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护理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甘洁红 蒋海燕 +3 位作者 高炳谏 谢小琼 卓小玲 黄飞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2945-2946,共2页
目的:针对临床献血中各种不良反应诱因采取恰当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来预防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随机挑选200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研究组则根据献血者的现状,做好献血前的心理分析,针对个体化采取不同的疏导方... 目的:针对临床献血中各种不良反应诱因采取恰当的个体化护理措施来预防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方法:设置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随机挑选200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研究组则根据献血者的现状,做好献血前的心理分析,针对个体化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减少首次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结果:收集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组在献血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在首次无偿献血群体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减少了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平静接受献血;促进献血者再次献血;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预防 献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的制备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高炳谏 廖小凤 甘洁红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0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前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亚甲蓝浓度及血浆容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12月(每月10份)60份新鲜血浆...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前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亚甲蓝浓度及血浆容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12月(每月10份)60份新鲜血浆,分成两组,一组进行病毒灭活,一组不灭活,灭活前后留样,制成新鲜冰冻血浆,48小时后融化,分别对病毒灭活前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检测病毒灭活前后血浆中亚甲蓝浓度和称取病毒灭活过滤MB前后血浆的重量,同时计算有效成分的回收率。结果经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的含量及亚甲蓝浓度、血浆重量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和总蛋白(TP)回收率分别为84.81%、82.46%和93.76%,亚甲蓝的清除率可达83.93%,血浆回收率为93.97%。结论经MB-P病毒灭活血浆能提高血浆输注的安全性,同时,血浆中的有效成分及容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应加强从采血到血浆病毒灭活各环节的冷链及时间控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原料血浆的有效成分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强化护理质量,促进志愿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3
作者 甘洁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9期334-335,共2页
自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地志愿无偿献血比例正逐步提升,志愿无偿献血正成为当前无偿献血的主流,同时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各地也更注重献血服务工作。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除了重视献血常识... 自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地志愿无偿献血比例正逐步提升,志愿无偿献血正成为当前无偿献血的主流,同时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各地也更注重献血服务工作。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除了重视献血常识的宣传,鲜血服务的提供以及便捷舒适的献血环境和场所改善,是促进志愿无偿献血的基础,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过程中护理质量,才能保持志愿无偿献血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组建出一支相对固定的志愿献血者队伍,充分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因此,强化献血过程的护理质量,可以不断提高志愿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护理 质量 志愿化
下载PDF
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炳谏 蒋海燕 甘洁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对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宣传教育时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1157名设为对照组,自2009年运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规范的健康教育程序后的街头自愿...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对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宣传教育时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1157名设为对照组,自2009年运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规范的健康教育程序后的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2216名设为实验组。对两组献血者一次献血300~400ml人数、献血反应发生率、愿意再次献血人数、血液初复检不合格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自愿献血人数、愿意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300~400ml人数、血液初复检不合格人数等统计,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使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固定的献血者,增加一次献血300~400ml人数,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无偿献血 献血者 街头献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