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士林藏书留佳话——记叶昌炽及其《藏书记事诗》 被引量:2
1
作者 甘兰经 《新世纪图书馆》 1985年第3期74-76,共3页
苏州向来文化发达,学者辈出。明末学者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风行一时;惠氏世代传经,吴门学派独树一帜;汉学家以治经为主,精心考证是其特色,而目录校勘之学,属汉学的课题。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藏书家,如黄氏的士礼居、汪氏的艺芸书... 苏州向来文化发达,学者辈出。明末学者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风行一时;惠氏世代传经,吴门学派独树一帜;汉学家以治经为主,精心考证是其特色,而目录校勘之学,属汉学的课题。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藏书家,如黄氏的士礼居、汪氏的艺芸书舍、潘氏的滂喜斋、常熟的铁琴铜剑楼、张氏的爱日精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家 叶昌炽 铁琴铜剑楼 校勘学 嘉庆道光年间 经世致用 顾炎武 苏州 目录 丛书
下载PDF
记王佩诤先生二三事 被引量:1
2
作者 甘兰经 《新世纪图书馆》 1982年第4期64-65,16,共3页
王謇,字佩诤,1888年生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的姑苏。佩诤在年轻时,就从沈修(绥郑)为师。老师授以清经学家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为主,参以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三书。因此佩诤说:“不才... 王謇,字佩诤,1888年生于山明水秀、人文荟萃的姑苏。佩诤在年轻时,就从沈修(绥郑)为师。老师授以清经学家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为主,参以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三书。因此佩诤说:“不才束发受书,即粗识考据门径,实由先生启之。”后来,他又列章太炎金天翮、黄摩西、吴梅诸先生门下,学业日进。“侍黄摩西师久,明遗民,清学者事迹,耳熟能详。”而对金天翮主张的读书是为了“即时通经致用”、太炎先生对经学,小学等方面的精辟见解,他都能领会其中微言大义,一个青年能如此,这是比较难得的。1915年,佩诤毕业于东吴大学文科,时年二十七岁。毕业后,曾任苏州女中教务主任振华女校副校长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献 说文解字注 黄摩西 金天翮 通经致用 郝懿行 大学文科 章太炎 明遗民 教务主任
下载PDF
苏州的乡镇志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兰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我国地方志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在世界各国是无与伦比的。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现存方志有8500多种,这是我国的文化宝库,重要的历史文献。《禹贡》和《山海经》是最古的人文和地文地理。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和... 我国地方志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在世界各国是无与伦比的。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现存方志有8500多种,这是我国的文化宝库,重要的历史文献。《禹贡》和《山海经》是最古的人文和地文地理。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是现存记载有关吴越风土人情,具有地方志的雏形。《隋书·经藉志》:“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隋唐地方志多达一百余种,有地方志总志、区域志,如陆广微撰《吴地记》、唐林谞撰《闽中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历史文献 吴越春秋 闽中记 山海经 越绝书 明清时代 县志 乡镇志 周庄镇
下载PDF
著名苏州籍校勘家章钰
4
作者 甘兰经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1-51,共1页
章钰(1865—1937)字式之,又字坚孟、茗理,别署蛰存、负翁、晦翁,晚年自号霜根老人,江苏长洲人(今苏州市)。清同治四年(1865)生。章氏幼即嗜学,家贫。他的父亲节衣食为购《日知录》《困学纪闻》,令读之。其生平学业根基肇始于此。年弱冠... 章钰(1865—1937)字式之,又字坚孟、茗理,别署蛰存、负翁、晦翁,晚年自号霜根老人,江苏长洲人(今苏州市)。清同治四年(1865)生。章氏幼即嗜学,家贫。他的父亲节衣食为购《日知录》《困学纪闻》,令读之。其生平学业根基肇始于此。年弱冠,补博士弟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勘 博士弟子 苏州市 日知录 生平 资治通鉴 老人 弱冠 江苏 晚年
下载PDF
孜孜不倦的学者——记图书界前辈潘圣一先生
5
作者 甘兰经 《新世纪图书馆》 1984年第3期78-80,共3页
苏州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对于古籍版本目录的研究,可说是代不乏人,如清代的何焯,黄丕烈等人,在晚近潘圣一先生也是专家之一。他毕生献身于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对于版本目录之学,尤深有研究。潘利达(1892—1972)号圣一,苏州... 苏州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对于古籍版本目录的研究,可说是代不乏人,如清代的何焯,黄丕烈等人,在晚近潘圣一先生也是专家之一。他毕生献身于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对于版本目录之学,尤深有研究。潘利达(1892—1972)号圣一,苏州人。于1911年入沪江大学文科,入学二年,因病休学。病愈后到母校图书馆工作,同时跟一美国人攻读图书馆学。先生工作和学习都极为勤奋,业务日臻熟练,在没有照明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目录 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学 古籍 图书馆事业 东方图书馆 苏州人 因病休学 大学文科 学者
下载PDF
略谈苏州古代的出版事业
6
作者 甘兰经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61-65,共5页
我国用文字记录人们的社会活动,最早是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那时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至于雕版印刷,一般认为开始于唐代中期。国内现存最早的雕板印本,是四川成都唐墓中卞家刻印的梵文《陀罗尼咒经》。至唐朝后期雕版印刷才... 我国用文字记录人们的社会活动,最早是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那时是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至于雕版印刷,一般认为开始于唐代中期。国内现存最早的雕板印本,是四川成都唐墓中卞家刻印的梵文《陀罗尼咒经》。至唐朝后期雕版印刷才有了广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事业 雕板 雕版印刷 唐代中期 陀罗尼 官刻 唐墓 殷代 苏州地区 书林
下载PDF
洞庭东山席氏
7
作者 甘兰经 《苏州杂志》 2004年第4期72-74,共3页
席氏是洞庭东山的望族,近代以来,席氏家族人才辈出,在商业、金融业大展宏图,有人把席家称为"一个几乎都是从事经商的家族",更有人称席家为"金融买办世家"。席氏家族与新闻出版的渊源更是可以从明代开始追溯。
关键词 东山 家族 新闻出版 洞庭 近代以来 买办 十三年 上海 金融业 苏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