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氏虫草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钟韩 甘莉霞 +6 位作者 章卫民 潘清灵 李浩华 陶美华 王磊 谭毓治 刘艳平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野生戴氏虫草的多糖、腺苷、甘露醇的含量;利用NIH小鼠进行碳廓清试验、免疫器官重量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戴氏虫草水提液小鼠LD50。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戴氏虫草的...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野生戴氏虫草的多糖、腺苷、甘露醇的含量;利用NIH小鼠进行碳廓清试验、免疫器官重量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戴氏虫草水提液小鼠LD50。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戴氏虫草的多糖、腺苷及甘露醇含量分别为36.20 mg/g、0.27 mg/g和80.20 mg/g;戴氏虫草水提液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受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细胞免疫功能,其小鼠经口LD50>69.42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氏虫草 多糖 腺苷 甘露醇 碳廓清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硫化钡及氨水净化农用氯化铵的研究
2
作者 甘莉霞 《广东化工》 CAS 2006年第10期23-24,共2页
比较了硫化钡及氨水对农用氯化铵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硫化钡的净化效果较好,制得的工业氯化铵,白色度较高,且生产成本较低。
关键词 农用氯化铵 净化 硫化钡 氨水
下载PDF
紫外荧光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总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伟宁 甘莉霞 徐嘉曾 《广东化工》 CAS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本文用仪器ANTEK7000BNS测定了试样中的总硫量。研究了试样中硫氧化为SO_2的最佳条件;通过检测吸收了紫外光的SO_2发射的荧光,测定了总硫量。测定结果:γ=0.989174,s=0.3%。
关键词 ANTEK7000BNS 燃烧 激发态 测定 原料气 紫外荧光光谱法 二氧化硫
下载PDF
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致命鹅膏α-鹅膏毒肽超声波提取工艺
4
作者 刘萌 甘莉霞 +2 位作者 张林平 李泰辉 邓旺秋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101,共9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甲醇体积浓度、超声波功率和料液比对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α-鹅膏毒肽提取得率的影响,获得关键因素及其最佳条件,再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α-鹅膏毒肽超声波提取工艺。研...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甲醇体积浓度、超声波功率和料液比对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α-鹅膏毒肽提取得率的影响,获得关键因素及其最佳条件,再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α-鹅膏毒肽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致命鹅膏α-鹅膏毒肽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超声波处理15 min、甲醇体积浓度35%、超声波功率300 W、料液比1∶20(g∶mL),α-鹅膏毒肽提取得率为3.33 mg·g^(-1)干重,与预测值3.30 mg·g^(-1)干重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命鹅膏 α-鹅膏毒肽 得率 响应面
下载PDF
溶剂浮选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伟宁 甘莉霞 徐嘉曾 《广东化工》 CAS 2000年第5期46-48,共3页
在酸性溶液中,铜(Ⅱ)与硫氰酸盐形成[Cu(SCN)_4]~2络阴离子,继而与结晶紫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将其浮选至有机溶剂二甲苯中,在587nm处测其吸光度,可测ppb级Cu(Ⅱ)。富集比为15,表观摩尔系数为1.68×l0~5L·mol^(-1)cm^(-1),铜的... 在酸性溶液中,铜(Ⅱ)与硫氰酸盐形成[Cu(SCN)_4]~2络阴离子,继而与结晶紫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将其浮选至有机溶剂二甲苯中,在587nm处测其吸光度,可测ppb级Cu(Ⅱ)。富集比为15,表观摩尔系数为1.68×l0~5L·mol^(-1)cm^(-1),铜的回收率为91.82%-102.7%。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铜,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结晶紫 硫氰酸盐 溶剂浮选 痕量铜
下载PDF
浅谈陈化对立德粉细度的影响
6
作者 刘伟宁 甘莉霞 徐嘉曾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研究了陈化对立德粉细度的影响。通过试验证明 ,缩短陈化时间有利于未煅烧立德粉中小晶粒 (原级晶粒 )的存在 ,达到较好的控制立德粉粒度的目的。结果表明 ,陈化时间在 2 4h以内 ,可获得最佳的粒度为 2 5 μm。陈化时间越长 ,粒度越大。
关键词 立德粉 陈化 细度 无机颜料
下载PDF
梅州市一起致命鹅膏中毒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胡贝 钟桂红 +6 位作者 何淑娴 余其胜 甘莉霞 秦华明 李挺 邓旺秋 张成花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调查2022年广东省梅州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毒蘑菇中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毒原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毒蘑菇样品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毒蘑菇样品和患者血液与尿液中的毒素。结果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4人均出现中... 目的调查2022年广东省梅州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毒蘑菇中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毒原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毒蘑菇样品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毒蘑菇样品和患者血液与尿液中的毒素。结果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4人均出现中毒症状,经治疗均治愈出院。涉事蘑菇样品经鉴定为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剩余毒蘑菇汤、已煮毒蘑菇子实体、未煮毒蘑菇子实体残余组织和事发地采集的毒蘑菇中均检出α-鹅膏毒肽;患者血液和尿样样本中均未检出α-鹅膏毒肽。结论本次事件是因误食致命鹅膏引起的中毒事件,当地村民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需加强对野生蘑菇知识的普及,建立毒蘑菇中毒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减少毒蘑菇中毒和死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命鹅膏 食物中毒 分子鉴定 α-鹅膏毒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