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 被引量:40
1
作者 甘信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发展农村社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新农村建设则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典型模式的分析,提出了... 发展农村社区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新农村建设则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当前我国农村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些典型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新农村社区模式及推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社区建设 模式 政策推进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50
2
作者 甘信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自然村落的衰败与现代社区的崛起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的投入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两大主题背景。我国新农村社区大致分为城市化扩张下的农村社区模式、“就地城镇化”下的农村社区模式和“...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自然村落的衰败与现代社区的崛起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的投入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两大主题背景。我国新农村社区大致分为城市化扩张下的农村社区模式、“就地城镇化”下的农村社区模式和“村民自治”体制下的农村社区模式三种类型,其中第二种是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模式。农村社区建设可分建设农村社区、构建社区自治机制两大步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社区建设 路径 农村社区模式 “村民自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3
作者 甘信奎 《前沿》 CSSCI 2008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历经了县政乡治模式、人民公社体制、乡政村治格局三次大的变迁。目前"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诸多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历经了县政乡治模式、人民公社体制、乡政村治格局三次大的变迁。目前"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诸多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镇直选、村庄合并、农业税免除及乡镇机构改革等实践使"县政乡社"模式从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乡村治理 模式变迁 回顾展望
下载PDF
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及未来走向——从“乡政村治”到“县政乡社” 被引量:8
4
作者 甘信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2-85,共4页
现有的"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十大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镇直选、村庄合并、费税改革及乡镇机构改革等实践使"县政乡社"模式从... 现有的"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十大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镇直选、村庄合并、费税改革及乡镇机构改革等实践使"县政乡社"模式从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治理 乡政村治 县政乡社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甘信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3,共3页
城市化引起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对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冲击。包括城市郊区和农村中心村镇在内的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最终的发展目标取向是城市社区党建。学习并以城市社区党建为... 城市化引起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对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冲击。包括城市郊区和农村中心村镇在内的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最终的发展目标取向是城市社区党建。学习并以城市社区党建为参照系,结合农村特点拓展基层党组织功能,以改革精神开展党建工作,对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 建设
下载PDF
中国农村治理模式跨越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甘信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9-81,共3页
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 ,在农村形成了乡政村治的管理格局。由于体制自身的局限性 ,乡政村治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面临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等一系列挑战。理论和实践证明 ,乡政村治向更高层次的县政乡社转变是解决农村... 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 ,在农村形成了乡政村治的管理格局。由于体制自身的局限性 ,乡政村治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面临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等一系列挑战。理论和实践证明 ,乡政村治向更高层次的县政乡社转变是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的出路所在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治理模式 县政乡社 乡政村治
下载PDF
城市社区自治的主要经验及农村自治的转变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甘信奎 《学习论坛》 2008年第4期70-73,共4页
近年,农村因城镇化扩张和新农村建设双重历史背景而融入城市或就地城镇化,这就需要按照城市先进的社区管理理念去治理农村新社区。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结构出现了"基层政府(区)—大社区(街道)—小社区(居委会)... 近年,农村因城镇化扩张和新农村建设双重历史背景而融入城市或就地城镇化,这就需要按照城市先进的社区管理理念去治理农村新社区。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结构出现了"基层政府(区)—大社区(街道)—小社区(居委会)"的三级层次萌芽,二是社会治理出现了从"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转型。农村地区可以借鉴这些经验,科学合理地划分国家行政权与社会自治权的边界,以社区自治为核心,推动"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社区自治 转变路向
下载PDF
“县政乡社”:中国农村治理模式新构想 被引量:5
8
作者 甘信奎 《学习论坛》 2005年第10期76-78,共3页
近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以及村民民主政治要求更加强烈,对现有的“乡政村治”体制构成了直接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自治权扩大和国家权力上移,代之以更高层次的“县政乡社”新模式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遵... 近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以及村民民主政治要求更加强烈,对现有的“乡政村治”体制构成了直接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自治权扩大和国家权力上移,代之以更高层次的“县政乡社”新模式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遵循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党要认真研究当前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农村管理体制面临的新问题,适时推动其向“县政乡社”模式转变,这是构建和谐农村和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政乡社” 治理模式 和谐农村
下载PDF
村民自治的历史成因及作用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甘信奎 《前沿》 CSSCI 200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村民自治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过程、具体内容,对村民自治的地位作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大家更深刻地认识这一农村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历史成因 作用评价
下载PDF
苏东剧变对发展党内民主中风险规避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信奎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6,60,共4页
民主泛滥与民主缺失同样会造成执政风险。思想多元、政策偏差、组织分派、民主失真、成本过高等都可能成为执政风险产生的诱因。当前规避执政风险主要应围绕党内权力的授受、配置、运行、程序几个环节逐步推进。
关键词 苏东剧变 党内民主 风险规避 启示
下载PDF
新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创新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甘信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带来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挑战。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方式历经...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带来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挑战。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方式历经以村委会直选为主导的两委分权分立、以党支部两票制选举为主导的两委合作时期之后,今后将要发展到以社区自治为主导的党的领导方式创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社区 党组织 领导方式
下载PDF
党的十七大对基层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甘信奎 《学习论坛》 2009年第7期17-20,共4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通过的新党章关于党的基层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主要集中在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两方面。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一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三要健全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通过的新党章关于党的基层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主要集中在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两方面。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一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三要健全组织网络,团结凝聚人心;四要化解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七大 基层党建 理论创新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甘信奎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的党政关系演进大体上可分为坚持党政分开,建设乡镇基层政权;转变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发展党内民主、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三个时期。目前,乡镇一级党政关系由于受政党体制、农村基层特点、旧体制惯性、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的党政关系演进大体上可分为坚持党政分开,建设乡镇基层政权;转变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发展党内民主、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三个时期。目前,乡镇一级党政关系由于受政党体制、农村基层特点、旧体制惯性、干部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又呈现出党政一体化的状况。但这已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我国政党体制下政治民主化另一种路径的开辟,表明政治民主建设开始由发展人民民主、党政分权的党外民主,到实行党内分权、党委书记"民选"的党内民主的重大转变,昭示着把人民民主引入党内民主,以公推直选推动党内民主———党政一体化条件下的民主执政时期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基层党组织 基层政权 民主政治建设 历史考察
下载PDF
城市化主导下的社会变迁与农村社区的现代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信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61,共3页
近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城市开始兴起并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在城市化扩张和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概念经历了滕氏理想社区、传统村落社区、现代农村社区三次重大演变,农村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因被引... 近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城市开始兴起并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在城市化扩张和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概念经历了滕氏理想社区、传统村落社区、现代农村社区三次重大演变,农村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因被引入城市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而具有了农业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自治社区化等一系列现代特征.从而构成了当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变迁 农村社区 现代特征
下载PDF
社会民主视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甘信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6,97,共3页
民主政治发展滞后,外部社会力量制约乏力,是腐败现象泛滥的重要社会原因。公民社会缺失和市场机制不健全,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发展社会民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一是要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与国家对话协商的能力;二是要... 民主政治发展滞后,外部社会力量制约乏力,是腐败现象泛滥的重要社会原因。公民社会缺失和市场机制不健全,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发展社会民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一是要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与国家对话协商的能力;二是要扩大直接选举范围,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三是要实行党务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四是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社会民主 基础作用
下载PDF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信奎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4-95,共2页
新时期党的事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依托党校这块阵地轮训培训领导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党校教育应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继续发挥积极引导... 新时期党的事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依托党校这块阵地轮训培训领导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党校教育应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继续发挥积极引导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 教育培训 党员教育
下载PDF
关于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甘信奎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8期34-36,共3页
新农村建设模式有资源型农村、工业型农村、生态型农村、第三产业服务型等。新农村建设应遵循正确处理中心任务和农村发展的关系四项原则。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思考
下载PDF
培育城市中介组织 创新社区建设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甘信奎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年第10期7-9,共3页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最大限度地把社区群众组织起来,是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市社区 中介组织 建设机制
下载PDF
党的建设科学化:中国共产党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19
作者 甘信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忧患意识转化的精神力量强势推动的结果,是建党88年特别是执政60年来党的建设不懈探索的科学结晶。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推动包括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组织架构、领导体制与工作方法等在内的党的建设构成要素的...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忧患意识转化的精神力量强势推动的结果,是建党88年特别是执政60年来党的建设不懈探索的科学结晶。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推动包括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组织架构、领导体制与工作方法等在内的党的建设构成要素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建科学化 现代化 标志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
作者 甘信奎 《学习论坛》 2001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经济发展 国际竞争 综合国力 贸易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