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明帅 蒋威华 +4 位作者 李涌涛 张晨光 雪来提·派组 欧江华 甫拉提·吾瓦力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3993-3996,共4页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常规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肿瘤转移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8.8%),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比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结论: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整形保乳术的乳房美容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整形保乳术 保留乳腺手术 乳房美容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帅 刘思吟 +4 位作者 蒋威华 李涌涛 王晓文 欧江华 甫拉提·吾瓦力汉 《中国医药》 2019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DCIS-MI患者共79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DCIS-MI患者共79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DCIS-MI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其中3例(3. 8%)患者出现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2. 5%)为宏转移,1例(1. 3%)为微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1例为2枚,其余2例均为1枚。3例前哨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患者随后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非前哨淋巴结均未发现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 <0. 001)、肿瘤大小(P=0. 005)、组织学分级(P <0. 001)及Ki-67表达(P=0. 026)均与DCIS-MI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 3 cm(比值比=14. 645,95%置信区间:4. 485~47. 821,P <0. 001)、高组织学分级(比值比=10. 023,95%置信区间:4. 242~23. 668,P <0. 001)是预测DCIS-MI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CIS-MI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肿瘤直径较大、组织学分级较差是DCIS-MI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 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迪力夏提·金斯汗 王晓文 甫拉提·吾瓦力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卡培他滨治疗,仅研究组加用多西紫杉醇辅助治疗;分析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RFS)、总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卡培他滨治疗,仅研究组加用多西紫杉醇辅助治疗;分析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RFS)、总生存期(OS)、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析化疗的髓内、髓外的毒副作用及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结果研究组的中位RFS和中位OS均长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研究组的术后1,2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研究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病率和恶心呕吐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的髓内、髓外的毒性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心电图异常例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在心功能异常上(LVEF<50%)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可延缓乳腺癌的复发,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对髓内、髓外及心脏的毒性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卡培他滨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辅助化疗 安全性
下载PDF
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地也·吐尔洪 甫拉提·吾瓦力汉 +2 位作者 依日夏提·艾海 张明帅 蒋威华 《中国医药》 2020年第8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POL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1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POLD1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POLD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1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POL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OLD1蛋白的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0例癌组织中POLD1表达阳性81例(73.6%),阴性29例(26.4%)。癌旁组织中,POLD1表达阳性24例(21.8%),阴性86例(78.2%)。POLD1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59.195,P<0.001)。POLD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0.010和0.018),与年龄、肿瘤大小、Ki-67标记指数、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等无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OLD1高表达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短于POLD1低表达组(P=0.038),总生存期与POLD1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OLD1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0.380,95%置信区间:0.147~0.985;风险比=4.816,95%置信区间:1.856~12.496;风险比=2.810,95%置信区间:1.435~5.506;均P<0.05)。结论POLD1蛋白的高表达提示三阴性乳腺癌较差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
下载PDF
免疫疗法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地也·吐尔洪 依日夏提·艾海 甫拉提·吾瓦力汉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6期91-95,共5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强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防御能力来治疗癌症的方法。TNBC的免疫疗法方案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三阴性乳腺癌(TNBC)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强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防御能力来治疗癌症的方法。TNBC的免疫疗法方案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抗体、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抗体、抗CD47抗体)、肿瘤疫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多价肽疫苗)、T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溶瘤病毒(T-Vec、CF189)等,可提高TNBC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提高免疫特异性和免疫记忆能力,为TNBC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乳腺肿瘤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T淋巴细胞 溶瘤病毒
下载PDF
铂类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米里·阿曼居尔 甫拉提·吾瓦力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3-77,共5页
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是乳腺肿瘤中最具侵略性的分子亚型,尽管在潜在的肿瘤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不幸的是,TNBC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不佳,转移性TNB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为18个月,所以探索新的精准有... 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是乳腺肿瘤中最具侵略性的分子亚型,尽管在潜在的肿瘤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不幸的是,TNBC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不佳,转移性TNB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为18个月,所以探索新的精准有效治疗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绝经前妇女和有害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或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1/2,BRCA 1/2)突变型和一些散发性TNBC具有DNA修复缺陷,对DNA损伤疗法敏感,而铂类药物是对细胞有毒性的DNA损伤化合物,引起DNA链断裂和细胞凋亡,所以铂类药物对TNBC的作用也是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此篇文章将整理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分析铂类药物对TNB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为解决TNBC患者的未来方向及潜在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铂类药物 新辅助化疗 BRCA
下载PDF
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明帅 张国庆 +2 位作者 甫拉提·吾瓦力汉 朱丽萍 倪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5-67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影响新疆维、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09例汉族和维吾尔族临床诊断为T1期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艨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包括民族、年龄、月... 目的对比分析影响新疆维、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09例汉族和维吾尔族临床诊断为T1期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艨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包括民族、年龄、月经状态、妊娠次数、产次、肿瘤部位、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Ki-67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1期维、汉族女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9%、30.9%,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者维吾尔族组17例(25.8%),汉族组52例(21.4%),腋窝淋巴结转移I〉4个者维吾尔族组12例(18.2%),汉族组23例(9.5%);Ki-67表达维吾尔族组为62.1%(41/66)汉族组为75.3%(183/2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期维、汉族女性在妊娠次数、产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妊娠次数、肿瘤所在象限是预测维、汉民族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ER阳性表达是保护因素。结论T1期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汉族乳腺癌患者;年龄较轻、妊娠次数较多、肿瘤所在象限位于外侧象限及乳晕区者易发生腋窝淋巴结的转移,ER阳性表达可能抑制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腋窝淋巴结 维吾尔族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接受新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木尼热·买买 甫拉提·吾瓦力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前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女性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既往相关报道显示15%-23%的乳腺癌可以检测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这... 目前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女性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既往相关报道显示15%-23%的乳腺癌可以检测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这种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具体在1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如果乳腺癌患者有HER-2蛋白过表达或者基因扩增的情况时就具有较高恶性程度,容易复发,出现远处转移,生长迅速,同时对各中辅助治疗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患者面临着更差的预后。如果乳腺癌患者存在HER-2扩增或者过表达,特别是存在局部中晚期的癌症,对此类患者在术前开展抗HER-2新辅助靶向治疗,不仅对肿瘤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让术后的肿瘤残余量降低,让保乳手术成功率更高,并且有更好的治愈率,同时在肿瘤对化疗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肿瘤大小变化来评价,更可让患者获得更高的PCR率以及改善DFS率等远期获益指标。大部分患者在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1年方案中能够走向治愈,但是仍然有25%的患者在10年内面临着乳腺癌复发,患者一旦复发则预后更差。 因此如何在早期精准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筛选出这部分复发转移的高危人群并针对性进行升阶梯治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测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HER-2乳腺癌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