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娄艳华 胡惠贤 +2 位作者 张小容 甘建森 伍益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8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100例经皮股动脉穿刺DSA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100例经皮股动脉穿刺DSA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DSA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品管圈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娄艳华 胡惠贤 +3 位作者 文彩凤 甘建森 杨招娣 朱敏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7期2601-260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品管圈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具体实施方案。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19年3月(品管圈活动前)住院9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9月(品管圈活动后)...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品管圈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具体实施方案。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19年3月(品管圈活动前)住院9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9月(品管圈活动后)住院95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风险筛查率、误吸发生率及品管圈活动前后项目组成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风险筛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项目组成员的自信心、积极性、团队凝聚力、PDCA循环的熟练应用、对误吸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沟通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该模式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为该体系在临床具体实施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 防误吸 标准化体系 品管圈 多学科合作 脑出血
下载PDF
全程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娄艳华 胡惠贤 +1 位作者 黎春莹 甘建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2期1689-1690,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3月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6月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为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模式。比...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3月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6月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为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前死亡率、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颅脑损伤急救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模式 颅脑损伤 急救护理 预后
下载PDF
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惠贤 朱敏芳 +3 位作者 娄艳华 甘建森 聂丽娜 文彩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32期4511-4515,共5页
目的构建神经外科患者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模式,并验证其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构建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模式。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省江门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 目的构建神经外科患者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模式,并验证其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构建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模式。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省江门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将2019年1-6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误吸评估与管理;将2019年7-12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接受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506例患者,其中92例(18.18%)发生了误吸;观察组共有543例患者,其中74例(13.63%)发生了误吸,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8,P=0.043)。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8.10%(41/506),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52%(30/5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8,P=0.097)。结论误吸风险筛查闭环路径管理规范了误吸风险筛查工作的流程,保障了动态评估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患者误吸的发生率,能够为提高患者误吸防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 神经外科 误吸风险筛查 闭环路径管理 吸入性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