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1-7)激活自噬调控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邱乐宏 邓伟 +1 位作者 甘成文 孙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7-464,共8页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榔提取液(ANE)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模拟OSF内成纤维细胞体外模型,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ANE组[100μg/ml ANE培养细胞48 h、ANE+低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7)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ANE+高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5)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管形成情况,将mRFP-GFP-LC3病毒转染至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Vimentin呈阳性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成纤维细胞;与ANE组比较,ANE+低剂量Ang(1-7)组和ANE+高剂量Ang(1-7)组的细胞内α-SMA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减弱,培养上清液中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含量减少(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则升高(P<0.05),两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均抑制了HUVEC的血管形成(P<0.05),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下调(P<0.05);此外,ANE+高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均强于ANE+低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P<0.05)。结论Ang(1-7)能够抑制ANE诱导下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HUVEC的血管形成。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1-7) 凋亡 自噬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颌骨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甘成文 廖天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20-220,共1页
颌骨囊肿为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解剖结构上的原因,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常会遗留较大创面或死腔,故术后渗血及水肿明显,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手术摘除囊肿后残腔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自2008~2010年对78例颌骨囊肿患者采用... 颌骨囊肿为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解剖结构上的原因,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常会遗留较大创面或死腔,故术后渗血及水肿明显,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手术摘除囊肿后残腔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自2008~2010年对78例颌骨囊肿患者采用生物蛋白胶填塞残腔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摘除术 医用生物蛋白胶 应用 口腔颌面部 解剖结构 术后渗血 生长缓慢 肉芽组织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甘成文 邓伟 +3 位作者 廖天安 张熹 冯冬婵 王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260-4261,共2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普通级家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SOD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SOD组和阳性对照组制作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模型后分别给予SOD...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普通级家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SOD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SOD组和阳性对照组制作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模型后分别给予SOD生物胶囊溶液和蒸馏水灌胃,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结果空白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而CD8+T淋巴细胞少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P<0.05);SOD组CD4+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为(41.33±4.82)%和(2.04±0.55),较阳性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为(20.44±3.10)%,较阳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空白对照组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SOD组(P<0.05);SOD组TNF-α、IL-6和IL-8分别为(70.51±7.91)g/L、(160.40±9.33)pg/ml和(2.10±0.72)ng/ml,较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SOD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家兔有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升高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CD8+T淋巴细胞及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颌下腺位置的增龄性改变及性别差异
4
作者 甘成文 廖天安 王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研究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颌下腺位置改变与年龄增长和性别差异的关系。方法收集行颈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138例,测量颌下腺至下颌骨距离,左右两侧颌下腺内缘间距、外缘间距,对测量结果进...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研究不同年龄组正常人颌下腺位置改变与年龄增长和性别差异的关系。方法收集行颈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138例,测量颌下腺至下颌骨距离,左右两侧颌下腺内缘间距、外缘间距,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受检者的腺-颌间距与两腺内缘间距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这两项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与年龄呈线性相关(P<0.001);但各年龄组受检者之间的两腺外缘间距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检者的腺-颌间距与两腺内缘、外缘间距明显大于女性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颌下腺位置的增龄性改变与年龄增长、性别差异有关,定量分析颌下腺具体位置以及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时需要考虑年龄和性别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颌下腺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3 位作者 符良斌 邓伟 胡广伟 甘成文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观察高良姜素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分析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毒理性、转移的抑制作用和CAL27细胞中TIMP-1、MMP-9、转...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观察高良姜素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分析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毒理性、转移的抑制作用和CAL27细胞中TIMP-1、MMP-9、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素能够抑制MMP-9的活性,诱导CAL27细胞的凋亡,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随着高良姜素浓度的增加,口腔癌CAL27细胞中MMP-9和TGF-β1表达均呈降低趋势,TIMP-1表达呈升高趋势,且口腔癌CAL27细胞穿过滤膜的能力下降。结论高良姜素可通过下调MMP-9和TGF-β1的水平、增强TIMP-1表达,抑制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高良姜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院内发生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邱勋定 廖天安 +1 位作者 邓伟 甘成文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2707-271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院内出现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者的病因分类及院内发生并发症的构成比进行收集统计,并对发生院...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院内出现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者的病因分类及院内发生并发症的构成比进行收集统计,并对发生院内不良结局(住院时间延长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中有4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9.3%,122例患者以牙源性感染为主(70.5%),其发生院内并发症的构成比为87.5%(42/48),单因素分析中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与合并系统性疾病、症状发作到入院时间、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浓度、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关(P<0.05),而并发症与年龄、合并系统性疾病、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浓度、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水平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80)、合并系统性疾病(OR=1.814)、累及间隙数量(OR=2.024)、入院时血糖浓度(OR=1.137)、入院时白细胞计数(OR=1.532)是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出现院内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浓度、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与治疗转归密切相关,临床应当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加强干预治疗措施,积极扭转不良转归趋势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 预后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胡广伟 王鸿 +3 位作者 王涛 邓伟 邱勋定 甘成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静脉采用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工端端吻合,另选取30例同期手工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静脉吻合...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静脉采用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工端端吻合,另选取30例同期手工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静脉吻合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皮瓣成活率。结果:应用血管吻合器行单根静脉吻合平均用时(5.8±1.8)min,明显低于手工吻合平均用时(13.2±2.2)min;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对照组静脉危象发生率为6.67%,与研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中应用,静脉吻合操作简单、快捷,吻合质量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器 颌面部 游离组织瓣 静脉吻合 血管危象
下载PDF
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勋定 王涛 +3 位作者 王鸿 邓伟 陈井鑫 甘成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417-3419,共3页
目的探究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鳞癌患者90例,均给予术前平阳霉素诱导化疗,按照不同平阳霉素的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80~112 mg)、中剂量组(120~160 mg)及高剂量组(168~200 mg),每组... 目的探究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鳞癌患者90例,均给予术前平阳霉素诱导化疗,按照不同平阳霉素的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80~112 mg)、中剂量组(120~160 mg)及高剂量组(168~200 mg),每组各30例,对比不同平阳霉素使用剂量下口腔鳞癌患者经诱导化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年生存率。结果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随访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剂量(120~160 mg)平阳霉素应用于口腔鳞癌术前诱导化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随访3年生存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术前 诱导化疗 口腔鳞癌 生存率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埋伏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井鑫 邓伟 +2 位作者 王鸿 符良斌 甘成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839-840,共2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并根据"i-Vi ew"软件分析最佳手术入路后均顺利拔除埋伏牙。结论:锥形束CT是检查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埋伏牙拔除的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埋伏牙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生物蛋白胶在老年颌骨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广伟 廖天安 甘成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668,共2页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多发病,由于解剖结构上的原因,体积较大的囊肿在手术刮治中和手术后常会遗留较大创面或死腔,术后渗血及水肿、疼痛明显,术后残腔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显得尤...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多发病,由于解剖结构上的原因,体积较大的囊肿在手术刮治中和手术后常会遗留较大创面或死腔,术后渗血及水肿、疼痛明显,术后残腔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蛋白胶 颌骨囊肿 肿胀 疼痛
下载PDF
长期未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
11
作者 邱勋定 王涛 +3 位作者 王鸿 邓伟 陈井鑫 甘成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006-4008,共3页
目的分析长期未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长期未复发晚期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肿瘤根治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术后生存时间超过18个月,选择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UWQOL)量... 目的分析长期未复发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长期未复发晚期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肿瘤根治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术后生存时间超过18个月,选择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UWQOL)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长期未复发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而外貌、吞咽、娱乐、咀嚼、活力、肩功能、语言、情绪、焦虑、唾液、味觉及总分值等生存质量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况是长期未复发OS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是影响长期未复发S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况对长期未复发OSCC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且文化程度、心理状态是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未复发 口腔健康生存质量 焦虑 抑郁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期刊工作主动为课题服务的点滴体会
12
作者 甘成文 《图书与情报》 1986年第3期67-69,共3页
我单位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部门,职工较多,专业较广,每年订购的中、外文期刊多达七、八百种。由于不少研究课题在现场,科研人员长期出差在外,期刊工作又多局限于被动地订购、保管、借阅。因此,如何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信息,让众多期刊发... 我单位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部门,职工较多,专业较广,每年订购的中、外文期刊多达七、八百种。由于不少研究课题在现场,科研人员长期出差在外,期刊工作又多局限于被动地订购、保管、借阅。因此,如何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信息,让众多期刊发挥应有作用,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近二、三年来的改革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工作 科研人员 课题服务 服务工作 图书期刊 水文地质 为读者服务 外文期刊 研究课题 自然科学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走行中出现汇合与分叉的概率、位置与成角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乐宏 甘成文 王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591-594,共4页
目的:通过micro-CT扫描检查,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走行中出现汇合与分叉的概率、位置及成角的规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46颗下颌第二磨牙为研究对象,离体牙均采用micro-CT进行扫描,并行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可视化图像,... 目的:通过micro-CT扫描检查,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走行中出现汇合与分叉的概率、位置及成角的规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46颗下颌第二磨牙为研究对象,离体牙均采用micro-CT进行扫描,并行三维重建。结合三维可视化图像,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根管的形态、分支、汇合和分叉的发生率、位置及成角情况。结果:根管形态学分析显示,离体牙样本中有19颗为C形根管,占比41.30%;27颗为非融合根管,占比58.70%。共有31颗牙存在分支(72个分支)根管,其中56个分支(77.78%)位于根尖1/3,16个分支(22.22%)位于根中1/3。C形根管中发生汇合的17个,发生分叉的15个,汇合和分叉并存的14个。C形根管分叉时的成角为(34.8±8.45)°,明显高于非融合根管(26.2±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非常复杂,利用micro-CT扫描研究根管的分支、汇合和分叉以及成角规律,对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MICRO-CT C形根管 解剖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