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瓦永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84-1488,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青海红十字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S A 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青海红十字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S A 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给予观察组患者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肝肾功能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 pha,TN F-α)、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B(interleukin 1B,IL-1B)、IL-8、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Scr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ALT、BUN、TBIL、AST和Scr较对照组患者较低,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1B、IL-8、IL-6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IL-10升高,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1B、IL-8、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10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改善SAP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 复方谷氨酰胺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
下载PDF
miRNA-146a在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孟建斌 孙丽萍 +2 位作者 瓦永禄 刘丽莉 姚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146a在脓毒症(sepsi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表达及其对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脓毒症引起的ALI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采用q RT-PCR检测其外周血miRNA-146a的相对表达量。建立脓毒症引起的ALI小鼠模型,注入miRNA-146a... 目的探讨miRNA-146a在脓毒症(sepsi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表达及其对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脓毒症引起的ALI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采用q RT-PCR检测其外周血miRNA-146a的相对表达量。建立脓毒症引起的ALI小鼠模型,注入miRNA-146a模拟物,miRNA-146a对照剂和miRNA-146a抑制剂进行干预。24h后测定小鼠肺组织miRNA-146a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环氧化酶2(COX-2)等炎性因子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引起的ALI患者外周血miRNA-146a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发现,与miRNA-146对照组比较,miRNA-146a组小鼠TNF-α、IL-1β和COX-2表达量均明显降低,而miRNA-146a抑制组小鼠TNF-α、IL-1β和COX-2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miRNA-146a+COX-2共同抑制组肺部TNF-α、IL-1β表达量明显低于miRNA-146a单独抑制组(P<0.05)。结论 miRNA-146a可通过靶向COX-2有效降低脓毒症引起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6a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IL-23R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临床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建斌 孙丽萍 +2 位作者 瓦永禄 刘丽莉 姚茜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IL-23R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人与健康者对照,分别抽取外周血并提取总RNA和DNA,利用PCR技术测定IL-23R的mRNA值;利用PCR结合测序技术测定IL-23R不同位... 目的研究IL-23R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人与健康者对照,分别抽取外周血并提取总RNA和DNA,利用PCR技术测定IL-23R的mRNA值;利用PCR结合测序技术测定IL-23R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人IL-23R表达显著上调,并且对30天死亡率有较强的预后评估作用;IL-23R基因的rs10889677和rs1004819位点与30天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 IL-23R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R 基因多态性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高原病与氧化应激的关联
4
作者 瓦永禄 郝丽娟 永凌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高原病(high altitude disease,HAD)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性疾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和慢性高原病(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CHAD)。无论是AHAD亦或CHAD其发生发展与高原环境下低压... 高原病(high altitude disease,HAD)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特发性疾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和慢性高原病(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CHAD)。无论是AHAD亦或CHAD其发生发展与高原环境下低压、缺氧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关系密切。本文回顾了常见高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的关联,以期提高对HAD的认识,为HAD的治疗寻找可能的药理学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 氧化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与感染细胞监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瓦永禄 孟建斌 华岚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364-3365,3368,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感染细胞百分比(PI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中的参考价值,以指导早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医院接受机械通气>48h且怀疑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感染细胞百分比(PI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中的参考价值,以指导早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医院接受机械通气>48h且怀疑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PCT水平和每百个吞噬细胞内PIC进行对比,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PCT水平和每百个吞噬细胞内PIC分别为(1.57±0.80)ng/ml和(1.17±0.31)%,观察组患者的PCT水平和PIC分别为(3.19±1.39)ng/ml和(3.03±1.4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钙素原与PI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细胞百分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刘莉丽 孟建斌 +3 位作者 王文欣 瓦永禄 姚茜 张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次4h,t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次4h,t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注射纳洛酮,首剂0.8 mg,15 min后,将纳洛酮2 mg在24 h内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 d。2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40/43例)和74.42%(32/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氧分压分别为(85.16±7.43),(75.07±7.27)mm Hg;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67±1.86)%,(85.05±1.62)%;p H值分别为(7.42±0.15),(7.29±0.13);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9.19±3.81),(48.05±6.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呼吸抑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和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莉丽 徐波 +3 位作者 孟建斌 王文欣 瓦永禄 姚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临床影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按照不同的营养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的临床影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按照不同的营养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EN治疗,对照组给予PN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源性感染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患者治愈率观察组为94.55%、对照组为8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2.73%、对照组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与PN在血白细胞、内毒素以及C-反应蛋白等方面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早期实施EN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最理想;EN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源性感染 临床影响程度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被动抬腿试验评估容量反应性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建斌 孙立萍 +2 位作者 瓦永禄 刘莉丽 姚茜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高原地区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观察。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选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医学科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然后进行补液观察。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监测PLR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无创... 目的:高原地区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观察。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选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医学科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然后进行补液观察。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监测PLR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无创血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将补液后CO增加>10%定义为有液体反应性,CO增加<10%或未增加定义为无液体反应性,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两组对比观察高原地区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共进行80例次液体反应性观察,其中有液体反应性45例次,无液体反应性35例次。两组被动抬腿试验前后各指标变化中,有反应组患者CO、SV在被动抬腿试验后显著高于抬腿试验前,P<0.05。无反应组被动抬腿试验前后CO、SV无明显变化,P>0.05。无论有无液体反应性,被动抬腿试验前后心率、CVP、MA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原地区被动抬腿试验可以有效评估容量反应性,用以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被动抬腿试验 容量反应性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
9
作者 孟建斌 许世梅 +2 位作者 瓦永禄 刘莉丽 姚茜 《青海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高原地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医学科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动脉血乳酸测定。入ICU时、治疗6小时后、24小时后进行... 目的:高原地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医学科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过程中进行动脉血乳酸测定。入ICU时、治疗6小时后、24小时后进行动脉血乳酸测定,计算6h、24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按住院28天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6h及24h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差异,从而评估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入ICU动脉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ACHEⅡ评分、6h乳酸清除率及24h乳酸清除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可以有效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总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乳酸清除率 感染性休克 预后 评估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