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验证了"名师出高徒"这一传统观念。研究发现,获奖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学... 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获得过各级各类教学奖项的老师作为识别名师的依据,通过研究获奖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验证了"名师出高徒"这一传统观念。研究发现,获奖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学习成绩指标来看,名师的确能够出高徒;而教师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平均成绩等因素不具备对教师获奖的预测作用,从因果推断的角度来说,排除了给"名师"分配"高徒"的影响偏误。从解释机制来看,名师对教学方法的重视与运用是其影响学生成绩的机制之一,他们多采用师生互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有鉴于此,在教师的终身发展中应重点关注他们关于有效教学方法的培养,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建设,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成效作为名师评价和选拔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 教师荣誉制度 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