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豆的最佳氮肥施用时期研究
被引量:
42
1
作者
甘银波
涂学文
田任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7-291,共5页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大豆根瘤形成始期(二片复叶V2)和大豆生殖生长期间施用氮肥,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营养生长阶段的最佳追肥时间为根瘤形成始期;而大豆生殖生长期间的最佳追肥时...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大豆根瘤形成始期(二片复叶V2)和大豆生殖生长期间施用氮肥,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营养生长阶段的最佳追肥时间为根瘤形成始期;而大豆生殖生长期间的最佳追肥时间为大豆开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施用时期
生长
结瘤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能增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4 位作者
田任久
王泽建
伍昌胜
田辛初
董文忠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1-72,共2页
大壮苗移栽是油菜增产的关键技术。两年来应用多效唑(MET)培育油菜壮秧的技术,在生产试验与示范中,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其应用的主要技术和效果报道如下。 (一)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 1、提早播种 早播是培育大壮苗的关键,而多效唑...
大壮苗移栽是油菜增产的关键技术。两年来应用多效唑(MET)培育油菜壮秧的技术,在生产试验与示范中,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其应用的主要技术和效果报道如下。 (一)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 1、提早播种 早播是培育大壮苗的关键,而多效唑处理的有延缓幼苗生长的作用。因此,播种育苗期应较常规育苗期提早3—5天。在本试验条件下,二熟制油菜应在9月6—10日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秧苗
培育
多效唑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效唑调控油菜幼苗效应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4 位作者
田任久
王泽建
伍昌胜
田辛初
董文忠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16,共4页
油菜幼苗期应用多效唑,能控上促下,壮根增叶,控高脚控柄长,能使植株体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叶片蜡质层增厚,气孔开度变小,栅栏组织层数增多、排列紧密,培育出抗逆性较强的矮壮苗。油菜以幼苗三叶期(苗床内)喷施浓度150ppm多效唑调控效果...
油菜幼苗期应用多效唑,能控上促下,壮根增叶,控高脚控柄长,能使植株体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叶片蜡质层增厚,气孔开度变小,栅栏组织层数增多、排列紧密,培育出抗逆性较强的矮壮苗。油菜以幼苗三叶期(苗床内)喷施浓度150ppm多效唑调控效果最好,常年亩增产菜籽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多效唑
幼苗效应
增产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密植增角的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
8
4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52,共4页
自1984年以来,系统研究了黄淮地区油莱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特点以及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以增加单位面积角果数为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采取以密为主,密肥结合的技术新途径,研究出油菜亩产150公斤以上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油菜
密植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甘银波
涂学大
+1 位作者
田任久
刘梅芳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穴双株与每穴单株相比对早熟品种武引9号的生长及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而严重抑制了晚熟品种巨丰和油9119的生长及单株产量。但单...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穴双株与每穴单株相比对早熟品种武引9号的生长及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而严重抑制了晚熟品种巨丰和油9119的生长及单株产量。但单位面积产量每穴双株均较单株显著增产,尤以早熟品种增产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生长
结瘤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低油菜豫油1号密度肥料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2 位作者
田任久
朱光升
杨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7-10,共4页
优质油菜的选育是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之一。“六五”期间各研究单位已先后选育出一批“双低”油菜品种(系)。
关键词
油菜
双低油菜
密度
肥料
栽培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增产技术
7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31,共2页
多年来,我国油菜生产长期存在育苗中的“高脚苗”和越冬“冻害死苗”问题,严重地限制着油菜单产的提高。为此,我们从1987年起应用多效唑调控油菜生长发育,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多效唑对培育油菜壮苗的效应1.调控株型,促进生理活性增...
多年来,我国油菜生产长期存在育苗中的“高脚苗”和越冬“冻害死苗”问题,严重地限制着油菜单产的提高。为此,我们从1987年起应用多效唑调控油菜生长发育,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多效唑对培育油菜壮苗的效应1.调控株型,促进生理活性增强据试验观察油菜三叶期喷多效唑,3~5天叶色变为浓绿,幼苗生长由半直立变为匍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育苗
增产
多效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促进油菜增产的新技术——应用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
8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11,共1页
近年来,我们针对大面积移栽油菜存在着预留苗床面积窄,播种量过大,留苗偏密,秧苗素质差,影响油菜单产提高的问题,筛选。
关键词
油菜
生长调节剂
多效唑
培育
秧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的最佳氮肥施用时期研究
被引量:
42
1
作者
甘银波
涂学文
田任久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7-291,共5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湖北省农科院青年科学基金
文摘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大豆根瘤形成始期(二片复叶V2)和大豆生殖生长期间施用氮肥,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营养生长阶段的最佳追肥时间为根瘤形成始期;而大豆生殖生长期间的最佳追肥时间为大豆开花期。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施用时期
生长
结瘤
产量
Keywords
Soybean
Timing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Growth
Nodule formation
Yield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能增产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王泽建
伍昌胜
田辛初
董文忠
机构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栽培室
湖北省农牧业厅粮油处
出处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1-72,共2页
文摘
大壮苗移栽是油菜增产的关键技术。两年来应用多效唑(MET)培育油菜壮秧的技术,在生产试验与示范中,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其应用的主要技术和效果报道如下。 (一)培育壮秧的主要技术 1、提早播种 早播是培育大壮苗的关键,而多效唑处理的有延缓幼苗生长的作用。因此,播种育苗期应较常规育苗期提早3—5天。在本试验条件下,二熟制油菜应在9月6—10日播种。
关键词
油菜
秧苗
培育
多效唑
效果
分类号
S565.4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效唑调控油菜幼苗效应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王泽建
伍昌胜
田辛初
董文忠
机构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3-16,共4页
基金
湖北省科委重点科技研究项目
文摘
油菜幼苗期应用多效唑,能控上促下,壮根增叶,控高脚控柄长,能使植株体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叶片蜡质层增厚,气孔开度变小,栅栏组织层数增多、排列紧密,培育出抗逆性较强的矮壮苗。油菜以幼苗三叶期(苗床内)喷施浓度150ppm多效唑调控效果最好,常年亩增产菜籽10%左右。
关键词
油菜
多效唑
幼苗效应
增产效果
分类号
S565.406.7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密植增角的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
8
4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摘
自1984年以来,系统研究了黄淮地区油莱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特点以及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以增加单位面积角果数为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采取以密为主,密肥结合的技术新途径,研究出油菜亩产150公斤以上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油菜
密植
高产
栽培
Keywords
Brassica nupus
Closely planting
Increasing silique
分类号
S565.4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甘银波
涂学大
田任久
刘梅芳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资助
文摘
以3种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穴双株与每穴单株相比对早熟品种武引9号的生长及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而严重抑制了晚熟品种巨丰和油9119的生长及单株产量。但单位面积产量每穴双株均较单株显著增产,尤以早熟品种增产最多。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生长
结瘤
产量
Keywords
soybean ( Glycine max) , density, growth, nodulation, yield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低油菜豫油1号密度肥料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朱光升
杨丽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河南省农牧厅
西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7-10,共4页
文摘
优质油菜的选育是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之一。“六五”期间各研究单位已先后选育出一批“双低”油菜品种(系)。
关键词
油菜
双低油菜
密度
肥料
栽培模式
分类号
S565.4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增产技术
7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31,共2页
文摘
多年来,我国油菜生产长期存在育苗中的“高脚苗”和越冬“冻害死苗”问题,严重地限制着油菜单产的提高。为此,我们从1987年起应用多效唑调控油菜生长发育,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多效唑对培育油菜壮苗的效应1.调控株型,促进生理活性增强据试验观察油菜三叶期喷多效唑,3~5天叶色变为浓绿,幼苗生长由半直立变为匍匐状态。
关键词
油菜
育苗
增产
多效唑
分类号
S565.4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促进油菜增产的新技术——应用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
8
作者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11,共1页
文摘
近年来,我们针对大面积移栽油菜存在着预留苗床面积窄,播种量过大,留苗偏密,秧苗素质差,影响油菜单产提高的问题,筛选。
关键词
油菜
生长调节剂
多效唑
培育
秧苗
分类号
S565.4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豆的最佳氮肥施用时期研究
甘银波
涂学文
田任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能增产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王泽建
伍昌胜
田辛初
董文忠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效唑调控油菜幼苗效应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王泽建
伍昌胜
田辛初
董文忠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菜密植增角的高产栽培模式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甘银波
涂学大
田任久
刘梅芳
《湖北农业科学》
199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双低油菜豫油1号密度肥料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朱光升
杨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增产技术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促进油菜增产的新技术——应用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
杨经泽
徐育松
田任久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