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定位与条件支撑——以云南丽江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甘雪春 杨雪清 +1 位作者 杨雪梅 段昌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6,共5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与使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以此为出发点 ,分析旅游产品的资源、服务和宣传三方面与知识经济的藕合点 ,从而认定 ,旅游资源本质上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加工环节 ,为游客提供商品和服务...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与使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以此为出发点 ,分析旅游产品的资源、服务和宣传三方面与知识经济的藕合点 ,从而认定 ,旅游资源本质上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加工环节 ,为游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旅游配体是分配与共享信息的手段或工具 ,旅游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则是信息传播迅道。云南丽江旅游业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民族地区 旅游产业 云南丽江
下载PDF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纳西文化的传扬 被引量:5
2
作者 甘雪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80-84,共5页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纳西文化的传扬甘雪春本文拟在探讨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扬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有其两大基础:其一是秀美的自然景观;其二是丰富的纳西文化。一方面,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挖...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纳西文化的传扬甘雪春本文拟在探讨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扬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有其两大基础:其一是秀美的自然景观;其二是丰富的纳西文化。一方面,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保护、弘扬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文化 旅游业 纳西族 纳西古乐 民俗旅游 泸沽湖 木氏土司 老君山 纳西象形文 中外学者
下载PDF
中外学者与纳西族历史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甘雪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5-40,共6页
20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者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 20世纪以来 ,中外学者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者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及郭大烈等 ,都发表了各自的代表作。一些西方学者如巴克、洛克及顾彼得等 ,也在长期留居丽江的基础上出版了各自的专著。他们不仅对纳西的社会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历史研究 中国 外国 民族史 方国瑜 各志武 周汝诚 郭大烈 顾彼得 巴克 罗克 学术成果
下载PDF
西方学者与纳西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4
作者 甘雪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2-87,共6页
20世纪后半期 ,特别是 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大批西方学者得以前往丽江 ,对纳西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他们或与纳西族学者进行合作科研 ,或是直接进入纳西村寨进行田野调查 ,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 ,对纳西文化进行... 20世纪后半期 ,特别是 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大批西方学者得以前往丽江 ,对纳西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他们或与纳西族学者进行合作科研 ,或是直接进入纳西村寨进行田野调查 ,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 ,对纳西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如杰克逊、孟彻理以及 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西方年轻人类学家 ,他们在纳西族的宗教哲学、婚姻家庭、亲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学者 纳西族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内涵、基础和建设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甘雪春 邵建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两国具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相互支持;1991年以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两国还积极管控争端和分歧,积累了处理争端的经验。为了推进中越...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两国具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相互支持;1991年以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两国还积极管控争端和分歧,积累了处理争端的经验。为了推进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两国要从强化政党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海上争端的管控、探索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等角度夯实两国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 内涵 基础 建设路径
下载PDF
21世纪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趋势 被引量:6
6
作者 和福生 胡雷 +1 位作者 甘雪春 张宝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云南省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 2 0年来取得很大成绩 ,尤其是 1986年以来 ,云南省政府每年拨出外汇专款支持出国留学工作 ,使云南这个边疆民族省份的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存在着阻碍云南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 云南省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 2 0年来取得很大成绩 ,尤其是 1986年以来 ,云南省政府每年拨出外汇专款支持出国留学工作 ,使云南这个边疆民族省份的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存在着阻碍云南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步伐的一些问题。当前 ,应转变观念 ,增大经费投入 ,制定相关政策 ,使云南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高校 留学 归国 整体效益
下载PDF
加拿大高校教师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建辉 高斌 +3 位作者 胡明 甘雪春 陆远权 王锡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39-40,共2页
通过参与"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赴加拿大对6所大学访问考察,体会到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体系建设,是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和借鉴加拿大的高校教师管理经验,可以为中西部大学... 通过参与"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赴加拿大对6所大学访问考察,体会到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体系建设,是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和借鉴加拿大的高校教师管理经验,可以为中西部大学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高校教师管理 启示
下载PDF
环境因素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心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昌群 甘雪春 +1 位作者 Jeanny Wang Paul K. Chien 《人类环境杂志》 1998年第7期571-575,共5页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文明中心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迁移到长江下游平原地带。本文以人口、土地、森林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指针,分析了中国历史时期主要朝代所建立的文明中...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文明中心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迁移到长江下游平原地带。本文以人口、土地、森林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指针,分析了中国历史时期主要朝代所建立的文明中心迁移的生态环境背景;探讨了战争、社会发展的周期性与环境恶化周期性的关系。结果认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制约中国古代文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作者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兴衰的教训告诫当代人类认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中国 古代文明中心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建设及其前景
9
作者 邵建平 甘雪春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15,共4页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时提出"中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来,中越在政治往来、经贸、海洋等领域的合作都得以推进,促进了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2016年3月对越南的"补水外交"进一步丰富...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时提出"中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来,中越在政治往来、经贸、海洋等领域的合作都得以推进,促进了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2016年3月对越南的"补水外交"进一步丰富了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展望未来,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要着力解决中越两国民众对彼此的负面认知,尤其是越南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为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战略命运共同体 政治往来 经贸合作 海洋合作 补水外交 民心相通
下载PDF
云南高校公派出国留学管理工作研究
10
作者 胡雷 张宝昆 甘雪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5-48,共4页
本文以资料整理和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以云南省高校留学人员和归国情况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整体效益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提出:当前对高校出国留学管理工作首要问题是转变观念,要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增大经费投入,制定相关... 本文以资料整理和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以云南省高校留学人员和归国情况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整体效益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提出:当前对高校出国留学管理工作首要问题是转变观念,要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增大经费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使云南高校出国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国留学 高校 学管理 经费投入 工作研究 转变观念 研究对象 云南 角度分析 相关政策
下载PDF
美国历史学家和中国
11
作者 甘雪春 何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9-91,共3页
美国历史学家和中国(美)丹尼尔·W·克诺夫兹著甘雪春,何萍译多少年来,许多西方人一直在试图了解和认识中国,这一活动始自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十六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初叶,耶稣会的传教士继续进行着这项工作。然... 美国历史学家和中国(美)丹尼尔·W·克诺夫兹著甘雪春,何萍译多少年来,许多西方人一直在试图了解和认识中国,这一活动始自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十六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初叶,耶稣会的传教士继续进行着这项工作。然而,训练有素的美国历史学家正式开始著书立说地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历史学家 中国历史 二十世纪 中国革命 越南战争 斯宾塞 毛泽东 十八世纪 当代中国 中国史学
下载PDF
云南纳西东巴文化的再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省华 甘雪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60-168,共9页
关键词 东巴文化 东巴教 东巴经 舞谱 纳西文化 纳西族 桑巴 纳西人 宗教仪式 云南
下载PDF
新时期云南省高校国际合作交流发展思路
13
作者 朱耀顺 甘雪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225-229,共5页
上世纪末,党中央确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两项大事件对云南省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起点.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大环境下,为使云南省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更好地迎接... 上世纪末,党中央确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两项大事件对云南省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起点.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大环境下,为使云南省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更好地迎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规划其发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世贸组织 高等教育 国际合作交流
下载PDF
20世纪中后期云南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回顾 被引量:8
14
作者 甘雪春 李艳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3年第18期65-69,共5页
20世纪中后期,云南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走过了艰苦创业、缓慢发展、改革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促使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在世纪末取得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快速... 20世纪中后期,云南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走过了艰苦创业、缓慢发展、改革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促使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在世纪末取得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快速稳定发展的繁荣局面。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引进智力、国际交流和港、澳、台交往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交流与合作 留学 引智
原文传递
论云南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雷 甘雪春 张宝昆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2年第12期28-31,共4页
本文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国际、国内和云南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云南教育产业国际化改革力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结论是:云南省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外部社会环境优越,内部教育条件也日... 本文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国际、国内和云南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云南教育产业国际化改革力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结论是:云南省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外部社会环境优越,内部教育条件也日趋成熟,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昆明99世博会的召开,云南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优势明显,因此,在世纪交替之际,云南教育应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制定相关对外政策,使云南省教育系统科研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效益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得到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教育 国际合作与交流 理论 实践
原文传递
加强国门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16
作者 甘雪春 李刚存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第6期14-15,共2页
国门大学是对边境州(市)高等院校的统称,是云南高等教育在回答国际传播时代命题中贡献的重要原创理念。国门大学处国境边缘,对服务周边外交、深化睦邻友好、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高等院校 重要战略意义 周边外交 云南高等教育 民心相通 睦邻友好 时代命题
原文传递
奥斯曼帝国兴盛原因探源
17
作者 甘雪春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9-64,共6页
奥斯曼帝国是中古末期由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帝国。有的学者认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封建帝国,其寿命一般不超过120年。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兴盛期却长达二、三百年。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兴盛呢?本文... 奥斯曼帝国是中古末期由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帝国。有的学者认为,游牧民族建立的封建帝国,其寿命一般不超过120年。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兴盛期却长达二、三百年。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兴盛呢?本文拟从宗教、经济、政治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人 兴盛原因 游牧民族 兴盛期 政治 宗教 拜占廷 寿命 商业贸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