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斯莫庄》中的伦理选择与秩序重构
1
作者 邹建军 甘小盼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罗斯莫庄》是易卜生在后期创作的一部象征剧,着重讲述了围绕着罗斯莫庄展开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多条伦理线,通过人物的伦理选择呈现了人格和伦理秩序的建构过程。在人物伦理身份与伦理关系的重构过程中,彰显出作者对完整人性之回... 《罗斯莫庄》是易卜生在后期创作的一部象征剧,着重讲述了围绕着罗斯莫庄展开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等多条伦理线,通过人物的伦理选择呈现了人格和伦理秩序的建构过程。在人物伦理身份与伦理关系的重构过程中,彰显出作者对完整人性之回归与民主自由秩序之建构的努力,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伦理情怀,凸显了伦理文学所具有的道德教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莫庄》 自我构建 伦理选择 伦理秩序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科技化途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建军 甘小盼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第6期99-106,共8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科技的应用可以提供新的路径,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影视化展示,通过影音视频的展现方式以较快的速度达到迅速推广的目的,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应用于各科研机构与博物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科技的应用可以提供新的路径,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影视化展示,通过影音视频的展现方式以较快的速度达到迅速推广的目的,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应用于各科研机构与博物馆,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的内容再现,通过对文字和图像的可视化处理还原真实场景,展现非遗魅力;三是以SeriousGames为开发理念建构I-Treasures项目,综合传感器、语义多媒体以及3D建模等技术提供互动平台,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综合性模式。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引入多样的科技手段,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各种非遗项目,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新媒体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I-Treasures SeriousGames
下载PDF
在文学流变中产生的地方文学——《双合莲》的产生与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甘小盼 《歌海》 2021年第3期21-26,共6页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对汉族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进行历史地理分析,以考察地域对文学流变之间的影响。汉族民间叙事诗歌总体呈现南移趋势,中国历史上的五次大移民使南北方文化在湖北交汇,尤其是"吴歌"随之进入湖北境内。湖北...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对汉族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进行历史地理分析,以考察地域对文学流变之间的影响。汉族民间叙事诗歌总体呈现南移趋势,中国历史上的五次大移民使南北方文化在湖北交汇,尤其是"吴歌"随之进入湖北境内。湖北境内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各地域得以相对独立地发展,形成不同的地方文化。长诗《双合莲》正是复杂的移民文化与独特的地域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民间文学作品的溯源,对文学流变过程的考察和对作品地域文化的展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叙事长诗 《双合莲》 地域文化 文学流变
下载PDF
崇阳《双合莲》的自由抗争与诗性传统 被引量:3
4
作者 甘小盼 《歌海》 2020年第4期18-25,共8页
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是崇阳人自由价值观和诗歌传唱习性的经典呈现,强调了崇阳人对自由的文化认同这一核心品质。《双合莲》多变的叙述视角和表演性的语言,传承了中国民歌的传统叙事手法。男女主人公绝不妥协的气节与献身的悲壮,反... 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是崇阳人自由价值观和诗歌传唱习性的经典呈现,强调了崇阳人对自由的文化认同这一核心品质。《双合莲》多变的叙述视角和表演性的语言,传承了中国民歌的传统叙事手法。男女主人公绝不妥协的气节与献身的悲壮,反映了崇阳地区的民俗风情及独特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族叙事长诗 崇阳《双合莲》 文化认同 诗性传统
下载PDF
地方民歌在现代诗歌作品中的创造性转化——以谢克强诗集《巴山情歌》为中心
5
作者 邹建军 甘小盼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9期55-62,共8页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文化传统深厚,民间文学资源丰富,作家对于民间文学的借鉴与转化,是中国文学发展与演变的重要规律之一。然而,作家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借用,首先在于继承,其次才是转化,再次是创造。以当代诗人谢克强诗集《巴山情歌...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文化传统深厚,民间文学资源丰富,作家对于民间文学的借鉴与转化,是中国文学发展与演变的重要规律之一。然而,作家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借用,首先在于继承,其次才是转化,再次是创造。以当代诗人谢克强诗集《巴山情歌》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民歌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创造性转化所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以及留下的教训。民间文学为民间无名氏集体创作,作家文学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作家所创作,二者有严格的区分。作家借用民间资源而进行的创作,已经不再是民间文学,而是作家文学;如果有所改变与改造,也说不上是对民间文学的破坏。作家个人的文学创作,只能作为作家文学来对待,不可作为民间文学来评价而受到指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资源 现代诗歌 继承与转化 创造性标准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诗歌中的神话与传说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小盼 《郭沫若学刊》 2019年第3期28-32,共5页
郭沫若在早期诗歌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这些活跃在民间文学中的因素,通过诗人的妙笔,获取了新的意义。他一方面积极地吸收、借鉴外国文学,另一方面将中国神话传说放入时代熔炉中进行淬炼。对于民间文学的活用,是郭沫若在灵... 郭沫若在早期诗歌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这些活跃在民间文学中的因素,通过诗人的妙笔,获取了新的意义。他一方面积极地吸收、借鉴外国文学,另一方面将中国神话传说放入时代熔炉中进行淬炼。对于民间文学的活用,是郭沫若在灵活善变的客家文化与重实重技的巴蜀文化双重影响下培养巩固的;留学日本的经历使郭沫若通过日本触及西方,让来自外国的神话传说,在他的作品里得以栖息与生长,共同构成其诗歌绚烂丰富的神话世界。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经他改编的神话与传说显示出了鲜明的破坏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诗歌创作 民间文学 神话 传说
下载PDF
地理景观的构成及其审美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甘小盼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地理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景观"一词从最初表示"地域"、"区域"的意义逐渐被赋予人文、社会、文化内涵,有关"景观"的研究已经从自然学科深入到人文学科的多个方面。... "地理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景观"一词从最初表示"地域"、"区域"的意义逐渐被赋予人文、社会、文化内涵,有关"景观"的研究已经从自然学科深入到人文学科的多个方面。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中,"地理景观"本身由于内涵的丰富而与一些相近的关键词表现出一定的相似之处,需要细加甄别。"地理景观"与文学的关系是相互映照的,并以其审美性、文学性、空间性和实践性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地理景观 审美性 空间性 区域性
下载PDF
地理环境是伦理文学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的基础——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8
作者 甘小盼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9年第2期9-17,共9页
"伦理文学"是指中外文学史上与伦理相关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是与"非伦理文学"相对而存在的。伦理文学的产生虽然极其古老,然而它的提出、研究与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却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文学伦理学是由中... "伦理文学"是指中外文学史上与伦理相关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家,是与"非伦理文学"相对而存在的。伦理文学的产生虽然极其古老,然而它的提出、研究与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却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文学伦理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是当代中国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在文学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念与概念术语,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提出新的理论进行适当的反思与修正。最近,笔者就相关学术问题,请教了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邹建军教授。相信他在此所发表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会有助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充实与完善,有利于中国伦理文学创作的繁荣,也有利于提高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在中外文学研究中的实践水平。地理环境是伦理文学产生的基础,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产生的基础,因为伦理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每一种伦理观念与伦理思想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空间,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生活在大地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文学 文学伦理学批评 地域环境 地理基础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在文化的对立中徘徊——《茫茫藻海》中的矛盾书写
9
作者 甘小盼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年第3期93-99,共7页
《茫茫藻海》讲述了两个异族女人被逼疯的过程。废奴法令颁布,她们是受此影响的第一代殖民者,袒露在不再受保护的殖民地。殖民者的衰弱自他们的父辈已见端倪,这三代殖民者是即将崩溃的异域殖民者社会在废奴法令颁布前后的缩影,在他们的... 《茫茫藻海》讲述了两个异族女人被逼疯的过程。废奴法令颁布,她们是受此影响的第一代殖民者,袒露在不再受保护的殖民地。殖民者的衰弱自他们的父辈已见端倪,这三代殖民者是即将崩溃的异域殖民者社会在废奴法令颁布前后的缩影,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殖民文化与被殖民文化、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殖民者后裔的文化身份的寻求。在相对立的文化阵营中矛盾的书写体现了在两种对立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者真实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立 矛盾书写 后殖民 《茫茫藻海》
下载PDF
“强制阐释”为何受关注
10
作者 甘小盼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3期35-39,共5页
'强制阐释论'是张江先生于2014年针对20世纪当代西方文论的弊病提出的一个概念,并且得到学界的肯定,国内的学者也纷纷撰文讨论。笔者在学习中,认为张江先生的'强制阐释论'引发'强制阐释热'的原因主要有'内... '强制阐释论'是张江先生于2014年针对20世纪当代西方文论的弊病提出的一个概念,并且得到学界的肯定,国内的学者也纷纷撰文讨论。笔者在学习中,认为张江先生的'强制阐释论'引发'强制阐释热'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即文章本身很优秀和'外因'即中国学者有关建构中国话语权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中国话语权 疑惑
下载PDF
多重面具下的吕贝克形象及其价值
11
作者 甘小盼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8年第2期65-69,共5页
吕贝克是《罗斯莫庄》中的重要形象,她以狩猎者的姿态进入罗斯莫庄,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以达到目的。面对不同的人她具有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伦理身份不断地变换下,她获得了便利,同时也束缚了自身。在外界力量的扼杀下,根基不稳的吕贝克最... 吕贝克是《罗斯莫庄》中的重要形象,她以狩猎者的姿态进入罗斯莫庄,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以达到目的。面对不同的人她具有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伦理身份不断地变换下,她获得了便利,同时也束缚了自身。在外界力量的扼杀下,根基不稳的吕贝克最终失败。各重面具被剥开,吕贝克在罗斯莫的影响下选择了理性的道德标准,确立了最终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 罗斯莫庄 吕贝克 伦理身份
下载PDF
固原这一片热土是我诗的起点——王怀凌先生访谈
12
作者 甘小盼 王怀凌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王怀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曾获宁夏文艺作品诗歌奖、首届《黄河文学》双年奖、《诗选刊》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奖等奖项。在访谈中,王怀凌结合自身经历,谈其写诗的源起,故乡对他创作的影响,谈到他诗... 王怀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曾获宁夏文艺作品诗歌奖、首届《黄河文学》双年奖、《诗选刊》200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奖等奖项。在访谈中,王怀凌结合自身经历,谈其写诗的源起,故乡对他创作的影响,谈到他诗歌中蕴含了地域文化的主题,对诗歌语言及形式的看法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评价以及古代诗歌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最后,针对诗坛的现状,他谈到诗歌必须要有独特的语言和意向,评判好诗的标准并非社会活跃度与获取的奖项数量,而在于诗歌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地域文化 语言 意向
下载PDF
《海边的卡夫卡》的空间交融与自我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建军 甘小盼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7,187,共10页
村上春树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构筑了“家”“图书馆”和“彼世界”三个独立空间,暗示田村卡夫卡构建自我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田村离开空洞的“家”走向饱满的“海”,暗示了他个体意识的觉醒。第二阶段,田村进入甲村图书馆,在书... 村上春树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构筑了“家”“图书馆”和“彼世界”三个独立空间,暗示田村卡夫卡构建自我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田村离开空洞的“家”走向饱满的“海”,暗示了他个体意识的觉醒。第二阶段,田村进入甲村图书馆,在书籍中获取对抗世界的能力与勇气,对自我进行了更深的视察。第三阶段,在“彼世界”中,田村由死而生的经历使他最终成为了世界这个大空间的内部,最终建立了完整的自我意识。通过糅合内部世界的空虚和外部世界的充裕,田村完成了自我意识的建构。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强调了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作为“己”与“彼”的关联,展现了意识世界与现实世界内外一体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 地理空间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自我才情与他者光焰的共融——论《晏阳初》的诗性品格
14
作者 邹建军 甘小盼 《东吴学术》 2022年第6期100-108,共9页
《晏阳初》以中国平民教育之父和中国乡村改造运动的先驱者晏阳初为对象,向世界讲述了这位现代中国历史人物一生的故事,以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群像,体现了卓越的诗性品格。其诗性品格具体体现在作家自我... 《晏阳初》以中国平民教育之父和中国乡村改造运动的先驱者晏阳初为对象,向世界讲述了这位现代中国历史人物一生的故事,以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群像,体现了卓越的诗性品格。其诗性品格具体体现在作家自我的诗情、传主身上以理想精神为主骨的诗意、以自然环境和自然山水描写而产生的诗象、原生态文学语言的诗味和多个特定历史场景的叙述性诗境等五个方面,让自我才情与他者光焰形成了高度的统一,产生了强大的美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长篇传记文学 非虚构文学 诗性品格 美学力量
原文传递
在大地上追寻生活的本质——论车延高诗歌中的地理感知及其审美意义
15
作者 甘小盼 《新文学评论》 2019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在诗集《日子就是江山》中,诗人车延高描写了他印象中的乡村、城市、西北和江南,形成多个地理空间。从农村到城市,从西北到江南,既描写了广阔的戈壁,也描画了温柔的水乡。诗人对不同空间的刻画,总是以其真实具体的体验为基础,在诗人对... 在诗集《日子就是江山》中,诗人车延高描写了他印象中的乡村、城市、西北和江南,形成多个地理空间。从农村到城市,从西北到江南,既描写了广阔的戈壁,也描画了温柔的水乡。诗人对不同空间的刻画,总是以其真实具体的体验为基础,在诗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看之下产生的情感体验。车延高的诗歌以干净、简练的笔调,描写其对地理环境的认知①,首先起源于一种全面的地理感知,是“诗人与作家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感觉与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诗人独特的人地审美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他诗歌表达的思想基础与艺术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审美感悟 地理感知 审美意义
原文传递
阮章竞新诗导读
16
作者 甘小盼 《中国诗歌》 2017年第9期131-136,共6页
阮章竞,曾用笔名洪荒、啸秋,一生创作过诸多歌剧、话剧和抒情短诗,而在叙事诗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1914年1月31日,他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一个贫农家庭。他只读过四年小学,13岁去当油漆工,20岁失业到了上海。后来,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 阮章竞,曾用笔名洪荒、啸秋,一生创作过诸多歌剧、话剧和抒情短诗,而在叙事诗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1914年1月31日,他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一个贫农家庭。他只读过四年小学,13岁去当油漆工,20岁失业到了上海。后来,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参加过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7年12月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曾任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太行山剧团指导员等。1939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常务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章竞 诗歌创作 《漳河水》 诗歌作品 中国当代诗歌 信天游 《金色的海螺》 底层人民 戏剧结构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诗歌的民谣倾向及其启示
17
作者 甘小盼 《中国诗歌》 2018年第4期262-278,共17页
民间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构成。古人是将'歌'与'谣'分开看待的,配合乐章来唱的叫'民歌'或'民间歌曲',不配合乐曲自由吟诵的叫&#... 民间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构成。古人是将'歌'与'谣'分开看待的,配合乐章来唱的叫'民歌'或'民间歌曲',不配合乐曲自由吟诵的叫'民谣'。因不需要合歌而唱,民谣的语言形式,相对而言更加灵活自由,也需要有一定的节奏而便于朗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阮章竞 《漳河水》 《王贵与李香香》 刘半农 《瓦釜集》 民歌体诗歌 民间语言
原文传递
诗学观点
18
作者 甘小盼 《中国诗歌》 2017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张大为认为,诗歌与哲学是人类心智的两个极端,诗与哲学的论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诗歌哲学本身的一种深刻的文化责任,因此,'诗''思'并举才是文化和文明应有的格局。而今天的诗歌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其自身存在的一种文化失... 张大为认为,诗歌与哲学是人类心智的两个极端,诗与哲学的论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诗歌哲学本身的一种深刻的文化责任,因此,'诗''思'并举才是文化和文明应有的格局。而今天的诗歌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其自身存在的一种文化失重的感觉,从而也只能在这个'美丽'的文化世界中,处于一种失衡的滑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本体 诗歌创作 诗歌写作 新世纪诗歌 当代诗歌 诗歌传统 形式技巧
原文传递
诗学观点
19
作者 甘小盼 《中国诗歌》 2017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吕进认为,新诗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口水体'拒绝新诗的诗体规范,放逐新诗的诗美要素,否定新诗应该具有诗之为诗的艺术标准,加深了新诗与生俱来的危机。新诗百年的最大教训之一是在诗体上的单极发展,一部新诗发展... ●吕进认为,新诗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口水体'拒绝新诗的诗体规范,放逐新诗的诗美要素,否定新诗应该具有诗之为诗的艺术标准,加深了新诗与生俱来的危机。新诗百年的最大教训之一是在诗体上的单极发展,一部新诗发展史迄今主要是自由诗史。自由诗作为'破'的先锋,是中国诗歌的一种新变,但是要守常求变,守住诗之为诗、中国诗之为中国诗的'常',才有新变的基础。提升自由诗,让自由诗增大对于诗的隶属度,驱赶伪诗,是新诗'立'的美学使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诗 先锋诗歌 反审美 发展史 诗歌创作 网络诗歌
原文传递
诗学观点
20
作者 甘小盼 《中国诗歌》 2017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王东东认为,在21世纪诗人的创作中,可以看到新的抒情或智性抒情的回归。智性抒情对应了理智直观这一哲学难题,因而与浪漫主义有着极大关系,但这并非意味着21世纪诗歌会从现代主义直接转向浪漫主义,而更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浪漫反讽的形态。
关键词 诗歌创作 现代主义 现代诗歌 旧体诗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