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谢远见 于增志 秦茵 吴友明 卢颖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对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间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0位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步长步频比为0.0038(0.0020~0.0054)犤m/(steps·min)犦。患者的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57和r=0.874,P<0.001);步长和步频之间也呈正相关(r=0.781,P<0.001);步长步频比与步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差(r=0.280,P>0.05)。回归分析发现步行速度与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915和R2=0.763,P<0.001),步长与步频之间也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610,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步长对步行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R2=0.878,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由步行速度与时间-距离因子步长和步频之间存在规律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步行速度 步长 步频
下载PDF
长期卧床高龄老年人握力的重测信度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艳萍 王娜 +3 位作者 瓮长水 刘立明 焦伟国 朱才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握力的重测信度。方法对20例卧床时间超过1年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取卧姿,采用JAMAR握力器分别测试其左、右手的握力。第1次测试结束7d后,在同一时间段由同一测试者重复测试1次。结果左手握力和右手握力...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握力的重测信度。方法对20例卧床时间超过1年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取卧姿,采用JAMAR握力器分别测试其左、右手的握力。第1次测试结束7d后,在同一时间段由同一测试者重复测试1次。结果左手握力和右手握力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85和0.970。结论长期卧床高龄老年人的握力测试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力 重测信度 卧床 老年
下载PDF
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在老年人下肢等长肌力测量中的重测信度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娜 瓮长水 +3 位作者 朱才兴 刘立明 焦伟国 成忠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测量老年人下肢等长肌力的重测信度。方法20例老年人在仰卧位屈膝屈髋90°位置,分别测试左、右下肢持续5s的等长肌力,记录其最大肌力和平均肌力。1周后重复测试1次。结果组内相关系数为0.77~0.88(P<0... 目的研究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测量老年人下肢等长肌力的重测信度。方法20例老年人在仰卧位屈膝屈髋90°位置,分别测试左、右下肢持续5s的等长肌力,记录其最大肌力和平均肌力。1周后重复测试1次。结果组内相关系数为0.77~0.88(P<0.01)。结论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测量老年人的下肢等长肌力具有满意的重测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肌力 信度 老年人 功能性蹲屈测试系统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衰弱康复中的应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周慧 陈硕 +3 位作者 瓮长水 蒋天裕 张驰 张丽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5期554-563,共10页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老年衰弱康复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Scopus数据库中VR技术应用于老年衰弱康复的相关综述或论著,检索时限为1996年1月-2023年12月。采用Citesp...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应用于老年衰弱康复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Scopus数据库中VR技术应用于老年衰弱康复的相关综述或论著,检索时限为1996年1月-2023年12月。采用Citespace 6.2.R3 Advanced软件分析作者、国家或地区和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653篇文献。VR技术在老年衰弱康复的应用相关研究年出版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达到顶峰。Riva G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学者。美国是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发文量最多、中心性最高,中国目前发文量居第二位、中心性排名第三位。频次排名靠前的关键词为VR技术、衰弱人群、康复;中心性排名靠前的关键词为衰弱人群、VR技术、老年人居家环境管理;爆发强度排名靠前的关键词为VR技术、运动表现、老年人居家环境管理;排名靠前的关键词聚类群为衰弱人群、运动康复、患者满意度。结论VR技术应用于老年衰弱康复的相关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热点与前沿集中于衰弱老人的跌倒预防和居家环境管理等,后续可加强相关临床研究,为延缓和改善老年人衰弱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衰弱 康复 老年人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老年男性人群衰弱状态评估及其关联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艳辉 高萌 +3 位作者 瓮长水 蒋天裕 张丽 侯惠如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4-749,共6页
背景 衰弱是老年人群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但老年衰弱研究领域尚存在基础数据不足情况。目的 系统评估老年人群发生衰弱的关联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 背景 衰弱是老年人群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但老年衰弱研究领域尚存在基础数据不足情况。目的 系统评估老年人群发生衰弱的关联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65岁以上男性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功能评估。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多重用药情况、营养情况、心理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情况、认知能力及衰弱状态评价等。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49例男性老年受试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84.82±9.24)岁,衰弱患病率为45.38%。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服药数量、疾病数量、营养状态、抑郁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情况、认知情况、步态功能(6 m步行测试)、跌倒情况、运动情况等与衰弱的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高(OR=0.91,95%CI:0.83~0.99)和握力高(OR=0.78,95%CI:0.66~0.92)的老年人发生衰弱概率更低(P<0.05)。结论 男性老年人群衰弱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与握力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流行病学 握力
下载PDF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被引量:121
6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4 位作者 王刚 于增志 高丽萍 霍春暖 马延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8-690,717,共4页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的Cronbach α系数范围为0.844—0.869,Berg平衡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Berg平衡量表与效标工具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平衡量表 信度 效度 脑卒中
下载PDF
三种功能性移动能力测试工具对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有效性的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瓮长水 王娜 +3 位作者 刘立明 朱才兴 焦伟国 成忠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功能性移动能力测试工具在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116名老年人受试者参与本研究并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对受试者进行5次坐到站测试(five times sit to stand test,FTSST)、3m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 目的:比较三种功能性移动能力测试工具在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116名老年人受试者参与本研究并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对受试者进行5次坐到站测试(five times sit to stand test,FTSST)、3m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和计时10m步行测试(timed 10-meter walk test,TWT)。结果:跌倒组和非跌倒组的受试者在FTSST、TUGT和TWT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FTSST、TUGT和TWT与跌倒史之间显著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SST、TUGT和TWT的时间与跌倒危险显著关联(OR:1.1643—1.2503)。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比较FTSST、TUGT和TW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三种测试工具可以显著预测跌倒危险(AUC:0.68—0.73,P<0.001)。结论:FTSST、TUGT和TWT作为简便、快捷的功能性测试工具可以有效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5次坐到站测试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步行测试 老年人
下载PDF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瓮长水 高怀民 +4 位作者 徐军 毕胜 高谦 于增志 霍春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从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两方面来研究踝足矫形器(AFO)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和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在穿着AFO和不穿着AFO的情况下评测10m最大步行速度和生理消耗指数(PCI)。结果:患者... 目的:从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两方面来研究踝足矫形器(AFO)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和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在穿着AFO和不穿着AFO的情况下评测10m最大步行速度和生理消耗指数(PCI)。结果:患者的步行速度在穿着AFO情况下比不穿着AFO情况明显提高(P<0.01);患者的PCI在穿着AFO情况下比不穿着AFO情况明显降低(P<0.01),步行速度较慢的患者PCI较步行速度较快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1)。健康人在穿着AFO情况下不但步行速度并没有得到改善(P>0.05),PCI反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AFO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步行效率,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步行速度越接近健康人的步行速度的偏瘫患者,AFO对步行效率改善程度也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矫形器 脑卒中 偏瘫 步行能力 影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ADL的关系 被引量:46
9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5 位作者 田哲 于增志 徐军 霍春暖 高丽萍 王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等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 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 ;用Fugl Meyer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 ;用Berg平衡量表测...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等临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 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用Motricity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 ;用Fugl Meyer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 ;用Berg平衡量表测定平衡功能 ;测定 10m最大步行速度 ;用独立功能量表 (FIM )测量ADL能力。对偏瘫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和ADL能力临床变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临床变量最重要的下肢肌力因素。结果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和ADL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r =0 5 92 -0 811,P <0 0 0 1) ;偏瘫侧踝屈曲肌力、膝伸展肌力和髋屈曲肌力分别是运动功能 (R2 =0 3 77,P <0 0 0 1)、平衡 (R2 =0 3 2 1,P <0 0 0 1)、步行速度 (R2 =0 173 ,P <0 0 0 1)、ADL(R2= 0 42 ,P <0 0 0 1)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下肢肌力明显影响着患者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和ADL能力的恢复 ,合理地评价和改善偏瘫侧肌力 ,对优化康复治疗程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下肢 肌力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下载PDF
5次坐立试验用于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的有效性 被引量:32
10
作者 瓮长水 王娜 +3 位作者 刘立明 朱才兴 焦伟国 成忠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8-912,共5页
目的:探讨5次坐立试验(FTSST)在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137位老年人受试者参与本研究并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对受试者进行FTSTS和利用功能性蹲屈测试训练仪来测量下肢肌力。结果:41位受试者在过去一年内发生过跌倒。... 目的:探讨5次坐立试验(FTSST)在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137位老年人受试者参与本研究并分为跌倒组和非跌倒组。对受试者进行FTSTS和利用功能性蹲屈测试训练仪来测量下肢肌力。结果:41位受试者在过去一年内发生过跌倒。跌倒组和非跌倒组的受试者在年龄、FTSST时间和下肢肌力之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TSST时间与肌力、年龄和跌倒史之间显著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和跌倒史关系,FTSST时间是预测跌倒危险最主要的变量(OR:1.406)。ROC曲线分析显示FTSST最佳临界值为9.75s,其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70.8%,ROC曲线下面积为0.81。结论:FTSST作为一个简便、快捷的功能性测试工具可以有效预测老年人跌倒危险,FTSST鉴别力优于下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5次坐到站测试 肌力 老年人
下载PDF
强制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6 位作者 毕素清 李敏 田哲 秦茵 于增志 高丽萍 霍春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目的:研究强制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强制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天。同时接受行为... 目的:研究强制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强制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天。同时接受行为再塑的技巧训练,密集的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2周共10个工作日。在治疗前的2周(基线)、治疗前和治疗后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来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患者在治疗前2周的基线期内,在UEFT和STEF上未显现出明显的改善(ES:0.21;0.06)。但患者在接受2周的强制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后,在UEFT和STEF上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改善(ES:1.24;0.65),其中病程3-6个月的患者比病程>6个月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ES:1.43:0.96;0.81:0.5)。结论:强制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恢复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23
12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4 位作者 潘小燕 于增志 王刚 高丽萍 霍春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在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0例符合CIMT最低上肢运动标准即腕关节伸展>10°,拇指外展>10°,其他四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10°的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在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0例符合CIMT最低上肢运动标准即腕关节伸展>10°,拇指外展>10°,其他四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10°的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研究。在基线期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CIMT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天,同时接受塑形训练,密集地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两周共10个工作日。在基线期与CIMT治疗前后用Fugl-Meyer评价法(FMA)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来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用动作活动日志(MAL)来评价患者的上肢的使用量(AOU)和动作质量(QOM)。结果:患者在基线期,在FMA、ARAT、AOU和QOM上显现出微小改善,效应值(ES)分别为:0.15、0.24、0.07和0.05。但患者在接受CIMT治疗后,在FMA、ARAT、AOU和QOM上显现极为显著的改善,ES分别为:2.1、3.75、5.19和4.29。结论:CIMT可以改善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但CIMT在这些脑卒中患者中的长期功能效益尚需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偏瘫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康复时的平衡能力对出院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6 位作者 霍春暖 高丽萍 刘忠文 杨娟 秦茵 于增志 王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助于确定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本研究目的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康复时平衡能力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性。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于入院康复时采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中的姿...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助于确定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本研究目的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康复时平衡能力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性。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于入院康复时采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中的姿势维持和变换姿势项目来评价姿势维持和变换姿势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来评价患者的整体平衡能力,在出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来评估ADL能力。所得资料先以Pearsonr检验入院时的姿势维持、变换姿势、整体平衡能力及年龄等变量与出院时ADL的相关性;以入院时的姿势维持、变换姿势、整体平衡能力和年龄作为独立变量,并以出院时ADL为因变量,以逐步回归分析检验上述变量与出院时ADL的关联程度。结果:入院时患者的姿势维持、变换姿势和整体平衡能力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高度正相关(r=0.682—0.758,P<0.001),其中变换姿势能力是出院时的ADL能力的显著预测因子(R2=0.574,P<0.001)。结论:平衡能力的缺失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有显著的影响,平衡训练是早期康复治疗中最迫切需求的治疗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平衡功能 日常活动 疗效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与ADL移动动作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杨娟 刘忠文 任学军 秦茵 于增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改善ADL能力是脑卒中康复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移动动作能力与患侧下肢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判别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下肢功能因素。方法:对55例患者用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转移和行进项目来评价患者的ADL移动动... 目的:改善ADL能力是脑卒中康复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移动动作能力与患侧下肢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判别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下肢功能因素。方法:对55例患者用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转移和行进项目来评价患者的ADL移动动作能力,用简式Fugl-Meyer评价法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价患侧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患者的平衡能力。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ADL移动动作能力和下肢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然后以ADL移动动作能力作为因变量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的逐步回归法和路径分析法来确定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下肢功能因素。结果:患者患侧下肢功能与ADL移动动作能力之间呈高度相关(r=0.541—0.670,P<0.001);其中平衡功能是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最重要的直接因素(R2=0.45,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尤其是平衡功能是影响ADL移动动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下肢功能 ADL 移动动作能力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积极康复程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0
15
作者 瓮长水 高怀民 +4 位作者 于增志 尹岭 霍春暖 张雅静 高丽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研究积极康复训练程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具备步行能力的 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观察组采用积极康复训练程序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训练。结... 目的 :研究积极康复训练程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具备步行能力的 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观察组采用积极康复训练程序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训练。结果 :康复训练结束时 ,两组在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明显改善 ,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早期康复 步行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谢远见 于增志 秦茵 吴友明 卢颖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3期1920-1921,共2页
目的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最重要的临床变量,为优化此类患者步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用Fugl-Me... 目的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最重要的临床变量,为优化此类患者步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由状态的10m步行速度,求得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等时间-距离因子。用Fugl-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对步行时间-距离因子和临床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0例患者的步行速度为35.45(4.10~67.40)m/min,平均步长为34.41cm,平均步频为91.59steps/min。患者的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sr=0.669~0.880;P<0.001);步行速度和步长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程度呈负相关(Pearson'sr=-0.280~-0.481;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最重要的临床变量分别为下肢运动功能(R2=0.766,P<0.001)、平衡功能(R2=0.701,P<0.001)和下肢肌力(R2=0.757,P<0.001);决定步行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最重要的下肢肌力分别为髋屈曲肌力(R2=0.573,P<0.001)、膝伸展肌力(R2=0.583,P<0.001)和髋屈曲肌力(R2=0.191,P<0.05)。结论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尤其髋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临床决定因素 时间-距离因子 步行速度 步长 足跖屈肌张力痉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性移动能力中的价值 被引量:30
17
作者 瓮长水 田哲 +6 位作者 李敏 毕素清 徐军 于增志 霍春暖 高丽萍 王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 (TUGT)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移动能力中的价值。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研究。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测量 (FIM )评定患者的平衡、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 ,作为TUGT的效标尺... 目的探讨“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 (TUGT)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移动能力中的价值。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研究。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测量 (FIM )评定患者的平衡、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 ,作为TUGT的效标尺度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构图法求出判断患者独立步行与否的最佳TUGT临界值。结果TUGT与BBS、FIM和步行速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r =-0 .92 6— -0 .674,P <0 .0 0 1) ;TUGT值 <10s的患者全部步行独立 ,TUGT值 >2 0s的患者中步行自立群只占 8.3(G ;判断独立步行最佳临界值为 15 .2s ,其敏感性为 89.4% ,特异性为 79.1%。结论TUGT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反应功能性活动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 评估 功能
下载PDF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力 被引量:22
18
作者 瓮长水 王军 +7 位作者 潘小燕 王刚 毕胜 徐军 于增志 张利民 高丽萍 霍春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6-809,共4页
目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和比较CIMT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效力。方法: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研究,其中亚急性期组患者14例(平均病... 目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和比较CIMT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康复效力。方法: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研究,其中亚急性期组患者14例(平均病程3.5个月),慢性期组患者16例(平均病程12.1个月)。在CIMT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天。同时接受塑形训练,密集的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2周共10个工作日。在接受CIMT治疗前和治疗后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来评价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CIMT治疗前UEFT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Ρ>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UEFT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Ρ>0.05),但是亚急性期组治疗后UEFT的改善值明显高于慢性期组患者治疗后UEFT的改善值,两组改善值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Ρ<0.05)。亚急性期组患者和慢性期组患者在CIMT在治疗前、后UEFT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Ρ<0.001),但CIMT在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上亚急性期组患者优于慢性期组患者(效应值ES:1.51:0.89)。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IMT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中均显现出较大的康复效力,尤其在亚急性期患者中显现出更大的康复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
下载PDF
三种常用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6 位作者 刘忠文 杨娟 霍春暖 高丽萍 秦茵 于增志 王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subscaleoftheFugl-Meyer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assessmentscalefo...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subscaleoftheFugl-Meyer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assessmentscaleforstrokepatients,PASS)、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BBS、FM-B和PASS之间的相关性;确定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BS、FM-B和PASS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0.001);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0.001)。结论BBS、FM-B和PASS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PASS BERG平衡量表 BBS 姿势评定量表 偏瘫
下载PDF
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20
作者 瓮长水 毕胜 +4 位作者 刘忠文 杨娟 任学军 秦茵 于增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1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步行速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 5 5例患者进行 10m最大步行速度(MWS)的评价、简式Fugl Meyer法下肢运动功能评价 (FMA L)、Motricity指数下肢评价 (MI L)、Berg平衡评价 (BBS)和FIM的转移和行进能... 目的探讨步行速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 5 5例患者进行 10m最大步行速度(MWS)的评价、简式Fugl Meyer法下肢运动功能评价 (FMA L)、Motricity指数下肢评价 (MI L)、Berg平衡评价 (BBS)和FIM的转移和行进能力评价 (FIM A)。另选择 10例年龄相仿健康成人进行 10m最大步行速度评测作为标准对照值。按实用步行速度的要求将患者分成 3组。用Pearson相关分析最大步行速度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速组患者的MWS与其MI L、FMA L、BBS和FIM A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 (r =0 5 81-0 770 ,P <0 0 5 ) ;而中速组和快速组的MWS与其MI L、FMA L、BBS和FIM A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r =0 0 16-0 3 80 ,P >0 0 5 )。步行速度达到 44 8m /min(或标准值的 41 3 % )以上时 ,步行速度与平衡、肌力、运动模式和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明显被消弱。结论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评定上是一个独立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行速度 评定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