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铜催化裂解剂的制备及降黏效果评价
1
作者 甘衫衫 孙新革 +2 位作者 刘家林 刘仕杰 李恒双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11期48-52,27,共6页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纳米铜催化裂解剂,以辽河杜813、新疆重45、渤海5-2N超稠油为研究对象,开展超稠油催化裂解改质实验,在180~250℃、反应时间为24h,纳米铜质量分数为0.35%~0.5%、供氢剂用量为10%时,可以使超稠油原油黏度降低85%~90%。利...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纳米铜催化裂解剂,以辽河杜813、新疆重45、渤海5-2N超稠油为研究对象,开展超稠油催化裂解改质实验,在180~250℃、反应时间为24h,纳米铜质量分数为0.35%~0.5%、供氢剂用量为10%时,可以使超稠油原油黏度降低85%~90%。利用气相色谱仪、棒状薄层色谱仪、红外分析仪等对反应前后原油的物性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铜催化裂解反应后,超稠油的轻质组分明显增加,主峰碳前移;裂解后芳烃、饱和烃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减少;反应后富氢程度参数及含氧度程度参数大幅提高,实现了大幅度改质降黏效果。同时研究了纳米铜用量、纳米铜粒径、温度等对超稠油催化改质的影响,为热采与纳米铜催化裂解剂协同作用实现改质降黏及降低开发成本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原油裂解 改质降黏 加氢裂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沉积模式演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甘衫衫 李俊飞 《化工管理》 2013年第22期240-240,共1页
沉积模式是对于沉积环境及其产物及作用过程的高度慨括,它既可以反映沉积物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沉积物与沉积环境的成因联系,又可作为研究其它实例时对比的标准,可以预测勘探地区和目的层。在对塔里木盆地寒武-二叠纪的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是对于沉积环境及其产物及作用过程的高度慨括,它既可以反映沉积物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沉积物与沉积环境的成因联系,又可作为研究其它实例时对比的标准,可以预测勘探地区和目的层。在对塔里木盆地寒武-二叠纪的沉积特征、古地理环境、岩相古地理研究、区域构造背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有障壁的滨岸相和无障壁的滨岸相及河流和湖泊相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局限台地 开阔台地
下载PDF
先把扎工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层序划分及沉积特征
3
作者 谢锐杰 甘衫衫 +2 位作者 王迎晓 李俊飞 陈希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51-55,1,共5页
采用地层旋回分析法开展先把扎工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层序格架研究,选择工区关键井进行层序划分,建立石炭系小海子组精细层序格架。在层序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通过巴探4井、巴探7井等钻井的层序分析,石炭系小海子组可划分出两个层... 采用地层旋回分析法开展先把扎工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层序格架研究,选择工区关键井进行层序划分,建立石炭系小海子组精细层序格架。在层序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通过巴探4井、巴探7井等钻井的层序分析,石炭系小海子组可划分出两个层序:CSQ5(小海子组下段)、CSQ6(小海子组上段)。CSQ5为低可容纳空间环境下发育的层序,为B型层序;CSQ6为高可容纳空间环境下发育的层序,为A型层序。以单井沉积相、连井剖面及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为基础,结合地震、钻井等其他资料分析认为,工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发育开阔台地相,进一步划分为台滩和滩间海亚相,CSQ5主要发育台滩、滩间海亚相;CSQ6主要发育滩间海亚相,台滩亚相是先巴扎工区储层的有利发育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划分 沉积相 开阔台地 石炭系小海子组 巴麦地区
下载PDF
先巴扎工区构造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俊飞 甘衫衫 《化工管理》 2015年第5期91-91,共1页
先巴扎工区构造位置上处于巴楚隆起西段南缘的麦盖提斜坡北部,色力布亚断裂带下降盘南缘平台区,其构造形成与演化和巴楚-麦盖提地区构造发育及演化息息相关。巴楚-麦盖提地区包括巴楚隆起及麦盖提斜坡两大二级沉积单元。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演化特征 断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沉积相演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俊飞 方伟 +1 位作者 孔维韬 甘衫衫 《能源与节能》 2012年第9期111-112,共2页
将塔里木盆地寒武纪-二叠纪划分为3个沉积体系组(分为海洋,海陆过渡和陆相体系组),并进一步识别出11个沉积体系分别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滨岸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边缘斜坡相、陆棚相、盆地... 将塔里木盆地寒武纪-二叠纪划分为3个沉积体系组(分为海洋,海陆过渡和陆相体系组),并进一步识别出11个沉积体系分别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滨岸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边缘斜坡相、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相分布特征在各个时期存在差异性,但在整个沉积演化过程中,又具有继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相演化 古生界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非均质超稠油油藏SAGD快速启动技术界限——以风城油田侏罗系齐古组超稠油油藏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赵睿 罗池辉 +3 位作者 张宇 祁明霞 孟祥兵 甘衫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3,共5页
以风城油田侏罗系齐古组非均质超稠油油藏为例,利用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建立耦合应力场的数值模型,进行SAGD快速启动扩容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描述了风城超稠油油藏储集层的扩容特征,结果显示:在快速启动结束时,近井筒地带孔隙度提高2%... 以风城油田侏罗系齐古组非均质超稠油油藏为例,利用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建立耦合应力场的数值模型,进行SAGD快速启动扩容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描述了风城超稠油油藏储集层的扩容特征,结果显示:在快速启动结束时,近井筒地带孔隙度提高2%,渗透率增加10%~100%,体积扩容率最大为1.74%,储集层可实现有效扩容。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水平井轨迹、储集层岩性、物性变化对快速启动技术的影响,得到SAGD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界限。研究结果表明:沿水平段无大段泥岩发育,水平段渗透率级差小于3,SAGD上下井轨迹垂向偏移小于1 m或平面偏移小于2 m的井组均适合采用快速启动,现场可针对SAGD井组及油藏实际情况选择性实施快速启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非均质超稠油油藏 SAGD 快速启动技术 数值模拟 扩容特征
下载PDF
鱼骨注汽水平井SAGD在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睿 罗池辉 +2 位作者 陈河青 甄贵男 甘衫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615,共5页
在非均质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中,为加快蒸汽腔扩展和降低夹层影响,提出了鱼骨水平井注汽方式。以风城油田A井区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影响鱼骨注汽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分支形态及关键注采... 在非均质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中,为加快蒸汽腔扩展和降低夹层影响,提出了鱼骨水平井注汽方式。以风城油田A井区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影响鱼骨注汽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分支形态及关键注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分支的水平位移、垂向位移与井组生产效果呈正相关,分支两侧交错分布的效果要优于分支两侧对称分布及同侧分布;当鱼骨注汽水平井上方存在夹层时,分支穿过夹层的生产效果最优。实际应用表明,鱼骨注汽水平井的初期日产油量和油汽比,均高于同条件下的无分支水平井,该方式具有一定优势,可供同类油藏开发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油藏 鱼骨水平井 注汽井 分支形态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注采参数
下载PDF
超稠油Ⅲ类油藏夹层发育模式及SAGD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倩 高祥录 +3 位作者 罗池辉 孟祥兵 甘衫衫 刘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风城超稠油油藏属陆相辫状河流相沉积,夹层广泛发育,特别是超稠油Ⅲ类油藏,非均质性强,导致SAGD开发过程中存在水平段动用程度低、蒸汽腔扩展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SAGD开发效果。针对该问题,在风城超稠油油藏辫状河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的基... 风城超稠油油藏属陆相辫状河流相沉积,夹层广泛发育,特别是超稠油Ⅲ类油藏,非均质性强,导致SAGD开发过程中存在水平段动用程度低、蒸汽腔扩展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SAGD开发效果。针对该问题,在风城超稠油油藏辫状河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将夹层发育状况归纳分类为4种典型模式,分析了4种模式下SAGD蒸汽腔的发育形态,并对应提出了直井辅助SAGD、多分支SAGD及储层改造等开发技术,形成了一套针对超稠油Ⅲ类油藏SAGD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成果对强非均质性储层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非均质性 夹层 SAGD 风城油田
下载PDF
风城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SAGD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智 孟祥兵 +3 位作者 吴永彬 赵慧龙 罗池辉 甘衫衫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7,共6页
针对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原油埋藏浅、黏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实施双水平井SAGD开发存在诸多挑战的问题,开展浅层超稠油SAGD开发技术及配套工艺技术攻关研究,优化双水平井部署设计,SAGD循环预热及油藏工程设计,配套钻完井工艺、井... 针对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原油埋藏浅、黏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实施双水平井SAGD开发存在诸多挑战的问题,开展浅层超稠油SAGD开发技术及配套工艺技术攻关研究,优化双水平井部署设计,SAGD循环预热及油藏工程设计,配套钻完井工艺、井下管柱结构、井下测温测压等关键技术。根据开发实践及技术经济指标,制订了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开发的技术界限,并综合论述了复合井网开发、储层扩容改造、溶剂辅助SAGD等改善SAGD开发效果的新技术。浅层SAGD系列开发配套技术对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超稠油油藏 SAGD 溶剂辅助SAGD技术 风城油田
下载PDF
双水平井SAGD间歇式吞吐强化扩腔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睿 甘衫衫 +4 位作者 杨果 罗池辉 王青 周洪涛 吴芬婷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81,共7页
强非均质储层条件下,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开发中普遍存在注采井间窜扰、水平段动用不均匀、蒸汽腔规模小且扩展缓慢等问题,导致SAGD井组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出双水平井SAGD间歇式吞吐强化扩腔技术策略。以新疆... 强非均质储层条件下,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开发中普遍存在注采井间窜扰、水平段动用不均匀、蒸汽腔规模小且扩展缓慢等问题,导致SAGD井组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出双水平井SAGD间歇式吞吐强化扩腔技术策略。以新疆风城油田M区实际井组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对吞吐操作方式、注采参数、转轮时机等关键参数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注汽井注汽(生产井关井),焖井后生产井采油(注汽井关井)的方式,在合理注采参数条件下,间歇式吞吐能有效改善开发效果,采收率达53.8%。SAGD间歇式吞吐强化扩腔技术主要作用机理为:(1)吞吐期间注汽井高速注入,蒸汽热损失减少;(2)注汽时消除了汽窜和压差影响,有助于扩大蒸汽波及和动用较差区域;(3)注汽期间重力泄油持续进行,建立的液面在开井生产时能有效防止汽窜,实现高效泄油。采用该技术在风城M区开展了2井组试验,措施后日产油水平提高了1.5 t/d,且生产稳定,研究成果为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井 SAGD 间歇式吞吐 参数优化 操作方式 注采参数 转轮时机
下载PDF
尼日尔研究区典型地震相类型
11
作者 王迎晓 甘衫衫 姚鹄云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23期189-189,共1页
地震相分析包括对地震资料的识别和沉积环境的理解,其表征主要指反射结构、连续性、外部几何形态、振幅、频率、层速度等。本文以尼日尔工区为例,分析了该工区地震相研究方法,最终确定了尼日尔研究区典型的地震相类型和展布。
关键词 尼日尔 地震相 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