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两性关系的协调——托尼·莫里森和她的《所罗门之歌》 被引量:10
1
作者 甘振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6-79,共4页
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巨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黑人传道士布道或黑人音乐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还兼具现代文学的抽象、魔幻和社会政治功能等特征。通过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男女角色的分析 ,... 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巨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黑人传道士布道或黑人音乐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还兼具现代文学的抽象、魔幻和社会政治功能等特征。通过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男女角色的分析 ,探讨莫里森对性别歧视、女权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民族文化 性别角色 两性关系 文学评论 美国 小说
下载PDF
悬浮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命运——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奥古斯丁与小说的政治观点 被引量:4
2
作者 甘振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4-68,共5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自1852年起一直都是文学界人士诸多评论的焦点,它在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实已无可厚非。但是,小说中浓郁的宗教说教气氛与其激励民众奋起反抗的政治力量之间似乎存在着令人费解的矛盾,通过... 《汤姆叔叔的小屋》自1852年起一直都是文学界人士诸多评论的焦点,它在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已经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实已无可厚非。但是,小说中浓郁的宗教说教气氛与其激励民众奋起反抗的政治力量之间似乎存在着令人费解的矛盾,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奥古斯丁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个角色来解决小说内在的分裂性矛盾,如何通过他来传递作者自身的政治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叔叔的小屋》 奥古斯丁 分裂性 矛盾 政治观点
下载PDF
《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家”和两性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甘振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77-81,共5页
美国新一代华裔作家任璧莲在其首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以一种典型的“散居族裔”姿态和有别于其他华裔作家的角度来书写散居族裔在美国的经历。研究小说中男女移民如何应对无家的感觉以及如何通过创建、重建甚至摧毁住所来为... 美国新一代华裔作家任璧莲在其首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以一种典型的“散居族裔”姿态和有别于其他华裔作家的角度来书写散居族裔在美国的经历。研究小说中男女移民如何应对无家的感觉以及如何通过创建、重建甚至摧毁住所来为自己下定义的方式,可以加深我们对家和归属感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并更深层次地探讨多元文化下家的内涵以及两性关系和文化共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的美国佬》 华裔作家 归属感 两性关系
下载PDF
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的命名现象 被引量:3
4
作者 甘振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非洲文化的传统、被奴役的历史以及仍被歧视的现状使得非洲裔美国黑人对姓名的有无有着特殊的敏感 ,这种敏感性自然而然地影响并体现在非洲裔美国黑人的文学创作当中。从几部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小说中 ,可以探讨非洲裔美国... 非洲文化的传统、被奴役的历史以及仍被歧视的现状使得非洲裔美国黑人对姓名的有无有着特殊的敏感 ,这种敏感性自然而然地影响并体现在非洲裔美国黑人的文学创作当中。从几部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小说中 ,可以探讨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人物姓名 ,以及自我命名、错误命名、姓名空白和绰号这几种命名现象的文化背景、深刻内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黑人文学 命名现象 非洲裔作家
下载PDF
《纳洛斯街》中酷儿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2
5
作者 甘振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7-71,80,共6页
《纳洛斯街》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安·佩特里于二战后出版的一部关于种族与性相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由与欲望之间的界限的警示小说。小说中酷儿种族融合主义者形象的隐晦刻画,表达了佩特里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种族政治与性政治,尤其是这... 《纳洛斯街》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安·佩特里于二战后出版的一部关于种族与性相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由与欲望之间的界限的警示小说。小说中酷儿种族融合主义者形象的隐晦刻画,表达了佩特里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种族政治与性政治,尤其是这个时期传统的种族、家庭和性别身份认定的保守怀旧思想的批判,以及她为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而敲响的警钟。在"酷儿批评"的视域下解读这个白人酷儿种族融合主义者的形象,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该小说的内涵,并展示美国战后初期种族、性别和性相的文化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儿形象 《纳洛斯街》 种族 性别 性相
下载PDF
《他们眼望上苍》的神话原型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甘振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国内外评论界已从种族文化、女性意识和叙事策略等角度对该作进行分析,但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神话因素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采用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从该小说的叙事结...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国内外评论界已从种族文化、女性意识和叙事策略等角度对该作进行分析,但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神话因素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采用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从该小说的叙事结构、复活主题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解读小说中的神话原型及其社会功能,从而进一步挖掘该小说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神话原型 叙事结构 复活神话
下载PDF
《纳洛斯》中跨族裔恋情悲剧的新历史主义探源 被引量:1
7
作者 甘振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纳洛斯》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佩特里创作的一部耐人寻味的"抗议"小说,是种族主义、女性主义与美国城市小说的完美结合。但是,由于内涵的复杂多元性以及对当时的敏感话题跨族裔婚恋的关注,该作被尘封直至近年才得到全新的评价... 《纳洛斯》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佩特里创作的一部耐人寻味的"抗议"小说,是种族主义、女性主义与美国城市小说的完美结合。但是,由于内涵的复杂多元性以及对当时的敏感话题跨族裔婚恋的关注,该作被尘封直至近年才得到全新的评价与认识。从新历史主义的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角度出发,将《纳洛斯》中的跨族裔恋情放回其历史语境中去考察,挖掘该悲剧之根源,从而把握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以及它对黑人文学作品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斯》 新历史主义 跨族裔恋情
下载PDF
重建爱的家园——试论《宠儿》中的理想家庭模式
8
作者 甘振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31-34,共4页
本文旨在从家庭成员之间的两性关系互补和房屋的内外格局安排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所体现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及美国黑人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以一种崭新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中母爱与自由、... 本文旨在从家庭成员之间的两性关系互补和房屋的内外格局安排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所体现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及美国黑人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以一种崭新的角度来解读小说中母爱与自由、个人与家庭、两性互补和民族生存以及人类发展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 家庭模式 母爱 自由 两性互补
下载PDF
优化高校课堂教学
9
作者 甘振翎 《海峡高教论坛》 2000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从文体学角度看唐诗《鹿柴》的英译
10
作者 杨佩 甘振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310-,312,共2页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语言简约,意蕴丰富深厚,赋予音韵节奏感而闻名遐迩,可以称之为文学的瑰宝。《鹿寨》是我国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在对原诗的理解的基础上,从用词、忠实原文以及意境传达方面对三个英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鹿柴 忠实 意境
下载PDF
“我思故我在”——《纳罗斯》的思想表达形式与功能
11
作者 甘振翎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安·佩特里的《纳罗斯》是对两性、种族与阶级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剖析以及对美国20世纪中期北部小镇的真实写照,其主题已超越了传统黑人文学中心的种族问题和女性文学中心的性别歧视问题。该小说通过思想表达的不同形式来呈现聚焦... 安·佩特里的《纳罗斯》是对两性、种族与阶级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剖析以及对美国20世纪中期北部小镇的真实写照,其主题已超越了传统黑人文学中心的种族问题和女性文学中心的性别歧视问题。该小说通过思想表达的不同形式来呈现聚焦人物的思维过程,不但突出了美国黑人的主体存在与身份意识,解构美国黑人的刻板形象,揭示小说中心的黑白恋情悲剧的深刻根源,还能促使读者反思美国战后的种族、性别和阶级问题以及个体、社会和新闻媒体在悲剧中的推波助澜,充分体现了佩特里的政治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为其后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拓宽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斯》 思想表达形式与功能 美国黑人的主体存在和身份意识 悲剧根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