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假釋問題
- 1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57年第Z1期193-220,共28页
-
文摘
假释在我們刑罰执行机关中是較早被采用的,是在同犯罪作斗爭、教育改造罪犯中收到較为显著效果的、同时也是具有着某些原則性爭論的一种刑罰制度。 在我們的司法实踐中、关于应否采用假釋制度的基本問題,虽然不多,爭論也不大,但关于如何运用这一制度各方面的原則性和技术性的問題却比較多,爭論也較为广泛。
-
关键词
假释制度
犯罪分子
执行刑罚
人民法院
法制
执行机关
犯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有期徒刑
裁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刑法学科学体系中的刑事政策学(上)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一、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学 (一) 刑事政策刑事政策是策略性的强制措施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可分为狭义的刑事政策和广义的刑事政策两种。 A、狭义的刑事政策。国家根据,以特别预防犯罪为中心任务,以改造教育犯罪者为目的的基准,对个别的犯罪类型和犯罪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镇压、抑制和预防的对策措施的,为狭义的刑事政策,即通常所称的犯罪对策。 B、广义的刑事政策。
-
关键词
刑事政策学
科学体系
刑法学
犯罪对策
预防犯罪
价值论
教育犯罪
犯罪者
策略性
对策措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刑法哲学的等量和等质理论的演变和展开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4年第4期195-207,共13页
-
文摘
法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资产阶级的法哲学是用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建立起来,为一切的剥削阶级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起来,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不同类型的国家就有不同的法哲学和刑法。唯心主义哲学,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都是有神论者,不是直接承认神或上帝的存在,就是通过什么“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来推定神或上帝的存在。
-
关键词
教育刑论
刑法理论
黑格尔
客观唯心主义
刑法哲学
报应刑论
刑罚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
实践理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第十三讲 刑法学中几种重罪比较学上的解释论(续)
- 4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7年第5期51-56,共6页
-
文摘
杀人罪侵犯人身权利的最严重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33条规定,过失杀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这两条的规定,杀人罪,是故意或过失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杀人罪的主体,必须是有责任能力的人。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罪的。
-
关键词
一般杀人罪
自杀
有期徒刑
生命
过失杀人
违法性
我国刑法
胎儿
责任能力
规定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第十三讲 刑法中几种重罪比较学上的解释论(续)
- 5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7年第4期54-57,共4页
-
文摘
强奸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9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14岁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人以上犯强奸罪而共同轮奸的,从重处罚。我国刑法的强奸罪,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民主权利罪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犯罪。这种犯罪不仅直接地侵犯人身自由权利。
-
关键词
强奸罪
从重处罚
解释论
被害者
强奸行为
胁迫
日本刑法
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
犯罪行为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第十三讲 刑法学中几种重罪比较学上的解释论
- 6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7年第3期60-64,55,共6页
-
文摘
强劫罪又称强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0条。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情节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关键词
强盗罪
解释论
暴力
被害者
胁迫
他人财物
有期徒刑
其他方法
侵害客体
日本刑法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第一讲 西方近代刑法理论体系中的两大学派(续)
- 7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5年第2期51-57,共7页
-
文摘
二、近代学派近代学派也称新派或实证学派,其产生、发展及其演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或时代特征的。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由于近代大工业城市发达,阶级斗争激化,贫穷、失业日趋严重,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等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导致犯罪现象激增的后果。旧派的刑法理论,面对这种局势,显示出无能为力的状态。这对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不利。应此政治需要,而出现了新的刑法理论的近代学派。
-
关键词
刑事政策
犯罪者
刑法理论
犯罪学
犯罪行为
时代特征
理论体系
保安处分
近代学派
帝国主义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第一讲 西方近代刑法理论体系中的两大学派
- 8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5年第1期52-56,共5页
-
文摘
一个学派往往是包括着几个学说,而一个学说又往往是跨学派的,这是从横向谈;从纵向来谈,一定的学派或学说都具有其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和交化、时代的特征,而且具有着一定的发生、发展、演进、展开的过程和消长的趋向;
-
关键词
新古典学派
理论体系
法定主义原则
刑罚观
近代刑法
报应刑论
犯罪行为
经济背景
法治国
文化思想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我国刑法学科学体系中的刑事政策学(下)
- 9
-
-
作者
甘雨沛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2期123-131,共9页
-
文摘
二、我国刑事政策学在刑法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边缘学科的关系 (一) 刑事政策学在刑法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地位常因其作用而确定,反过来地位又能影响共作用或左右其作用。一般总是从地位谈起,因此,先从下列诸点来阐明共地位的问题. A、刑事科学领域的一切实践活动。
-
关键词
刑事政策学
刑法学
科学体系
实践活动
犯罪学
政策价值观
刑罚
刑事立法
行刑
预防犯罪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牧野英一的刑法理论——刑法解释论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中山研一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1年第5期17-23,共7页
-
文摘
前言牧野,在解释论方面并没有被埋没,在这一领域里也曾费了许多精力,并留下了很多的业迹。其成果集中体现在刑法解释论体系的著述中,在这里,就要把它作为研究的主要素材。牧野作为刑法教科书出版的有明治时代的《刑法讲义稿》和《刑法通义》;大正年代有《日本刑法》(大正六年初版)的名著;这著作,以后管修订再版(昭和五年增订、昭和八年改订、昭和十三年重订版)数十次。《日本刑法》以外。
-
关键词
牧野
刑法解释
违法性
日本刑法
因果关系
解释论
刑法理论
犯罪论
责任能力
行为概念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牧野英一的刑法理论——刑法的基础理论
- 11
-
-
作者
中山研一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80年第4期1-5,共5页
-
文摘
前言牧野英一的刑法理论分为以下两部分。前半部阐述以方法论为中心的基本观点;后半部论述关于解释论的一个侧面的问题;最后是关于刑事诉讼理论的概述(三井)。但是,在这一篇短文里,想把牧野英一的刑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加以明确的阐述,几乎是不可能的。面对一个刑法学家的渊博造诣以及不胜枚举的庞大著作,似有被课题的重大性所压倒。幸而,关于牧野法学理论的正式研究,已由风早八十二,在《法律时报》连载中,关于详尽的论述就可在那里看到(风早《牧野法学的总批判(试论)》《法律时报》
-
关键词
刑法理论
牧野
刑法修改
法律进化论
方法论
法律学
社会进化
基本观点
刑法学家
主观主义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刑罚制度的基础理论——刑法近代化和刑罚理论的困惑
被引量:17
- 12
-
-
作者
庄子邦雄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79年第4期1-8,共8页
-
文摘
1.近代刑法的形成和刑罚制度的近代合理化A.近代市民刑法的形成众所周知,法国革命是打着自由和平等的旗帜进行的。达个革命一开始就有近代市民法一的出现。封建社会存在的身分以及其他的各种差别废除了,每个人的人格一律平等待遇;由于相互能够站在对等的立场,基于自由意识订立契约进行交易,近代市民法就得到了发展。归根结底,根源于启蒙主义乃至自由主义的"自由"思想,成为近代市民法的基础。
-
关键词
费尔巴哈
合理化
刑罚制度
法定主义原则
刑法近代化
刑罚理论
罪刑法定主义
李斯特
市民刑法
启蒙主义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刑罚制度的基础理论——刑罚制度的意义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庄子邦雄
甘雨沛
-
出处
《国外法学》
1979年第5期1-5,共5页
-
文摘
一、费尔巴哈和李斯特的刑罚理论之地位费尔巴哈提倡心理强制说,主张必须先把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做一明确规定,依此对一般人加以心理的强制。在对一般人发挥威吓效用达一点上来认定刑罚的根据。但是,根据费尔巴哈这样的刑罚理论不足以给刑罚的意义以明确的说明。费尔巴哈的理论,是与如何使人不趋向犯罪的一般预防的目的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求得刑罚存在的根据;
-
关键词
刑罚权
刑罚理论
刑罚制度
费尔巴哈
李斯特
报应刑论
法定主义原则
内在根据
犯罪行为
犯罪者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