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园间作棉花、苜蓿土壤呼吸差异及效益分析
1
作者 赵雅茹 陈国栋 +4 位作者 甘塘煌 武国义 顾新宇 阿依娜尔·博拉提别克 司俊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不同种植模式会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结合气相色谱仪对枣棉间作、棉花单作、枣苜间作和苜蓿单作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测定,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综... 不同种植模式会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结合气相色谱仪对枣棉间作、棉花单作、枣苜间作和苜蓿单作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测定,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和综合分析,以确定综合收益最高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枣棉间作与棉花单作相比,CO_(2)排放通量减少了15.78%,N_(2)O排放通量减少了76.40%。枣苜间作与苜蓿单作相比CO_(2)排放通量减少了1.06%,N_(2)O排放通量减少了57.89%。枣棉间作与枣苜间作相比CO_(2)排放通量增加了206.42%,N_(2)O排放通量增加了375.00%。棉花单作比枣棉间作的产量增加了40.90%。在总共收割的两茬苜蓿中,第一茬的苜蓿单作比枣苜间作产量增加了93.24%,第二茬苜蓿单作比枣苜间作产量增加了27.31%。枣棉间作比棉花单作净收入增加了24.00%。两茬苜蓿间作比单作的净收入增加了35.00%。间作模式有利于土壤CO_(2)、N_(2)O的减排。综合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产量与经济效益因素,在本试验区域综合收益较高的种植模式依次为枣苜间作和枣棉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棉花 间作种植 土壤呼吸
下载PDF
枣棉间作下氮密互作对棉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霜 李田甜 +7 位作者 甘塘煌 王俊生 田玉刚 李志鹏 候金枚 张家琪 林皎 万素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5-61,共7页
探索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棉花铃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及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棉花的种植密度及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3个种植密度为主处理:22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4万株/hm2(D3),5个氮肥梯度为副处理... 探索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棉花铃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及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棉花的种植密度及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3个种植密度为主处理:22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4万株/hm2(D3),5个氮肥梯度为副处理:560 kg/hm2(N560)、420 kg/hm2(N420)、280 kg/hm2(N280)、140 kg/hm2(N140)、0 kg/hm2(N0),以单作棉花(CK)为对照,在棉花铃期对光合日变化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经济产值。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Pn、Gs、WUE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Tr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Ci和Ls值日变化分别呈“V”形和倒“V”形变化趋势。在间作系统中籽棉产量以D1N280处理(22万株/hm2和280 kg/hm2)最高,其值为2 983.70 kg/hm2,且D1(22万株/hm2)的土地当量比为1.39,与未施氮相比,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加间作系统的光合性能和棉花产量。因此本试验中枣棉间作系统棉花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22万株/hm2和280 kg/hm2,该研究结果可为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作物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棉花 光合日变化 密度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