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班牙的漳州窑贸易 被引量:7
1
作者 甘淑美 《福建文博》 2010年第4期58-66,32,103,共11页
1492年新大陆发现后不久,西班牙继葡萄牙之后海外扩张至亚洲[2]。152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0年之后,探险家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率领西班牙探险队寻找一条向西的路线通往香料群岛——也称为摩鹿加群岛(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3]... 1492年新大陆发现后不久,西班牙继葡萄牙之后海外扩张至亚洲[2]。152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0年之后,探险家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率领西班牙探险队寻找一条向西的路线通往香料群岛——也称为摩鹿加群岛(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3]。麦哲伦绕过今天的南美洲南端,穿越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的宿务岛[4]。然而直到156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窑 摩鹿加群岛 葡萄牙人 麦哲伦 西班牙人 Ferdinand 阿卡普尔科 海外扩张 马尼拉大帆
下载PDF
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及新世界的德化白瓷贸易(第一部分) 被引量:5
2
作者 甘淑美 《福建文博》 2012年第4期2-14,共13页
明代中期,福建省南部沿海的德化窑开始烧造一种瓷胎细密、釉色莹润透白的高素质瓷器以供应国内市场[2]。这种瓷器滑腻如乳白,其绮丽的气质深受洋人推崇,以致在17世纪末大量贩运到欧洲,随后在当地被冠以法文名称Blanc de chine(中国白)[3]。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后加彩 瓷胎 白釉 立像 明代中期 公道杯 白狮 南部沿海
下载PDF
葡萄牙的漳州窑贸易 被引量:5
3
作者 甘淑美 张玉洁 《福建文博》 2010年第3期63-69,共7页
在西方,"汕头器"的名称来自对其出口地为中国广东省北部汕头港的误解,如今它的产地已经确认为相邻的福建省漳州地区的一些民窑。漳州窑主要生产外销瓷,活跃于明末清初。从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这里生产的风格独特的瓷... 在西方,"汕头器"的名称来自对其出口地为中国广东省北部汕头港的误解,如今它的产地已经确认为相邻的福建省漳州地区的一些民窑。漳州窑主要生产外销瓷,活跃于明末清初。从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这里生产的风格独特的瓷器从漳州月港大量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并有少量出口到欧洲和新大陆。虽然漳州窑瓷器受到景德镇(邻省江西省最大和最重要的窑场)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窑 景德镇窑 克拉克瓷 汕头港 葡萄牙人 福建省漳州 月港 广东省北部 于明 刻划花
下载PDF
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及新世界的德化白瓷贸易(第二部分) 被引量:4
4
作者 甘淑美 Eladio Terreros Espinosa 唐慧敏 《福建文博》 2014年第3期2-15,共14页
十七世纪末,德化白瓷已经大量输入欧洲和新世界。这点除了可见证于经海洋考古发现于欧洲船只船货中的德化白瓷外,葡萄牙和荷兰在亚洲的根据地、欧洲大陆以及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驻新世界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都市和宗教殖民地区考古发... 十七世纪末,德化白瓷已经大量输入欧洲和新世界。这点除了可见证于经海洋考古发现于欧洲船只船货中的德化白瓷外,葡萄牙和荷兰在亚洲的根据地、欧洲大陆以及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驻新世界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都市和宗教殖民地区考古发掘的德化白瓷也是可靠的凭据。德化白瓷贸易主要包含各种装饰物或日常用途的器皿。这类大规模生产的德化白瓷,质量参差,未见署款。英国东印度公司(EIC)的船货和销售记录也证明了德化白瓷贸易中也有一些为供应欧洲市场特别的需求而做。这些瓷器以私人贸易的方式数以千计地被运往英国,也有较少的数量运往欧洲大陆和各西班牙属新世界殖民地。这篇文章集中于新世界的德化白瓷贸易,议论西班牙人通过横跨太平洋贸易路线至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及往后经由韦拉克鲁斯驶往西班牙的西班牙宝船舰队的大西洋贸易路线,在德化白瓷贸易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新世界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国、荷兰和法国殖民者则持续跟各西班牙殖民地隐密通商而购入德化白瓷。时至18世纪中叶,欧洲和新世界的德化白瓷贸易几乎完全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白瓷 瓷器 新世界 西班牙 西班牙人 荷兰人 英国人 法国人
下载PDF
荷兰的漳州窑贸易 被引量:3
5
作者 甘淑美 《福建文博》 2012年第1期12-22,共11页
在16世纪,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十七个省隶属于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2]。156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1556~1598)入侵这一地区平息新教改革,导致北部七省反抗[3]。1585年,成为葡萄牙国王的菲利普二世(1580),作为他对七省联盟的经济战争... 在16世纪,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十七个省隶属于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2]。156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1556~1598)入侵这一地区平息新教改革,导致北部七省反抗[3]。1585年,成为葡萄牙国王的菲利普二世(1580),作为他对七省联盟的经济战争的一部分[4],在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对荷兰实施贸易禁令。在此之前,荷兰利用他们的地理位置,作为北欧和南欧之间的中间人,通过倒卖葡萄牙进口的亚洲奢侈品牟取暴力[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窑 荷兰人 伊比利亚半岛 西班牙国 哈布斯堡 利普 王菲 白狮 葡萄牙人 克拉克瓷
下载PDF
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贸易中的漳州瓷 被引量:1
6
作者 Teresa Canepa 甘淑美 《闽商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159-160,共2页
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上半叶,福建省漳州府的几个瓷窑烧制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瓷器,通过漳州月港大批量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此外,还有少量销往欧洲及新大陆。本文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 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上半叶,福建省漳州府的几个瓷窑烧制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瓷器,通过漳州月港大批量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此外,还有少量销往欧洲及新大陆。本文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及荷兰的漳州瓷贸易。葡萄牙是第一个对东方展开海上贸易的欧洲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还有后来荷兰所开辟的海上航线,在频繁的跨亚洲的漳州瓷贸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三个国家,也都在较小的程度上,参与了漳州瓷在欧洲和新大陆的贸易。1557年,葡萄牙在中国陆地建立了一个永久据点。此后,它对瓷器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就导致了景德镇和漳州各个瓷窑的瓷器产量大幅增加。从在澳门岛建立贸易基地开始,葡萄牙商人实际上垄断了与亚洲市场的海上贸易,包括从16世纪70年代开始的对日本的出口。葡萄牙商人用大型商船将瓷器从澳门运到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印度的果阿,然后再运到阿拉伯城市和非洲海岸的要塞,最后运到葡萄牙的里斯本。1578年葡西联合之后,菲利普一世(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同时成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他进一步扩张领土,其中包括了葡萄牙在亚洲的据点。菲律宾的马尼拉迅速成了西班牙在东方的补给站,用以供应要运至西班牙本土以及在新大陆的西班牙下层贵族所需的瓷器。瓷器由大帆船经由太平洋贸易航线运往新大陆。帆船从马尼拉启航,抵达阿卡普尔科后,少量的货物由骡子经由陆路运送至维拉克鲁斯,而后装上驶往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的大帆船。荷兰人凭借自己在船运和贸易方面的技能及高涨的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独立的民族主义,仿效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也建立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602年的特权公司,它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万丹买进可以买到的货物,进口大量的中国瓷器到荷兰。荷兰人先将瓷器海运到巴达维尔(也就是今天的雅加达,同时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总部),再运到马六甲。一个设立在台湾(福摩萨)的商栈,成了中日贸易的中间站。本文将讨论从葡萄牙、西班牙及荷兰人在亚洲的殖民地采集到的考古发现,从少量可确定年代的沉船和幸存的营地中发现的漳州瓷器,以及从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海岸发现的陶瓷碎片。本文还将附图介绍一组有趣的稀有的漳州瓷。这些瓷器有的属于陶瓷釉下彩装饰,以钴蓝色为着色,有些则是用釉上珐琅装饰,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迎合西方人喜好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人 葡萄牙人 釉下彩 海上贸易 西班牙人 东印度公司 达维尔 阿卡普尔科 中日贸易 塞维利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