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足迹的中国能源消费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某承(译) 萨拉·雅各布斯(译) +1 位作者 田乐(整理) 涂先明(整理)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5期10-17,共8页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对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增加及吸纳其产生的CO2所需的林地的减少,已成为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也对国土生态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碳足迹对中...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对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增加及吸纳其产生的CO2所需的林地的减少,已成为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也对国土生态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碳足迹对中国能源消费的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人均碳足迹增长了20倍;碳足迹的生态赤字对国土安全的威胁未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影响仍将长期存在;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等因素造成碳足迹的区域流动,对国土生态安全带来额外的压力和威胁;最后,本文指出应从区域能源消耗量以及自然生态禀赋两个角度来考虑中国能源消费的生态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让设计决策有章可循:循证设计作为景观实践的方法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黎鹏志 刘博新 +4 位作者 高翼文 汪默英(整理) 王胤瑜(整理) 田乐(整理) 刘博新(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5期92-101,共10页
作为一种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设计方法论,循证设计已逐步应用到建筑及景观设计领域,是一种基于可靠研究成果制定建筑环境决策的设计过程。本文对循证设计的概念和流程进行了阐述,并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生态廊道规划与上海杨浦大桥桥... 作为一种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设计方法论,循证设计已逐步应用到建筑及景观设计领域,是一种基于可靠研究成果制定建筑环境决策的设计过程。本文对循证设计的概念和流程进行了阐述,并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生态廊道规划与上海杨浦大桥桥头公园设计两个实践项目为例,从区域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层面进一步说明了作为循证设计核心环节的"关键问题搜寻和解决"的具体内容,并总结了该方法论的优势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设计 关键问题 设计决策 研究 景观设计实践
原文传递
韧性的生态与景观系统构建--以三亚丰兴隆生态公园项目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能师 马浩然 +8 位作者 彭赤焰 刘苑 罗布·格罗厄尔 乌维·克劳斯 汪默英(整理) 田乐(整理) 张晶蕊(整理) 张健(译) 萨拉·雅各布斯(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4期32-41,共10页
近30年来,在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下,三亚的高密度城市建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割裂和碎片化,并已成为制约三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4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在三亚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并选择将贯穿三亚主城... 近30年来,在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下,三亚的高密度城市建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割裂和碎片化,并已成为制约三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4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在三亚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并选择将贯穿三亚主城区的三亚河与临春河作为本次"双修"工作的核心空间抓手。丰兴隆生态公园项目场地位于两河在中心城区的一处交汇处,周边地块为不同用地类型的城市片区与组团。多元的城市界面、充足的绿地空间、纷杂的生态矛盾,使之成为了三亚河流整治修复的"生态咽喉"。通过一系列韧性景观设计手段,丰兴隆生态公园不仅发挥了休闲游憩之功用,同时还起到了雨水收集、调蓄、净化,对周边河流的污染物削减,以及降低洪涝隐患等作用,并实现了生态修复和资源的集约利用,成为了该汇水片区不可或缺的"城市海绵",以及综合性韧性生态公园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生态修复 韧性景观 红树林 净化 循环
原文传递
复杂性视角下的生态设计--以呼伦贝尔游牧景观概念性设计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京一 张梦晗 +1 位作者 田乐(整理) 刘京一(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5期102-119,共18页
随着生态设计逐渐超越了环境和资源保护而成为创造和管理复杂系统的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设计师开始从复杂性科学中寻找设计方法。目前,复杂性理论已广泛用于复杂形态的生成以及设计过程模型的构建,一些设计者通过隐喻的方式将复杂... 随着生态设计逐渐超越了环境和资源保护而成为创造和管理复杂系统的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设计师开始从复杂性科学中寻找设计方法。目前,复杂性理论已广泛用于复杂形态的生成以及设计过程模型的构建,一些设计者通过隐喻的方式将复杂性理论与设计文化相结合。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呼伦贝尔游牧景观概念性设计^((1))为例,探讨复杂性视角下的生态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包括在现状研究中通过"数据景观"揭示多种因素间的潜在联系并探讨设计策略;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借鉴复杂系统设计中的层级嵌套和自下而上方法,试图将包含多方案筛选和反馈学习的过程运用于实施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复杂性 嵌套尺度 自下而上 多解未来
原文传递
韧性设计:重新连接人和环境 被引量:19
5
作者 卡特琳娜·巴克 安琪·施托克曼 +2 位作者 田乐(整理) 王胤瑜(译) 李欣(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4期14-31,共18页
本文强调了对动态变化的生态过程的积极形象和感知对于建立和维护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区域的重要性。这些生态过程反过来也确保了我们城市环境的韧性。将生态变化、过程和周期强调并展现出来的审美体验可以提升公众对于城市可持... 本文强调了对动态变化的生态过程的积极形象和感知对于建立和维护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区域的重要性。这些生态过程反过来也确保了我们城市环境的韧性。将生态变化、过程和周期强调并展现出来的审美体验可以提升公众对于城市可持续目标和项目的接受程度和兴趣。因此,一些欧洲城市目前不仅力求提高其绿色网络的生态服务能力和韧性,而且最重要的是,旨在加强公众对绿色网络覆盖地区的接受和积极利用程度。他们正在鼓励公众参与到关于在绿色网络中建设新的、拥有迷人外观的生态设施的公开讨论中,并激励景观设计师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来实现重要的生态过程和功能,从而使人们注意到自然的动态变化和周期,并将韧性所具有的艺术和文化特征呈现在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生态美学 自然体验 动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全球挑战与地方实践:将城市打造为包罗万象的生态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汤姆·里瓦德 迈克尔·考迪 +4 位作者 钱昱 田乐(整理) 汪默英(整理) 黄延峰(译) 张晶蕊(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1期52-63,共12页
在这个全球危机四伏的时代,城市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载体,也是体现多样性和灾难应对弹性的核心区域。面对日趋紧张的气候、社会、生态和经济环境,McGregor Coxall设计事务所更关注人们建造自己城市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我们的项目对于这些... 在这个全球危机四伏的时代,城市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载体,也是体现多样性和灾难应对弹性的核心区域。面对日趋紧张的气候、社会、生态和经济环境,McGregor Coxall设计事务所更关注人们建造自己城市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我们的项目对于这些指导城市建设的环境特性秉承辩证的态度:我们认同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文化产业的市场,但必须将建成环境区别于"自然"的这种认知却未免荒谬。当代城市的成就建立在全球发展和环境影响这两种压力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上。为解决二者带来的危机,McGregor Coxall设计事务所同时聚焦于两种尺度下的设计实践:着眼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运作的大尺度规划,以及关于人、街道和街区的小尺度设计。系统性的设计思想为我们的项目提供了经济和环境层面的实施框架,而对社区需求的切实考量则保证了我们能够为每个项目制定真正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都市主义 弹性 绩效 公众参与 叙事 社区
原文传递
景观设计语境下的思考:设计、生态、韧性与研究的交汇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韬 迈克尔·格罗福 +3 位作者 田乐(整理) 汪默英(整理) 王胤瑜(译) 张晶蕊(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4期54-61,共8页
人类世背景下的大多数紧迫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都涉及生态,这些问题又无不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与普世公平。作为当代景观设计领域的两个重要议题,生态和韧性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对设计实践影响深远。作者认为,生态学覆盖范围广泛,... 人类世背景下的大多数紧迫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都涉及生态,这些问题又无不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与普世公平。作为当代景观设计领域的两个重要议题,生态和韧性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对设计实践影响深远。作者认为,生态学覆盖范围广泛,注重系统性和复杂性,不会过分强调或偏好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特定物种或组成部分。然而,在规划设计的语境下所讨论的韧性则体现出强烈的以人类为本的特征。以生态为本和以人类为本的两种设计视角,引发了关于生态功能与深受文化和社会背景影响的美学形式之间不断演变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景观设计师掌握着将环境政策和社会审美转译成建成环境的途径,因而也拥有与作为其主要使用者的公众产生直接联系的强大能力。景观设计要想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复杂环境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行业协作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韧性 生态美学 景观绩效 景观研究
原文传递
水务企业在中国城市韧性水环境系统构建中的角色与责任 被引量:2
8
作者 冒建华 田乐(整理) 黄延峰(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4期48-53,共6页
本文以北控水务近年来参与并领导的一系列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课题研究,水治理领域从研究到应用的技术转化,目前中国各个地区水环境治理现状、重心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转变公众对于城市中灰色水务设施的认识并加强公众参与为切入点,针... 本文以北控水务近年来参与并领导的一系列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课题研究,水治理领域从研究到应用的技术转化,目前中国各个地区水环境治理现状、重心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转变公众对于城市中灰色水务设施的认识并加强公众参与为切入点,针对水务企业在中国城市水环境韧性构建中的角色与责任进行了探讨。受访人冒建华指出,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不同地域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水环境问题往往复合了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多重因素,并强调灰色基础设施是水环境治理成功的基础,生态基础设施则发挥着提高与升华的作用;他同时认为,提升中国城市水环境的韧性和可持续性还有赖于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生态环境 技术 灰色基础设施 公共参与 韧性 可持续性
原文传递
对教育及研究中的实用主义的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 王颖(采访) +3 位作者 田晓劼(采访) 汪默英(整理) 田乐(整理) 王胤瑜(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5期60-65,共6页
在本文中,受访者弗雷德里克·斯坦纳首先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优势与创新之处,并立足于其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阐释了研究、教育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对于景观设计教育应如何随时代发展而改变的建议。斯... 在本文中,受访者弗雷德里克·斯坦纳首先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优势与创新之处,并立足于其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阐释了研究、教育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对于景观设计教育应如何随时代发展而改变的建议。斯坦纳表示,无论是其一直致力于推广的"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评级体系,还是新近出版的书籍《如何制定规划》,均可推动学生及从业者理解专业知识,亦可起到一定的公众教育效用。最后,斯坦纳还指出,景观设计师未来应关注景观设计在城市中的作用、气候变化及易受灾人群的庇护等议题,并强调了具备长远目光和考虑时间对设计的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教育 课程体系 实践 研究 从业者
原文传递
城市的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志航(译) 保罗·欧科纳 +2 位作者 菲利普·恩奎斯特 张保利(译) 田乐(整理)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2期36-49,共14页
在很多人的城市观中,"密度"和"品质"是成反比的。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经验及近年来大量的分析研究告诉我们:高密度混合用地的城市发展模式最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传统适宜步行的邻里街区的生活品质,大大节... 在很多人的城市观中,"密度"和"品质"是成反比的。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经验及近年来大量的分析研究告诉我们:高密度混合用地的城市发展模式最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传统适宜步行的邻里街区的生活品质,大大节约了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商业和商务开发,以及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带来了诸多裨益,且能有效保护耕地和生态自然用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混合 能源 生活品质 城市形态
原文传递
《多极:极地中的空间实践》节选
11
作者 罗拉·谢泼德 梅森·怀特 +2 位作者 汪默英(整理) 田乐(整理) 张保利(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1期42-53,共12页
居住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近千年来都对季节性气候类型、物种迁徙路线,以及土地和环境有着敏锐的了解,而他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与这些因素相协调。如今,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地缘政治的纷争和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发展,加拿大北部地区... 居住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近千年来都对季节性气候类型、物种迁徙路线,以及土地和环境有着敏锐的了解,而他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与这些因素相协调。如今,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地缘政治的纷争和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发展,加拿大北部地区无论从环境、文化还是经济上来讲,都是一个正剧烈变化着的生态系统。这种严酷而又脆弱的环境要求当地居民采取标准化、创新式的空间实践活动,数个世纪以来他们通过不断适应,使得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得以共存。《多极:极地中的空间实践》一书所记录的实践活动在土地上留下了或永久或短暂的印迹;这些活动有的是当地古老传承下来的,有的是近期出现、经过精心筹划的;所有这些活动要么受季节性和全球性变化所影响,要么是这些变化的产物。所有实践活动均具有深深扎根于本土生态系统之中的、与众不同的创新性,使得加拿大北部地区的居民已经能够在该地区生活,进而建造居所、促进流动和获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极地中的空间实践》 加拿大北极地区 空间实践 环境
原文传递
肢体感知教育方法——对话卡特琳·格鲁
12
作者 安建国 卡特琳·格鲁 +3 位作者 张健(译) 凯瑟琳·德·阿尔梅达(译) 田乐(整理) 汪默英(整理)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6期36-43,共8页
卡特琳·格鲁是当今世界最为杰出的感知学研究学者之一,亦是安建国在法国里尔国家高等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攻读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时的导师。在此次对谈中,安建国就新的感知教育方法、肢体感知的尺度、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差异等问题对... 卡特琳·格鲁是当今世界最为杰出的感知学研究学者之一,亦是安建国在法国里尔国家高等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攻读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时的导师。在此次对谈中,安建国就新的感知教育方法、肢体感知的尺度、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差异等问题对格鲁进行了提问。格鲁则结合自身教学及实践经验,从教师、学者等角度出发,同时也引用身边舞蹈家、雕塑家等其他与艺术领域相关的工作者们的事例,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她也为中国的景观设计师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感知 教育 尺度 景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