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 DRB1*0901多态性与常见过敏原致过敏反应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道平 区宇洁 +5 位作者 薛晓芳 郭菁 甄英鹏 陆伟桃 张玲 莫桂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72-1975,198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见过敏原致过敏反应易感性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HLA DRB1*0901(rs239518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地区皮肤科就诊患者30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19种过敏原,PCR测序检测外周血HLA DRB1*0901位点基因型,分... 目的探讨常见过敏原致过敏反应易感性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HLA DRB1*0901(rs239518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地区皮肤科就诊患者30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19种过敏原,PCR测序检测外周血HLA DRB1*0901位点基因型,分析HLA DRB1*0901基因多态性与过敏原致过敏反应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户尘螨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阴性患者间rs2395185的G/G基因型、G/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G/T基因型与户尘螨过敏的发病风险有关(OR=2.940,95%CI:1.167~7.407;OR=2.889,95%CI:1.136~7.348)。轻度过敏与中重度过敏患者的G/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基因型是过敏原反应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OR=8.681,95%CI:1.077~69.989)。结论广州地区居民户尘螨皮肤过敏发病风险可能与其外周血HLA DRB1*09:01(rs2395185)位点G/G、G/T多态性有关,19种过敏原过敏的严重程度可能与rs2395185位点G/T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过敏原 基因多态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 易感性
下载PDF
两种用药策略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国胜 陈慧 +3 位作者 甄英鹏 黄雪玲 郭菁 陆伟桃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1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276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恩替卡韦组,分别用药治疗24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和24月采...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276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恩替卡韦组,分别用药治疗24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和24月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HBV-DNA、ALT、AST和T-Bil,随访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后同时间段两组间的ALT复常率,χ2=3.63,χ20.05(2)=5.99,χ2<χ20.05(2),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段两组间HBV-DNA转阴率,χ2=0,χ20.05(2)=5.99,χ2<χ20.0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恩替卡韦组转阴率比联合用药组高些。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单用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但恩替卡韦单用治疗比联合用药HBV-DNA转阴效果好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HBEAG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 耐药
下载PDF
不同检验方法对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菁 甄英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和常规拉网式检验法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对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6月荔联社区中血脂检测的360例老年人(年龄60~80岁,其中男198例,女162例)随机分为分级检验组[n=180,男97例,女83例,平均年龄(73.5±0...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和常规拉网式检验法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对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6月荔联社区中血脂检测的360例老年人(年龄60~80岁,其中男198例,女162例)随机分为分级检验组[n=180,男97例,女83例,平均年龄(73.5±0.3)岁]和常规拉网式检验组[n=180,男101例,女79例,平均年龄(72.7±0.4)岁],两组被检测人员在性别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人员分别予以分级检验方法及常规拉网式检验方法检测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六个指标,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以及漏检率等数据,对比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对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分级检验法TC、TG、HDL-C、LDL-C、ApoAI、ApoB分级检验法检验结果高于拉网式检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检验法TC、TG、HDL-C与拉网式检验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ApoAI、ApoB分级检验法阳性检出率高于拉网式检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级检验法漏检率(1.11%)低于拉网式(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拉网式检验方法和分级检验方法各有优势,但在血脂生化检验工作中,分级检验方法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以及阳性检测率,能够降低漏检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检验方法 拉网式检验方法 血脂指标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静脉与指尖采血及送检时间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菁 甄英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3期4175-417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与指尖采血及送检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3月期间我院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0例。均采集静脉血及指尖血,将采集的静脉血定为观察组,将指尖血定为对照组,并将采集的静脉血于不同时间(即刻、2h、4h... 目的探讨静脉与指尖采血及送检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3月期间我院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0例。均采集静脉血及指尖血,将采集的静脉血定为观察组,将指尖血定为对照组,并将采集的静脉血于不同时间(即刻、2h、4h)送检。比较静脉与指尖采血及不同送检时间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WBC、Hb明显低于对照组,RBC、PLT、MCHC、MC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即刻送检与2h送检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4h送检的血常规指标与采血后即刻送检、2h送检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与指尖采血及送检时间均会对血常规结果产生影响,建议采用静脉采血,且采血后的送检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指尖采血 送检时间 血常规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和分子诊断研究
5
作者 许国胜 陈慧 +3 位作者 黄雪玲 甄英鹏 郭菁 陆伟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6期2201-2203,共3页
目的以分子诊断技术手段,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复制指标(HBV-DNA)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目的以分子诊断技术手段,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复制指标(HBV-DNA)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肝功能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小三阳组HBV-DNA阳性率为52.2%,大三阳组HBV-DNA阳性率为96.1%,小三阳组与大三阳组,与3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和HBV-DNA有显著差异性(P<0.05),并将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人群分为A、B、C、D四型。结论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B型占多数,小三阳病人HBV仍然处于活动期,其体内病毒复制并没有停止或消失,ALT和HBV-DNA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V血清标志物 HBV-DNA FQ-PCR AL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