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图孪生: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国际安全挑战与治理路径
1
作者 甘钧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并不是它在智能上的不断升级并最终进化出“类人”意识,而是它所承载的人类意图。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显示,人类正在将其意图复制到人工智能载体上。当前,人工智能军事化的浪潮承载着人类的消极意图,它将颠覆大国...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并不是它在智能上的不断升级并最终进化出“类人”意识,而是它所承载的人类意图。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显示,人类正在将其意图复制到人工智能载体上。当前,人工智能军事化的浪潮承载着人类的消极意图,它将颠覆大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平衡,更重要的是,它将导致国家之间的敌意孪生到人工智能系统中,进而给人类整体带来重大威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军事化的管控,应该以人类共同安全为指导原则,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领,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共同体,从科学层面判断人工智能意图孪生的技术拐点,并通过国际军控机制和国家之间军控协议缓解安全困境,多轨并行推进以精准管控人工智能军事化的安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意图孪生 自主武器 国际安全 全球治理 人类共同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丝绸之路的复活:中国高铁外交解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甘钧先 毛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30,共8页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外交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高铁外交是一种着眼于交通、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手段,其目标是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和便利的贸易网络。中国高铁外交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外交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高铁外交是一种着眼于交通、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手段,其目标是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和便利的贸易网络。中国高铁外交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并加速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外交 公共外交 地缘政治 东亚一体化
下载PDF
“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与中国外交 被引量:22
3
作者 甘钧先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73,共9页
"丝绸之路"贸易通道的复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新丝路"的外交活动,但中国更需要将"丝路外交"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原因在于"丝路外交"的开... "丝绸之路"贸易通道的复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新丝路"的外交活动,但中国更需要将"丝路外交"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原因在于"丝路外交"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中国突破当前的贸易和能源困境,而且也可以极大地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实质性地改善中国的安全处境。中国在"新丝路外交"中应该注意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利用好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国际协调机制,并避免恶性的大国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外交 一体化 国际机制
下载PDF
美国加州的气候治理:过程、挑战与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甘钧先 毛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60,共9页
加州的气候治理不仅是美国气候治理的开拓者,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州气候治理属于典型的自主治理类型,有利于加州政府自主调控经济转型的速度与深度。加州气候治理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治理机构、完备的法制建设、科学的评估机制... 加州的气候治理不仅是美国气候治理的开拓者,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州气候治理属于典型的自主治理类型,有利于加州政府自主调控经济转型的速度与深度。加州气候治理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治理机构、完备的法制建设、科学的评估机制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州气候治理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如坚持自我调控的治理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协作能力建设以及鼓励经济发达区域和发达城市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治理 绿色能源 协作能力 制度建设 自主减排
下载PDF
地方自主减排的范例——美国加州的气候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甘钧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0,共6页
加州的气候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美国气候治理的开拓者,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州气候治理属于典型的自主治理类型,有利于加州政府自主调控经济转型的速度与深度。加州气候治理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治理机构、完备的法制建... 加州的气候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美国气候治理的开拓者,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州气候治理属于典型的自主治理类型,有利于加州政府自主调控经济转型的速度与深度。加州气候治理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治理机构、完备的法制建设、科学的评估机制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州气候治理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坚持自我调控的治理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协作能力建设以及鼓励经济发达区域和发达城市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治理 绿色能源 协作能力 制度建设 自主减排
下载PDF
西方主权理论与中国的主权体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甘钧先 毛艳 《观察与思考》 2014年第6期53-55,共3页
西方主权理论源于西方自身的历史经验,与中国语境不符。合理的主权理论应该反映当前大多数国家的主权体验。基于此,国际社会应既尊重他国主权,也积极斡旋;既反对干涉内政,也需特定介入。
关键词 主权理论 新干涉主义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义新欧”铁路对浙江经贸发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北方经贸》 2019年第11期16-19,共4页
“义新欧”铁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具有政策支持力度大、往返货源充足、物流成本较低及运营机制灵活等优势,对浙江经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义新欧”铁路不仅可以推动浙江商品出口,帮助拓展浙江外贸市场,而且对浙江省产业结... “义新欧”铁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具有政策支持力度大、往返货源充足、物流成本较低及运营机制灵活等优势,对浙江经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义新欧”铁路不仅可以推动浙江商品出口,帮助拓展浙江外贸市场,而且对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进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具有积极影响。浙江省应该抓住契机,利用“义新欧”国际物流通道,推动浙江经济与贸易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新欧铁路 浙江外贸 产业结构 转型提升
下载PDF
白俄罗斯推进“一带一路”:优势、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3
8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西伯利亚研究》 2019年第4期86-92,共7页
白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具有四大明显优势:独特地缘优势、政治稳定优势、经济合作优势和民众基础优势,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沟通桥梁作用和外交示范作用。但是,由于"... 白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具有四大明显优势:独特地缘优势、政治稳定优势、经济合作优势和民众基础优势,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沟通桥梁作用和外交示范作用。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地区合作机制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竞争,白俄罗斯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面临"落地难"和"对接难"的现实挑战。中白两国须加强战略互信与政策沟通、推动协议落实与合作谈判、促进人文交流与媒体宣传,推进中白俄三方或中白俄哈四方合作模式,共建"一带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俄罗斯 “一带一路” 互利共赢 中白合作
下载PDF
路易十四的宗教政策 被引量:1
9
作者 甘钧先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58-61,共4页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法王路易十四奉行“一个君主、一种法律、一种信仰”的政策。宗教统一政策是他绝对君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法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路易十四 宗教 加尔文
下载PDF
中国在气候领域的公共外交及手段创新
10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80,共6页
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国常常成为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指责的对象,尽管中国努力作出说明,但收效甚微,这种局面凸显了中国在气候领域公共外交能力的不足。为此,中国政府应在充分把握气候领域公共外交对象心理的基础上,将公共外交与现代传媒... 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国常常成为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指责的对象,尽管中国努力作出说明,但收效甚微,这种局面凸显了中国在气候领域公共外交能力的不足。为此,中国政府应在充分把握气候领域公共外交对象心理的基础上,将公共外交与现代传媒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采取多种形式的气候公共外交手段,同时还要注意气候公共外交叙述方式的合理运用,以最大程度地扭转并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谈判 公共外交 手段创新
下载PDF
中国应对外部海洋制衡的对策分析
11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当前针对中国的外部海洋制衡既严重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也阻碍着中国与周边海洋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中国欲走出外部海洋制衡的困境,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新的战略设计:首先,巧妙部署海洋军事力量,维护海洋新现状,防止海洋事态进一步恶化;其... 当前针对中国的外部海洋制衡既严重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也阻碍着中国与周边海洋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中国欲走出外部海洋制衡的困境,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新的战略设计:首先,巧妙部署海洋军事力量,维护海洋新现状,防止海洋事态进一步恶化;其次,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新丝绸之路贸易,化解外部海洋制衡带来的经济后果;再次,增加海洋公共服务份额,建立负责任的海上大国形象,逐步弱化外部海洋制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海洋制衡 国家安全 海洋争议 “一带一路” 公共产品
下载PDF
历史的视角:启蒙理性及其批判
12
作者 甘钧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理性是启蒙思想的核心。在启蒙运动中,它主要被运用于科学领域、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并造成了不同的后果。现代思想家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借助于这些批判,启蒙理性不断超越自身。
关键词 启蒙理性 批判 宗教
下载PDF
论胡格诺派
13
作者 甘钧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9-42,共4页
胡格诺派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宗教派别。胡格诺派信仰宣扬“预定”和“选民”的加尔文教,现世的成功是获取选民的证据。由于加尔文教的入世精神,胡格诺派促进了法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对法国政治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胡格诺派 加尔文 宗教
下载PDF
从制度层面看建国以来我国的宪政建设
14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7-69,共3页
宪政是保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设计。就我国而言,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利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主要从制度层面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我国宪政... 宪政是保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设计。就我国而言,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利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主要从制度层面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宪政建设 成就 问题 发展趋向
下载PDF
从制度层面看建国以来我国的宪政建设
15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从历史角度概括了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建设在制度层面所取得的成就,从制度层面分析了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我国宪政建设在制度层面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制度 宪政建设 成就 问题 发展趋向
下载PDF
全球气候外交论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钧先 余潇枫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9,共19页
气候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气候治理展开的外交活动。国际气候外交的行为主体十分广泛,包括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国际气候外交对于抑制全球变暖十分重要,但当前的气候外交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气候外交遭遇到集体行动的难题,... 气候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气候治理展开的外交活动。国际气候外交的行为主体十分广泛,包括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国际气候外交对于抑制全球变暖十分重要,但当前的气候外交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气候外交遭遇到集体行动的难题,并常常被异化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权力外交等。中国的气候外交目前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受到一定的质疑,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必须开展气候公共外交,并在国际责任与自身能力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气候外交 传统外交 集体行动
原文传递
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甘钧先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7,共6页
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在威胁评估、美国领导权、联盟体系等方面延续了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安全战略思想,但在大国态势、国际制度、武力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反思。该报告的最显著变化在于... 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在威胁评估、美国领导权、联盟体系等方面延续了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安全战略思想,但在大国态势、国际制度、武力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反思。该报告的最显著变化在于,美国把自身重新置于国际社会和国际机制中来考虑其安全利益。美国的安全反思具有积极意义,但能否导向有效的全球集体安全,取决于美国能否正确运用固有权力,以及能否容纳多元价值观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大国关系 国际体系
原文传递
奥巴马政府安全战略调整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甘钧先 申根焕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的安全战略逐步做出调整,主要包括重视国际制度、修复联盟体系、重新评估大国关系、重视外交手段的使用、提倡无核安全等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美国实力,重振美国霸权。奥巴马政府的安全战略调整具有内在矛...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的安全战略逐步做出调整,主要包括重视国际制度、修复联盟体系、重新评估大国关系、重视外交手段的使用、提倡无核安全等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美国实力,重振美国霸权。奥巴马政府的安全战略调整具有内在矛盾性,如在加强对话的同时强化美国价值观;在重视外交手段的同时为武力使用留下很大空间;在尊重国际组织的同时坚持保留美国自由行动的权力。奥巴马政府的新安全战略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可以利用美国重估大国关系的机会发展更为友善的中美关系。但从现实中来看,由于美国始终坚持全球霸权战略,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所带来的安全效应仍未完全显现出来,使中美关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安全战略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