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中期血清学、超声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甘莉娟 张元珍 +1 位作者 林莉 宋婕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孕中期血清学、超声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8 165例单胎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或)游离雌三醇浓度,利用随机配载软件计算胎儿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畸形风险... 目的观察孕中期血清学、超声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8 165例单胎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或)游离雌三醇浓度,利用随机配载软件计算胎儿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畸形风险值;采用系统超声检查孕中期的10 727例孕妇。血清学提示高风险胎儿者及系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结构异常者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核型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查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0%(69/1 708)。超声检查对各种先天结构异常检出率为2.2%(236/10 727),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8.8%(49/170)。超声检查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高于血清学检查(P<0.01)。血清学或超声检查之一异常并接受羊膜腔穿刺者1 819例,其中异常核型者103例,阳性率为5.7%。血清学、超声检查均异常者59例,其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5.4%(15/59),高于单一血清学检查(P<0.01),但与单一超声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中期血清学检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假阳性率高,超声检查胎儿染色体检出率高于血清学检查。以血清学检查为基础,联合超声检查,可以提高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胎儿染色体异常 血清学检查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血吸虫病在两类易感群体中传播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齐龙兴 薛梦 +1 位作者 甘莉娟 Sakhone Sysavathdy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4,共6页
考虑到迁入人群和当地人群对血吸虫病传播不同的影响,建立了血吸虫病在两类易感群体中传播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阈值.利用灵敏度分析研究两类易感人群初始值对阈值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理论验证.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稳定性 阈值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磁共振体素不相干运动相关参数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甘莉娟 赵胜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3.0T磁共振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相关参数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女性2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MRI及IVIM扫描,IVIM扫描采用13个b值,所得原始数据采用双指数模型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3.0T磁共振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相关参数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女性2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MRI及IVIM扫描,IVIM扫描采用13个b值,所得原始数据采用双指数模型进行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标准表观扩散系数(标准ADC)、慢ADC、快ADC及灌注相关体积分数(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标准ADC分别为(0.90±0.15)×10^(-3)、(1.15±0.23)×10^(-3)mm^2/s,慢ADC分别为(0.70±0.12)×10^(-3)、(0.97±0.21)×10^(-3)mm^2/s,快ADC分别为(6.66±2.02)×10^(-3)、(5.30±1.64)×10^(-3)mm^2/s,f分别为0.29±0.09、0.45±0.11;观察组标准ADC、慢ADC、f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快A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ADC、慢ADC、快ADC及f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6、0.32、0.84,以慢ADC最大,其临界值为0.89×10^(-3)mm^2/s时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0%。结论宫颈癌患者IVIM相关参数标准ADC、慢ADC及f均降低,上述参数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灌注相关体积分数
下载PDF
血吸虫病在多个染病者群体传播的S-DI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甘莉娟 薛梦 +1 位作者 Sakhone Sysavathdy 齐龙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8,11,共5页
主要介绍血吸虫病在多个染病者群体传播的S-DI模型,对于两种不同的发生率产生不同的模型,分别求出其平衡点及疾病爆发的阈值,并且分别判断出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关键词 血吸虫病 S-DI模型 双线性发生率 标准发生率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感染度血吸虫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甘莉娟 薛梦 +1 位作者 Sakhone Sysavathdy 齐龙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370,共7页
考虑轻度感染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重度感染者的情况,建立了血吸虫病模型。计算平衡点及疾病爆发的阈值。根据特征根的符号及La Salle不变性原理判断无病平衡点不仅局部渐近稳定且全局渐近稳定。根据Hurwitz判别定理判断地方病平衡... 考虑轻度感染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重度感染者的情况,建立了血吸虫病模型。计算平衡点及疾病爆发的阈值。根据特征根的符号及La Salle不变性原理判断无病平衡点不仅局部渐近稳定且全局渐近稳定。根据Hurwitz判别定理判断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通过模拟仿真进行了证明。就不同感染度对病人数量和基本再生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发现轻度感染者转化为重度感染者会对疾病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度 血吸虫病 无病平衡点 地方病平衡点 稳定性
下载PDF
具有时滞的血吸虫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甘莉娟 薛梦 齐龙兴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引入时滞来讨论在多个染病者群体中传播且带有时滞的血吸虫病模型的稳定性情况。通过对时滞模型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认为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都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且时滞对此模型并无太大影... 通过引入时滞来讨论在多个染病者群体中传播且带有时滞的血吸虫病模型的稳定性情况。通过对时滞模型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认为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都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且时滞对此模型并无太大影响,但染病者的有效接触率,尤其是轻度感染者的有效接触率对疾病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稳定性 时滞 无病平衡点 地方病平衡点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D6表达与子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喻唯 刘小平 +2 位作者 李胜 甘莉娟 龚青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索白细胞分化抗原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CD6)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预测CD6影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下载TCGA-CESC数据集,使用R软件survminer包寻找截点,将资料按CD6表达量分为高表达... 目的探索白细胞分化抗原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CD6)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预测CD6影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下载TCGA-CESC数据集,使用R软件survminer包寻找截点,将资料按CD6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利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各个临床病理特征的分布差异,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Mantel-Cox)法。同时利用GSE44001数据集对生存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利用基因富集的方法探索CD6发挥作用的可能通路。结果子宫颈癌组织的CD6表达水平在肿瘤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6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低于高表达组(均P<0.05)。基因富集的结果显示,CD6高表达组富集与调节免疫和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集。结论CD6低表达与子宫颈癌不良预后相关,可能作为判断子宫颈癌预后的分子及治疗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D6 预后 TCGA
下载PDF
小腿后侧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及跟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8
作者 袁风 田俊 甘莉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小腿 筋膜蒂皮瓣 足跟 皮肤缺损
下载PDF
DS-I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分析
9
作者 薛梦 甘莉娟 +1 位作者 Sakhone Sysavathdy 齐龙兴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0-42,共3页
由于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比较复杂,相关文献只讨论了无病平衡点的存在性。本文通过运用不等式技巧讨论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平衡点的存在性 不等式技巧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丽丽 甘莉娟 蔡红兵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6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效组49例,无效组13例,用多因素分析法比较了两组一...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6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效组49例,无效组13例,用多因素分析法比较了两组一般情况、孕产史、产科合并症以及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提出可能导致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效果不佳的预测因素。结果:62例病例中,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无效者13例(21%)。不同于以往文献报道,发现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植入和胎盘粘连)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无效组中休克指数及DIC指数明显高于有效组。结论:胎盘粘连是我院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当产后出血量超过1 500mL预示着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不佳。对于有持续出血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之前,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被直接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产后出血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