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分析SLC22A11在乳腺浸润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潜在调节机制
1
作者 徐梦溪 郭强 +3 位作者 左杰斌 李艳 甘凤娇 孙素红(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目的:探究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1(SLC22A11)在乳腺浸润癌(BRCA)进展中的作用和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Oncomine、UALCAN、TCGA、TIMER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SLC22A11在BR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BRCA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和进展... 目的:探究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1(SLC22A11)在乳腺浸润癌(BRCA)进展中的作用和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Oncomine、UALCAN、TCGA、TIMER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SLC22A11在BR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BRCA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和进展中的潜在机制。在TIMER数据库中探究SLC22A11表达水平与BRCA免疫细胞浸润间的关系。结果:在BRCA组织中SLC22A1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SLC22A11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两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SLC22A11表达水平降低与BRCA患者种族、性别、年龄、TNBC亚型、组织学亚型、Menopause状态、淋巴结转移和TP53突变相关。SLC22A11甲基化水平升高与BRCA患者种族、年龄、淋巴结转移和TP53突变相关。SLC22A11表达水平降低与BRCA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相关,且与BRCA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相关的ER阳性、ER阴性、HER2阴性、淋巴结阴性、Basal-like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相关。基因富集分析显示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ABC转运蛋白、JAK STA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Calcium信号通路等富集于SLC22A11高表达组。SLC22A11表达水平与BRCA纯度、B细胞、CD8+T细胞和CD4+T细胞水平相关,且与免疫细胞标志物CD79A、CD19、STAT4表达水平等显著相关。结论:SLC22A11在BRCA组织中表达降低,提高SLC22A11表达水平有望改善BRCA患者预后。此外,SLC22A11表达水平与BRCA免疫细胞浸润及其标志物分子水平相关,提示SLC22A11有望成为BRCA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2A11 BRCA 免疫浸润细胞 GSEA 预后
下载PDF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太赫兹孔径编码增强成像 被引量:1
2
作者 甘凤娇 罗成高 +2 位作者 彭龙 梁传英 王宏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针对现有太赫兹孔径编码成像算法鲁棒性较差、计算求解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赫兹孔径编码增强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来实现成像系统的隐式建模,利用网络强大的求逆能力和抗噪性能来实现低... 针对现有太赫兹孔径编码成像算法鲁棒性较差、计算求解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赫兹孔径编码增强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端到端的神经网络来实现成像系统的隐式建模,利用网络强大的求逆能力和抗噪性能来实现低信噪比下的目标重构。通过仿真实验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在不同信噪比下实现对不同稀疏度目标的重构。另外,与经典的优化迭代算法相比,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可以实现对目标更高分辨率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孔径编码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低信噪比 高分辨率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甘凤娇 胡康 +1 位作者 李艳 孙素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193-4196,共4页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乳腺癌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影像学和传统的血清标志物难以及时有效的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的发生,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治...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乳腺癌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影像学和传统的血清标志物难以及时有效的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的发生,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益,使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提高尤其重要。多项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耐药等密切相关,lncRNA可以作为治疗或是诊断乳腺癌新的生物靶点。本文通过总结lncRNA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乳腺癌的诊治过程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乳腺癌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甘凤娇 胡康 +2 位作者 罗清 李艳 孙素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总结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从而加深对EPC疾病的认识以及规范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且经术... 目的总结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从而加深对EPC疾病的认识以及规范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且经术后石蜡标本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E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共收集到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6岁、50岁、70岁。其中2例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肿块均为单发,边界清楚;另1例以"乳房胀痛伴乳头溢血溢液2+年"入院。2例患者的免疫表型为Luminal型,1例免疫表型为三阴性型。2例Luminal型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三阴性型以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为主。3例患者目前在随访中、无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EPC是厚的纤维囊壁包裹且囊壁肌上皮缺乏特殊亚型的浸润性癌,预后较好。其中Luminal型EPC的治疗原则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而三阴性型EPC的治疗参照传统型浸润性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性乳头状癌 影像学检查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改良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旁)腺手术40例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康 孙素红 +2 位作者 郑传铭 甘凤娇 王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后的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旁)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40例行改良的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旁)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分析改良后的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旁)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40例行改良的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旁)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手术满意度。结果:40例患者中39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术后病理证实为胸腺囊肿。病灶大小(24±10)mm;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3例,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病变26例、增生甲状旁腺1例;行腺叶+峡部+中央区清扫13例,其中IV区活检3例,肿瘤单纯切除或单侧叶大部切除27例;手术时间(140±50)min;术中出血量(15±3)m L;39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后病理提示为胸腺囊肿,1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1例出现锁骨处皮肤烫伤,换药并积极处理后好转;术后拔管时间(5±1)d;手术满意度(8.33±1.32)分。结论: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切口隐蔽、经过学习曲线后操作时间可以接受,术后恢复好,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美容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