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抽样调查的山西省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甄盟 杨斌 《山西地震》 2015年第4期33-39,共7页
对山西省农村民居的建筑年代、结构形式、地基基础、地形条件等进行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分布及抗震性能的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山西省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对策及建议。该研究对今后农村房屋的... 对山西省农村民居的建筑年代、结构形式、地基基础、地形条件等进行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分布及抗震性能的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山西省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对策及建议。该研究对今后农村房屋的改造与新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居 抗震性能 抽样调查
下载PDF
2017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 被引量:7
2
作者 甄盟 冯蔚 王琳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7期23-28,共6页
根据2017年全球地震灾害资料,总结了2017年全球地震灾害数据,对当年主要地震灾害进行了描述,并对当年重大灾害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当年震级相当的几次地震,可以发现设防建筑在地震中受损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少财... 根据2017年全球地震灾害资料,总结了2017年全球地震灾害数据,对当年主要地震灾害进行了描述,并对当年重大灾害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当年震级相当的几次地震,可以发现设防建筑在地震中受损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而非设防建筑则会在地震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 地震灾害 全球
下载PDF
地震灾情网络媒体获取与处理模型 被引量:17
3
作者 帅向华 胡素平 +1 位作者 刘钦 甄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4,共7页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广泛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主动获取信息模型——基于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以及实现技术的研究,并就其中涉及的网络搜索技术、文档摘要技术、文本信...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广泛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主动获取信息模型——基于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处理方法以及实现技术的研究,并就其中涉及的网络搜索技术、文档摘要技术、文本信息空间化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其研究内容为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相关行业的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情 网络搜索 网页抽取 互联网 GIS 灾情获取
下载PDF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4
作者 帅向华 刘钦 +1 位作者 甄盟 冯蔚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3期479-486,共8页
互联网是信息的最大和最广泛应用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的GIS开发平台是Arc Engine,数据库是SQ... 互联网是信息的最大和最广泛应用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的GIS开发平台是Arc Engine,数据库是SQLServer,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采用开源的天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地震灾情 灾情获取 GIS 天地图
下载PDF
倾斜摄影技术在云南鲁甸地震现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帅向华 刘钦 +2 位作者 甄盟 冯蔚 杨海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六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和动力三角翼倾斜摄影系统在云南鲁甸地震现场开展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三维建模的相关工作,利用建立的三维模型,分别对灾区房屋震害、滑坡、滚石、堰塞湖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六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和动力三角翼倾斜摄影系统在云南鲁甸地震现场开展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三维建模的相关工作,利用建立的三维模型,分别对灾区房屋震害、滑坡、滚石、堰塞湖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倾斜摄影技术可以表现地震灾害场景和具体灾害特征,对遥感在地震灾情精细化分析及了解灾区建筑物的布局、破坏程度和恢复重建建筑现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工作是地震领域初次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倾斜摄影新技术在地震灾害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倾斜摄影 地震灾害
下载PDF
基于天地图数据平台的地震应急评估决策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斌 甄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为解决现有震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地图要素更新不及时、使用涉密等问题,研究以天地图公共数据平台为底图和数据资源、以现有计算模型为骨架、以ArcEngine为GIS开发平台、采用C/S结构开发基于天地图数据平台的地震应急评估决策综合信息系... 为解决现有震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地图要素更新不及时、使用涉密等问题,研究以天地图公共数据平台为底图和数据资源、以现有计算模型为骨架、以ArcEngine为GIS开发平台、采用C/S结构开发基于天地图数据平台的地震应急评估决策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地震触发、震害评估、应急辅助决策等,在系统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基于通用标准和用户定制的开发思想,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标准化,使其成为地震应急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开展地震信息服务的必要支撑,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天地图 评估决策
下载PDF
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可视化中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向洋 文鑫涛 +2 位作者 高小跃 甄盟 郑通彦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年第4期225-231,共7页
介绍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中控系统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可视化智能中控系统的功能需求、逻辑结构和应用框架结构,分析了可视化智能中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并对中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中控系统 指挥中心 可视化 智能应用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的三维建筑物震害精细信息提取 被引量:14
8
作者 荆帅军 帅向华 甄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6-376,I0001,共12页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模生成的三维影像较好地展现了建筑物侧面和顶面的震害细节信息,然而影像的高维度特性难以直接基于三维影像提取震害信息,经过降低维度转换的二维纹理影像往往会导致建筑物震害信息的不完整性和破碎性。针对这些问...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模生成的三维影像较好地展现了建筑物侧面和顶面的震害细节信息,然而影像的高维度特性难以直接基于三维影像提取震害信息,经过降低维度转换的二维纹理影像往往会导致建筑物震害信息的不完整性和破碎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为例,提出了一种直接从九寨沟震后三维影像获取侧面纹理信息的方法,即将三维模型打散,实现纹理与不规则三角网分离,从而获取完整的纹理影像,然后利用金字塔模型的瓦片坐标范围、瓦片命名规则和建筑物单体的空间位置选取最优纹理影像,再使用加权均值方差法确定纹理影像中建筑物的外墙最佳分割尺度后,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建筑物外墙和墙皮脱落信息,最后通过对这些建筑物震害特征的分析,判定单体建筑物的破坏等级。结果显示,该方法成功获取了建筑物完整的侧面震害纹理影像,并基于纹理影像提取了外墙、裂缝和墙皮脱落区域信息判定建筑物单体为中等、严重两个破坏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震害提取 倾斜摄影技术 纹理提取 面向对象方法 建筑物破坏等级
下载PDF
基于ArcGIS Online的地震应急共享服务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雅慧 任静 +2 位作者 徐志双 王琳 甄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5期178-182,共5页
ArcGIS Online是一种协作式GIS管理云平台,集地图、程序、群组、资源和服务于一体,可为地震应急工作有效提供协同办公平台。本文以地震应急服务共享为目标,阐述ArcGIS Online公有云平台的功能特点,分析其优缺点,尝试在该平台上创建地图... ArcGIS Online是一种协作式GIS管理云平台,集地图、程序、群组、资源和服务于一体,可为地震应急工作有效提供协同办公平台。本文以地震应急服务共享为目标,阐述ArcGIS Online公有云平台的功能特点,分析其优缺点,尝试在该平台上创建地图、应用程序,并在私有群组内进行地图共享,组内成员、内业外业工作者协同评估,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服务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ArcGISOnline 共享服务
下载PDF
震后分时段地震烈度影响场快速判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帅向华 冯蔚 +3 位作者 董翔 刘钦 甄盟 李继赓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5-1204,共10页
震后快速确定地震烈度影响场是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在震后获得地震三要素、获得强震仪器烈度和取得地震现场资料这3种场景下连续开展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判定与修正工作。初始获得地震三要素之后,采用适用于全国不同区... 震后快速确定地震烈度影响场是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在震后获得地震三要素、获得强震仪器烈度和取得地震现场资料这3种场景下连续开展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判定与修正工作。初始获得地震三要素之后,采用适用于全国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初步判定;获得仪器地震烈度之后,利用空间插值对初步判定的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取得地震现场调查资料之后,采用现场调查资料、仪器地震烈度与余震分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震烈度影响场修正。从而在震后12 h内,针对破坏性大地震提供较为科学准确的地震影响场判识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以2013年中国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为震例,进行了分时段的地震烈度影响场计算和修正,将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烈度进行对比分析,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段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影响场 空间插值 快速判识
原文传递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
11
作者 帅向华 刘钦 +2 位作者 姜立新 甄盟 胡素平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第18期F0002-F0002,共1页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属于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南北地震带大震极灾区速判及灾情展布关键技术研究”(201108002)研究成果之一。该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的极新技术,研究多策略地快速获取互联网上各种地震...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属于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南北地震带大震极灾区速判及灾情展布关键技术研究”(201108002)研究成果之一。该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的极新技术,研究多策略地快速获取互联网上各种地震行业信息的方法;研究地震灾情汇集模式,为主动上报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研制协助应急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收集、监测、处理、存贮、管理的工具模型。系统以开源的天地图作为地图资源平台,以ArcEngine作为开发平台,以SQLServer为数据库实现了对互联网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处理、展布和图文混排的灾情动态报告自动产出,为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和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情 互联网 展布 地图 系统 ARCENGINE SQLSERVER 行业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